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

敦厚王莫敬恭,歷史上莫朝大敗虧輸之後,在舅舅莫玉麟的支持下稱帝,後來被鄭軍所敗,與莫玉麟一起投奔大明,託身于思明府。

這一世,他和莫玉麟的命運稍有改變,但仍與廣西土司逃不開宿命的糾纏——他們倆再次託庇於廣西兩大土司的聯軍之中了。

本來莫敬恭來找莫玉麟是奉了莫茂洽之命來讓莫玉麟堅守太原,誰知道他前腳剛到太原,後腳就傳來消息說莫茂洽已經投了大明。

這個時候他和舅舅莫玉麟有兩個選擇,一是跟隨莫茂洽投大明,這個不必多說;二是自立爲帝,號召“天下莫氏”羣起反抗。

稱帝固然莫敬恭之所願,但號召天下莫氏羣起反抗就值得商榷了,關鍵是莫氏現在的局面太爲難了,南北兩邊都在捱打,而且哪一邊都不好對付。

相對來說,莫朝的安南人現在倒還並不覺得黎朝對自己有壓倒性的優勢,大部分莫氏臣子都覺得,即使應王那邊輸了一仗,損失也確實大,但莫氏還是有機會“扳本”的。

問題在於,大明出手了。

沒有哪位莫氏之臣膨脹到認爲自家能打贏大明——太祖皇帝都二話不說就跪了,咱們還要考慮麼?

當年張輔用八萬明軍把整個安南輪了一遍一遍又一遍,現在莫氏不過據有半個安南,能跟大明掰腕子?

所以在這種時候,號召莫氏羣起反抗絕不是明智之舉,雞蛋碰石頭這種事誰愛做誰做,我莫敬恭還沒有活膩歪。再說了,太原城本來就是孤城一座,現在還被圍了,這個時候跳出來反對大明,那我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

相反,投大明不僅有一條生路,說不定還是一條康莊大道!

爲什麼?因爲兩點。

首先,大明未見得會再跟永樂朝一樣,非要把安南置郡縣直轄,畢竟他們當年就試過一次,但是因爲太虧本而放棄了。當年不行,現在就行了?所以這次說不定又是同樣的結果。

更關鍵的是,大明此次出兵,似乎並不是衝着消滅莫氏而來的,他們應該是中了挑撥離間之計,所以憤而出兵來“懲罰”莫氏。

這就很值得注意了,說不定只要把事情解釋清楚,大明就會立刻退兵。倘若是更樂觀一點想,沒準行此挑撥離間之計的就是鄭氏呢?

到時候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之後,大明會不會惱羞成怒,想着反正也已經出兵了,刀不見血不回鞘,乾脆順手把這個作死的鄭氏給滅了……那我莫氏豈不是白撿一個大便宜?

大明既然很可能不樂意直接統治安南,鄭氏被滅之後,其地不給我莫氏?

實在不行,賄賂廣西地方官啊!反正大明皇帝那邊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廣西守臣這邊的態度來影響着的,如果廣西守臣認爲“兩個安南”麻煩更大,那麼大明皇帝是很可能聽從廣西方面的建言,把南部安南直接丟給莫氏的。

所以,對大明不要來硬的,得來軟的,乖乖當兒子、當孫子,甚至當狗也沒關係,大明搞戰略收縮的時候從來都是毫不猶豫的,到時候是很有可能一高興,就把南部安南當骨頭丟給了莫氏。

其次,投大明說不定還有一個好處。莫茂洽現在頭上揹着一個行刺的罪名,萬一這件事最終查不出確切的結果,他這個罪名就洗脫不掉。到時候大明方面一惱火,沒準就把莫茂洽給廢了,再找一個人出來做“安南都統使”。

根據大明的習慣,這個人肯定還得從莫氏之中找,那麼找誰呢?

最主要的衡量標準應該就三條:其一,血統親、近,如果大宗裡找不到,就在最親的小宗裡面找人,這是大明自家的習慣,肯定也會推廣到安南使用。莫敬恭是謙王的長子,是莫茂洽的“皇叔”,而且謙王血統本來就近,他莫敬恭完美符合這一點。

其二,有一定的實力。沒有實力肯定坐不穩安南之主的位置,大明雖然可以用威望強壓,但他們不可能整天幫你鎮壓這個、鎮壓那個,主要還得看自己的實力,而他莫敬恭有親舅舅莫玉麟的支持,目前手裡就有實力未損的兩萬五千大軍,別說比阮倦多出足足一萬人,就算應王那邊比,也未見得弱了,當然也是合適的人選。

其三,聽話。這一點尤其重要,大明又不是來做慈善的,當然會挑一個最聽話的來做這個安南都統使,而不可能挑一個刺頭出來給自己添堵,因此聽話一定是個關鍵項。

這些道理想明白,莫敬恭和莫玉麟的態度就清晰明瞭了——乖乖投誠啊!一定要給高按臺留下一個最好的印象!

恭敬、聽話、視上國如生父!

什麼?你問這樣會不會面子上過不去?

呵呵,要不你去問問太祖皇帝?問他當年在鎮南關俯首北拜的時候,有沒有覺得面子是個大問題?

莫朝從來沒有覺得這是個問題!

實際上,不光莫朝,安南歷朝歷代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向中國稱臣再正常不過了,因爲他們自己就是小中華啊!

安南人在中南半島,甚至再擴大一點範圍說,包括南洋區域在內,安南都有心理優勢。

他們認爲自己是小中華,雖然在面對“大中華”時,他們是小國,可是當面對周邊的其他國家時,他們卻認爲自己是大國,且高人一等——我們有中華血統,跟你們這些蠻夷可不是一路的!

歷史上,在明清兩朝時,安南人在朝貢中最喜歡乾的一件事就是和朝鮮攀比,攀比什麼呢?攀比誰更得到中原王朝的禮遇,因爲朝鮮也是自稱小中華的,和他們安南乃是第一競爭對手——就好比兩個兒子在爸爸面前爭寵一樣。

在這樣的心態驅動下,莫敬恭不僅乖乖開城,“奉旨投誠”,而且對於高務實派人將他們手中軍隊打散重編也沒有絲毫牴觸,甚至於高務實讓自家家丁作爲監軍出現在莫軍指揮序列,莫敬恭也說服了有些不高興的舅舅莫玉麟。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明人終歸是要走的,先借他們的力把當前的大敵對付了纔是正理。

莫玉麟本身也是個恐明黨,他只是對於自己手裡的軍隊被高務實“篡取”有些不高興,但想想又覺得外甥的話有道理,反正明人不會一直呆在安南,就當是把軍隊借給他們用用好了,還可以藉此機會表達善意,爲將來謀取更大的利益……嗯,倒也不失爲一個曲線救國的好主意。

謙王教兒子教得不錯嘛!是個可以託付重任的人。

於是,敦厚王莫敬恭及右路主將莫玉麟打開太原城門,二人親自捧印出城,參拜廣西巡按御史高務實,將太原城和其中的兩萬五千大軍拱手交出,並一再表示自己舅甥二人願爲天兵前驅,剿滅黎逆及鄭氏亂黨。

----------

感謝書友“andychen236”的月票支持,謝謝!照例求訂閱,求各種票票~~

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108章 隱情(中)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95章 破虜(下)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145章 《取用疏》第238章 暗流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235章 臨別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162章 二段擊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77章 說方陣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6章 棘手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231章 會館夜話
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108章 隱情(中)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95章 破虜(下)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145章 《取用疏》第238章 暗流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235章 臨別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162章 二段擊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77章 說方陣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6章 棘手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231章 會館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