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立威之戰

後世有一種說法,說歷代漢人王朝,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捱打,比人弱、比人落後時要捱打,比人強、比人先進時還是要捱打,所以漢人是愛好和平的,而動不動就侵略漢人的那些邊疆遊牧、邊疆蠻夷都是天性殘暴。

這個思路很有市場,說明很多人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他們是不肯稍微動動腦子獨立思考一下的。

漢人若只是捱打,究竟是怎樣從黃河邊上的一兩個小部落,發展成爲九州之主的?東亞最好的宜居之地難道是全靠捱打得來的?

“蠻夷”們你方唱罷我登場,幾千年下來,過去輝煌一時的那些民族,有很多甚至連後裔都不能確定,整個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又是怎麼回事呢?

平時問你一句:人窮,就可以去搶嗎?

你肯定回答:那當然不行。

可是你再仔細思考一會兒,還能回答得如此理直氣壯麼?

沒有人想死,也沒有人真的能從容面對死亡,尤其是毫無意義的死亡。

德彼夫說,在瘟疫之下,垂死的人會掠奪垂死的人,所謂的契約將在那一刻蕩然無存,在死亡面前,人的本性纔會真正顯露。漢人們對“蠻夷”的理解只是“窮”,而事實上,他們豈止是窮?更多時候,他們要隨時面對死亡。

瘟疫,疾病,飢餓,天災,他們似乎一個也解決不了。

他們沒有溫和溼潤的天氣,不是大熱就是大寒;他們並非好吃懶做,很多史書都記載,他們會把周圍所有土地都開墾成農田,然而收穫少得可憐,他們既沒有水排筒車這樣先進的灌溉工具,也沒有鋤頭鎬頭這樣的鐵製農具。

因爲他們沒有掌握冶鐵技術,而所有的鐵製器具在大多數時候是不容許交易的,因爲中原統治者會懷疑,這些“蠻夷”會不會把鐵製器具融化掉變成攻擊自己的武器;即使允許交易,這些鐵製農具的標價也都是白銀,愛買不買,而比鐵製農具更珍貴的人蔘、貂皮、鹿茸,則被精明的中原商人討價還價,甚至有些聯合官府,在進入貢市的時候就以“違禁物品”的名義沒收,如果你敢頂嘴,那麼你甚至可能會被扣上造反的帽子,不僅東西丟了,連命都保不住。

蒙古人是這樣,女真人也是這樣。

漢人應該慶幸的是,他們的祖先足夠強勢、足夠文明,不僅佔據了最好的繁衍之地,而且將歷代相傳的文化一代代人繼承下來,以至於絕大多數漢人至少不必爲了一口鐵鍋而發生戰爭,不至於因爲自己的血統受到歧視、受到欺凌。

正如高務實在廣西時與黃芷汀提到的:“魚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而不知有風。你以爲這些山中瑤民活得淳樸,活得自在?不,他們只是不敢接觸外界,怕被嘲諷、怕被欺凌、怕被傷害,所以他們纔不斷地往山中躲藏,從來不敢正面迎向這個世界。”

黃芷汀便問他:“難道他們被歷代朝廷打壓,一路逃到大山之中,反倒是他們的錯了?”

高務實回答:“蛾撲火,火焦蛾,莫謂禍生無本;果種花,花結果,須知福至有因。天下雖大,終有極限;地力雖豐,終有盡時。每個民族都想活得更好,可是天地有限,你活得更好了,就會有更多的族人,他們也想活得好,你幫是不幫?

幫,就只能擴張,只能去搶奪原屬於別人的土地。那麼別人去哪?你會爲他們擔憂而不去搶奪嗎?正如同我們烹羊宰牛,只是爲了吃得更飽、吃得更好,可是牛羊何辜?你會爲牛羊擔憂而不去吃它們了嗎?”【注:參見“按廣西”卷第082章莫做寒號鳥。】

因爲窮,就可以搶嗎?

不可以。

因爲窮,窮到徘徊在死亡的邊緣,就可以搶嗎?

可以。

因爲和任何道德相比,飢餓都是更大的真理。

而與飢餓相比,死亡就是絕對的真理。

沒有一個民族的本願是在戰爭中度日,起碼絕大多數人都不想面對戰爭。正如同土默特是蒙古人裡頭數一數二的強大部落,數十年前曾經壓着大明暴揍,但只要大明同意與他們互市,他們就能反過來爲大明效力——恰臺吉現在就在大寧南部幫大明看守物資通道。

無論漢人、蒙人,亦或者女真人,大家所追求的,無非活下去,如果再奢望一些,無非是活得更好點。

尼堪外蘭如此,努爾哈赤亦是如此。

布庫錄,也就是尼堪外蘭,此人原先就是蘇克薩滸部裡的一個小首領,其地位來自於金錢,其金錢來自於他曾積極與明人做買賣,於是招攬手下,成了圖倫之主——類似於寨主或城主。

換句話說,尼堪外蘭其實原本是塔克世的部下。

現在努爾哈赤繼承了塔克世的位置,尼堪外蘭應該是努爾哈赤的部下。

可是這個部下如今貌似得到了大明的支持,建州羣龍無首,右衛王杲、阿臺授首,左衛覺昌安、塔克世意外身亡,誰還能阻擋尼堪外蘭的鋒芒呢?

