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廷爭狀元

殿試考完之後並不是立刻公榜告知名次,畢竟有三百多考生的卷子要看,排名更是總要引起一些爭論,哪裡是當場就能完成的?

因此考生考完之後,已經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按次序從東角門離場,出宮回到寓所等候消息。而讀卷官們則要開始忙碌起來,基本上要在兩三天內完成閱卷,然後挑選出前十左右的佳捲上呈皇帝御覽——皇帝是不會把三百多份卷子都看完的。

讀卷官的品級,比會試的考官更高,地位也更顯赫,尤其是正統中期以後,這一項已經形成慣例。譬如今年的庚辰春闈,主考申時行在內閣僅排第三,而殿試讀卷官則是首輔郭樸親自掛帥,領銜內閣五閣老,左都御史,六部尚書,翰林院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外加通政司通政使等京中顯要全部上陣,一個不落同時擔任讀卷官。

又以禮部左侍郎擔任總提調官,以兩位素有清名的監察御史擔任監試官,其餘受卷、彌封、掌卷等官,由翰林院、春坊、司經局、光祿寺、鴻臚寺、尚寶司及六科官員擔任。

當然,閱卷不可能在中極殿進行,而是由掌卷官將試卷轉送至東閣,讀卷官們會在這裡進行閱卷。

在此時還有一件事要說,就是在殿試考試之時,便會有人提前記錄考生的儀容相貌,以免出現被讀卷官挑中的前十或者前幾十名貢生出現個別“慘不忍睹”的長相。

不過這些事現在都和高務實沒有關係了,他考前的猜測非常準確,朱翊鈞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字跡來,再隨意看看行文,就能肯定他的卷子。不過說實話,他也沒猜到朱翊鈞一時激動,竟然在沒有看讀卷官們提供的其他試卷就直接給他定了狀元,竟然還惹出一些風波。

與此同時,殿試還規定在金榜公佈之前,讀卷官退朝不得歸宿,只能借宿於禮部。

嗯,所以如果這兩天晚上禮部發生大爆炸,大明朝廷就算是整個癱瘓了,除了皇帝本人之外,朝廷高官估計全得捐軀。

高務實等考生出了宮,先是各自寒暄恭喜一番,然後相約飲宴——說起來天天吃吃喝喝也是無聊,可這是必須的應酬,連高務實今天也避免不了,他就當做是跟同年們拉近關係了,反正有朝廷買單。

次日,讀卷官們從禮部至東閣閱卷,閱卷後以規定的符號在卷面上加以標識以分等級,再輪閱他人之卷,因爲是各桌輪流互看,因此這個程序又叫轉桌。

最後的總核由首席讀卷官擔任,也就是郭樸親自數數——算一算讀卷官們給出的標識,其他人隨同參與意見,不過這個“其他人”,現在只有內閣四位閣老夠格。

一般而言,名列前茅者,必有一半以上讀卷官都給於頭等或者二等標識;若四、五等標識居多的卷子,通常必列於三甲,除非首席讀卷官個人特別喜歡,強行拔擢。

閱卷完畢,區分了策論高下,排列了一甲、二甲、三甲之後,考後第二日,所有讀卷官們便都到皇帝御前叩頭跪候,內閣大學士們以取定的第一甲三名試卷以次進讀。聽讀完畢之後,皇帝提筆親定一甲三名的次第。

不過這次比較例外,由於第一名提前被定了,所以郭樸等五位大學士只是進去送了兩人的策問。皇帝也果然不出意外的沒有更改第一名的位置,給另外兩人排了序便算完事。

讀卷官們此時便都叩頭謝恩,朱翊鈞隨之賜宴,宴畢再各賜賞銀若干——這個“若干”說起來真是拿不出手,一人也就十兩二十兩左右,大夥兒還得一臉感激不盡的模樣叩頭謝恩。

到了第三天,高務實等中式進士們就把昨天趕去國子監領取的進士襟服換上,再次去皇宮準備看榜了。

這進士服乃是大紅色,但無補子,這天統統換上,三百多人整整齊齊、嶄嶄新新,倒也是蔚爲壯觀。他們禮部官員的指示,先後列班,北向而立。

此時若能從天空俯瞰,則在滿眼灰濛濛的建築中,必能看見有一片綿延的紅色和金色,與別處絕不相同。

倘是能再放低一點視線,則會發現那是深紅色的宮牆和金黃色的琉璃瓦。這個龐大無比的、整齊莊嚴的、富麗堂皇的建築羣,與周邊完全區分開來,它的名字象徵着至高無上的皇權:紫禁城。

伴着肅穆的景陽鐘響,紫禁城午門的三扇正門、兩扇東西對開的掖門,同時緩緩開啓。兩隊身穿金色飛魚服,手持一丈畫戟的大漢將軍,邁着整齊的步伐從除中門外的四個門洞相對而出,立在漢白玉鋪成的五條大道旁。

新科進士們大多正沉浸於再臨紫禁城的震撼中,情難自禁——上次畢竟是考試,這次考完了,感觸更深。他們面前的這座紫禁城的正門,坐落於京城的中軸線南段,正北曰“子”,正南曰“午”,因此面前這道門,叫做午門!其東西北三面城臺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無比。

其正面三個門洞高闊無比,最中間一個足有十一丈高,令人歎爲觀止。這個門洞乃是大明朝皇帝出入禁宮的專用門,擅入者死!

然而,也有兩種例外,一是皇后在大婚時可以進一次;二是殿試考中的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

換言之,今天這三百多身穿一模一樣的進士巾服的新科進士中,待會兒就會有三位從御道出宮,享受天下讀書人一生中的至高榮譽,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這份誘惑,任誰也無法拒絕。

執事官於中極殿行禮完畢,鴻臚寺官奏請皇帝升殿。一時音樂大作,導駕官前導,大明天子朱翊鈞身穿皮弁服,錦衣衛陳設儀仗,教坊司設中和韶樂、大樂於殿上如常儀,鴻臚寺設案於殿內偏東處,上置黃榜。文武百官各穿朝服侍班。

於是皇帝至中極殿升座,樂止。序班舉榜案於殿中贊禮。舉人四拜,傳制官跪奏傳制,舉人起立,由東門出至丹陛之東,面西而立。

此時執事官舉金榜至丹陛御道中放定,高聲道:“有制!”

贊禮和中式進士都跪下聽其宣讀制文。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萬曆庚辰七年三月十五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第一名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第一甲第一名河南新鄭高務實;

第一甲第二名湖廣漢陽蕭良有;

第一甲第三名陝西華州王庭撰;

第二甲第一名浙江烏程董嗣成;

第二甲第二名應天無錫顧憲成;

……

第二甲第四名山西蒲州張泰徵;

……

第二甲第十三名湖廣荊州張敬修;

……

第二甲第五十六名湖廣漢陽蕭良譽;

……

第二甲第五十八名湖廣荊州張懋修;

……

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陝西華州王庭諭……”

序班遞唱完畢,引着本就站在丹陛鼇頭處的高務實出班前跪,蕭良有、王庭撰也單獨出列,但只能跪在高務實身後。

此所謂狀元郎“獨佔鰲頭”是也!

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206章 弒嶽(下)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08章 隱情(上)第108章 隱情(上)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251章 取勃固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54章 糾結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94章 目的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229章 指點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229章 指點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56章 棘手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04章 復寧夏(完)
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206章 弒嶽(下)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08章 隱情(上)第108章 隱情(上)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251章 取勃固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54章 糾結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94章 目的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229章 指點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229章 指點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56章 棘手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04章 復寧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