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

辛愛親眼目睹了那木爾戰敗被俘的全過程。

與波爾哈兔的情況不同,辛愛並沒有因爲那木爾的失敗而破口大罵他“廢物”,他辛愛也是征戰四十年的宿將,怎會看不出那木爾已經盡力了?

那木爾之敗,既敗在個人武力限制了他的戰術施展,也敗在戰鬥經驗不豐富,臨陣猶豫之上。

所謂策略,這種東西很多時候只方便於交戰之前施展,到了交戰之中還能施展的策略就少了很多了,因爲時間不允許,你有再好的想法,沒有時間佈置和施展也來不及。

所以真正的戰場名將,都是對自己所部的實力有着深刻了解,又能夠以最快速度判斷出他們能夠在某個時間段內做出某些調整並且立刻決斷並執行的那一類人。

就好比戚繼光那麼牛逼的人物,他的生平第一仗也差點兒打敗了,其原因就是他根本沒想到當時他帶的兵居然能弱到那個程度,對方纔剛剛發起攻擊,這羣官兵就直接一鬨而散了。要不是他靠着強橫的個人武力一箭射死了倭寇首領,天底下只怕就不會再有戚少保這一號威震天下的名將了。

恰臺吉手下這六千人,都是他帶老了的兵,有什麼樣的實力,能做到什麼程度,他清清楚楚,所以他敢突然改變攻擊方向,也敢直接帶領他們斬斷那木爾所部的“蛇身”。

反觀那木爾,對自己一方的實力不夠了解、不夠自信,在臨戰之時還產生了猶豫,這還不敗北,那誰敗北?

其實這不是大問題,辛愛覺得那木爾的表現已經不錯了——至少他能逼得恰臺吉做“假動作”不是麼?這樣的孩子,多給他一點機會鍛鍊鍛鍊,也是能成名將的。

只可惜……也許不會再有機會了。

因爲大成臺吉部的西哨主力已經出現在了十里之外,並且辛愛還眯着眼睛看見了一面更加讓他心涼如水的旗幟——俺答的王庭護衛軍旗幟。

大汗已經死了,能夠派出王庭護衛軍的人,天底下只有一個,就是鍾金哈屯。

此前辛愛和諸子商議的時候,已經覺得自己可能很難拉攏鍾金哈屯了,但卻沒料到鍾金哈屯這麼快便和大成臺吉聯合了起來。

之前他聽圖日根報告敵軍兵力的時候,還在謝天謝地以爲鍾金哈屯沒有出手,依然在歸化城觀望結果呢。

誰知道……完了。

除非圖們汗現在突然出現,否則這場仗已經沒有任何勝算了,就算把成吉思汗時期的“四傑”、“四狗”全部復活過來幫他,也贏不了這一仗。

恰臺吉的繞襲幾乎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辛愛前前後後一共集中了不到兩萬人馬,去掉被波爾哈兔和那木爾帶去被擊潰的四千餘人,現在辛愛身邊只有不超過一萬五千勇士。

一萬五千精騎,放在哪裡都是一股可觀的力量,但他們現在面對的敵人卻太過強大了一些:大成臺吉部西哨主力、王庭護衛軍主力、恰臺吉的六千精騎、其餘各部隨徵而來的萬餘精騎……

對方至少擁有自己四倍的兵力優勢,而自己又不是明軍,可以依靠堅城並且善於守城。

要逃麼?

辛愛的腦海中冒出這樣一個疑問來。

這個問題他之前也想過,但是被否決了,原因是如果一戰未打就逃跑,可能會被圖們汗看不起,將來自己這個土默特之主在圖們汗面前擡不起頭來,甚至只能雌伏於圖們汗的座下,本本分分地做個土默特萬戶的小汗。

這當然不是辛愛想要的,辛愛當年跟父親俺答不和,原因就在於他覺得俺答擁有這麼強大的實力,卻一心只想跟大明和解,甚至不惜稱臣納貢,因此俺答乾脆把他外派一方,一邊考察磨礪,一邊也是逼他悔改。

