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

黃公公趕着來拜會高侍讀,倒也不是真有什麼要緊事急着向欽差彙報,實在是因爲這廝以前是在司禮監讀過書的,知道巴結上峰遠比喝酒吃肉重要。

小宦官們在司禮監讀書的意思,就是當做皇帝身邊的私人秘書培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和高侍讀前世的出身類似,這種人不僅會伺候人,更深知一個重要的爲官道理:領導的意思必須第一時間領悟,如果一時無法知曉領導的意思,就從領導身邊的人那裡去了解。

由於孟掌印這個人只是廚師出身,沒有在司禮監從小接受培養,能力有限,水平也一般,對於高務實此番“觀政”宣大一事,他竟然遲鈍的沒有當成一件大事來看,所以黃鎮守也就沒有提前得到孟掌印對他的指示。

所幸黃鎮守自己是個有眼力的人,知道自家老祖宗是靠着高閣老纔上去的,所以對於高閣老的親侄兒,黃鎮守可一點不敢怠慢,這纔有了酒宴溜號來見這一出。

至於欽差正使程文,此人既是高拱門生,將來若是順利,自然也是前途看好之人,不能說不重要,可高拱的門生何其多,哪怕只算其中有用的一批,沒有一百也得有八十,哪有這位讓他親自帶在身邊的侄兒重要?

既然如此,黃鎮守能做的事情當然也就剩下表忠心這一條了。

高務實對於黃鎮守的知情識趣還是很認可的,端着一副“小閣老”的架子很是誇獎了他一番,直說得黃鎮守滿面紅光,甚至都有點做夢待將來高侍讀變成高閣老,自己沒準也能從黃鎮守熬成黃掌印……

其實理論上來說,“欽差鎮守大同地方太監”可比他高侍讀的品級硬扎多了,論實權更是吊打他這個無權太子的無權伴讀。但在封建王朝這種落後的人治時代,很多事不能看表面,高侍讀在他黃鎮守的頂頭上司孟掌印面前都是平等交流的人物,表揚一下他又有什麼稀奇?

不過,黃鎮守之所以被高侍讀看重,除了知情識趣之外,更關鍵的還在於他這個大同鎮守太監的權職,對於高務實接下來開展工作很有用處。

大明自宣德以後,鎮守中官逐漸形成三種類型:南京等處守備太監、諸邊鎮守中官、各省鎮守中官。

南京守備太監的職責是“護衛留都”。如果具體來說,內事有南京內府衙門及孝陵衛事務,後湖墾藝及被謫種菜淨身軍人的管理,各地發往南京的有罪中官的懲治及囚禁等;外事有南京城防江防的籌劃、南京諸獄的錄囚、大勝關等關隘官軍的提調,江南各地賦稅錢糧的徵收等。

諸邊鎮守中官的職責當然主要是守邊。如果具體來說,一是“監軍”,二是“撫夷”。鎮守中官的監軍與監察御史不同,監察御史監軍是稽覈功罪賞罰,鎮守中官監軍則擁有監督軍事將領、協贊軍事行動、整飭軍紀邊防等權限。

而各省鎮守中官的主要職責是安民。其具體的職權有監督文武官吏,調遣衛所官軍鎮壓人民反抗、彈壓土豪大戶、緝捕在逃人犯,應地方治安的需要而向中央建議增削行政、軍事設置,協調本省文武官員及司、府、縣機構的公務,招撫流失人口等。

另外,所有的鎮守中官又都負有兩項特殊使命,一是作爲朝廷耳目,隨時通報各地情況;二是爲皇室採辦土物貢品,以爲奴才對主子的“孝順”。

黃鎮守既然是鎮守大同,當然屬於“諸邊鎮守中官”,諸邊鎮守中官設置於從遼東沿長城至甘肅一線,即所謂的“九邊”地區,這些地區在明初多設有都司或行都司,爲北邊重鎮。永樂時,陸續在這些地區增總兵鎮守,下設分守參將及遊擊、守備等武職,同時分派中官出鎮,監督、巡視軍務。宣德以後,凡有鎮守總兵官處,均設鎮守太監或少監,有分守參將處,設分守少監或監丞,有武職守備處,亦設中官守備,一般是監丞、奉御、內使等,形成了鎮守武臣和鎮守中官兩套完整的系統。

此時高務實所要倚重黃孟宇的地方,卻是在於他擁有看管軍械這一塊的權限。邊關各城堡關隘多設監槍內官,職責是“專護火器,武職軍官對此不得染指”——監槍內官由宦官出任,歸鎮守太監管轄。

高務實對於王崇古和方逢時來說,只是個後生晚輩,級別更是提都不要提,想讓他們幫忙,只能拿出欽差的名義強壓,但這肯定是下策,連解釋的必要都沒有。

而對於馬芳來說,雖然馬芳早已投靠高拱,但高務實畢竟不是高拱本人,他和馬芳的關係,其實更多的是類似於盟友的關係,況且馬芳的職責主要是帶兵作戰,本身並沒有權限直接管轄火器倉庫,所以雖然高務實還是能請他幫忙,但事情辦起來未必那麼靈便自如。

唯有黃孟宇這個鎮守大同地方太監,雖然既沒有統兵之權,也沒有調兵之權,但對於火器看管這一條,反倒恰在其職權範疇之內。

文官要升官,須得按部就班,資歷不到,除非皇帝破格提拔,否則哪怕是首輔舉薦,也未必能夠一步登天,因爲首輔也要考慮物議風評,通常只能讓你不走彎路。

然而宦官則不同,雖然理論上也有規矩在,但只要皇帝認可,今兒還是御膳房掌勺大廚,明天就能去司禮監做秉筆。孟衝孟掌印雖然能力有限,水平也一般,但他伺候隆慶久了,又有高拱幫襯,在皇帝那裡說話還是很有效果的,提拔一下手下的小宦官們問題並不大,所以能夠影響高拱的高侍讀,在黃鎮守看來完全就是必須小心伺候的大爺。

既然是大爺,就得有大爺風範,不必像面對文官前輩們那樣小心翼翼,於是高務實在誇完之後,就直接開口問話了。他看着權傾大同卻在自己面前小心翼翼只坐半邊屁股的黃孟宇,露出禮節性的微笑,問道:“明日,本欽差要查驗大同城內的各類火器,尤其是手持火銃……黃鎮守你可能爲我安排妥當,不受別人干擾?”

第073章 召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41章 沒轍了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238章 暗流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90章 去遼陽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263章 密議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295章 成婚嘍!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205章 政策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289章 封賞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90章 去遼陽第098章 回柳州!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217章 臺灣島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211章 目標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055章 缺朝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
第073章 召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41章 沒轍了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238章 暗流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90章 去遼陽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263章 密議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295章 成婚嘍!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205章 政策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289章 封賞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90章 去遼陽第098章 回柳州!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217章 臺灣島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211章 目標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055章 缺朝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