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

高府的流水宴無非是花點錢而已,這對高務實而言完全無所謂,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可沒工夫陪這些根本不認識的街坊鄰居吃飯嬉鬧。

次日一早,基本全都有些宿醉的新科進士們,用極大的毅力從牀榻上爬了起來。雖然慶典已經結束,但還有一些官面上的步驟必須要走。

新科進士們紛紛撐着沉重無比、感覺近乎開裂的腦袋,邁開也不知是沉重還是虛浮的神奇步伐,前往鴻臚寺學習爲官的基本儀禮,同時接受皇帝賜予的朝服、冠帶、進士寶冊——呃,這些玩意基本可以看做制服和學歷文憑。

按照剛學的禮儀,得到皇帝的恩賞之後,下面的人是要上謝表的。當然,這點小事肯定難不住他們,自有狀元高務實代表全體新科進士上表謝恩。謝恩表好寫得很,無非是用華麗的辭藻、真切的感言,來表達對皇帝陛下的感激之情,最後表表決心,說自己等人一定爲大明、爲皇上累死累活、做牛做馬一輩子……大致就是這麼回事了,信就信,不信拉倒。

謝完了皇帝,再謝老師,然後就要去孔廟行釋菜禮了。這個簡單的說就是用兔爲醢,菁爲菹,棗慄爲果,告謝至聖先師孔老夫子。

當然通俗的講,就是給孔老夫子上點下酒菜,表示一下感謝。

不過這套禮節卻也極爲複雜,因爲孔廟裡不只有孔子一人孤孤單單的,還有配享的四聖十二哲,以及在東西廡內的六十二位先儒。

這樣一來,除了要跪拜至聖孔子的神位之外,還要依次跪拜覆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以及被朱元璋老兄攆出去又請回來的亞聖孟子……這還不算,還得把東西十二哲、六十二儒的神位通通拜一遍,不拜得腰痠背痛腿抽筋不算完。關鍵是拜的時候禮節還各不相同,順序更是萬萬不能有錯,要不是高務實這具身體正處於新陳代謝最快的年歲,醒酒着實夠快的話,估計高務實多半是要搞混的。

拜祭完孔廟,終於到了最後一步:立進士題名碑!

這事聽來有點厲害,不過其實也就是工部給弄一塊石碑,碑面刻上本科所有人的名字,在國子監的碑林裡頭立起來,以供後世學子瞻仰,這也是絕大多數進士青史留名的機會!

六首狀元肯定青史留名,所以高務實可以無所謂一點,但其他進士想要青史留名就有些不容易了,因此儘管大家都已經非常疲累,但一到這個時刻,精神卻都抖擻起來,興沖沖來到孔廟隔壁的國子監,在一排排的題名碑的盡頭,找到了屬於他們的一塊。

這塊紋理細密、通體接近白色的大理石題名碑,連帶基座足有一丈高,飾以捲雲紋的碑首上,刻着篆體大字“賜進士題名記”六個大字。

正面分兩部分內容,上部爲皇帝誥敕,申明朝廷開科取士的動機目的,一系列溢美之詞那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其實就是當日傳臚時所讀。下部則爲本科三百零三人的進士名錄。每一位進士的姓名籍貫,都按照名次整齊的鐫刻於其上,雖然碑面夠大,但因爲人多,所以還是刻得密密麻麻,大多數進士們的眼神都不是很好,紛紛圍在碑前找自己的名字,有幾個人的甚至差點把臉都貼上去了。

高務實和蕭良有、王庭撰以及張泰徵等人是不湊這個熱鬧的,畢竟他們的名字都比較靠前。這時顧憲成伸手一指旁邊,突然笑道:“這邊上一個矇着黃布的是什麼?”

