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

高務實的奏疏,這一次是走的詹事府遞上,通過通政司而至內閣。

走詹事府而不是走翰林院,這其中的意思,自然是高務實特意表明自己是以太子近臣身份上疏。

他這麼做,是爲了讓外人摸不清底細:太子已經觀政近一年,雖然年歲仍小,但保不齊也有了自己的思考,而高務實是他的伴讀,長期呆在太子身邊,此次回鄉考試,又是凱旋而歸,倆小子湊在一塊,指不定就冒出了點什麼想法。

既然這裡頭可能有太子的意思,那就要考慮一下自己的立場了,即便反對,也不好隨便開罵——這裡要說明一個很神奇的事實:大明朝的文官,罵皇帝很常見,罵太子卻很少見。

蓋因爲罵皇帝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皇帝若採納,說明你罵得有道理,皇帝也不得不服氣;若是皇帝不採納,甚至斥責、貶官乃至庭杖,那更好,諍臣、諫臣的名頭隨即而來。

但罵太子則不然,太子不管多大,總歸只是儲君,只要他還沒有登基,就還處在“學習階段”,這個時期他就算提出一些看起來不怎麼靠譜的建議,臣子們頂多只好擺明道理反對,斤斤計較就實在不是爲臣之道了。

更何況,今上隆慶皇帝脾氣比較好,就算惹毛了他,了不起也就是貶官罷了,庭杖什麼的根本沒有出現過,當庭直接打死人那更是先世宗皇帝時的舊事,所以大家都不是很怕皇帝。

而高務實因爲出身特殊,是沒有親生兒子的高拱所呆在身邊的唯一侄兒,他的上疏是不是受高拱所指使,大家也不能不顧及。

要知道對於官員們來說,與其怕皇帝,還不如怕高鬍子。被皇帝直接斥責甚或貶官,還能撈個諍臣的賢名,可要是被高鬍子盯上,那可就不同了。他老先生現在是天官,如果看你不順眼,吏部考功清吏司馬上就可能請你去喝茶,那就完犢子了。

考功清吏司是幹嘛的,竟然這麼厲害?這個部門掌文職官員之議敘與處分,在三年京察及大計之時,則掌其政令,核辦京察、大計等。還承辦各省命盜及各項議敘、議處,匯奏分管各處官員功過冊,並一切告病、起復、開復、捐復、副缺、查案、行文、給照等事件。

好吧,簡單點說就是:該部門主要負責找茬,找茬的對象爲全國全體文官。

這就牛逼了。

對於大明朝的吏部,文官最喜歡被哪個部門關注?文選清吏司,因爲該部門負責計功,然後給你升官;最害怕被哪個部門關注?考功清吏司,因爲該部門負責找茬,然後給你處分。

這就好比在後世,地區一把手如果對你很滿意,找你談話的就是組織部長,意味着你馬上要高升了;如果對你不滿意,找你談話的就是紀wei書ji,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大家都想高升,誰也不想被找茬,所以吏部天官的威懾力甚至高於普通閣臣,而高拱現在是首輔兼天官,基本上除非退無可退,否則誰也不會腦子抽風要去得罪他。

因此,哪怕是對高務實《紓驛路疏》有不同意見的人,也都決定先等一等,看看風向再決定是否表明自己的態度。贊同高務實意見的,就更不用說了,摩拳擦掌就等內閣票擬和司禮監的批紅,然後上疏附議、鼓吹,大唱讚歌了。

但內閣的反應這次似乎有點兒慢,第一天收到上疏,內閣一點反應都沒有。第二天快下值了,纔有一封票擬姍姍來遲地送去司禮監。而且這封票擬也十分耐人尋味,因爲該票擬正是高拱批覆的,而偏偏又只批覆了一句話:

“茲事體大,可待細查詳論,再做處置。”

次日一早,京中官員私底下紛紛議論之時,司禮監的批紅下來了,回覆的是:

“該員所述甚詳,不似虛言,內閣當儘快遣人求證,早作議論。”

這下子,京中官員心中多少有了點底,下意識覺得這件事只怕還是出自宮裡授意,弄不好連高鬍子都被搞了個措手不及——要不然高鬍子爲何要拖延時間,而皇帝反而催促內閣趕緊去辦呢?

但事實果然如此麼?

當然不是,高務實這麼大的動作,豈能不提前與高拱商議?他一回京,就把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包括自己調查的各種情況,詳詳細細說給高拱聽了,甚至還告訴高拱,自己原本還打算再仔細查一查、算一算,然後再找機會和盤托出,是郭老師認爲現在就是好機會的。

高拱自然要問一問具體情況,然後仔細思考了一晚上,第二天才決定這件事究竟怎麼處理。簡單的說,高拱需要通過這件事把郭樸回京的消息悄悄放出去,讓外界除了“事出宮中”、“事出高拱”之外,再多一條“事出郭樸”的懷疑。

起復官員,尤其是起復一名資歷深厚的閣老,也是需要理由的,通常來說都是眼下有件大事需要這位官員來辦,理由就比較充分。譬如他高拱起復,就是徐階去位,內閣裡缺一個既有資歷又有能力還極得皇帝信任的重臣——這三點只有他高拱完全滿足,所以輕鬆起復。

現在高拱要起復郭樸,也同樣要理由。郭樸資歷當然夠,但皇帝跟他的感情並不深,而目前朝廷的幾樁大事都幾乎辦成了,正處於幾年來最輕鬆愜意的時刻,也沒有什麼急務需要一位閣老主抓。

但後世有句話說得好,有機會要上,沒有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上。

有理由要起復,沒有理由創造理由也要起復!

這就是高拱的意圖。

驛站改革可不是開玩笑,完全當得起“茲事體大”這四個字,但高拱目前主抓吏部和戶部,順便也關注兵部;張居正原本主抓兵部,現在也順便抓刑部;殷士儋名義上主抓工部和禮部,但其實這兩部的部堂老爺資歷都很老,並不怎麼把殷士儋放在眼裡——譬如禮部尚書高儀,就是高拱的同年,早了殷士儋兩科。

順便提一句,殷士儋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和張居正是同年。

其實要給郭樸的起復創造條件,未必一定要從驛站改革着手,但高拱那一晚仔細思考之時,想起高務實在和他說起驛站事務的時候,數次強調“驛站爲兵部所管”,腦子裡靈光一閃,忽然明白郭樸爲何讓高務實現在就拿驛站之事做文章。

兵部,是張居正的主管!如果起復郭樸去管驛站改革,相當於是與張居正爭事權。

郭質夫這是知道我和張居正要鬧掰,向我表示願意聯手打壓張居正的意思啊!

自己怎能拂了他這一番好意?

第122章 覆滅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73章 厚道人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98章 回柳州!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209章 加銜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268章 揭謎(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284章 設計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96章 地雷陣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229章 指點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51章 夜會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04章 京營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
第122章 覆滅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73章 厚道人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98章 回柳州!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209章 加銜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268章 揭謎(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284章 設計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96章 地雷陣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229章 指點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51章 夜會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04章 京營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