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

或許是因爲歷史的慣性,朱常洛依然堅決地來到這個世界,並且如原歷史一樣成爲朱翊鈞的長子。

要說高務實毫不緊張,那是瞎說,畢竟原歷史上的國本之爭對於明朝的影響實在太大,基本上可以算是明代後期皇帝與文官集團對立的巔峰,對於整個國家而言,負面影響太嚴重了。

不過,要說高務實現在就會憂心忡忡,急得吃不下飯,那也是瞎說,畢竟他之前就已經備下後手,萬一王皇后始終不能再孕,就要請李時珍親自出馬。

所以,朱常洛的出生雖然對他而言是個壞消息,但他也只是皺了皺眉,就不再多想,而只是命人按照詔書的意思,去給自己做新衣服去。

蟒服原本沒有那麼多的名堂,不過嘉靖朝之後,不僅飛魚、鬥牛等賜服開始氾濫,蟒服也比之前多出不少,因此慢慢地也有了檔次劃分。

原先的蟒服都是行蟒,也就是側面的類龍圖,只是把五爪減去一爪。後來的坐蟒就更厲害了,它的圖案是與龍袍幾乎一模一樣的正面圖案,唯一的區別也只是五爪變四爪。

當然,坐蟒袍比之龍袍最大的差異,一般來說還是顏色,大明的龍袍多以明黃色爲主(其實也有別的色,如大紅),而蟒袍,尤其是坐蟒袍,則幾乎必是“大紅紵絲坐蟒衣”。

不過這身行頭皇帝賜服的時候只賜一件,你要是想天天穿,就得自己去做——反正皇帝賜服其實也就相當於賜了個資格,你不能指望皇帝給你一年四季要換洗的全都備妥。

換衣服只是小事,行蟒坐蟒也並不真正影響高務實的地位,他現在正在關心的是馮文弼革職候勘之後,遼南的人事變動。

馮文弼原本是以遼東都司兼任廣寧左營遊擊,雖然理論上他這個都司可以管轄遼南金復海蓋四衛,但實際上由於都司的實權早就被總督、巡撫、兵備道乃至總兵瓜分殆盡,剩下的幾乎只有管理軍籍等平時用處不大的一些權力——要不然一省都司也不至於只混個遊擊嘛。

所以,都司換人按道理講,對遼南的影響應該很有限纔對。

但不知道爲何,這件事發生之後不到十日,海蓋參將孔東儒就忽然稱病不出了,高務實派人去了解情況,也只聽家丁回報說孔參戎對高兵憲的關心萬分感謝,只是病體沉重,無法親來致謝云云——總而言之一句話,不能見面。

那就是裝病唄,這會兒又沒打仗,你孔參戎總不可能中了卸甲風吧?

不過高務實對孔東儒的裝病並不特別起疑,甚至略微猜出他的意思,或者說他背後之人的意思。

果不其然,孔東儒裝病的同時也上疏自請去職,並得到遼東總兵官、寧遠伯李成樑的背書。李成樑也上疏對皇帝表示說,孔東儒可能是舊疾復發,不如調來廣寧,臣這裡有些祖傳的藥物可以緩解其症。

內閣沒有從中作梗,朱翊鈞估計也猜到了原因,因此很快便有諭旨下達:孔東儒改任分守錦義右參將,駐守於廣寧以西不到百里的義州衛。

於此同時下達的另一道由兵部發來蓋州的公函則很有意思,大意是說海蓋參將位置緊要,現在原任海蓋參將調職,請遼東苑馬寺卿兼金復海蓋兵備副使高觀察考察諸將,推薦繼任,另有復州衛指揮使空缺,也請該副使酌情舉薦賢能。

原本海蓋參將的繼任者,金復海蓋兵備副使的確是有舉薦權的,不過一般來說是主動舉薦,而如今卻由兵部搶先發函催問,這就有些意思了,好像高某人不舉薦,這個職務就要難產了一般。

