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

高務實前世曾經在電影中聽到過一句讓他愛恨交加的話: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這句話,其受愛,是因爲它真是一句大實話;其遭恨,是因爲它讓很多人感到難堪。

高務實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他曾在聽到這句話後反思過自己:我是不是也只看利弊?

後來他得出結論,他認爲自己並沒有“只看利弊”。但實事求是的說,面對事情,他也的確會首先分析利弊,至於對錯,多數時候只有在“利弊”影響不那麼大——至少不是生死攸關的時候纔會堅持。

這讓他頗有些懊喪,卻又無可奈何。畢竟,純粹的對錯觀無法指引人走向成功,只有適當的與利益做妥協才行。

尤其,他是一個從政的人,而政治本就是妥協的藝術。

阿克頓說:“妥協是政治的靈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話”。達爾也說:“皿煮依賴妥協”。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要不然,高拱何必跟徐階一黨妥協?直接摁死不就完了。

可是政治鬥爭的背後,無疑不是由利益在驅動。只是這些利益,有的偏重於個人,有的偏重於國家。

高務實從來不覺得誰應該完全捨棄個人的利益來滿足國家,那幾乎也不可能——即便你清如海瑞,誰知道你是不是不重錢財只愛名聲呢?名聲也是利益呀。

可是,他又同意另一個看起來南轅北轍的觀點:如果國家的基本利益被衆多個人利益完全侵蝕,則這些個人利益最終也都保不住——歷史上的大明不就是這麼被東林黨及其幕後的利益集團給坑死的麼?

所以,真要“做事”,該妥協的只能妥協。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

留底線於心中,展手段於天下。這纔是高務實給自己這一世穿越定下的規矩。

爲一些年邁老臣找機會爭取這個紫禁城乘輿的特權,正是手段之一。

因爲剛纔翰林院之行讓他意識到,自己作爲一個未曾經過科舉就“倖進”爲太子伴讀的小屁孩子,即便有《龍文鞭影》打底,名聲也未見得能好到哪去。多半也只能如劉鈗一樣,被正統士林視爲“紈絝起家”。

高務實當然是要去科舉的,這本身就是他計劃之中必須去做的,但這畢竟需要時間,他雖然因爲一些原因,對於科舉成功還算有些自信,可再怎麼自信,他也沒覺得自己現在就夠本事參加會試、名登金榜。

那麼在這段時間裡,自己頭頂上的稱號就始終是個“倖進之臣”,是個“紈絝”,了不起就是個多少有些水平的紈絝。

所以,必須多管齊下,一是三伯所說的,明年就去參加科考,只要自己去應試了,這種爭議、鄙視就會大幅降低,因爲人家也不可能說你高務實沒有直接一輪考進會試就是個垃圾對吧?考試也是有規矩的,再厲害也得一步步考。

二是一定要想方設法給自己爭取好名聲,尤其是在士林、文臣之中爭取好名聲,這一點也十分重要。名聲這個虎皮,在大明官場上有時候比金剛罩還好使,就如同海瑞前段時間被各種參劾,通政司收參劾海瑞的奏章收到翻白眼,那些參劾裡頭卻也沒有哪怕一個人是參劾他貪污受賄。

那麼接來下的問題就在於,高務實需要什麼樣的名聲呢?

在今天翰林院“軟抵制”事件之前,他只是在“年少才高”這一塊做文章,了不起就是藉着劉顯“平定”百里峽一事,順便給自己塗抹上了一絲凜然無畏、堅守正義的色彩。

但通過翰林院今日之事,他發現這遠遠不夠,自己還需要有另一種僞裝色——一種能跟三伯高拱形成互補的僞裝色。

換而言之,就是高拱擅長的方面,自己不用過於費力,因爲自己將來只要混出名堂,沿着高拱的路線繼續走,是完全沒有人會質疑的——家學淵源嘛,有什麼好奇怪的?這個年代你作爲後人,偏要跟自家前輩走一條相反的路線,才真會惹人質疑。

而在高拱所不擅長的方面,纔是自己要花心思、費工夫好好去做的。

譬如高拱性子急、要求嚴,下面的官員有什麼做得不好的,他根本不會管是在什麼場合,說呵斥就呵斥,說貶斥那就貶斥了。而當他覺得下面的官員做得好的時候,說褒揚就褒揚,說升官就給你升官了。

前者是很明顯容易得罪人的性格,這不必解釋了。即便是後者,也容易引起爭議,因爲你不可能升所有人的官,那些沒有被提拔的人,看見身邊的昨日同僚今日就被委以重任,哪能不心生嫉妒?久而久之,高拱就可能得到一個“陟罰臧否,全由喜怒”的爛名聲。

這還只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則是高拱處事,雖然出發點是站在爲國家做事這個原則上的,但由於他跟皇帝不同尋常的關係,很多立場看起來就如同直接站在皇帝身邊,而衆所周知的是,大明自建國伊始到如今,其實一直都處在皇帝與文官集團爭權的過程當中。

那就麻煩了。因爲這相當於高拱在很多時候都彷彿在與文官集團作鬥爭——歷史上後來的張居正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死後被萬曆清算時,天下文官大多支持叫好。

大明朝的首輔不好乾,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你是個調節上下的樞紐,你太靠近皇帝的立場,就要得罪百官,一如歷史上的張居正;你太靠近百官,就要得罪皇帝,一如此前的徐階。

高拱雖然還不是首輔,但一來已經與首輔無異,二來不用多久就會真做首輔,所以他也處在這種尷尬的位置,只是他性格擺在那裡,讓他去做一個完完全全的滾珠軸承,怕是沒有什麼指望了——他可是胸懷天下,立志改革的。

所以,高務實發現自己目前這段時間很有必要充當一個潤滑油的角色,來緩解高拱與許多非高派文官之間的關係。一來,是讓高拱的各種決策少受到一點明裡暗裡的抵制,二來,也爲自己結下一些善緣。

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102章 利用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00章 忽悠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22章 覆滅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17章 意外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085章 議定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238章 暗流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08章 隱情(中)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206章 弒嶽(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16章 推辭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04章 京營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98章 回柳州!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
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102章 利用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100章 忽悠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22章 覆滅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17章 意外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085章 議定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238章 暗流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08章 隱情(中)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206章 弒嶽(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16章 推辭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04章 京營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98章 回柳州!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