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

高務實所畫的柱狀物,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叫什麼名字,但這玩意兒的作用還真是調整炮口高低,究其來歷,還是當年他在某論壇看兩位軍迷大佬互撕的時候得到的啓發。

他所畫的這個物品,他暫時命名爲炮託,其實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柱子,而是從中間劈開的筒狀鐵柱,類似於後世收音機的伸縮天線,中間部分有一個轉輪機構,可以調整伸縮程度,劃分出若干個刻度,用以調整不同的炮口高低。

“戚都督,我非軍中之人,也不是很清楚眼下我軍各類火炮的射程,但無論如何,炮口高低一定是對火炮的射程和射角等方面有影響的。”高務實嘆了口氣:“接來下一段時間我可能比較忙,無法進行這一類型的試驗,只能提供給你這樣一份圖紙,至於製造和試驗等,就只能請戚都督自己進行了。”

戚繼光在軍事上的敏銳性是何等了得,這“炮託”的具體價值如何他現在無法空口斷定,但正如高侍讀所言,一定對射程等方面大有影響!

至於高務實表示沒有時間製造和試驗,他更是完全可以理解,畢竟人家現在已經是太子伴讀不說,本身也還在求學時期,無論再怎麼驚才絕豔,也不可能把精力過多的浪費在這些軍器之上——這東西又不能讓他金榜題名。

“此戚某分內之事,豈敢當高侍讀一個請字?高侍讀切莫如此說了,戚某實在慚愧。”戚繼光誠懇地說道。

高務實見天色有些轉陰,有些擔心待會兒會下雨,也就不再多言,把話題一轉,談到下一個類型。

“火槍——哦,我是說包括各種手銃在內的手持式射擊火器——不知眼下我軍的裝備水平如何了?”他本來打算以一個“火槍”代替,忽然想起明朝比較習慣於叫“銃”,所以臨時補充了一句。

這方面當然難不倒戚繼光,只見他如數家珍地道:“我大明火銃有很多種類型……”

然而,高務實這次卻直接打斷了他的話:“那些五花八門的東西就不要說了,戚都督,不是我詆譭歷代火器工匠們的才智,這些東西雖然有很多都頗有創意,但它們都有兩個問題。”

戚繼光稍稍錯愕,問道:“哪兩個問題?”

高務實面有憂色地道:“五花八門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他稍稍一頓,道:“我記得戚都督你在教練軍中士卒習武之時,就曾經多次強調,臨陣作戰無須花招,必須講究實用,最好是一招制敵,是也不是?”

這的確是戚繼光訓練戚家軍的一個基本思路,所以他毫不猶豫地點頭道:“然也。”

“火槍也是一樣,最多有個兩三種型號就足以,可眼下光我知道的就有賽貢銃、連子銃、一窩蜂、雙槍、雙管槍、三管槍、四管槍……一直到十管槍,又有什麼三眼銃、三十六管銃等等,看起來倒是蔚爲大觀,可是真正實戰效果好的有幾樣?”

戚繼光苦笑道:“我們南軍比較偏愛鳥銃或者根據鳥銃改進的賽貢銃,北軍則更喜歡三眼銃,除此之外,也就一窩蜂還有使用,其餘那些……倉庫裡倒是不少,但平時很少有人願意用,有時候臨時應戰而武備不足,倒是會被拿出來裝點一下門面。”

高務實大搖其頭:“這些五花八門的火器,裝藥量各不相同,數量達到幾十種,哪個士兵記得那麼清楚?一旦作戰之時缺乏武器,隨便操着一件就得上陣,結果連裝藥量都記不準,這仗怎麼打?這也就罷了,它們的彈丸大小還不一致,臨時作戰難道還要分成幾十種彈藥和槍支來配套?槍彈不吻合又怎麼打?這簡直是災難一般的後勤體系。這些五雜百貨怎麼就沒通通撤了,只用那兩三種——就譬如戚都督方纔說的賽貢銃、三眼銃和一窩蜂?”

賽貢銃是大明對引進西方槍支進行仿造和改進之後的本土化鳥銃,從技術指標上來看,可以算得上世界一流,至於軍隊中批量裝備的製造質量,那個就不好說了。

三眼銃這個比較有名,很多明穿小說都仔細講過,就不提了,反正是一種中程火槍(按時代平均水準算),射擊完之後還可以當做冷兵器使,頗受粗獷豪邁的北方軍爺喜愛。

至於一窩蜂,那是個近戰火器,說它是槍甚至有些爲難,一次能射百彈,散佈面大,命中的機會多,而且輕巧靈便,士兵可用皮帶將其掛在腰間攜帶。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像是個長得短而粗的一次性發射散彈槍。

其實從南北兩軍對於手持火器選擇偏好來看,北軍顯得比較奔放,打仗方式偏向於在中遠程先打一波火器射擊,然後抵近作戰則直接拿火器砸人;南軍則比較精細,火器就專攻火器,冷兵器就專攻冷兵器。至於那個一窩蜂,不妨將之視爲後世的手槍,只能近程作戰,當然由於這時代火器精度和威力都很有限,所以就做成了散彈——我打不穿你的身體,我就發射一大片,萬一打中你眼睛、咽喉之類的要害,不就賺了麼?

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南軍的作戰方式更加合理,術業有專攻麼。

不過由於熱兵器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如果沒有諸如穿越者之類的人爲干涉,可能需要一兩百年才能完全淘汰冷兵器,所以其實北軍的作戰方式也不能說沒有道理。

不過三眼銃這種產品在高務實眼裡肯定是過時貨,遲早他會搞出帶刺刀的步槍來替代。不過在這之前,需要火槍本身的熱兵器作戰能力得到提高,否則的話可能反而降低火力密度或者說彈丸瞬間投放量。

其實高務實覺得以戚繼光的軍事才能,不應該看不出這種弊端,所以纔有此一問。

戚繼光果然不是看不出問題,但他卻滿臉苦笑:“不瞞高侍讀,這個問題不光是我戚某人知道,天下數得着的諸鎮大帥誰看不出來?只是……說不得啊。”

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112章 東返第235章 臨別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131章 急,不急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005章 禁衛軍!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268章 揭謎(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
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112章 東返第235章 臨別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131章 急,不急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002章 歙縣逃犯(上)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005章 禁衛軍!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268章 揭謎(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195章 努爾哈赤拜會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二)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