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弒嶽(上)

努爾哈赤這次來遼東,是奉了高務實的命令,前來接受正式任命的,任命的職務當然是早就許給他的建州左衛指揮使。

不過這次上任有點不同於以往,因爲高務實要求看一看建州左衛的“軍威”。

這句話在努爾哈赤的理解中,就是要檢閱部隊,但努爾哈赤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纔剛剛搞定圖倫城和薩爾滸城,加上本身兵力也只有五六百人,就算高務實要檢閱,他也不敢全軍都帶過來。

一來是怕後方不穩,圖倫城和薩爾滸城裡頭的新降之人起來造他的反,二來也怕高務實莫名其妙的出手把他給一網打盡了——說起來,女真人一直搞不懂大明的做法,在他們看來,大明其實經常是不講道理的說打就打。

這當然是個誤會,大明要打誰其實很容易分析,但這些都是政治上的問題,而不是單純軍事上的問題,其實已經超出了努爾哈赤的理解水平,所以他對於大明會做什麼,心裡一直都不太託底。

因此,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商議來商議去,最終決定帶上三百精兵來開原。

在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看來,這個數目既可以讓高撫臺看一看建州左衛的新任指揮使御下有方,麾下兵馬精幹有力,又不至於人數太多,導致這位巡撫老爺心情緊張。

其實努爾哈赤想多了,就他現在那五六百兵馬,就算全部帶來開原,並且帶進開原城中,高務實也不會有絲毫緊張。

因爲高務實此來並不是單槍匹馬跑過來的,他帶來了三千撫標——其實就是高家的武裝家丁換了身衣裳,其中包括一千步丁和兩千騎丁,而且大多數參加過遼南之戰。

另外,曹簠也帶來了三千家丁(留了兩千鎮守遼陽),他的這批家丁,論武器裝備,比高務實的撫標要差一點,但他也有他的優勢,那就是這些人戰鬥經驗極其豐富,幾乎都有十年左右的家丁經歷,跟着曹簠大大小小打了至少幾十仗。

另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曹簠的這些家丁全是遼東本地人,尤其是以遼北人爲主(之前介紹過,曹簠自己就是遼北人士),來開原基本就是來了老家——中國人歷來的傳統特色,在家鄉作戰彷彿有戰鬥加成BUFF,他手下這些人也不例外。

這樣一來,高務實在開原,光是敢戰能戰的家丁部隊就有六千之多,怎麼會擔心區區一個萬曆十一年的努爾哈赤?要讓他覺得危險,那除非是三十年後的努爾哈赤還差不多。

不過,高務實並不是只需要防備一個努爾哈赤,他要防備的力量還有好幾股,其中最關鍵的還有兩股:哈達貝勒孟格布祿,以及葉赫二貝勒。

葉赫二貝勒不必多說了,只說孟格布祿,他也是被高務實召來冊封的——他母親溫姐請求大明朝廷冊封他,高務實答應了,這次說是要和努爾哈赤一起任命。

不過孟格布祿的地位比努爾哈赤要高,他是都指揮使——因爲哈達部是統一的,理論上來說只有孟格布祿一個“最高領導”。

當然,理論歸理論,實際上哈達部內部現在也有權力鬥爭,除了孟格布祿在其母溫姐的支持下取得了名義上的最高領導權之外,還有兩個人擁有較強的實力。

這兩個人,一個是前貝勒扈爾罕之子岱善(不是努爾哈赤的次子那個代善,不過他們應該是同名了,只是翻譯的時候刻意把字變動了一下),另一個就是收繼了溫姐的王臺私生子康古陸。

康古陸雖然收繼了溫姐,但其中的情況就像鍾金哈屯雖然嫁給把漢那吉,但並不會不管自己之前的兒子布塔施裡一樣,溫姐同樣是先照顧自己的兒子,其次纔會考慮康古陸。

她對康古陸說,如果她支持康古陸成爲哈達貝勒,那麼岱善肯定不服,這會導致哈達立刻分裂,在當前哈達本來就處於與葉赫相爭的劣勢情況下,無異於自尋死路。

所以她建議讓自己的兒子孟格布祿來做這個貝勒,因爲孟格布祿論輩分是岱善的叔叔,在女真人“幼子守業”傳統下,岱善沒有理由反對孟格布祿這個幺叔。

康古陸被說服了——這廝其實就是個樣子貨,腦子並不怎麼好使,覺得自己從孟格布祿的兄弟一躍而成他的繼父,已經是佔了很大的便宜,所以貝勒不貝勒的就不重要了。

因此,哈達部雖然內部的兩大分裂派都還活得好好的,但孟格布祿還是大搖大擺的接受了高務實的召見,帶着一千兵馬來到了開原——帶這麼多人也是高務實的要求,官面上的理由跟努爾哈赤一模一樣,說是要看看哈達部的軍威,以確保朝廷冊封得人。

