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曠世恩典

二甲三甲的新科進士們還需要爲館選忙碌和用功,而鼎甲三人則可以放鬆一點,因爲他們的下一步是很明確的。

高務實是狀元,與蕭良有、王庭撰兩位合稱三鼎甲。按例都會入翰林院,成爲清閒華貴的從六品修撰與正七品編修。

高務實按例肯定是修撰,主要職責爲掌修國史,掌修實錄,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不過這個差事除修史編書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觀政,也就是學習各部衙門如何執政,學習內閣如何處理公文,甚至會被派到各地‘採風’,也就是到處看看,後世有個詞很適合形容:公費旅遊。

當然,實際上,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讓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們做好從政的準備。

然後等某次京察之後,便可能外放地方爲知府或直隸州的知州,要不然就充任鄉、會試考官、充各省提學等等。

總之,就是從六七品閒官一躍成爲四品高官,完成華麗的轉身,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這個過程最短三年,最長十年都有可能,要看官員本身的年齡與能力——以及機遇,或者說貴人提攜。

待到一任滿後,或者升任一省巡撫,或者由外入遷,則開坊後可到六部侍郎。所以翰林院雖然是個清水衙門,但翰林的禮遇極隆,升遷極快。

混得好的話,十年便可至巡撫、侍郎,雖未必盡然,亦大有人在。簡單地說,翰林院是個閒得蛋疼,卻又人人嚮往的好地方。

現在他已經踏上這條快車道,金光閃閃的未來就在眼前,再加上他有足夠的資格說自己肯定會有“貴人提攜”,所以完全不必爲升遷而鑽營,高務實現在要做的反而是求穩——其實說起來,求穩也是當官的第一要訣,爲的就是防止爬得越快、跌得越慘。

三天時間轉眼即過,新科進士們一齊到吏部報道,參加由吏部主持的館選。

高務實跟這事無關,他的前程看好得很,別的朝代狀元未必有好前程,而明代不同。歷史上明代狀元入閣辦事的足有十二人之多:胡廣、曹鼐、馬愉、陳循、商輅、彭時、謝遷、費宏、顧鼎臣、李春芳、申時行、周延儒。現在周延儒自然還沒出現,所以應該算已經有了十一位之多,相比起進士入閣的人數,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

後人曾有考證,有明一朝一共九十一位狀元,絕大多數人品高尚,其中不少人才華橫溢。而更關鍵的是,他們中有的以節氣自許,勤政愛民,廉潔奉公,剛直不阿;有的敢抗強權,知人善任,爲國舉賢;有的才華橫溢,文采流芳。不好的只是極少數,而被算作“奸臣”的,則只有周延儒一人。

所以,大明一朝對狀元郎還是很重視的。

只不過,萬曆朝對高六首的重視似乎有些過分了點,連帶着蕭良有和王庭撰都一併沾光。因爲昨日吏部就來人,說奉聖諭,讓他們三人今日一早就去吏部報到授官。

這有些早,看起來倒像是朝廷急着要用他們三個一樣,實際上朝廷裡頭比他們資歷深厚的人車載斗量,怎麼排也不着急。

但是既然是皇帝聖諭、吏部通知,他們三人也不得不一大清早就聯袂前往吏部報到了。

高務實以前只到內閣,頂多去一下六科——因爲這倆衙門在宮城之中。吏部他是沒有親自去過的,今日一來居然嚇了一跳,別說吏部大堂裡頭了,外頭排着等接見的官員都排了快一里長的隊伍。

蕭良有年以三十有一,在他們三鼎甲之中最是老成持重,一見這情況,便道:“看來咱們要進吏部,怕是中午以後了,好在求真兄帶着家丁,待會兒還能買幾個餅來墊墊肚子,咱們還不至於餓暈在這兒。”

王庭撰卻笑了笑,道:“以佔兄,你可能多慮了。”

蕭良有不解,問道:“敬卿兄何以如此說?”敬卿,是王庭撰的字。

王庭撰笑道:“別人進不去,可不代表求真兄也進不去……是吧,求真兄?”

