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蟻穴

今日傍晚的“尚書高府”果然是高朋滿座勝友如雲——真是“高朋”,個個都是勳貴,人人與國同休,這還能不“高”嗎?

高務實花廳一看,好傢伙,將近二十位勳貴,從公爺到侯爺,從侯爺到伯爺,凡是今日在京的靖難系勳貴,怕不是全都到齊了。甚至就連除了大朝站在班首之外尋常難得一見的定國公徐文璧都親自來了。

徐文璧是大朝時武將那一列的“班首重臣”,地位超然不羣——與他面對面站着的是首輔申時行。

這位國公爺身體一直不太好,但是有一點很神奇,經常生病的人有時候反而活得久,高務實記得歷史上他似乎活到了萬曆三十年以後。

因爲多病,徐文璧除了大朝之外很少露面,以前有事和高務實商議也都是派他的長孫徐希臯出面(他的長子死在他前面了),但今天不同,他親自來了。

徐文璧都親自來了,自然意味着今天要談的事情“茲事體大”,靖難系勳貴的老前輩都得出面坐鎮。

高務實一進花廳,笑著作了個四方揖:“勞諸位久等,務實甚是過意不去,萬乞海涵。”

大明的勳貴地位尊貴毋庸置疑,但那是在平時,此刻在高務實這位北洋海貿同盟的實際盟主面前,勳貴們也不過是小股東見了董事長,哪敢生受這一禮?

連徐文璧在內,所有人都笑着站起身來,拱手向高務實回禮。

徐文璧既然是班首重臣,自然要第一個開口。只見他呵呵笑着,儘量大聲道:“大司農履新,自然公務繁忙,須臾不得清閒。倒是我等,不過富貴閒人罷了,縱在此坐上一日,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大司農不必如此。”

咦,你倒是很有自知之明呢。知道自己雖然是班首重臣,但歸根結底還真就只是“富貴閒人”。

當然,這話徐文璧自謙可以,高務實當然不能就勢而言,馬上“反駁”了幾句,然後才道:“諸位今日來此……”

“自然是爲了大司農履新一事。”徐文璧繼續接着話頭說道:“一則是親自上門恭賀大司農履新,二則是爲了戎政侍郎出缺之後的隱憂,來向大司農討個萬全之策。”

高務實瞥了一眼他身邊的成國公朱應楨、英國公張元功等人,忽然一笑:“什麼隱憂?”

朱應楨和張元功輩分比徐文璧低了兩輩,聞言只是朝徐文璧望去,徐文璧微微一笑:“看大司農這般輕鬆,想必對戎政侍郎的舉薦有足夠的信心能讓皇上接受?”

高務實搖頭道:“恩賞簡拔,自有聖心獨斷,又豈是我輩臣子所能左右?不過,我意天下大勢如江河濤濤,自有脈絡,皇上聖明,自然不會做那逆流之舉。

京營規制自此前更張,如今各項事務已入佳境,皇上明察秋毫之末,自然也是認可的,又豈會容人輕易動搖?諸位若是爲此擔憂,我以爲大可不必。”

徐文璧笑了笑,似乎對這個回答並不意外,但他卻又道:“即便制度不改,京營依舊兩分,然則這生產建設兵團有很多事原先都是倚仗大司農從中協調,這才能不受外界干擾。如今大司農高升自然是天下之喜,可建設兵團這邊卻好比是暴雨失傘,越冬無衣。

比方說如今陵工告緊,工部若要調用兵團協助,卻又拿不出啓用兵團所需的銀子,這事換做大司農仍在戎政侍郎任上時自然無礙,可眼下卻就難說了。”

高務實微微蹙眉,問道:“老公爺可是聽了什麼傳言?”

“恐怕並非傳言。”徐文璧壽眉微微一抖,凝眸盯着高務實,緩緩道:“石東泉這個人,本國公雖然和他打的交道不多,但卻知道他是個很重視節約錢糧之人。

上月,生產建設兵團奉大司農(指高務實)之命爲京營提供了一筆火藥款,總額是五萬七千兩銀子,這件事是大司農出征前所下達,大司農應該還記得吧?”

高務實微微頷首:“自然記得。前次出征,我所領禁衛軍攜帶了大量火器,禁衛軍軍備倉庫搬空了不少,是以下令補齊——但我記得這件事辦成了呀,怎麼,其中還有什麼問題?”