“哈哈哈哈,這個啊,得請狀元郎親手掀開來看。”一陣響亮的笑聲中,工部尚書魏學曾從旁邊走來,出現在衆人面前。

衆進士趕緊施禮道:“見過部堂。”

魏學曾呵呵笑道:“諸位小友免禮,吉時已到,快快爲你們的題名碑奠基吧。”衆人便一人一掀土,將題名碑的基座象徵性的掩埋起來。

一切禮儀程序做完後,魏學曾露出有些神秘的笑容,對高務實道:“狀元郎,請和本官一起,揭開這個碑吧。”

這可不是在高務實自己家裡和魏學曾私下見面,高務實也不敢託大,客客氣氣地道:“恭敬不如從命,魏部堂,請。”便與魏學曾一道,一人一手抓住那黃布一角,在喧天的鞭炮聲中,一起扯下那幕布,露出裡面的真面目來。

只見一塊樣式與題名碑完全相同,材料卻是漢白玉的大碑,上面是四行臺閣體的赤紅大字:“龍虎傳臚唱金榜,風雲聚會系玉冠。二百年來真魁首,朕爲文曲落書丹!”

“朕”字一出,誰都知道這必是御筆親題!

衆人連忙往左下方落款處望去,果見那裡刻着“萬曆八年御筆,賜記六首狀元”,而後還有一方雕刻而出的印鑒,上有小篆陰刻的“文華殿御覽寶”字樣,看起來應該是皇帝平時所用的私章。

“二百年來真魁首,朕爲文曲落書丹!”衆人喃喃默唸,表情之震撼、心情之澎湃,看起來簡直比高務實還誇張。

皇帝親自爲狀元題詩立碑,這絕對是古往今來前所未有之恩典,這份殊榮,真可謂千載之隆遇啊!

“狀元郎,這可是我朝曠世之典啊!”

衆人還沉浸在震驚之中,魏學曾也感慨萬千地開口道賀,然後道:“從今往後,您可就是我大明曆代讀書人無與倫比的楷模了!”

一衆新科進士這纔回過神來,都紛紛過來向高務實道賀。

高務實跟朱翊鈞從小一塊兒讀書,朱翊鈞老早就跟他說過好多次諸如“君臣攜手,中興大明”之類的話,所以非要說他有多麼的受寵若驚,那的確有些誇張了,不過他確實也有些感動。

尤其是“二百年來真魁首,朕爲文曲落書丹”這一句,高務實覺得朱翊鈞對他好得真是沒話說了,不光誇他是大明二百年來真正的文魁,而且他還用一句“朕爲文曲落書丹”來落實他的文曲星之美名。

古時刻碑,先用硃筆在石上寫所要刻的文字,稱“書丹”。朱翊鈞這句詩,意思就是:如此千古盛事,當得起朕親自爲你書丹!

恩遇之隆,何朝有之?

所以高務實也朝那碑文躬身一禮,道:“陛下隆恩,微臣何以敢當?縱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陛下這天高地厚之恩遇啊!”一邊說着,熱淚早已奪眶而出。

好吧,其實他雖然感動,也沒到這個程度,但衆目睽睽之下,這一番表演肯定是需要的,而作爲一個實力派的老戲骨,“熱淚奪眶而出”什麼的,也還算難不倒他。

在兩塊碑前做作一番,算是徹底走完了中進士後的冗長儀式,接下來便是三天後去吏部參加朝考,進行分配了。

看着這些天始終圍繞在身邊的各部官員潮水般散去,衆進士們心裡都空落落的。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新科光環已經消失,現在的他們,不過就是一羣還沒有分配工作的普通進士罷了……

真要說起來,這些京官之中哪一個不是兩榜出身?自己又有什麼可驕傲的?

於是便一個個夾起尾巴來,也不大肆慶賀了,都準備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參加三日後的館選,爭取考個好成績,能讓分配時的名次稍高一點。

不過,高務實、蕭良有和王庭撰作爲三鼎甲,則可以稍稍輕鬆一下了。

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206章 弒嶽(上)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57章 支持(4更)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09章 喜與憂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55章 缺朝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068章 幕後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70章 西北望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99章 借刀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30章 故事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128章 恩憲?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
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206章 弒嶽(上)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57章 支持(4更)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09章 喜與憂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55章 缺朝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068章 幕後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70章 西北望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99章 借刀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30章 故事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128章 恩憲?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