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

次日,高務實按照計劃行程在大同城西北的鎮河堡測驗火炮,不過由於高務實這廝私心作祟,對火炮的測驗遠不如昨日對火銃的測驗來得嚴格,所以得出的結論是火炮勉強可用。

當然,高務實對於這種明顯有放水跡象的測試也找好了理由——大炮造價遠超火銃且配備不多,而眼下俺答大軍壓境,如果也如測試火銃一樣進行耐久強度測試,萬一出現大量大炮非戰損性炸膛,就可能影響接下來的禦敵之戰,何其不美?

不過這次來鎮河堡,對於高務實來說有另外的收穫——他第一次親眼看見正經的大明邊軍模樣。

在今天鎮河堡一行以前,高務實第一次看見的“邊軍”是上次戚繼光與他會面時帶在身邊的部隊,但他知道那其實是戚繼光從南方帶過來的南軍,也就是所謂的戚家軍。第二次看見邊軍,則是昨天在大同城裡看見的守城部隊,他一開始以爲大同的守城部隊是馬芳的嫡系,後來順口問了一句才知道不是,大同城的守城部隊只是衛所兵,一共兩批:大同前衛和大同後衛。

換句話說,他前兩次看到的軍隊,都不能代表“九邊”邊軍的正常水平——前者太強,後者太弱。

高務實當時看見的戚家軍,裝備精良不說,精神面貌也很好,紀律就更不用說了。作爲一個並不懂軍伍的外行人,高務實覺得有這三點在,這支軍隊再怎麼也不會很糟糕。

而昨天見到的大同前後衛就很讓高務實皺眉,雖然因爲王崇古已經發布戰備命令,全部將士都已經處於警戒狀態,但他們一個個仍然有些懶懶散散,明明應該是緊張有序的戰前準備,很多人偏偏還跟無頭蒼蠅一樣亂碰亂撞,再加上身上那些洗得泛白、打着補丁的鴛鴦戰襖,整體看起來就讓人覺得靠不住。

對此情形,高務實甚至還趁隙向馬芳提出過疑問,結果馬芳倒是淡定得很,告訴高務實說這羣人的作用主要就是湊數,真正開戰的時候,成敗都看嫡系主力部隊——嫡系主力一般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總兵督標,另一部分就是武裝家丁。

高務實對這種情況其實一直就不看好,他比較喜歡戚家軍那樣的模式:寧可兵少,但一定要精銳。

按照宣大這邊的情況看,精銳有還是有,但只有總兵督標算是正經的大明“官軍”,剩下佔比很是不小的另一部分實際上是總兵的“半私軍”。

對於高務實這種堅持唯制度論的人而言,顯然戚繼光的模式纔是他希望大明擁有的,因爲戚家軍在原先的歷史上就已經證明了一個最大的優勢:大明的其他精銳部隊,只要換個主將,戰鬥力可能就一落千丈,而戚家軍則不同,無論換了誰去帶他們,他們的戰鬥力都一如既往地靠譜!

這纔是戚繼光練兵成果的真正體現——這是一支靠着紀律、規定長期鍛造而出的部隊,主將的好壞只能影響這支部隊的兵力投放的正確性,而並不影響這支部隊本身的戰鬥力。

也就是說,一個好的主將能把這支部隊用在合適的位置和時間節點上,而一個壞的主將可能會把他們用在無意義的位置和時間節點,但是無論主將好壞,這支部隊本身的戰鬥力是沒有變化的。

如果要按照後世的劃分,這種表現的軍隊,其實已經擁有“近代化部隊”的主要特徵了。

高務實甚至可以肯定的說,如果全大明的軍隊全部都是戚家軍這種,哪怕一件裝備都不換,也足夠輕鬆保家衛國,即便野豬皮崛起之後,也沒有什麼好蹦躂的。

原因說穿了很簡單,一個正常的古代軍隊,戰損超過百分之十,崩潰幾乎就是必然現象,可是一支近代化軍隊,戰損三成完全就是毛毛雨,甚至戰損超過一半還能堅持作戰的例子都比比皆是。

這其中的差距根本不以道理計,八里橋之戰就明白無誤的展示了這種差距。

不要說裝備不如人就打不了仗,英國人自家記錄的歷史中,很多英國軍官回憶說清軍不怕跟他們對拼開槍,哪怕在雙方互相開槍的時候清軍被壓着打,也很少會崩潰,但是隻要英國龍蝦兵發動刺刀衝鋒,則清軍幾乎毫無例外的全都是立刻崩潰。

但是作爲一個喜歡從制度上思考問題的人,高務實也很清楚戚家軍模式要想推廣到大明全國,難點不是執行戚家軍的訓練過程或者軍中規條,而是在於更深層次的制度很難改革。

簡單的說:衛所制度不改革,大明的軍隊永遠不可能進入近代化。戚家軍之所以從組建就強於衛所軍,除了戚繼光制定的選兵練兵制度有明顯優勢之外,還有一個優勢就在於他們是招募兵員:打得好你就留,留下有遠超普通人的薪酬和賞賜;打得差你就滾,滾回去繼續挖礦種田一輩子沒有出息。

甚至在高務實看來,戚家軍這樣的情況,都只能算是初級近代化軍隊,因爲真正的近代化軍隊,還需要有譬如民族主義、愛國主義之類的精神武器來武裝頭腦,要讓士兵知道我是爲誰而戰!

抗日戰爭時期,國內有些軍隊戰損高到幾乎全軍打光,卻仍然死不撤退,他們難道是因爲軍餉高?他們是因爲民族感情、愛國熱情!

當然這一條,目前看來實在太遙遠了一些,那需要在文化普及等各個方面長達至少一兩代人的不斷強化和努力,高務實甚至懷疑自己這輩子就算能改革得一帆風順也未見得能看到那一天。

但是,至少戚家軍這個水準,通過徹底改革衛所制度等各項軍制,還是有機會實現的。

今天高務實所到的鎮河堡,駐紮的部隊正是馬芳的總兵督標一部,人數倒也不多,五六百人的規模,這支大同總兵督標給高務實的感覺,跟他心裡的預計相差不大——兇悍有餘而紀律不足。

兇悍這種東西,看他們的神情和做派就能看得出來,而紀律也同樣如此——直接面對馬芳本人的時候,這羣人顯得還比較老實,但只要馬芳一轉身,那種吊兒郎當的感覺就連高務實這種自認“不知兵”的人看了也直皺眉。

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002章 歙縣逃犯(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47章 有詔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54章 糾結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08章 在宮中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122章 覆滅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95章 破虜(上)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94章 目的第030章 立威(上)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
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002章 歙縣逃犯(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47章 有詔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54章 糾結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008章 在宮中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122章 覆滅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95章 破虜(上)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94章 目的第030章 立威(上)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