“事情自然是辦成了,不過其中還真有些插曲。”徐文璧才說了這麼些話,似乎就有些不舒服,朝身後伸手,馬上便有一名僕從遞過一壺不知什麼東西到他手上。

徐文璧接過,打開來喝了兩口又還給他。高務實聞到一些帶着藥香的酒味,不禁有些詫異,心說這是什麼玩意?難道是某種藥酒?

但徐文璧沒解釋,只是清了清嗓子,繼續道:“爲着此事,石星密奏皇上,勸皇上對禁衛軍及生產建設兵團的錢財用度加以限制。”

高務實頓時皺眉:“消息屬實?”

徐文璧微微攤了攤手,朝朱應楨示意了一下,朱應楨立刻接口道:“此是錦衣衛的消息,確定屬實。”

高務實點了點頭,暫時沒說話。

朱應楨說是錦衣衛的消息,這話肯定靠譜。他叔爺爺朱希孝就是當年的錦衣衛都督,在陸炳死後幹了那麼多年,提拔過的人不知有多少,而自劉守有被掀翻之後,錦衣衛現在是沒有都督的,只有指揮使等官,以及南北鎮撫在任。

這些人裡頭除了高務實安排的高務本、王之禎以外,還有很多都是和成國公府關係密切之人。有些什麼事,稍稍知會一下成國公,那簡直是理所當然——這又不是建國之初,還真指望錦衣衛只聽皇帝招呼,沒點其他的後臺靠山麼?那可太天真了。

如果是事關謀逆什麼的,錦衣衛可能不敢輕易泄露,但像今天所說的這種事,錦衣衛的某些人泄露起來怕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但問題是,石星是吃飽了閒得慌嗎,他向皇帝密奏這事幹嘛?

高務實的一貫思考方式都是先考慮“利益攸關”,比如說石星如果的確密奏了什麼事,那麼這件事肯定應該是和他有利益關聯纔對,他一個堂堂兵部侍郎不可能毫無理由地搞“密奏”——密奏在大明官場可不是什麼司空見慣的手段。

文臣君子嘛,做事情當然都是講究堂堂正正的,密奏什麼的,那是東廠和錦衣衛才喜歡的勾當啊。

想了一會兒,高務實還是有些不可理解,眉頭越皺越深。徐文璧見火候差不多了,這才微微一笑,問道:“大司農是不是覺得此事透着詭異,怎麼想都覺得‘不通不通’?”

高務實從思緒中被他驚動,呵呵一笑:“是有些不太尋常。”

徐文璧捻鬚微笑,道:“本國公再告知大司農一件事,想必大司農就會有所瞭解了。”

高務實微微挑眉,來了些興趣:“務實洗耳恭聽。”

徐文璧道:“剛纔這件事發生之前,申元輔曾經單獨召對。”

召對,這個詞是“專用”的,即皇帝找他問對。單獨召對,意味着當時要麼是皇帝主動,要麼是申時行題請,讓其餘“閒雜人等”都離開了。

這種情況高務實經歷過很多回,一點也不陌生,簡而言之一句話:肯定是有極爲重大而且機密的事情要談。

但徐文璧說這件事不會是無的放矢,肯定意味着那天的對話與後來石星的密奏有關係,至少徐文璧認爲一定有關係。

高務實未置可否,心裡卻飛快地盤算起來。

申時行和石星,他們兩人現在搭上了?理論上來說這似乎並不應該。

石星雖然是中立派,但既然他能出任兵部左侍郎,並且當時排名還在高務實之前,乃是兵部的“常務副”,那就說明他過去這些年都是比較明顯傾向於實學派一邊的。不說與心學派勢不兩立,至少在大多數時候都肯定“劃清界限”了,否則實學派怎可能讓他坐到這個位置上去?

如此來說,申時行和石星實在不應該輕易勾結上纔對——這又不是年輕男女一見鍾情那樣不需要什麼理由的事。兩個對立派系的重要人物想要聯起手來,不僅需要在某件事上利益一致,還需要有一定的機緣巧合,能夠把他們兩人串聯起來。否則的話,他們平時都未必會有私下的聯繫,這時候到底誰先聯繫誰?對方又是否會相信?

徐文璧年老成精,一直細細觀察高務實的神色,此時又開口了:“這件事過去兩天之後,皇上向陳廠督問起了石東泉,當時的問題是:‘聽說石星此前曾主持修建古北口等地新堡,頗見成效。陳矩,你可知道此事?’