但辛愛直到俺答去世,也毫無“悔改”之心,可見其野心和強硬。

當然,辛愛對明廷的恨意,還跟一件舊事有關,嗯……這件事甚至牽涉到綠帽子。

那件事一開始是從殺胡口引起的,殺胡口古稱參合口,唐朝稱白狼關,宋朝稱牙狼關。大明爲了抵禦蒙古瓦刺南侵,多次從此口出兵征戰,故而起名“殺胡口”。

殺虎口和右玉城做爲軍事要塞,自古戰火不斷,特別是在明正統至嘉靖年間,先後多次被蒙古軍隊攻下來。但在嘉靖三十六年的一場戰爭中,守軍卻在左右無援的情況下,孤軍奮戰,堅守右玉城長達八個月的時間,這是不多見的。

而這場戰爭起因,在於“桃鬆寨事件”。

桃鬆寨是俺答汗之子辛愛的妾,她與辛愛部下的一個頭目鬼混,被發現後慌忙投奔了大明。當時的大同總督楊順爲請功邀賞,將其送進京城。

辛愛爲此率部進攻殺胡口,然後包圍了右玉城。楊順見勢不妙,後悔不該收留桃鬆寨,於是向朝廷謊奏,說蒙古辛愛部願用白蓮教造反失敗後跑過去的漢人交換桃鬆寨。

嘉靖帝一聽可以拿下白蓮餘孽,就同意放還桃鬆寨。桃鬆寨被放回去自然是當場被辛愛處死,然而意外還是發生了。

辛愛餘怒未消,不但沒有退兵,反而加強了兵力,在進攻右玉城的同時,又向大同、宣府一帶長城發起了進攻。

在蒙古兵多次強攻下,右玉城軍民浴血奮戰,右玉守將在作戰中陣亡後,有一位姓尚名錶、在家休息的武將,自願擔任了右玉保衛戰的指揮。他在異常困難的情況下,除打退敵方進攻之外,還多次抓住有利戰機偷襲敵營。

從九月堅持到第二年的四月,右玉城雖未被攻克,但城內軍民幾乎絕炊斷糧,可充飢的牛馬等牲畜也被吃光了。

在這萬分危急之時,明廷派兵部尚書楊博親率大軍來解右玉之圍。蒙古兵見右玉城實難攻下,而大明援軍將至,這纔不得不解除了對右玉城的包圍,從殺胡口撤出長城。

此戰之後,辛愛一直對大明十分不滿,認爲大明包庇讓他名譽受損的女人,是對他的極端蔑視。

實際上大明這邊也是有苦說不出,邊臣欺騙中樞,這種家醜拿出來外揚又不合適,只好一直把這個黑鍋給背了下來。

後來把漢那吉降明,之所以朝中當時還有不少人不肯相信,甚至相信了也不肯收留,最後還是高拱一力主持才把事情定了下來,就有這個背景原因在裡頭。

如今,強硬了一輩子的辛愛卻不得不決斷一件他平時根本不會考慮的醜事——逃跑。

實際上,別看蒙古人經常號稱什麼勇武、什麼成吉思汗的子孫,但逃跑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就跟蒙古人的常見戰術一樣,我暫時的退避不代表我就認輸了,遲早我會再來找回場子。

Www. Tтkд n. ¢o

辛愛這種,反倒是因爲當年的舊事導致的一種異常心態。

但他再怎麼異常,也不得不考慮現實情況,眼下這個局面,硬拼基本就是送死。

後世的名言教導我們:猶豫就會敗北,頭鐵就會白給。

辛愛當然沒聽過這句話,但並不代表他不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面對大成臺吉部大軍壓境,而自己這一方的兵力始終無法順利聚集的不利局面,強硬了一輩子的辛愛黃臺吉忍住心頭滴血般的心痛,下達了一個讓兒子們和部下們都目瞪口呆的命令。

“集中已經聚攏的部衆,立刻東撤,去找來支援我們的圖們大汗!”

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056章 棘手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73章 召見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15章 封爵?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30章 立威(上)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276章 奔襲東籲
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056章 棘手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73章 召見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15章 封爵?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30章 立威(上)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276章 奔襲東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