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目的

京華體系內,不管是誰給高務實寫信來彙報事情,都需要在封面上註明類別,有些像朝廷的奏疏。

但黃芷汀理論上來說不算京華體系內部的下屬,她給高務實的來信,封面上格外乾淨,就是“海東鎮守使黃芷汀敬呈侍中高公務實親啓臺鑒”。

倘若不是黃芷汀身份特殊,這封信光看擡頭,甚至有些狂妄。

海東鎮守使雖然是安南的官職,但安南現在本身就是“內屬”,這個鎮守使又是個武職,雖然其在當地的權威,由於高務實玩的那些名堂,基本可以稱得上說一不二,妥妥的實權派,可真要論地位,在高務實面前實在不值一哂。

尤其是漠南之戰以後,受過高務實指揮的幾大總兵在給他寫信的時候,都免不了俗的要自稱門下走狗,甚至李成樑這個頭上頂着寧遠伯的流爵伯爺,寫給高務實的感謝信也是以“沐恩門下走狗小的李某”自稱。

黃芷汀雖然有個詭異的誥命在身,但畢竟她是有正職的武官,而且論級別還不如總兵呢,能夠像這批總兵一般自稱都算是得了便宜。

當然,黃芷汀送出這封信的時候,大概還不知道高務實在漠南的大功。

以高務實對文章的高標準來看,黃芷汀這封信寫得有點“散”,結構上很有問題,顯得主次不清、重點不明。當然,他還是能夠理解的,一來黃芷汀的文學水平有限,跟他高某人的那些進士同年肯定沒法比,二來黃芷汀對他並不是當上官看待的,是當情郎看待的,寫信什麼的,自然就比較隨意了。

這封信裡說了好幾件事,前頭挺長的篇幅都是寫安邦宣撫司的移鎮和安置工作,總體來說就一句話:一切盡在掌握。都是按照之前高務實給她計劃好了的方向在推進,沒有出現什麼出乎意料的岔子。

接下來,黃芷汀提到了一件事,她想代表安南都統司來京師進貢。

安南都統司當然是需要向皇帝進貢的,這個連解釋的必要都沒有,但問題在於,貢臣正使按照習慣,應該是安南的某位著名文官纔對,怎麼着也輪不到黃芷汀。

要知道,她不僅是武官,而且是外任,其在安南的實際地位跟唐朝末年的節度使沒什麼兩樣,莫茂洽的都統司根本管不着她。

不過高務實一看到這個說法就知道,黃芷汀明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她要來京師,哪裡是爲了進貢,絕對是想來跟自己見面。戀愛中的女子,還真是一切心思都在愛情上。

本來這事兒答應下來也不要緊,反正在高務實搞出《京華十六條》之後,安南都統司就是個掛名衙門,唯一的作用幾乎就是蓋個蘿蔔大印,實權都在京華集團手裡,歸根結底一切都是高務實說了算,文官做貢使還是武官做貢使,全憑高務實願意與否。

況且,黃芷汀只說想來進貢,又沒說非要做正使,安排她做副使,負責隨行安全不是也名正言順麼?

然而現在讓她來京的話,時間上似乎有點問題。

今年安南如果來進貢,已經只有一個名義了,就是萬壽節——朱翊鈞的生日。

朱翊鈞比高務實小三個來月,是八月份的生日,現在通知安南來做萬壽節的進貢,安南方面走陸路很有可能來不及。

大明朝廷有規定,安南進貢只能走鎮南關,經廣西入中國。

當然這個問題其實不大,如果高務實願意開口的話,朱翊鈞那邊肯定是可以用“特例”爲由放開限制,讓安南貢使直接坐京華的船隻,走海路一路直抵天津港而進京的。這樣的話,一個月差不多就到了。

但不管是三個月還是一個月,高務實覺得都有問題,因爲今天他已經跟朱翊鈞商量好,準備去遼東補缺了——遼東苑馬寺卿去年年底就上疏請求致仕,朱翊鈞當時正沉浸在高務實給他畫下的大餅中,一門心思謀劃土默特,哪裡有空搭理遼南的這位小封疆請辭的事?於是就拖了下來。

而現在既然要讓高務實去遼東混資歷,那就肯定得趁熱打鐵,趁着他這波漠南之戰的巨大功勳趕緊派過去,這樣才足以形成轟動,讓李成樑有個震懾。

所以,高務實估計自己要不了多久就該啓程往遼東去了,到時候黃芷汀進了京卻又見不到他,心情恐怕更加鬱悶。戀愛中的女子本就敏感,可別到時候誤會高務實是在躲她,那就反而不美了。

即便高務實告訴她原因也沒什麼太大的意義,黃芷汀或許能打着進貢的名義來京,可她又有什麼理由在進貢之後忽然跑去遼東呢?

因此倒不如不要進京,倘若非要見面的話,不如另外想個主意直接去遼東。

安南和遼東,似乎怎麼也想不出能有什麼關聯,但高務實畢竟是高務實,他想了一會兒,還真給他想出一個理由來。

鹽糧貿易。

理論上來說,安南是有不錯的產鹽基礎的,但那只是理論,實際上直到後世高務實穿越之前,越南的鹽產量都很低,在中國原鹽產量達到約6000萬噸的時候,越南的鹽產量才勉勉強強突破了150萬噸。

即便中國還有一小部分礦鹽產量,但即便只算海鹽,中國對越南也是碾壓級的優勢。倘若以海岸線長度取一個均值,中國依然是越南的十幾倍。

所以,現在的安南實際上也是缺鹽的。

高務實現在還沒開始在遼東曬鹽,但以他手中能掌控的人力物力財力而言,這件事本身並不難辦,幾乎可以說只要他到任,馬上就能開始搞,而且不必等明年,今年就能產鹽。

但遼東又肯定是缺糧的,雖然遼東土地肥沃,但由於李成樑的防守方式是等蒙古人打進來之後再反擊並追擊,而不是像戚繼光那樣的快速擊退,所以遼東的戰鬥力雖然強,卻依然常常被襲擾搶掠。

被襲擾、被搶掠肯定導致民間不能安於生產,這又加重了糧食的不足,以至於經常需要朝廷從山東轉運糧食給遼東。

再加上遼東今年還倒黴得很,又是洪災又是風災,糧食減產已經鐵板釘釘。

現在其實還算好的,歷史上明末的時候,朝廷需要支援遼東的糧食還要多得多。

不管怎樣,遼東缺糧而越南多糧,遼東馬上能單獨產鹽而越南缺鹽,這已經可以形成互補了,完全可以作爲一條理由來讓黃芷汀親自跑一趟。

唯一的問題是,加上運輸成本之後是不是還划算。

當然如果划算的話那就更好了,將來越南的糧食甚至可以拿來用在大明北方。

嗯……那就試試看吧,不行再說。

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289章 封賞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259章 妖書案?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184章 變色龍第068章 幕後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02章 利用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235章 臨別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30章 立威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087章 回京嘍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51章 夜會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92章 各有所謀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
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289章 封賞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259章 妖書案?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184章 變色龍第068章 幕後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02章 利用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235章 臨別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30章 立威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087章 回京嘍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51章 夜會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92章 各有所謀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