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

高務實之所以願意爲劉顯的事情而考慮對一名地位尊崇的國公爺動手,除了因爲知道劉綎將來的作用,所以有爲大明惜才考慮之外,還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徐鵬舉本身命不久矣,歷史上他在隆慶五年二月就要死【無風注:百度百科寫的是隆慶四年二月,但根據《明史》105卷《功臣世表一》可知此記載有誤。】,這個時間已經只有一年左右了,而這一年裡隆慶帝身體並無大恙……以隆慶對高拱的信重,只要高拱願意,徐鵬舉哪怕是徐達後人、堂堂魏國公、南京都督府中軍都督、南京守備勳臣,該挨批照樣得挨批,該被罰照樣得被罰。

想想看,劉顯當初堂堂狼山總兵,不也被一個區區通州府同知一告一個準?

這年頭武臣的地位在文臣面前真的就這麼低,甚至高拱都不必親自開口,眼下他在京裡的宋之韓、韓楫、塗夢桂、程文等門生都是科道官,隨便有一人站出來“風聞奏事”,參他徐鵬舉一個“身爲南京守備勳臣卻使南京衛所糜爛不堪”的罪名,徐鵬舉縱然因爲攤上一個好祖宗,大事不會有,但挨批挨罰卻也肯定跑不了。

第二個原因則是,徐鵬舉還有一樁大失誤目前還沒有暴露出來,但高務實算算時間卻知道肯定快了。

這件事在原本的歷史上是這樣的:徐鵬舉的正室夫人姓張,沒生兒子,且早早死去。於是徐鵬舉就沒有嫡子,但庶出的兒子還是有幾個的,其中的老大名叫徐邦瑞。按照大明朝“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徐邦瑞應該是魏國公的繼承人。

但是問題來了,徐鵬舉自己喜歡的是另一個小兒子徐邦寧,這個孩子的生母是小妾鄭氏。鄭氏深得徐鵬舉的寵愛,爲了提高鄭氏的地位,徐鵬舉甚至不惜造假,爲她爭取到誥命夫人的稱號。

按照大明的制度,勳臣武將的子弟要繼承祖輩的職銜,先要接受教育。徐鵬舉費盡心力培養徐邦寧,想要送他去南京國子監讀書。南京兵部尚書劉採得知消息,就提醒他,說你這樣胡搞下去恐怕要出亂子。

前文有說過,南京兵部尚書實際上是南京官員裡的頭號人物,所以被他警告之後的徐鵬舉就不敢造次了,只好改送老大徐邦瑞入學。

但這一來,徐邦寧當然不會甘心,於是準備了一份厚禮,邀請劉伯溫的後人、誠意伯劉世延一起遊玩鷲峰寺,悄悄獻上禮物,請他幫助自己。劉世延乃是劉伯溫之後,自然也是勳臣之中的佼佼者,在南京“開國系”中能量挺大,於是他找到南京國子監祭酒姜寶,請他幫徐邦寧這個“小忙”。南京國子監的一位助教鄭如瑾估摸着也跟這事有點關係,所以也在姜寶面前替徐邦寧說話。

姜寶可能並沒有細想這事兒的牽連會有多大,聽了劉世延的話之後,就果斷拒絕徐邦瑞入學,準備轉收徐邦寧。然而大明文官們對於祖制是相當看重的,於是這件事引起了南京禮部的不滿,事情鬧大了。

劉世延見勢不妙,知道凡事一旦扯上文官就不好辦了,連忙出面自辯,楞是不承認自己幫助徐邦寧一事,還說自己早年就已經和徐鵬舉鬧翻了,根本不可能去管徐家的家事——這個說法有一定的迷惑性,因爲劉世延早年的確因爲一些事情跟徐鵬舉鬧得十分不愉快,兩人幾乎可以說是水火不容,這個情況在南京官場無人不知。

事情到了這一步,第一次的處理結果還算不怎麼嚴重:鄭如瑾被革職,徐鵬舉被罰了一個月的祿米,奪回鄭氏的誥命夫人的封號,而徐邦寧等人也多少受到了一些處罰。只是劉世延這個人平時的態度一貫很強硬,南京的官員們又考慮到這事情畢竟不是什麼好事,而且實際上文官們在這裡頭又撈不到什麼好處,也就懶得惹他,打算就此作罷。

然而光他們想就此作罷是不夠的,因爲被革職的鄭如瑾對於這個處罰非常憤怒,大概是認爲他鄭某人根本不算“首犯”卻被革職,真正的“首犯”反而逍遙法外。想他鄭某人也是正兒八經考出來的進士,照樣是天之驕子,哪裡能忍得下這口鳥氣?於是到處控訴,最後鬧到北京,連隆慶帝都知道了。朝廷怎麼議論史書沒有詳載,反正最後隆慶下令,南京刑部尚書孫植、南京國子監祭酒姜寶、誠意伯劉世延都回籍聽勘。

這場風波過後,本就陽壽不久的徐鵬舉也不敢再鬧什麼幺蛾子,最終魏國公的爵位還是按長幼順序傳給了徐邦瑞。

人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高務實在這方面也沒比普通人強多少,如果讓他拼着自家受損或者平白無故得罪不該得罪的人去幹雪中送炭的好事,他自問還沒那個覺悟。

然而,如果是一件自己知道只是錦上添花,但對方卻會認爲是雪中送炭的事,高務實就很有興趣參和一下了。

更何況這裡頭還有兩個明顯的好處:首先,幫劉顯一把不僅可以在今後近十年裡得到劉顯的感激,還能賣一個不小的人情給劉綎。雖然現在武將地位低,但將來高務實的“救明”大計即便一帆風順,也還是需要有得力武將執行將來他的一些軍事計劃和方案的,現在賣劉綎一個好,是對將來的鋪墊。

其次,如果是從襲爵案着手,那麼打擊徐鵬舉根本無所謂。一來徐鵬舉有錯在先,根本無力反抗;二來他原本就快要病死了,也沒能力鬧什麼幺蛾子,劉顯的事情完全可以當做一個添頭,放進此案之中給徐鵬舉一個“數罪併罰”。

甚至這樣做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如果高拱也在此事之中表個態,甚至發揮一下作用,那幾乎就是定鼎的效果,將來的魏國公徐邦瑞也會因此對高家有一個更好的態度。

像徐家這種“開國系”勳臣的首領級家族,打擊他們再狠,了不起也就是換一個魏國公,老大換成老二罷了,又不可能把這個魏國公的傳承給弄絕了,既然如此,拉攏、引導多半比打擊的效果更好一些。將來高務實的某些計劃想要施行,如果能把徐家給拉過來說話,不求有多大的作用,但一定比徐家跳出來唱反調要好得多。

高務實做事的態度很明確:在不過分影響自家利益的情況下,一切都得是爲將來的大局服務。

所以對於劉顯這檔子事,高務實在想明白這些道理之後,就決定幫他一把。

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135章 蟻穴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145章 《取用疏》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206章 弒嶽(下)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141章 沒轍了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095章 破虜(下)第008章 在宮中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252章 兄妹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
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135章 蟻穴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145章 《取用疏》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206章 弒嶽(下)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141章 沒轍了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095章 破虜(下)第008章 在宮中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252章 兄妹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