看起來沒有,所以尼堪外蘭送信來給努爾哈赤,讓他跟着自己混。

可努爾哈赤讓人回覆尼堪外蘭:“你是我父親的部下,也就是我的部下,如今反過來讓我歸順你,世間豈有百歲不死的人?”

很多史書記載到這裡,對努爾哈赤都是稱讚不已,說他爲父報仇,含恨起兵,不畏強勢,大智大勇。

但其實很多人最主要感受到的還是努爾哈赤的勇烈,而不是智慧,然而事實是,他這個回答其實智慧大於勇烈。

爲何?

努爾哈赤是建州左衛指揮使,這個是明朝承認(即將承認)的官職,而尼堪外蘭如今勢力雖大,但是沒有明朝的正式官職,充其量就是個“臨時工”。

在此情況下,尼堪外蘭想要真正成爲建州之主,他需要的大明朝廷的正式承認,而不是遼東某些大佬的暗中承認。

他必須名正,才能言順。

而努爾哈赤,他是是尼堪外蘭名義上的首領,蘇可薩滸部很多人雖然歸順了尼堪外蘭,但那是迫於形勢,因爲李成樑對尼堪外蘭的重視罷了,他們心裡還是有想法的。

此時此刻,尼堪外蘭若真想取代愛新覺羅成爲建州左衛之主,甚至所謂“滿洲國主”,那他現在應該處心積慮、爭取早日殺了努爾哈赤纔對,因爲努爾哈赤一日不死,他就一日沒法名正言順。

而反過來,努爾哈赤也必須殺了尼堪外蘭,證明自己纔是真正的建州左衛之主。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建州左衛容不下兩個首領,大明也不需要區區一個建州左衛再分成兩部。

努爾哈赤比尼堪外蘭更早看穿其中的道理,他現在唯一的猶豫在於,高務實讓他等,說是有功勞送給他,而這個功勞能讓他繼承職務變得名正言順。

但現在有一個麻煩,禮墩不服。

這件事讓努爾哈赤認識到,尼堪外蘭不僅是殺害自己祖、父的仇人,而且還是自己眼下最大的絆腳石,如果不殺掉他,不僅道義上過不去,政治上也無法贏得族人的支持——連一個祖、父之仇的報不了的人,人們是不會支持的。

他把自己的認識說給了唯一能夠絕對信任的弟弟舒爾哈齊,舒爾哈齊果斷表示了支持:“布庫錄所倚仗的,不過是李大爺的認可,但是阿渾,你的指揮使是高撫臺許下的,我們只要能在高撫臺交給我們辦他說的那件事之前解決布庫錄,我覺得高撫臺就不會反悔。”

“我們能在那之前解決布庫錄嗎?”努爾哈赤面色冷厲地問道。

舒爾哈齊把胸膛一挺,道:“別的不說,一個圖倫城還沒放在小弟眼裡!”

努爾哈赤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拍着舒爾哈齊的肩膀道:“我有一個計劃……”

第二日,努爾哈赤召集人手,宣佈起兵報仇——當然不是找李成樑,是找尼堪外蘭。

果不出所料,努爾哈赤這面復仇的大旗一打,蘇可薩滸幾位並未歸順尼堪外蘭的城主寨主就主動前來找到努爾哈赤,表示願意和他一起討伐尼堪外蘭。幾人商定,幾天後一起攻打尼堪外蘭的老巢——圖倫城。

就在各自準備的時候,有一個人來到了其中薩爾滸城主諾密納的住處。

在歷史記載和各類演義中經常有這種人,兩軍對壘快要打仗了,忽然有個人來到對方主帥這裡說悄悄話,這種人就是說客。

今天這個說客的身份還比較特殊,此人是努爾哈赤的三伯父的第四個兒子,名叫龍敦。

龍敦先找到諾密納的弟弟奈喀達,神情極其激動。

“兄弟,你可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

奈喀達一看龍敦的神情,再一聽龍敦這話,頓時慌了,忙問其故。

龍敦這才慢慢道來:“如今大明朝都要幫助布庫錄大人,在嘉板幫助布庫錄修築城池,讓他做我們建州的首領,何況哈達部也幫助他。局面都已經這個樣子了,你們兄弟還歸順努爾哈赤幹嘛?這不是找死嗎?”

奈喀達一聽,有道理啊!

