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變生肘腋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二人下去之後,高務實仍坐着沒動,堂後轉出兩人來拜見,高務實擺手笑道:“請坐。”

二人不是別人,正是韓光與曹簠。

他二人坐下之後,高務實問道:“韓鎮守、曹副戎,你們以爲此二人如何?”

韓光地位更高,於是率先回答道:“大的那個居心叵測,小的那個倒沒看出什麼。”

高務實不置可否,又問曹簠,曹簠思索着道:“是否居心叵測,末將以爲還難說,不過其欲保存實力,不太樂意效命卻是肯定的。”

高務實微微一笑,道:“女真附我,不過是貪圖貨利,指望他們想我所想,急我所急,本就是緣木求魚。”

曹簠點了點頭,深有同感地道:“撫臺所言極是,也正是因爲如此,我大明對女真各部始終堅持扶弱擊強……”他說到此處,忽然有些明悟,問道:“撫臺的意思是,如今建州左衛太弱?”

高務實道:“建州左右二衛,歷來是我大明調用得最多的兩衛,但這兩衛之間齟齬不斷,總是此消彼長,這般情況有好有壞,當然,也不是不能接受。不過,此前建州右衛已經強勢了多年,如今右衛被連番打擊,王杲、阿臺父子死後,暫時看不出有振興之像,而我大明一時缺些可用之人……我看,努爾哈赤兄弟也不妨納入審視之中。”

曹簠對此倒看得挺開,並無太多意見,不過韓光卻有些疑惑,問道:“若是這般,那尼堪外蘭怎麼辦?這廝別的不說,至少對我大明還是百依百順的。”

“百依百順是好,但哪怕做狗,也不能僅僅只有忠誠,不說打獵,至少看家的本事總歸要有吧?”高務實淡淡地道:“努爾哈赤手底下聽說只有二十多副鎧甲,可用之兵不過百餘人,若是尼堪外蘭連這都頂不住,本部院如何相信他能爲我大明看住女真,或者至少看住建州?”

尼堪外蘭肯定是頂不住努爾哈赤的,這一點毫無疑問,高務實這麼說無非是提前打個埋伏。

顯然韓光和曹簠並不會知道這一點,所以高務實這麼一說,他們倒覺得很有道理,尤其是曹簠,當下就道:“不錯,若真是廢物,咱們何必費那些工夫捧他?倒不如看看這野豬皮和小野豬有無可用之處。”

一提這個,高務實就忍不住笑了。

野豬皮、小野豬,好久沒有聽到這個稱呼了。

不過說起來,在此時的女真,取名叫野豬皮也好、小野豬也罷,其實是很尋常的,就好像漢人名字裡帶龍帶虎一樣。

至於後來人對這倆名字的嘲諷,可能一則是對韃清許多表現的嚴重不滿,二則是把野豬和家豬的形象弄得有些混淆。

其實野豬和家豬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豬的歷史要追溯到四千萬年前,河姆渡遺址就發現了很多豬的骨頭,證明當時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掌握了豬的養殖,因此史學界公認,豬是中國首先馴化的。

野豬與家豬形象上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犬齒髮達,雄性上犬齒外露,並向上翻轉,呈獠牙狀。野豬屬於雜食性動物,什麼都吃,餓極了還會吃老虎豹子——吃不吃得了和吃不吃是兩回事,遼東的獵戶有句行內話,叫做“一熊二豬三老虎”,老虎的戰鬥力毋庸置疑,但按照打獵的困難程度排列,老虎排老三,野豬還在它之前,可以想象野豬的特殊之處。

野豬是勇猛的象徵,這在東北亞很多民族都是共同的認識,日本和朝鮮、韓國也崇拜野豬,宮崎駿的《幽靈公主》中野豬還是森林守護神之一呢,所以用野豬給孩子起名,也有希望他勇敢強壯的意思。

獵人之所以說“一熊二豬三老虎”,其實主要原因還是野豬的習性,野豬喜歡在岩石樹樁等堅硬的地方蹭來蹭去,爲的就是把自己的皮膚磨的堅硬,再來點泥巴松油之類的,就可以形成一層堅固的保護層。

高務實穿越以前看過一則新聞報道,說是某地國道突然出現一隻野豬,和一輛車猛地撞在一起,結果是車的保險槓和野豬同時飛上了天,可等到摔下來,保險槓斷成兩截,人家野豬扭扭屁股哼了兩聲,轉頭就消失在了森林之中了。