陳廠督當時不明所以,便答道:‘石東泉爲人老成,辦事一貫穩重,修建新堡等事據說是做得不錯的。’皇上聽後稍稍頷首,沒有再說其他。”

高務實目中精芒一閃,凝聲道:“有點意思……老公爺的意思是說,是申元輔舉薦了石東泉爲大司空?”

徐文璧呵呵一笑:“我都老糊塗了,哪裡知道這些?剛纔說的這番話,也都是道聽途說,未必能當真。不過,大司農神機妙算舉世皆知,想必只要有任何一點蛛絲馬跡,大司農都是能順藤摸瓜的。”

好你個老狐狸,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你倒要把自己摘出去?怎麼着,這場鬥法您老打算坐山觀虎鬥,裝一裝世外高人?

高務實呵呵一笑:“大司空這個位置,說起來石東泉倒也是能夠勝任的,學生此前雖然對聖心獨斷此事也有些意外,不過倒也沒有深究。如今看來,還是老公爺見微知著,一下子就找到了根源,當真令學生佩服。”

徐文璧連連擺手:“誒,誒,大司農莫要捧我,老朽有幾斤幾兩自己還不清楚麼?也就是仗着祖宗餘蔭,在宮裡認得幾個閒人罷了,算得了什麼事?”

他稍稍一頓:“不過,這件事其中還有些詭異之處,老朽是個糊塗人,想也想不明白,只能希望大司農善加思索了。”

高務實客氣了兩句,心中暗忖:這件事其中當然還有詭異之處,關鍵就在於申時行和石星是怎麼勾搭上的。如果他兩個之前沒有任何“關聯”,申時行這一手棋就未免下得有些驚險,相當於是在對賭——賭的就是石星會不會記他這一恩。

對於政治人物而言,尤其是這樣的頂端政治人物而言,這個舉動實在有些過於危險。這種危險倒不是說申時行會因此遭殃,而是一旦石星不記他這一恩,申時行不僅是做了白工,而且很難和心學派內部做交待。

這就像當年徐階舉薦高拱入閣一樣,徐階以爲高拱會記他的恩情,卻不知高拱身爲隆慶最親近的帝師,在新君御極之後,入閣本就是順理成章之事,有沒有徐階推薦根本無關緊要。

如此,他自然不會把這舉薦當成什麼恩情,反而還認爲徐階這人投機取巧,搞這種小手段世恩他人,爲自己造勢,非常瞧不起徐階。

如今申時行這一手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石星的想法和當時的高拱類似,那申時行這一手就純屬是給實學派“送人頭”——搭上了工部,簡直是給自己樹敵。

以高務實對申時行的瞭解來看,他不太會搞這種危險舉動。他如果做了,那就說明他和石星之間已經取得了共識,或者至少取得了某種默契。

他們既然不便直接聯繫,那麼這其中就一定得有個中間人,這個中間人才是促成此事的關鍵。

如果事情果然如此,那麼實學派這次就是在某種程度上中計了:實學派一直認爲石星是明顯傾向於自己一邊的,因此對於“聖心獨斷”讓石星出任工部尚書一職很歡迎,在這次事件中個個都是舉雙手贊成的。

而如果石星與申時行有勾搭,則可想而知在他上任之後會給實學派“找麻煩”。

徐文璧之所以和這麼多勳貴一起來見自己,甚至冒着明顯的身體不適都要親自和自己談及此事,大概也有提醒自己千萬注意的意思,畢竟他身份尊貴,地位特殊。

至於爲什麼,很簡單:石星出任工部尚書之後最大的一件工作就是陵工,這件事的重要性不必解釋,連高務實都不敢耽誤。於是,一旦石星藉口陵工工期太緊,以目前的修建力度難以正常完成,必須讓生產建設兵團幫忙,而偏偏工部已經沒有餘錢了,那麼……怎麼辦?

皇帝有可能“破例”讓生產建設兵團白白幫這個忙,結果就在不經意之間打破了高務實定下的規矩。

這件事看起來問題不大,彷彿只是一次“特例”,然而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這次可以破例,下一次爲什麼就不可以?

這樣一來,高務實京營改革就從基礎上被動搖了。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225章 三策(中)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42章 纖幫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84章 變色龍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273章 倒臺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15章 封爵?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85章 成交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30章 立威(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83章 避蟲湯第083章 避蟲湯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
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225章 三策(中)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42章 纖幫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84章 變色龍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273章 倒臺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61章 殿試金榜(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15章 封爵?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85章 成交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30章 立威(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83章 避蟲湯第083章 避蟲湯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