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

清丈京師勳貴田畝的話題,在高務實和張學顏雙方的默契微笑之中告一段落,接下來魏學曾就要開始說他的正事了。

魏學曾是工部尚書,但是一開口卻說了一件仍然與戶部相關的事:“昨日戶部收到聖旨,說自嘉靖間實行一條鞭法,民頗稱簡便。但諸役冗費,名去實存,有司追徵如故,百姓苦之。是以皇上決定紓解民困,依各地所請,攏共覈減銀一百三十萬餘兩。”

高務實一怔:“覈減多少?”

魏學曾面無表情地道:“一百三十萬兩有餘。”

高務實睜大眼睛:“那這幾年戶部收入所增長的部分豈不是填進去了一大半?”

魏學曾看了張學顏一眼,張學顏苦笑道:“玄老耗費數年心血,使國庫年收由三百萬兩增至五百多萬兩,增長大概是每年兩百一十多萬兩,這幾年邊防、河工等處之所以皆盡向好,其實說穿了無非就是解款足額所致。結果今年因爲這一道聖旨,實際上增長便只剩八十萬兩左右了,估計邊餉和河工所得款項都要銳減大半。”

“爲什麼啊?”高務實大惑不解:“皇上不是不知道財賦的重要性,爲何還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魏學曾歎道:“此事先是由各地方官員紛紛上疏,言及本地困苦引起,其實他們無非是想說考課法過嚴,他們無法徵收那許多商稅。”

高務實微微皺眉,但還沒開口,張學顏又幫忙補充道:“然後申閣老便上疏了,說如今國庫收入大增,乃有餘力紓解民困,不妨把各地歷年欠繳的各項賦稅、徭役折銀減免,如此將來地方上便可以重新開始計算,再沒有理由拖欠了。”

但高務實仍然皺着眉頭,想了想,又搖頭道:“這個道理不對。歷年欠繳,不是不可以減免,但減免得有理由。譬如說,某地今年遭災嚴重,皇上仁慈,減免當地田賦,並酌情減免當地歷年欠繳之田賦,這沒有問題。可如此全國性的減免,公平何在?——我是說,對於那些沒有欠繳的地方,公平何在?那不就等於說,他們過去正常繳納都是傻?反正拖着拖着就能拖沒了!”

魏學曾歎道:“求真,這番話也就你敢說了,你可知道申閣老這道奏疏一遞上去,各地官員紛紛爲他叫好,就差誇成花兒了?”

“地方官?那是自然要誇他了!”高務實冷笑道:“被減免了歷年欠賦的那些地方官要誇,因爲他們少了一大筆任務;沒有可減免欠賦的地方官也要誇,因爲萬一他們將來也要欠繳呢?

所以吃虧的無非是歷年正常繳稅的升斗小民們!可惜啊,這些人可能根本都不會知道這件事,甚至就算知道了,他們也還是會誇,因爲當他們聽說皇上又減免了別處賦稅的時候,心裡只會覺得皇上仁慈,實乃萬民之福——他們根本不會站在全國的立場上來考慮這件事!”

張學顏與魏學曾頗爲驚訝地對視了一眼,他們之前只覺得高務實精明老成,與他的年紀一點都對不上號,現在聽了這番話才第一次覺得,這可真是高中玄的衣鉢傳人!

這是“慨然以天下爲己任”啊!

這年頭,能爲朝廷考慮一下年入,那就已經是了不起的忠臣、能臣了!

你說升斗小民?

別開玩笑了,升斗小民關他們這些官老爺什麼事?官老爺們可不繳稅啊!

尤其是地方官,自古都叫“牧守一方”,何爲牧守?牧是牧什麼啊,牧羊唄!羊活着提供毛,死了提供肉,既然如此,它們是活着還是死了,無所謂嘛!