所以冷兵器時代打獵用的普通箭頭射在野豬身上,就好像碰到了金鐘罩鐵布衫,叮叮噹噹落個一地。塔克世給努爾哈赤用野豬皮起名,可能還有希望他抵抗力強,能夠化險爲夷的意思。

這麼一看,“野豬皮”這個名字還真有好多重意思,又是勇猛強壯,又是化險爲夷,看似不起眼但潛藏着很多的樸實的智慧。

但請注意,這不是全部,其實塔克世爲努爾哈赤起這個名字的主要原因應該是這樣:

此時的女真人是沒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的,平常都是使用蒙古文和漢文,說漢語和蒙古語,又以蒙古語爲主,而蒙古文是從回鶻文演化而來的,所以努爾哈赤的父親起名就是根據回鶻文和回鶻語。

這樣一來努爾哈赤可就是一個了不得的名字了,因爲“努爾”在回鶻語中是“光明”的意思;“哈赤”(哈齊也一樣)在回鶻語中是“聖裔”的意思,也當“太子”、“世子”用。

也就是說,“努爾哈赤”的全意是“光明的聖裔”、“光明的世子”,其實還是很高端大氣上檔次的。

其實在差不多同一時期,大明境內也有一個人的名字來歷很有意思。

事情發生在福建福清境內,一位林氏婦人帶着幾位家僕匆忙躲避着倭寇,要不是因爲倭寇這刀不認人,憑藉林氏這位知府夫人的身份,哪裡能淪落到這步田地?

想到還遠在廣西當知府的丈夫,又看着眼看就要臨盆的自己,林氏夫人不禁想要嚎啕大哭一場,不過在哭之前,林氏夫人先得解決一下自己的生理問題。

這種情況換個平常人早就就地解決了,可林夫人出身書香門第,身份尊貴,堅持要找一個廁所,找來找去,一行人終於找到了一個廢棄的廁所。

可能後來的林夫人是會感謝這個廢棄廁所的,感謝它不是因爲解決了生理問題,而是因爲它是廢棄的。

人看到好吃的東西會有食慾,憋了半天想要上廁所的人也會產生一種便欲,早已按耐不住的林夫人一下子勁使大了,肚裡的孩子“咣噹”一下也出來了。

家人手忙腳亂把孩子從廁所撈了出來,幸虧這個廁所已經很久沒人使用了,否則孩子就溺死了。

由於丈夫不在身邊,大名顯然沒法取,林夫人看孩子出生在廁所,便給孩子取小名爲“廁仔”,講道理這名字還真是用事實說話,貫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後來夫妻團聚,葉府尊得知孩子出生在廁所,還掉到了茅坑裡,大概是覺得孩子出生就比別人低一頭,未免不大吉利,所以得往高處爬——最起碼得爬回地平線不是?加上葉府尊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子承父業,進入仕途、勇攀高峰,便爲之取名爲“向高”。

是的,你沒猜錯,這位“廁仔”不是別人,正是葉向高。

這兩位父親,一位在東北,一位在東南,遠隔萬里,但起名都是專家級的,原歷史上的努爾哈赤果真前途一片光明,完成幾乎是每個男人的最大夢想;而葉向高也是步步高昇,做到了內閣首輔、東林大佬的位置。

只是不知道在這個大明有了高務實之後,事情會不會有所變化。

努爾哈赤沒有感受到什麼變化,因爲在第二天,他就收到了由遼東撫院下發的敕書最爲獎勵——這東西實際上在撫院還有很多,都是提前預備好了的。

三十道敕書,外加十匹馬,以及建州左衛指揮使的“預期”——這個要等皇帝下旨。

以上就是高務實對努爾哈赤表達“看重”的表現。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兄弟開開心心回去了,但他沒有料到的是,帶回去自己即將正式出任建州左衛指揮使的消息之後,家裡卻出了事。

他回到了家,見到了滿堂的叔叔兄弟,他隱隱覺得,有事。

這些人看努爾哈赤進來,臉上掛滿了笑容,噓寒問暖,一邊熱情洋溢一邊勸努爾哈赤不要太過悲傷——他們說的是覺昌安和塔克世的死,沒錯,他們死後,這羣人第一次來見努爾哈赤。

說來也是奇怪,死去的覺昌安是他們的父親,塔克世是他們的兄弟,他們居然還能面帶笑容,去勸別人不要悲傷,自己就和沒事人一樣。

說了好一會兒,覺昌安的長子、塔克世的大哥、努爾哈赤的大伯,也就是那個阿臺妻子的父親、名叫禮敦的,在一旁蹲了半天,終於說重點了。

他的意思很簡單,如今覺昌安、塔克世不幸死去,建州左衛羣龍無首,咱們這麼一大家子人,必須得團結在一起,團結纔有力量嘛。所以呢,我本是不想管這些事的,但家裡這麼亂,需要一個主持大局的人,你們小一輩的又年輕、不成熟,那我就“勉爲其難”的暫時管理一下。