高務實苦笑道:“敬卿兄莫要打趣。”

王庭撰卻嘻嘻一笑:“誒,求真兄不要客氣嘛,這裡頭的門道,以佔兄家中長輩一直在外爲官,或許有所不知,家父可是做了好些年京官的,兄弟多少也有些瞭解。”

高務實聽他這一說,纔想起這二位其實都不能算是完全的官場菜鳥,他們都是出自官宦之家。不說遠了,蕭良有的父親乃是一位州同知;王庭撰的父親曾任禮部員外郎。

順便還得提一句,王庭撰的長兄王庭詩,現在正是山東按察副使,正兒八經的朝廷四品大員。可見真正的“寒門士子”固然有,但其實更多的還是“世宦”之家的子弟,只不過世宦靠的不是九品中正,而是經書傳家。

既然都是“自己人”,高務實也只好收起那副公平公正的嘴臉,讓高陌拿着自己的帖子去遞給吏部門吏。

這看門吏本是打着呵欠,一見帖子,頓時起身,連忙從衙門那邊下來對三人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賠罪之後,才引入衙門裡去,把門外等候的衆官吏都看傻了眼。

““誒?我說,這年輕後生,怎麼如此囂張?”這是有人不服氣了。

當下有人就答道:“這三位是本科三鼎甲。”

“那又如何,本官四品上府知府,在此尚且按例排隊,他新科三鼎甲又如何?授官也不過六七品罷了!”

“兄臺有所不知,那狀元郎乃是高文正公之侄、郭閣老入室弟子、給當今萬歲做過十年伴讀的六首狀元高求真。”

“原來如……啊哈,今兒天氣實在是好,在此排隊也是心曠神怡之事……誒,兄臺,咱們之前閒聊到哪兒了?”

不說外頭的議論,卻說那門吏引着高務實等三人,直入文選司。蕭良有詫異道:“不是應該先去拜會三位堂官嗎?”

門吏解釋道:“榜眼老爺有所不知,二位少宰不司官員授命。至於太宰,那是郭閣老兼任,郭閣老日理萬機,五品以下官員授命幾乎從不過問。”

高拱、郭樸都是高務實親近之人,他們二位加在一塊掌握吏部差不多十年有餘了,所以高務實對吏部的規矩還是知道一些的。

吏部衙門裡的規矩很獨特,其他衙門各司郎中遇到什麼事,都是先與本部侍郎、同司員外、主事等先作商議。而是吏部各司郎中不是這樣,很多時候都是直接面呈尚書,旁人不得過問。而吏部四司中的文選司郎中,更是手握天下官員升遷,可謂“小掌銓”。

高務實等三人來至文選司門外,但見十幾名官員等候在外頭,雖然個個都已等得滿臉疲倦,但卻安安靜靜地坐着,一點煩躁的意思都不敢有。

至於朝房裡一名身着緋色袍服的大官,正低下頭如下屬官員般,聽着堂上訓話,還不時連連點頭。

高務實不禁有些忍不住想笑,文選司郎中不過是個正五品,而着緋色官袍的官員,最少四品以上,眼下居然乖乖地聽訓,這威勢幾乎比得上閣臣了。

片刻之後,這名緋袍大員聽完訓斥,下得堂來,臉色不僅沒有絲毫不快,但帶着淡淡喜色,腳步輕快,一看就是升遷有望了。

接着高務實三人便插隊入了朝房,別人對吏部官員又敬又怕,可翰林官有些特殊,並不需要看他臉色。只是剛纔見了那四品官員乖乖聽訓的樣子,三人也是沒有失了禮數,一併道:“見過銓曹。”

文選司郎中見了三人笑着道:“原來是高六首來了,哦,還有二位鼎甲……快請。快請。”

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94章 目的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15章 切蛋糕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190章 去遼陽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54章 糾結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41章 沒轍了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90章 降服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29章 複雜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118章 鎮暹羅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85章 成交第042章 纖幫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64章 聯名信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136章 兵來將擋
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94章 目的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15章 切蛋糕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190章 去遼陽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上)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54章 糾結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41章 沒轍了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90章 降服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29章 複雜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118章 鎮暹羅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85章 成交第042章 纖幫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64章 聯名信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136章 兵來將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