孟格布祿由於離得近,雖然比努爾哈赤動身晚,但還是與後者同一天趕到了開原,然後他們兩人就被高務實召見——這次召見不是正式任命,而是分配任務。

根據高務實的命令,努爾哈赤的三百人被要求直接進駐城內,由分守開原等處參將楊元單獨給他們安排一處駐地,而孟格布祿的一千兵馬,則被安排在城外某處,與曹簠的三千家丁毗鄰而駐。

努爾哈赤和孟格布祿得到的命令都是暫時駐紮,等候進一步指令。

這個“進一步指令”,在努爾哈赤和孟格布祿心目中,都是很明確的,他們都以爲這個指令肯定是在某一天拉出來“展覽”——也就是受閱。

直到葉赫兩位貝勒帶着兩千騎兵出現在開原城下,努爾哈赤才感到有些不對勁。

葉赫兩位貝勒享受的待遇明顯不如他和孟格布祿——這兩位貝勒在開原城下請求開城,結果高務實派開原兵備道王緘出面告訴兩位貝勒,說他們帶的兵太多,開原城內容納不下,只允許他們每人帶一百親兵入內。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兩位貝勒各帶一百五十親兵進城,雙方合計爲三百人。

這時候,努爾哈赤接到了“進一步指令”:三百精兵全部埋伏在鼓樓大校場附近,以明軍炮響爲號,一旦炮響,則殺入大校場,“凡未着鴛鴦戰袍者,殺無赦!”

同時,高務實當着努爾哈赤的面調兵遣將:明軍遼東撫標一千步兵,以大小火炮三十二門架設於鼓樓大校場周邊,炮口向內,隨時準備作戰;撫標的兩千騎兵也隱藏於鼓樓之後,隨時準備“支援”努爾哈赤;另有開原參將楊元,領五百家丁及三千衛所精銳作爲第二梯隊,把守開原各處城門。

除此之外,高務實又下令,以遼東副總兵曹簠爲主將,孟格布祿爲副將,負責率領各自所部的三千家丁和一千親兵,負責剿滅城外“叛逆”,同時一旦城內事件先行解決,則城中的撫標騎兵也可以隨時開城與他們聯合作戰。

城外叛逆?開原城外有什麼叛逆?這簡直就是和尚頭上的蝨子——明擺着,只有葉赫二位貝勒留在城外的一千七百騎兵可能被視作“叛逆”。而大校場的圍剿,所針對的對象也只有葉赫兩位貝勒一行。

努爾哈赤一下子驚得手足冰涼——高撫臺考驗自己的最後一個任務,居然是與葉赫開戰!

天可憐見,幾個月前他纔剛剛和葉赫達成聯姻,雖然因爲楊吉砮那位幼女還小,現在並未正式成親,但定親是已經完成了的,葉赫那邊甚至把“通房丫頭”都已經讓努爾哈赤帶回赫圖阿拉了!

努爾哈赤很想拒絕高務實的命令,但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根本沒有資格拒絕。

他雖然政治才能很一般,但高撫臺的軍事安排他還是看得很明白的:一千撫標攜三十二門大炮對準大校場呈包圍之勢,背後還有兩千騎兵隨時可以殺入,這力量別說打掉葉赫兩位貝勒帶進來的三百人了,就算把他努爾哈赤帶進來的三百人也加進去,照樣是包打無誤,因爲高撫臺的撫標是什麼水平,看看遼南之戰的結果就知道,何況前一次努爾哈赤去遼陽時也見識過一下撫標的軍威。

更別說,還有楊元帶着三千五百人在城內把守城門。

楊元這位開原參將,努爾哈赤是認識的,此人就算在李成樑麾下,也都是一等一的大將,光是他手下那五百家丁,努爾哈赤就覺得自己拿不下,何況人家還只需要守住城門,那就更沒得說了——他肯定會安排衛所兵把守城門,自己則帶着五百家丁,隨時支援有險的一處。

也就是說,這次明軍爲了消滅清佳砮和楊吉砮以及他們帶來的兩千葉赫騎兵,光是調動的家丁級主力就有六千五百以上,再加上守城的衛所兵以及開原兵備道下轄但沒有直接接受命令的其他衛所部隊,動用的總兵力至少是一萬以上。

兵法有云,十圍五攻,現在明軍的兵力優勢就是五倍以上,而且還佔着一條以有備而擊無備……努爾哈赤知道,清佳砮和楊吉砮這次除非背上長出翅膀來,否則絕難倖免。

但努爾哈赤覺得自己的運氣比葉赫兩位貝勒也沒好到哪去:反抗是作死,想跑也沒戲,他知道自己這次算是上了一條根本下不去的賊船了。

爲今之計,只能按照高撫臺的命令,直接拿下清佳砮、楊吉砮兩位貝勒,才能保證自己的性命,要不然的話,別說當什麼建州左衛指揮使了,連自己都只能去死。

努爾哈赤憂心忡忡地出得高務實的行轅,他身邊的舒爾哈齊趁身邊沒有明軍跟隨,連忙問道:“這下糟了,阿渾,現在咱們該怎麼辦?”

