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

太子打量了高務實一下,忽然眉頭微微一挑,開口問道:“高務實……嗯,聽說你是高閣老的侄兒,我記得高家是實學大家,那,想必你一定也是讀過書的嘍?”

高務實本以爲八歲的太子,平時又被限制在深宮之中,見到同齡小夥伴之後,首先應該是找點什麼玩兒纔對,卻不料這位將來的神宗皇帝居然先問自己是不是讀過書,他想幹嘛?

他一時不能確定太子的意圖,不好多說,就只簡單的回答了一句:“回太子的話,是。”

太子聽了就是一喜,問道:“那我問你,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可見君子當謹守本分,是也不是?”

高務實仍然不知道太子爲何有此一問,本着言多必失的原則,簡單的回答:“是。”

“好!那我再問你,觀今日之科道,動輒聽信謠傳,對君上言行橫加指責,聖人惱之、斥之,卻不料此輩非但不以爲恥,反以爲榮,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則何如?”

咦?看來太子殿下對言官們的表現很是不滿吶?怎麼回事?

皇帝對現在這些科道言官心中不滿那是不必說了,這批言官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應該處在“你們怎麼不去死”這個位置,要不是“祖制”擺在那兒,搞不好真讓他們去死,一了百了來得方便。不過眼前這位太子爺只有八歲,就對言官如此不滿——當然還有無奈,這就很值得人深思了。

朱翊鈞這番話的意思,大概就是:孔子說了,不在這個職位上,就不要想這個職位該想的事。曾子也說了,君子思考問題不超過自己職務的範疇。可見君子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但是呢,現在的那些個御史言官吶,動不動就聽信一些謠言,對我的皇帝老爸行事、說話橫加指責,我父皇要是發火了,罵了他們,這些恬不知恥之徒不但不怕,還覺得自己厲害了,紛紛表示:愛他,能不爲他操勞嗎?忠於他,能不對他勸告嗎?……你看這事怎麼整纔好?

嗯,怎麼整?我的小爺,您才八歲吶,您那皇帝老爹都沒轍,您還想怎麼整啊?

有明一朝,早年設御史臺,後改置諫院官,最後改設都察院,設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僉都御史,正四品。都御史的職責是“糾劾百司,辯明冤枉,提督各道,爲天子耳目風紀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貪冒壞官紀者,劾。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劾。”又設十二道監察御史一百一十人,正七品,察糾內外官吏。在京師巡視京營、倉場、內庫,監臨鄉會試。外出巡按地方,清勾軍伍,提督學校,巡查鹽政、茶馬、漕政、屯政等務。【注:1435年增爲十三道】。

監察系統中,另設六科給事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設都給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給事中各一人,從七品。給事中若干人,各科不等。其職權是“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如果要粗陋點說,都察院類似中紀委;六科類似京城各部委內設的紀檢組——當然這只是強行“類似”。

真正按照明朝官制,原則上來說,都察院是朝廷監察機關,而給事中則是皇帝的近侍之臣,是皇帝控制六部行政的耳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給事中有封駁權,也就是可以封還執奏,駁正章奏違誤,規諫君主,並參予朝中大事的會議。都察院的御史,習慣上稱“道”,六科給事中稱“科”,兩者統稱“科道官”或“言官”。

朱翊鈞所說的那兩句,出自於《論語·憲問》,而言官們的儒學水平顯然不是年幼的太子所能及,於是他們所回答的那一句,居然同樣出自《論語·憲問》。

這就有點尷尬了,難不成孔夫子自相矛盾?這可是萬萬不能的,絕對不能是這樣,是也不是……

高務實於是笑了笑,回道:“回太子的話,聖人之言自然不會有錯,更不會自相矛盾,這裡頭最要緊的,其實並非哪句話對,哪句話錯。究其根由,其實在於言官的本職究竟在何。”

朱翊鈞臉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了,嘟囔道:“不就是風聞奏事嗎?要這麼說,這些人如此呱噪,聖上還就只能忍了?”

他是太子,將來也會是聖上,如果自己老爸這個聖上對此只能忍了,那顯然將來他也只能忍了,朱翊鈞年紀雖小,這點卻完全能夠看得明白,這話說出來自然就頗有些忿憤了。

但高務實卻正色道:“那也不盡然。”

朱翊鈞聽了,微微一怔,面上帶着三分期待,忙問道:“哦?怎麼說?”

“言官對陛下有勸諫之責,此乃歷代舊制衍下至今,少說也有千年傳承,非一時可以變易。草民雖僻居鄉野,卻也知道聖上並非不喜納諫,只是總有些人邀名賣直,抓着一些風聞而來的雞毛蒜皮不放,卻偏偏對國家政務毫無建言,因此漸生厭煩。其實此事說易不易,說難……也不難。”

朱翊鈞畢竟只有八歲,又不像高務實這般兩世爲人,聽到“說難也不難”,頓時大喜:“怎麼個不難法?高……小高先生,快快道來。”

太子殿下果然聰慧異常,求計之時,原本只能被直呼其名的高務實就生生變成了小高先生,真是孺子可教也。

高務實笑了一笑,說道:“倘若一位科道言官上疏直程陛下之失,那麼其本人的持身、素養、政績、口碑等等,自然都應該是上上之選了。換句話說,此人論修養,應當品行端正、清廉忠直;論爲官,應當兢兢業業、造福一方;論家教,應當家學淵源、子弟出衆;論學問,應當佳作頻發、文林讚頌……總而言之一句話,此人該是道德能力俱佳纔對,殿下以爲如何?”

太子殿下一時沒跟上高務實的思路,愕然道:“怎麼說到這兒了?”但想了想,還是答道:“不過,這的確是應當的啊!”

他卻沒看見,侍立一旁的馮保忽然之間變了臉色,望向“小高先生”的目光裡甚至有些畏懼一般。

高務實哈哈一笑:“既然如此,那就查一查嘛!錦衣衛是做什麼的?東廠又是做什麼的?查一查這位正直納諫的言官,是不是真的這般潔白崇高、能力出衆。萬一真找出第二個海剛峰,於國於民也是好事嘛!”

在太子殿下還在懵懵懂懂的時候,馮保的臉色,終於變得有些發白了——這小高先生下手還真是夠準、夠狠!

但白了沒多久,忽然又滿面紅光——吾東廠當興也!

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259章 妖書案?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295章 成婚嘍!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057章 財迷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100章 胡鬧!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26章 河海並行(上)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208章 剿殺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無·番外·慎重訂閱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130章 立威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12章 入城式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
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101章 京華基建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259章 妖書案?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295章 成婚嘍!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057章 財迷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100章 胡鬧!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26章 河海並行(上)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208章 剿殺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無·番外·慎重訂閱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130章 立威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12章 入城式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