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

皇帝這句傳召,宛如一道魔咒,驅動着皇宮內外無數人隨之而動。

司禮監掌印孟衝留守皇帝身側,而司禮監五大秉筆太監馮保、陳洪、黃孟宇、張宏、陳矩則各分一路去請後宮后妃、太子及內閣輔臣來見。

馮保原本考慮到情況緊急,想接過去內閣請三位輔臣的差事,但轉念一想,內閣以高拱爲首,自己這一去只怕未見得能和張居正說上話,那去不去還有什麼差別?於是乾脆擺出第一秉筆的派頭,對其他四人道:“事急矣,咱爺們得分頭請人,我馮某是貴妃娘娘一手提攜的,就去貴妃那兒吧。”

四人都沒什麼意見,陳洪道:“既如此,我去內閣。”

黃孟宇轉頭問張宏:“張公去哪?”

張宏道:“您先定吧。”

黃孟宇搖頭道:“您在宮裡比我久,您先。”

張宏本也是太子朱翊鈞身邊的人,聽了這話,心裡暗暗高興,但想着陳矩也是從太子身邊起來的人,不禁稍稍有些猶豫,道:“我是打算去鍾粹宮,但不知……”

黃孟宇與陳矩對視一眼,搶過話頭道:“甚好,既然如此,我去請皇后。”

陳矩則擡頭看了看天色,才道:“近來太子喜歡與高諭德論史,眼下也不知是回了鍾粹宮還是仍在文華殿,張公既去鍾粹宮,我便去文華殿看一看吧。”

張宏沒料到他們這兩個內廷新貴如此好說話,不僅有些意外,心中暗忖:皇爺病危,太子馬上就要成皇帝了,這倆人這時候不去巴結太子,卻一個去請皇后,一個去文華殿?那皇后娘娘失寵兩年了,剛纔皇爺甚至都沒提到她,就算提到,也不過是那個“貴妃、太子等”的“等”字,可見毫無份量。

至於太子殿下,雖然最近的確愛與高諭德論史,可眼下這時辰,正是太子殿下用過午膳,去貴妃娘娘那兒彙報今日學業之後回宮休息的時候,怎麼會在文華殿?那地方現在只有高諭德在午休纔對,去那兒有個屁用!

當然,黃孟宇和陳矩要犯傻,張宏並不在意,反倒放下心來,稍稍客氣道:“那好,那好,勞二位的駕了。”

五位秉筆太監各去一方,自然有個遠近之分,得由近及遠來說。

離乾清宮最近的兩處,莫過於李貴妃的永寧宮和太子的鐘粹宮,而馮保又最先出發,自然第一個到達。

馮保趕到永寧宮的時候,李貴妃剛剛哄着三位公主入睡,這三位公主,正是她的三個女兒:朱堯娥、朱堯媖、朱堯媛。

隆慶一共有七個女兒,但長女和次女都不幸夭折了,剩下五個在世女兒,而她們三個就分別是三公主、四公主和五公主,都是李貴妃所生。

這也可見李貴妃之得寵和能生——朱翊鈞、朱堯娥、朱堯媖、朱翊鏐、朱堯媛,短短七年間,李貴妃竟然生了五個孩子!更厲害的是,在這個早夭機率極高的時代,她的五個孩子全部健健康康的活了下來,簡直神蹟。

當然,有這樣的“神蹟”,也就不難理解李貴妃對於自宮入內廷侍候她的幼弟李文進,何以那般感激和內疚了。

至於這三位公主之所以還沒有名號,則是因爲明朝公主一般要到成年時纔會獲得冊封(無風注:但早夭死了能追封),因此現在只能以排行相稱。

而之所以這裡只有三位公主在李貴妃身邊,則是因爲除了朱翊鈞身爲太子,早已獨居鍾粹宮之外,李貴妃的次子朱翊鏐也在隆慶四年才兩歲時,便被寵子狂魔隆慶冊封爲潞王,也已經別居一宮,自然不勞李貴妃費心哄他睡覺了。

馮保來時,李貴妃剛剛從三位公主處出來,正打算沐浴一番開始午休,一聽馮保說皇上病重,急召她和太子等人前往乾清宮,也顧不得多整理儀容了,花容變色之下,下令立刻前往。

走了幾步,又停了下來,問太子那邊如何。

馮保剛纔走得急,也不知道是誰去請太子,但此刻自然不敢直說,便道:“鍾粹宮近,貴妃娘娘何不與太子同往?”

李貴妃一聽有理,便吩咐擺駕鍾粹宮,打算接了太子一起去。

剛到鍾粹宮門口,正碰見太子儀仗正在緊急集結,而太子已經在一邊急得跳腳——這是沒辦法的事,怪就怪朱元璋定的規矩太死板,後宮之中規矩多如牛毛,而除了某些皇帝偶爾敢於稍加改動或者權宜,其餘人哪怕是太子,也得等着規定的儀仗擺好才能出行。

李貴妃的儀仗上前,太子連忙上前請安,然後臉色泛白,一臉緊張地道:“母妃,張宏說父皇的病又重了,您也是去看望父皇的嗎?”

李貴妃見兒子面色驚惶不似作僞,又是高興又是心酸,走下軟轎,上前摟着他,摸了摸他的腦袋,強忍着要哭出來的衝動安慰道:“許是那幫太醫又疑神疑鬼一驚一乍,沒事的,咱們去看了就知道了,你父皇洪福齊天,一定……一定不會有事的。”

馮保見李貴妃摟着太子,連忙大聲乾咳了一下,朝李貴妃連使眼色。

明朝理學興盛的壞處就在這裡,哪怕是親生母親和年僅十歲的小太子之間,也不能有這樣過於親密的舉動。

李貴妃被馮保一提醒,立刻醒悟過來,連忙鬆開太子,道:“鈞兒,你是太子,待會兒不論如何,一定要……”她說到這裡,自己也愣住了。

她本想說“一定要堅強”,可是這有問題,萬一皇帝真的山陵崩,難道還不準太子哭了?那太子非被外界說成不孝之極不可。

但太子要是情緒失控大哭不已,卻也不行,一則是極悲傷身,這年代哭瞎眼的事情可不少;二則是,李貴妃擔心這樣會讓外廷看輕了太子,認爲新君軟弱可欺。

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貴妃娘娘所言極是,還望太子好好勸慰皇上,請皇上靜心休養,早日康復。”

“高務實?”李貴妃微微一怔,繼而點頭道:“嗯,你說得沒錯,本宮正是這個意思。”

這個聲音明顯還有很重的童稚感,既然不是朱翊鈞,那就只能是太子伴讀高務實了。

高務實本來是在幫太子呵斥那些內宦快些整理好儀仗,這時儀仗已畢,他才上前,正好發現李貴妃一句話把自己說楞了,於是出言幫她圓了一圓。

馮保一見高務實,心頭不自覺地就是一緊,下意識大聲問道:“高諭德,這個時候你怎不在文華殿?”

高務實剛要答話,朱翊鈞卻搶先了一步,皺眉道:“大伴,務實是我伴讀,近來父皇欠安,我深感未盡孝道,這些天常與務實論及古之大賢如何行孝,希望能有所裨益。剛纔張宏來時,我正與務實探討《孝經》……你是說我不該帶他來鍾粹宮嗎?”

第109章 喜與憂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208章 剿殺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50章 擔當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35章 密奏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259章 妖書案?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131章 急,不急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04章 京營
第109章 喜與憂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208章 剿殺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50章 擔當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35章 密奏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259章 妖書案?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131章 急,不急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04章 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