努爾哈赤儘量平復了一下心情,四下打量一眼,小聲道:“竇,你是指揮同知,僅次於我,你說說你的想法?”

“我能有什麼想法啊?”舒爾哈齊一臉苦笑:“高撫臺現在一手拿着人蔘鹿茸,一手持着鐵銃長矛,問我怎麼選,我自然選人蔘鹿茸啊,難道還趕着上去捱打挨殺不成?可現在的問題在於阿渾你,你是葉赫的女婿,這件事又不光是葉赫兩位貝勒自家知道,曉得這件事的人多了去了,現在你要是站在明軍一邊,幫着明軍殺了葉赫兩位貝勒,其他人怎麼看你?”

努爾哈赤冷冷地道:“其他人怎麼看我都無所謂,真正的麻煩在於葉赫死了兩位貝勒之後,是不是我們建州左衛對抗得了的!”

舒爾哈齊愕然道:“阿渾此言何意?”

努爾哈赤咬牙切齒地說道:“這位高撫臺看起來儒雅隨和得很,想不到心機卻是極深,他這是逼着我跟葉赫結仇,而且還是結死仇。

竇,我今日若是殺了葉赫二位貝勒,葉赫將來的二位新貝勒又肯定是他們的兒子,尼堪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葉赫將來能容得下我建州左衛?哼,這些人的想法我最清楚不過了,要他們找明軍報仇,他們未必有這個膽量,但若說到來找我們,我看他們是不怵的。”

舒爾哈齊一時無語,這其中的道理他也清楚,葉赫方面接下去的舉動,他也同意努爾哈赤的判斷——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就像他們自己一樣,明明祖、父二人其實是死於李成樑之手,但讓他們去找李成樑報仇,借他們一對熊心豹子膽也不敢。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自詡英雄,他們自己都不敢的事,還能指望葉赫將來的兩位新貝勒敢?說實話,他們要是真敢,那倒是好了,自家的麻煩就算是被大明給接了過去,但葉赫的兩位新貝勒除非腦袋裡面灌滿了馬尿,否則絕對不會這麼幹,他們只會把這殺父之仇記在他們愛新覺羅兄弟頭上。

舒爾哈齊忍不住罵道:“去他姥姥的羅圈腿,真是見了鬼了!又不是我們建州人要殺葉赫二貝勒,憑什麼這屎盆子非要扣到咱們兄弟頭上來?”

努爾哈赤長嘆一聲,搖頭道:“你想知道爲什麼?還記得剛纔高撫臺的許諾嗎?建州原先有五百道敕書,後來因爲多次戰亂,遺失了其中大概兩百多道,現在僅剩的部分只有二百七十多道,還有兩百三十道的缺口需要補上。”

舒爾哈齊眼珠一轉,問道:“阿渾的意思是……”

“不是我的意思,是高撫臺的意思明擺着。”努爾哈赤道:“我兄弟二人前次去遼陽,得了三十道敕書的賞賜,拿下圖倫城搶得了二十五道,拿下薩爾滸又得了十五道,現在一共有七十道敕書,我看高撫臺的意思,應該是把剩下的兩百三十道敕書當做獎勵……”

舒爾哈齊大吃一驚:“給我們這麼多?”

努爾哈赤一皺眉:“你想什麼呢,怎麼可能一下子給這麼多?這兩百三十道敕書就是高撫臺現在手裡拿着的獎勵,咱們想要拿這些賞賜,就得乖乖照他的意思辦事,至於這次殺葉赫二位貝勒……你想想,就算沒有我們,難道高撫臺自己殺不了?他只是逼着咱們表明立場,站到他那一邊罷了,這個‘功勞’,你覺得值多少道敕書?”

舒爾哈齊頓時泄氣。

----------

PS:快被社區的一天幾次上門測試體溫加登記鬧瘋了……我們也不是武漢返長人員啊,一問之下才知道,隔壁小區有確診者,所以周邊現在都這麼緊張。

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042章 纖幫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30章 立威(上)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115章 封爵?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295章 成婚嘍!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32章 遇刺!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289章 封賞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41章 沒轍了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073章 厚道人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235章 臨別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55章 缺朝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199章 傳教士?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295章 成婚嘍!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115章 驚天大發現!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
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042章 纖幫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30章 立威(上)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115章 封爵?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295章 成婚嘍!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32章 遇刺!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289章 封賞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41章 沒轍了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073章 厚道人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235章 臨別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55章 缺朝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199章 傳教士?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295章 成婚嘍!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115章 驚天大發現!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