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

京畿地區,每五六畝地就有一畝是皇莊?

縱然朱翊鈞不肯承認,也覺得這聽起來的確有些過分了,不僅面色微窘,悻悻然道:“可那畢竟是歷代祖宗通過罰收奸臣逆賊之賊贓而得來,朕總不好直接拿來分發給百姓吧?退一萬步說,就算朕捨得分發,分發給誰?會不會最終還是被豪強所奪?”

賊贓?賊贓當然是有一部分,但那可真不是全部,甚至可能還不是大頭呢。

不過這話高務實不好說,只能就換一個思路來說話,他一邊和皇帝慢悠悠地走着,一邊道:“前段時間,微臣正好和大司農閒聊談及此事,他說前段時間順天等八府州縣,丈出官勳備邊牧馬軍屯等地共二千八百三十五頃,每年額徵銀六千九百二十兩、糧二十四石。又勳戚新舊莊田一萬一千五百五十餘頃。”

大司農就是戶部尚書,明人愛用古稱。

朱翊鈞聽了詫異道:“京畿勳貴只清丈出一萬一千餘頃?才一百多萬畝地?”

“沒錯,大司農是這麼說的,北直隸清丈一共只查出五百萬畝隱田,其中勳貴佔一百一十五萬畝。”高務實歎息一聲:“對了皇上,這次清丈之後,微臣還發現,臣那三慎園居然也有不知道哪朝開始就留下來的隱田,大概有二十頃,約兩千畝左右,現在已經重新上了黃冊,也畫了魚鱗圖紙。”

兩千畝當然不算小數,但區區二十頃地,在皇帝眼裡卻不算什麼,何況他還重新登記了,所以朱翊鈞問都懶得問,只是遲疑着道:“京畿附近勳貴隱田……你覺得真的只有這個數?”

高務實苦笑道:“那怎麼可能。”

“你肯定?”朱翊鈞皺着眉頭:“我只是懷疑……你有什麼證據嗎?”

高務實道:“臣又沒有親自去查,怎麼會有證據?不過,只要對比一下其他地方的數據,就知道京畿乃至整個北直隸的清丈肯定漏查了很多很多。”

朱翊鈞皺眉道:“什麼數據?”

高務實道:“比如說湖廣,原先的黃冊和魚鱗圖冊上,只有三千六百多萬畝地,實際上清丈之後,湖廣的田地之多,接近九千兩百萬畝,竟然多出五千六百萬畝,差點翻了兩倍!

又有山東,原先在冊是八千萬畝,清丈之後是一萬一千六百萬畝,多了三千六百萬,也比原先多出來一半左右。

還有四川,原先只有一千三百五十萬畝左右,清丈之後達到四千萬畝,多了兩千六百萬畝,也是翻了兩倍!”

朱翊鈞愕然半晌,忽然問道:“南直隸呢?”

高務實呵呵一笑:“南直隸就更厲害了,比北直隸還厲害,只清丈出三百三十多萬畝。”

朱翊鈞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怒道:“還真是天高皇帝遠,管不着他們了!”

高務實沉默了一下,忽然道:“其實,比勳貴隱田更厲害的也有。”

朱翊鈞睜大眼睛:“還有更厲害的?”

“藩王和宗室。”高務實今天也是豁出去了,仗着朱翊鈞多半不會殺他,沉沉地道:“如今全國藩王去掉絕嗣、因事除國的,還有三十多位,而宗室高達十二萬多。這其中遠支低爵一部分還好,田不多,有些甚至難以餬口,可是王爺們和高爵近支,除開原本國家所給封田之外,還有大量隱田、詭寄,這影響就大了……永樂年間,北伐殘元、南征安南、七下西洋,開支遠勝今日,而尤有餘力。皇上,如今可做得到?”

朱翊鈞止步不前,人也沉默下來,歎道:“所以你的殿試策論裡才說‘今天下之大患在於貧’?”

“然也。”高務實道:“臣還說:吏貧則黷,民貧則盜,軍貧則鬧,國貧則弱。”

“朕記得。”朱翊鈞歎息道:“你說,欲使官吏不貪,先加其俸;欲使小民不盜,先富其收;欲使士卒不鬧,先足其餉;欲使國家不弱,先豐其庫。”

高務實點了點頭,但沒有說話。在這個問題上,他該說的話基本都在策論裡說過了。

但朱翊鈞仍然愁眉不展,此時他們正走到南沙河邊上,朱翊鈞便帶着高務實等人沿河散步,過了一會兒才道:“可你策論裡給出的辦法,朕瞧着主要是收商稅,可沒說田產的事啊。”

高務實苦笑道:“皇上,商稅的事說說,臣雖然也要捱罵,但大致還有救;但若同時再說田產的事,只怕就要千夫所指,無疾而終了。”

朱翊鈞哈哈一笑,然後慢慢收斂了笑容,斜睨高務實一眼,道:“所以你就趁今天這個機會,把問題丟給朕了?”

高務實拱手道:“皇上冤枉微臣了,微臣只是照本宣科,今日這些話恐怕不止微臣一個人說過吧。”

“是不止你一個人說過。”朱翊鈞點了頭,卻又道:“可是說得這般觸目驚心的,卻就數你爲最了——他們都喜歡形容,什麼某地百姓賣兒鬻女、易子相食,可偏偏就沒人把數據說得這麼清楚明白過。方纔對比了這些數據,朕才覺出問題的嚴重來啊。”

高務實只是笑了笑,卻沒說話。

朱翊鈞又想了想,才皺眉問道:“依你之見,南北兩直隸的清丈還要繼續?甚至說,還要加強力度?”

高務實道:“天下之貧,無非兩種原因:一是生產不足;二是調度不力。就看皇上想先解決哪一步了。”

朱翊鈞詫異道:“生產不足朕可以理解,調度不力是什麼意思?”

高務實心道:其實生產不足你恐怕都很難完全理解,不過那個可以以後再說,我今天本來就是打算主要和你談談這個調度不力來着。

“皇上,調度不力也分多種。”高務實道:“譬如商貿不興盛,運輸不發達,分配不合理等等,都屬於調度不力。”

朱翊鈞想了想,道:“運輸不發達這一條朕可以理解,就好像漕運不如海運便捷一般。但是這裡頭也有其他問題,譬如漕運事關數十萬漕工生計、海運有時遭遇風暴會死人等等,這都是朝廷爭論了上百年的老話題了。不過朕不明白,這跟商貿不發達和分配不合理有什麼關係。”

高務實笑了笑:“可是皇上,這兩點纔是大明目前真正的癥結所在啊。”

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10章 高夫人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12章 入城式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090章 降服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015章 切蛋糕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116章 推辭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101章 定調子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05章 升官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18章 鎮暹羅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208章 剿殺第050章 擔當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29章 關係第217章 臺灣島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10章 高夫人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219章 汝契兄,別來無恙?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225章 三策(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208章 剿殺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
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10章 高夫人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12章 入城式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090章 降服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015章 切蛋糕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116章 推辭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101章 定調子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05章 升官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18章 鎮暹羅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208章 剿殺第050章 擔當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29章 關係第217章 臺灣島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10章 高夫人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219章 汝契兄,別來無恙?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225章 三策(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208章 剿殺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