看着大伯一臉正氣,說得滔滔不絕,周圍兄弟們拍手叫好,不時還喊幾句“大伯說得對”這種明顯不對勁的口號,努爾哈赤默默的看着他們滑稽的表演,笑了。

“祖、父爲了保全我建州左衛,在大明與右衛之間兩面斡旋時,你們在哪裡?你自己的女兒被困古勒寨,你禮敦在哪裡?自己的父親、兄弟被明軍誤殺,你們在哪裡?我去葉赫求援時,你們在哪裡?我去求見遼東巡撫,以期爲祖、父正名時,你們在哪裡?

現在我回來了,看見建州左衛指揮使的職位要落在我頭上了,這時候你們出來了?那可對不住,天下沒有這樣的好事!建州左衛指揮使之職,是高撫臺許給我做的,這一點不容改變。你若不服,自去找高撫臺說話。”

禮敦面帶笑容的臉凝固了,他沒想到努爾哈赤敢這樣說,萬萬沒想到。

不過,既然小崽子敬酒不吃吃罰酒,那打開天窗說亮話:“努爾哈赤,你是不讓大伯當建州左衛指揮使了?”

眼看事情已然敗露,便露出了準備好的獠牙,女真人的演技還是有待加強。

望着剛剛還一臉慈祥長者模樣現在卻立刻面露猙獰之色的禮敦,努爾哈赤不想跟這樣的人再多說一句,他們眼裡,只有利益和自己,親人不過是必要時刻成爲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犧牲品。

努爾哈赤冷哼一聲,卻不答話。

舒爾哈齊被高務實許諾了指揮同知一職,自然也站在自己阿渾身邊,冷冷地看着衆叔伯。

既然得不到想要的,那這場戲也就不必在演下去了。禮敦知道了努爾哈赤的態度,率先走出房間,後面稀稀拉拉的跟出去一大幫人,這夥人一走,房間頓時空了。

兩天後,努爾哈赤收到消息,禮敦等人找到了尼堪外蘭,向尼堪外蘭宣誓效忠,並當衆起誓要幫助尼堪外蘭殺掉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久久說不出話來,舒爾哈齊則道:“阿渾不必管他們,還是安心等着高撫臺的安排吧。”

努爾哈赤點了點頭,沒說話。

面對衆叛親離,頂着“準建州左衛指揮使”頭銜的努爾哈赤的處境似乎很糟糕,而這時候尼堪外蘭也託人給努爾哈赤帶來一句口信,讓努爾哈赤認清時局,以後跟自己混,看在塔克世的面子上,自己會器重他的。

建州左衛指揮使,蘇可薩滸部部長,這是努爾哈赤的頭銜,不過前一個是大明承認的——確切的說暫時還只能算是高撫臺承認的,而後一個是女真內部承認的;要說這兩個哪個更重要,從理論上來講是建州左衛指揮使,但這只是一個空頭銜,後一個纔是硬實力。

只有手底下有幾個寨子,有人馬兵力,成了一部之長,大明纔會拉攏封官,建州左衛指揮使是建立在蘇克薩滸部長的基礎上。

哪怕高撫臺對他表現出了“友好”,努爾哈赤也不敢把希望全部寄託在高撫臺的“友好”上,畢竟高撫臺此前可不知道他連自家人都搞不定。

他再一次把親弟弟舒爾哈齊找來,兩個人開始商議對策。

----------

感謝書友“巫妖lichzeta”、“路西法魯”的月票支持,謝謝!

PS:已回長沙。最近這段時間因爲過年加上恰好感冒病了個把星期,總覺得前面幾天寫得有點“散”,明天看看能不能抽時間整理下思路,把之前的也串起來理順一下。

努爾哈赤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戲份略足,不過這段時間不會很長,主要是我覺得大家對努爾哈赤早期的故事瞭解可能不太多,算是個比較空白、方便着墨的地方,我會大致按照六七分史實、三四分變化(因爲高務實的影響)來寫。這一段劇情在我的大綱裡面只有不到一百字,還是挺有挑戰的~~

第221章 抵京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208章 剿殺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90章 降服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128章 恩憲?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70章 西北望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28章 好消息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030章 立威(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
第221章 抵京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208章 剿殺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90章 降服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128章 恩憲?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70章 西北望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28章 好消息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030章 立威(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