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

界迎,這是個官場上歷久彌新的傳統,它不是任何規矩,但卻在兩千多年的“官史”之中默默地堅持流傳,直到後世高務實穿越來大明之時也仍然大有市場。

所謂界迎,就是當地官員領着自己的下屬前往自己轄區的邊界去迎接。

至於迎接誰,這個不好說,一般來講肯定是迎接上官。並且,界迎是迎接上官的最高規格。同時毫無疑問的是,如果迎接御駕,必然需要界迎。

高侍讀的大駕當然遠不如御駕尊貴,這中間差了何啻十萬八千里?然而但對於樑縣尊來說卻未必,對他而言,高侍讀的大駕沒準真比御駕還更重要。

別說在大明朝當地方官基本沒有見着御駕的可能,就算退一萬步講,真能接待御駕,可皇帝陛下也不會留意他區區一個小縣令,不可能天降鴻運給他樑縣尊,讓他平步青雲,升官右遷。

而高侍讀的大駕就不同了,樑縣尊覺得,如果能讓高侍讀滿意,將來他回京之後,只要隨意在高閣老面前誇自己幾句,那自己的考評可不就一定是個“優”?

要知道,高閣老可是兼着吏部尚書的,這天下銓務,盡在他手!對於一個區區七品縣令來說,他讓你升,你就必然會升;他讓你降,你就一定會降啊……這誰敢得罪?反正樑縣令不敢。

在中國古代的官場中,很早便有所謂三省六部,其中“三省”廢置不一,但六部卻一直穩定地保持至今,而六部之中最爲特殊的,就是吏部。

按照大明此時的規矩,京官見到自己的上級是不用下跪請安的,但是如果遇到了內閣大學士或者吏部尚書,則必須下跪請安。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爲何見到其他尚書不用下跪,而遇到吏部尚書就得下跪了呢?吏部尚書憑什麼就能特殊得跟“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的內閣大學士一樣了呢?

無他,權力也。

因爲吏部,它決定着大多數官員的前途。

本書前文有述,自從內閣制度形成以後,內閣開始逐步侵蝕原來屬於六部的權力(無風注:這裡是指朱元璋廢相之後、經過加強的六部權力),到了嘉靖朝,尤其是嚴嵩掌權以後至今,首輔的權威更是如日中天,除了沒有“開府”,幾乎與丞相無二。當然李春芳可能算是個例外……

這種侵蝕有多嚴重呢?比如說兵部,如果沒有內閣的同意,堂堂兵部尚書甚至都無法調兵——倘若一位邊軍將領接到兵部調兵令,他不會立刻執行,而是首先會問:可有內閣行文?

如果沒有,那可真真抱歉,“恕本將不敢奉調。”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除了吏部以外,其餘的五部尚書在權力上都已經大大縮小。有明一朝,有的吏部尚書甚至不願意入閣。因爲自己入閣,如果排名靠後,那可能就是明升暗降,實際權力還不如吏部尚書。

京官們每天面對各種大佬,對高級官員並不稀罕,但如果說是吏部尚書,京官們則稱其爲天官老爺。這是其他尚書遠遠達不到的,哪怕從名義上說,禮部纔是第一,但從實際權力說,禮部連戶部都不如。

禮部尚書唯一的優勢在於入閣相對比較容易,很多閣老在入閣之前,都會先掛名一下禮部尚書,然後舉行廷推,順勢入閣——比如高拱當年也是這樣。

吏部何以如此權勢熏天?因爲它最主要的職能就是考覈審定和任免各級官員。

按照朝廷的規矩,四品以下的官員任免,由吏部自行決定。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才需要內閣與吏部商議——注意,是與吏部商議,吏部仍然有很大的發言權。

一般來說,四品以上的官員屬於中高級官員。按照大明的官制,地方主官只有兵備道和位置重要的知府屬於四品官。也就是說,那些知縣、知州等官員,在吏部那裡僅僅是一個數字。如果有官員得罪了吏部尚書,吏部可以在正常的工作範圍內進行合理報復。

譬如,把一個官員今年先調往雲南,第二年立刻再調往遼東——怎樣,爽不爽?你這一年的任期,有半年時間全耽擱在路上了!爺整不死你?還敢不聽話麼?不聽話明年你繼續給爺回雲南。

而高拱之所以連續幾次請辭吏部尚書,原因也正是這權力實在太大:他本就是次輔,李春芳又不怎麼敢管事,內閣實際上是他在當家,他還身兼吏部尚書,一旦要決定官員升降,哪怕是四品以上,也相當於他自己與自己商量——之前海瑞堂堂應天巡撫,還不是高拱說調職就給他調職了?

這還得了!這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看來,可不就是“竊人君威福以自專”?這個罪名要是坐實的話,那可就是亂臣賊子了啊!

所以高拱在這半年時間裡,已經連續三次請辭吏部尚書之職,奈何皇帝執意不肯,那就沒辦法了。此時的高拱自己都不會知道,歷史上他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正式上疏請辭吏部尚書足足八次之多,而皇帝根本不爲所動。

隆慶對高拱的信重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高務實在京畿,對高拱的威勢其實瞭解得反而不夠,而樑梧樑縣尊在地方上,反而對自己這位恩相的權柄體會得更加深刻。

於是,這日中午,高務實剛剛順着宣化馬驛過了定興縣界,就看到了令他吃驚不已的一幕。

原本他覺得自己“回鄉備考”帶着足足兩百騎丁,已經是排場巨大了,誰料論排場,那還是地方官更牛逼——樑縣尊一身官服筆挺,帶着闔縣上下官吏、衙役並鄉紳耆老,外加不知從哪裡僱來的羣衆演員,足足五六百號人,在驛道兩旁列隊歡迎。

高務實直接目瞪口呆看傻了眼。

“我操這是幹啥……我他媽真的只是路過啊!”用外人聽不見的聲音,以文名享譽京師士林的高侍讀,坐在馬車裡毫無風度的罵了一句。

第108章 隱情(下)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057章 財迷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095章 破虜(上)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99章 借刀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205章 政策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
第108章 隱情(下)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057章 財迷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095章 破虜(上)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99章 借刀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205章 政策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