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在商言商

魏學曾的建議,其實高務實是很滿意的。

四大官港的建設本身花了多少錢,這個高務實並不在乎,因爲在高務實看來,這些花費有很多都沒花到實處,其中很大一部分,等高務實拿下之後可能都要推倒重來。

高務實在意的其實是另外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工部退出之後,實際上大明就沒有所謂的官港了,全面鋪開的都是私港。而在私港方面,京華的建設和運營能力可以全面吊打其餘那些“散戶”。

爲什麼?京華天津港擁有日漸豐富的運營港口經驗;京華基建擁有大明第一的工程建設能力;而京華水泥廠則可以提供“內部價”的水泥,大量水泥的使用,讓建設標準上去了,卻讓建設成本下來了。

要知道在港口附近,因爲海風和降雨較多的關係,木質建築本身使用壽命就比乾燥地區要低,而且建築裡面也更容易因爲受潮而導致貨物受損。所以全面使用磚瓦水泥建築的“京華標準”,本身就是一張吸引海上客商的名片。

再加上規模化運營等等各項優勢,可以說只要京華拿下了四大官港,大明的港口就只分兩類了:京華和其他。這種品牌效應可是高務實一直孜孜不倦在追求的,爲何他的產業全部掛“京華”的牌子?也是出於這一點考慮:只要看見“京華”,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實力雄厚”!

這個年代沒人能統計某一家鉅富到底有多少財富,很多時候商人行商講究的就是一個信譽,而高務實打造的京華這個品牌,現在已經可以拍着胸脯說:“京華”二字就是信譽!

第二個方面則是區位優勢。區位優勢是他前世接觸得很多的一個詞,如果換成當時一位香港地產大佬的話來說,就是“房地產成功的核心因素有三條:位置,位置,位置!”

在大明這個封建帝國,誰能拿到最好的位置?毫無疑問肯定是朝廷啊!連高務實的天津港都是緊挨着朝廷官港建設,可見最好的位置肯定是被朝廷徵收了——現在可還是萬曆朝,不是崇禎朝,朝廷要這塊地你敢不給嗎?

所以不僅天津官港位置好,南邊的寧波、泉州、廣州三大官港,也同樣是佔據着最好的地理位置,高務實如果接手的話,相當於是工部頂着朝廷的名頭幫他把“拆遷”工作幹完之後,把最優質的產業低價賣給他——魏學曾顯然不是地產大佬,他只算了建設港口的成本,而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地皮如果不是朝廷出面拿下的話,該要多花多少冤枉錢!他更沒有意識到這些地皮在京華的高效運營下,升值起來會有多麼驚人!

而第三個方面則是,高務實一直念茲在茲的向南方擴展,居然就這麼輕而易舉地取得了一個絕佳的切入口。原本高務實幾次想在南方港口買地,結果都很不妙,即便他在北方已經是商業鉅子,政治上的隱藏力量更不必說。可是在南方,天高皇帝遠,當地的官紳鉅富有大把的理由和辦法將高務實排擠在外,根本找不到什麼好的切入點。

尤其是高務實在南方的合作伙伴臨淮侯府也沒有那個能力幫上這麼大的忙,他們家的爵位中間是斷層過的,實力確實有限,頂多也就在衛所方面能幫一幫,其他都不靠譜。而徐鵬舉一事後,雖然徐邦瑞這個繼承了魏國公爵位的新國公算是受了恩惠,但他一時半會還沒法扭轉徐家內部對高家的反感,所以他也只能私下致信表示感謝,明面上也一還幫不上忙。

而現在只要高務實答應這筆交易,他立刻就擁有了位置最佳的三個南方私港,在南方一次性獲得了三個立足點。

仔細想想,魏學曾實際上是給了高務實兩個選擇:一個就是暫時賒欠水泥貨款,根據高務實的意思,賒欠可以,賒欠的額度要商議,順便該有的利息估計也免不了;另一個就是剛纔這個私港抵貨款的交易,高務實直接免除今年的水泥貨款,另外再加點錢進去,四大官港直接轉手給京華。

這個選擇題也許在魏學曾看來差別不大,但在高務實看來差別那是太大了,他毫不猶豫地道:“既然魏部堂對河工事務如此重視,晚生作爲河南鄉梓,自然也要盡一份心力——四處官港晚生要了,其餘條件也都按魏部堂的意思照辦。”

魏學曾大喜過望,暗道:這可是再好不過了,不光丟了個每年賠本兩萬多兩銀子的大包袱,還“賴掉”了近三十萬欠款,更別提還有十萬兩銀子的現銀入庫。這一來,就算今年戶部撥付大減,好歹我工部還是能喘過氣來!

魏學曾魏部堂連忙站起來向高務實拱手致謝,高務實面厚心黑,竟然還能笑吟吟地接受,一副“我這可是看在你魏部堂的面子上才吃這麼大一個虧”的模樣。

魏學曾連連感激,但正事還是要問清楚:“……不知那十萬兩銀子?”

“銀子好辦。”高務實笑道:“就不知道工部是打算直接要銀子還是有其他考慮?”

魏學曾微微一怔:“其他考慮?求真是指?”

高務實道:“倒也沒什麼特別的,主要有兩種考慮,一是這十萬兩依然可用於購買水泥,無論是今年的還是明年的,這筆銀子可以直接衝賬,咱們也就懶得多過一道手。二是這十萬兩可以用來僱傭京華基建來建設黃河改道的最後工程——您是知道的,既然河工的戶部撥款不足,那除了水泥之外,僱工等方面多半也會有所削減,到時候會不會影響改道工程的整體進度,現在恐怕還不好說,最好是早做準備。”

“哦……”魏學曾皺起眉頭來,思索了一會兒才道:“此事恐怕本部堂還要和河總方面商議商議纔好作答,要然咱們先把前面的交易完成,這十萬兩銀子怎麼交易,等於河總方面商議之後,我再答覆你?”

高務實笑道:“自然可以。”不過他說是這麼說,心裡還是希望能不直接拿錢出去——給自家攬生意顯然纔是更好的辦法,只不過這個意圖或許過於明顯,魏學曾顯然要先跟河總方面通通氣。

挽留二位部堂在高府吃個晚飯,不過二位部堂都婉言謝絕了,高務實倒也猜到他們不會留下吃飯,於是把他們客客氣氣送到大門口。這場交易可真是皆大歡喜。

客人走了,高務實就不得不把精神轉回當前的問題上來:皇帝說讓他在來京參加會試的舉子裡面給三公主物色駙馬,這件事到底怎麼操辦纔好?

最主要的問題在於究竟有沒有可行性?這些來參加考試的舉子,顯然對於仕途還是頗爲嚮往的,讓他們放棄“近在咫尺”的文官前程,卻去當一個除了掛名之外基本什麼事情都幹不了的勞什子駙馬,這事兒只怕是有些不好辦啊……

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098章 曙光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28章 好消息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01章 定調子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101章 定調子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208章 剿殺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12章 入城式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235章 臨別第085章 議定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77章 說方陣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
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098章 曙光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28章 好消息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01章 定調子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101章 定調子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208章 剿殺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12章 入城式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235章 臨別第085章 議定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77章 說方陣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