當然了,現在的考課法就肯定是“惡法”了——怎麼能既要求我提供羊毛羊肉,又不準羊起來造反呢?沒有天理啊!難道我這個牧守,還要負責養羊麼?這麼低賤而且麻煩的事,怎麼能讓我們這些寒窗苦讀多年的讀書人來操持呢?簡直斯文掃地!

張學顏被高務實這番話驚得一時語塞,魏學曾則到底是在高拱身邊呆了好些年的“老高黨”,聞言歎息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高務實打斷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魏學曾一怔:“這句讀?”

高務實道:“魏部堂可知《尊德義》?”

魏學曾點了點頭。

高務實便道:“那麼魏部堂當知這兩句:其一,‘尊德義,明乎民倫,可以爲君;其二,‘仁爲可新(親)也,義爲可尊也,忠爲可信也,學爲可益也,教爲可類也’,然否?”

魏學曾又點了點頭。

“如此,道理不是明擺着麼?”高務實道:“其實孔子也是這樣的意思:民衆知道仁義禮儀的,就可以按照道理去治理;倘若民衆不知道的,就要讓他們懂得道理。總而言之,治理百姓,不能用強迫的方式。”

魏學曾張了張嘴,竟然一時不知該如何說起,倒是張學顏道:“教化萬民,歷代均如此說,可其實如何教化得過來?我爲戶部尚書,便從‘花錢’說起,如今每年能用在社學、縣學等處的錢款能有多少?教化了多少讀書人?若要說萬民,則朝廷從哪收取那許多錢糧來教化萬民?倘若要收那麼多錢,恐怕還沒來得及教化,萬民便要……有不忍言之變了。”

道理好像是這個道理,義務教育當然好,可現在的這個大明哪裡搞得起義務教育!就算全國的小孩子都只接受一年的義務教育,恐怕需要的錢糧都是天文數字,可別義務教育還沒搞起來,就已經“天下皆反”了!

不過高務實卻一點沒有色變,反而嚴肅地道:“所以我們纔要堅定不移地把考課法推行下去!能繳得起稅的人爲什麼不能多繳一些稅?先不說別人,就說我高務實,衆所周知,我日進斗金,可是我居然想繳稅都沒有名目可以繳!除了京華火槍廠和京華火炮廠需要繳稅——但那個主意還是我自己向三伯提出的,算是我自己給自己制定的稅額!除此之外,我那麼多的產業,居然全部不用繳稅,二位部堂,你們不覺得這很荒唐嗎?”

高務實面對瞠目結舌的兩位部堂,揮舞了一下手臂,道:“大明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其實不是出在小民,正是出在我們這種人身上,尤其是出在我高務實這樣的人身上!我生來就是官籍,生來就不用繳稅,偏偏我還很會做買賣,可是……憑什麼我不用繳稅啊?就因爲我投胎投得好?就因爲我家世代官宦,家中人人讀書、代代當官?”

這下子,別說張學顏,連魏學曾都不敢接話了,嚥了口吐沫,乾咳一聲,把話題一轉:“這個……咱們還是先言歸正傳,說一說今年歲入不足的事吧?那個……由於歲入不足,心齋兄已經算過了,今年的河工撥款可能要減少六到七成,但是這樣一來,黃河改道的大工恐怕就無法按計劃完成。”

他乾咳一聲,道:“這件事涉及河南,所以本部堂此來也是想和求真你商議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譬如河總方面買進水泥的款項,是不是能夠暫時延緩一二?”

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251章 取勃固第068章 幕後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252章 兄妹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206章 弒嶽(上)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273章 倒臺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109章 喜與憂第128章 恩憲?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90章 去遼陽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251章 取勃固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00章 胡鬧!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96章 地雷陣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
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251章 取勃固第068章 幕後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252章 兄妹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206章 弒嶽(上)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273章 倒臺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109章 喜與憂第128章 恩憲?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90章 去遼陽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251章 取勃固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00章 胡鬧!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96章 地雷陣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