至於復州衛指揮使,也是同樣的情況。

高務實能讀懂大司馬吳師兄的意思,這是明擺了給他這個小師弟面子——你手底下最大的臂助和你自己弄出來的缺,都由你自己來挑,你說要誰,我就給你派誰來。

高務實思索了大概一天時間,在第二日上疏舉薦。

在疏文中,高務實舉薦馬芳長子馬棟爲海蓋參將,舉薦麻富之子麻承恩爲復州衛指揮使。除此之外,他還額外舉薦了一人爲東昌堡備禦,這個人是張秉忠之子張萬邦。

作爲馬芳的長子,馬棟麾下有家丁大概一千騎,實力相當不弱,不過他本人的能力如何,其實沒有任何記載可以證明,而高務實此行來遼南之前,在開平與馬芳交談時,馬芳對自己的兩個兒子有所評述(馬芳本有三子,長子馬棟,次子馬椿,三子馬林,但馬椿早逝,只剩馬棟、馬林兄弟二人)。

在馬芳自己看來,他兩個兒子都不能讓他滿意:馬棟能力一般,守城或稱穩妥,進取則失之果決;馬林相對而言略強一點,而且也能“有所思”,但此子膽色不足,用兵過於謹慎,打起仗來總想着留一線,算不上一流的騎兵將領。

由於沒看到過相關歷史記載,高務實不知道馬芳對馬棟的評價準不準,但馬芳對馬林的評價恐怕是相當準確,甚至稱得上一針見血的。

歷史上馬林後期在遼東的表現,幾乎完全被馬芳這次的評價言中:

當時在薩爾滸之戰中,馬林率北路開原軍出三岔口,三月初一抵尚間崖,此地在薩爾滸東北,當得知杜鬆軍已經兵敗之後,馬林的過於謹慎就表現無疑了。他不再前進,而是將軍隊分駐三處就地駐紮,挖掘三層塹壕,將火器部隊列於壕外,騎兵殿後,又命潘宗顏、龔念遂分屯大營數裡之外,以成犄角之勢,構成一個品字形,這就是變進攻爲防守了。

建奴那邊的反應卻很果決,大貝勒代善率八旗主力轉鋒北上,直攻尚間崖,努爾哈赤親率三千精銳朝龔營最薄弱的一隅猛衝。

三月初三,龔念遂營陣被破,龔念遂、李希泌戰死,至中午,努爾哈赤直奔尚間崖,命

“先據山巔,向下衝擊”,馬林見勢不妙,立即命令壕內的精銳步兵出壕援助。

努爾哈赤見馬林營內與壕外兵匯合,又命“停止攻取山上,下馬徒步應戰”,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各率軍前後夾擊,大敗馬林軍,奪尚間崖。

當時明軍急發鳥槍、放巨炮,然而“火未及用,刃已加頸”,至此北路明軍被殲。此役,馬林二子馬燃、馬熠皆戰死,明軍“死者彌山谷,血流尚間崖下,水爲之赤。”

雖說薩爾滸之戰打到馬林出場的時候,已經是以士氣大跌的北路明軍對戰努爾哈赤士氣高漲的建奴主力,加上馬林在遼東本就被李成樑舊部排擠得恨不能早走,也沒多少決一死戰的決心,但不管怎麼說,他這一仗打得完全沒有乃父馬芳當年的風範,那是肯定的了。

當然,馬家軍雖然戰敗,不過馬家將的表現至少比李家將要好不少,馬林二子馬燃、馬熠都是英勇戰死的,沒像李成樑的某些兒孫輩一樣直接掉頭就走。

馬林由於目前比他大哥馬棟混得要好一點,高務實就暫時不打算動他,而是先把馬棟調來自己麾下,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指點、培養一番。

畢竟在這個時空之中,麻家軍、馬家軍,都是他高黨的嫡系,可不能後繼無人。

尤其是當李家軍看情況多半最後還是會衰落的情況下,麻家軍和馬家軍之類的宣大將門,將來可能是要承擔重任的,對他們的培養也要儘早。

----------

感謝書友“Myzen0915”的打賞,謝謝!感謝書友“pml5339”、“神聖騎士團長”、“書友20170305213556329”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08章 在宮中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284章 設計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55章 缺朝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100章 胡鬧!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116章 推辭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15章 切蛋糕第108章 隱情(中)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219章 汝契兄,別來無恙?第268章 揭謎(上)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47章 斷然不信
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08章 在宮中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284章 設計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55章 缺朝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100章 胡鬧!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116章 推辭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15章 切蛋糕第108章 隱情(中)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219章 汝契兄,別來無恙?第268章 揭謎(上)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47章 斷然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