他立刻找到大哥諾密納,把事情原委一說,真不愧是兄弟,諾密納也是如夢方醒,當即表示,攻打圖倫城這事,我薩爾滸城不參加了。

對於努爾哈赤來說,這不是個好消息,薩爾滸的退出使他本就劣勢的兵力更加雪上加霜,人們都覺得,努爾哈赤會偃旗息鼓。

仗還沒打,似乎就已經輸了。

得知消息的尼堪外蘭鬆了口氣,快快樂樂的繼續準備起要送去鐵嶺的年貨——這是給李成樑送的,但李成樑本人遠在遼西,尼堪外蘭送不到那裡,所以一貫都是送去李成樑鐵嶺老家的。

然而意外的是,努爾哈赤沒有偃旗息鼓,他突然兵臨圖們城下,其所部近百人,加上一些助陣的城主寨主,全軍兩百餘人,約有五六十副鎧甲。

尼堪外蘭本有部下三百多人,這實力拿去跟大明比當然屁都不算,可其實還是碾壓此時的努爾哈赤的,然而現在有兩個問題很嚴重:一是他沒有提前召集部下,反而剛剛派出五十多人押送着年貨去了鐵嶺,並且這批人還帶走了尼堪外蘭所擁有的大部分鎧甲;

二是尼堪外蘭本身是靠做生意起家的,根本就不會打仗,往日裡都是跟着李成樑的大軍行動,而李成樑部根本瞧不上他這點實力,幾乎沒讓他參與過作戰,所以他根本沒有戰鬥經驗,也當然不會有指揮作戰的經驗。

所以,當他悄咪咪地看了一眼城外列陣的努爾哈赤軍之後,立刻做出了決定:棄城逃跑。

於是尼堪外蘭直接逃去了嘉板城。

呃……

這是努爾哈赤人生中的第一仗,不戰而勝。躍躍欲試的舒爾哈齊和安費揚古等人既興奮又失望。

興奮,因爲贏了;失望,因爲沒打就贏了。

算了,贏了總該慶祝,大家於是進城歡慶勝利。而當天晚上,薩爾滸城主諾密納就來了,本來大家以爲這傢伙是來承認錯誤的,努爾哈赤甚至都想好了,要展現一下指揮使氣度,不跟他斤斤計較。

誰知道意外發生了,諾密納的脾氣似乎很不好。

“渾河部的兩座城,你不能侵犯;往東的兩座城和我素來有仇,你可以打下來給我,否則,以後別想得到我的支持!”

一個不僅沒有功勞反而還臨陣通敵的人,居然好意思指東道西,這諾密納不但狂妄,臉皮也厚,但這些其實倒也並不致命,致命的是他的智商似乎比情商還要低。

努爾哈赤不僅同意了諾密納的要求,兩人還相約一起攻打諾密納的仇人。

雙方匯合之後,努爾哈赤提出:這座城素來和我無仇無怨,此行我是過來幫你的,你應該先出兵。

諾密納一口回絕:不行。

這回答很精明,自己不用損失一兵一卒,讓別人幫自己打工,打完之後收穫還歸自己,好計謀啊,而且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等努爾哈赤出兵跟人打得兩敗俱傷之後,自己再一舉都收拾了。

就在諾密納的智商看起來出現了飛躍式的發展之時,努爾哈赤提出,要我先打也可以,但是既然是我先進攻,現在的攻城器械又不夠,而你們在後面站着也不需要,那不妨先借給我們。

諾密納這次覺得,努爾哈赤這個請求還是合情合理的,於是大手一揮,給了。

然後,交出武器的諾密納和手下們,就眼睜睜的看着努爾哈赤的士兵向他們衝來。

三國時期,張繡投降曹操,暗中採納賈詡的計謀,以運輸車不足爲名,把武器盔甲都穿在士兵身上,在路過曹軍門口時突然發起攻擊,此戰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愛將典韋戰死。

聯繫到努爾哈赤指揮使酷愛讀《三國》,有理由懷疑他是從此處學到的這一手。

不同的是,曹操那次是老虎打盹,百密一疏,可諾密納一輩子也成不了老虎,而且更關鍵的是,諾密納也不像曹操一樣,還擁有檢討錯誤的機會。

看到這幅情景,諾密納愣了,呆呆地問道:“努爾哈赤,這是何意?”

話音未落,這蠢貨就被舒爾哈齊猛地揮刀砍翻馬下。

現在,努爾哈赤的立威之戰成功落幕,他可以安安心心等待高撫臺給他送上大功了。

----------

感謝書友“zhou4770”、“bimin”、“卡窿八萬”、“德瑪西亞之癲”、“143023.qdcn”、“sugarsugar”、“ming@@”的月票支持,謝謝!

努爾哈赤畢竟只是配角,對話什麼的我就能省則省了,再者……史書的記載本身也很省,我要是自行發揮太多,也可能跑偏。

順便,上一章提了一下葉向高,除了這人今後有戲份之外還有兩個原因:一,他與努爾哈赤同年出生,所以順便一提;二,他今年(萬曆十一年)要中進士了,所以先提一句。

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130章 故事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26章 河海並行(上)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90章 降服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02章 歙縣逃犯(下)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73章 召見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
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130章 故事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26章 河海並行(上)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90章 降服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02章 歙縣逃犯(下)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73章 召見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