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

整整一天,俺答的中軍毫無動靜,既沒有怒而興師猛攻德勝堡,也沒有因爲左翼大敗而順勢撤圍,倒彷彿一個顢頇醉漢般反應遲鈍。

但德勝堡中之人,上到半拉子欽差高務實和大同鎮守黃孟宇,下到以馬巍爲首的大同諸將,沒有一人敢放鬆警惕。畢竟在他們看來,俺答的反應實在極不正常,這種打又不打,退又不退的表現,完全不符合這數十年來俺答所展現出的風格。

俺答應該是一個果決而又固執、精明而又大氣的領袖。

由於鎮守太監在此,馬芳的戰報也已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德勝堡,戰報裡說馬芳此役“是日忽雨,遂決議出兵,虜等弓弦既軟,又遭突襲,故大潰。芳等分進合擊,追敵百里乃回,得虜首五百二十七級,戰馬百二十匹,傷敵及繳獲無算。實數十年來出漠第一功也。”

前文曾有述,明軍對戰蒙古,擊退乃至擊敗敵軍並不算少見,但斬首卻十分困難。此役馬芳一戰斬首五百多級,說是“數十年來出漠第一功”也許略有誇張,但的確也是極其少見的大勝。

按理說,俺答先是中軍被襲,意外傷了得力干將恰臺吉,接着又接到長子辛愛所部大潰的消息,其心情應該要麼驚怒,要麼驚懼。

若驚怒,則應該出兵報復;若驚懼,則應該順勢退兵。

可是,偏偏俺答全無反應。

這下子,反而輪到德勝堡中的明軍驚疑不定了,大家幾乎都認爲俺答是在策劃一場大陰謀,唯有因爲自家家丁受損嚴重而一整天悶悶不樂的半拉子小欽差高務實對此持反對意見。

高侍讀言之鑿鑿地表示:俺答雖不退兵,卻一定會請和,且不僅請和,還會請求朝廷冊封。

高侍讀的理由倒也不算很複雜:俺答原先擔憂孫子會被明廷斬殺而出兵威脅,但現在朝廷冊封把漢那吉的消息已經傳出關外,俺答出兵的理由已經不成立。

同時,由於明軍一方面守備得宜,一方面出擊獲勝,俺答應該清楚這次出兵討不了什麼好處,而他自家原本就遭災嚴重,今年前兩次出兵劫掠也都被馬芳、戚繼光等打了回去,再算上這一次,已經是一年出兵三次而又徒勞無功,這實際上已經嚴重超出了蒙古自身的承受能力,他再繼續打下去,大明方面根本無所謂,他自己卻要生生把自己拖垮。

但道理說到這一步,大家認爲還不夠,因爲僅僅如此的話,了不起俺答退兵也就是了,畢竟大明其實也沒有能力奔襲數百里去打他土默川本部,何至於請和請封?

本來高侍讀是沒有什麼興趣給這羣邊關戰將們上政治課的,但考慮到他在這邊的分析一定會上達天聽甚至通過朝廷邸報而公告天下,因此出於“養望”考慮,高侍讀還是勉爲其難地給他們簡略分析了一番。

按照高侍讀的說法,俺答請求與大明和好通貢不是一次兩次、一年兩年了,這麼多年來他其實一直在朝這個目標努力。原先是大明方面一直不答應,也不肯跟蒙古進行什麼談判,所以俺答總想着靠武力威脅和掠奪邊地來逼迫大明同意,以達成通貢的目的,順便維持蒙民生計。

然而近幾年,尤其是今上繼位以來,大明邊防愈加鞏固,使俺答多次南下不僅徒勞無功,反而損失不小,同時俺答的土默川本部卻連年遭災。此消彼長之下,俺答的實力相對於大明來說,反而下降了。實力既然下降,以武力入侵爲威脅的法子當然就更不靈光——今日之敗就是明證。

俺答作爲右翼蒙古大汗,必須爲自己的子民謀一條生路,既然來硬的不行,那就只好來軟的,只能把目光轉回請和求封上來。正巧此時他那孫子一時糊塗,玩了一出請降,結果意外發生了:他不僅沒被殺,反而被冊封了!

俺答驚詫之餘,此時的心中也肯定會想:我孫子老老實實請降就能被冊封,我要是老老實實請降,明廷會不會也同意呢?此前那些年明廷總是拒絕,或許只是因爲嘉靖皇帝的緣故,現在的隆慶皇帝聽說和他爹的爲政大相徑庭——我要不就再試一試?

高侍讀的見解,大家覺得還是有些道理的,只是腦子裡總還是有些慣性作祟,不太敢相信俺答這老匹夫真能這麼老老實實。

高侍讀倒也不介意他們這種將信將疑的態度,而是說完這番話之後便去視察自己的騎丁去了——他一方面是心疼損失,一方面也是想親眼看一看、問一問這次的作戰情況,纔好分析對策和安排接下來的補充和訓練。

在前世,他上一代的幹部受太祖影響較深,而他這一代的紅朝幹部則受太宗的影響較深,所以他對於“交學費”這件事看得比較開,不過看得開歸看得開,交了學費之後必須要學到真本事,這也是他的底線。

這次高家騎丁隨麻貴出關偷襲俺答大營,麻貴的麻家達兵纔是主力中堅,這是之前就商議好了的事,而根據高珗的彙報,麻貴也的確沒有把高家騎丁放在最容易遭受損失的前鋒位置上,可即便如此,高家騎丁的傷亡居然還達到了麻家達兵的兩倍,這就難免讓高務實有些鬱悶了。

此前高家騎丁在漠南的確也打敗過一些剪徑蟊賊,甚至還一舉蕩平過一個見錢眼開的小部落,當時高務實還挺高興,覺得自己的投資見效挺快。可是今天這一戰打完他才發現,高家騎丁跟真正的精銳比起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雖然說高家騎丁此前也沒怎麼接觸過三眼銃,甚至沒有配備過罩甲,但其實高家騎丁是有配備上好柘木弓和皮甲的,就算臨時換裝有一些不習慣,但應該也不會嚴重影響戰鬥力,打出這樣的損失,只能說還是水平不到位。

可是問題在於,對於騎兵,高務實的確不是很懂,搜腸刮肚也只能想起一些似乎並不適合東方的騎兵戰術,譬如在某些小說中被高度神話的牆式衝鋒——那個戰術並不說不好,但它是有前置條件的,高務實認爲很多條件現在都不具備,比如最基礎的一點:馬匹就不對。高務實現在不可能弄來一批歐洲的高頭大馬來玩這個戰法。

任何戰術的產生,都必然跟其具備的條件和需要達成的目標相關聯,所以高務實思來想去,至少目前還是隻能在配備矮小但耐力十足的蒙古馬這個基礎上來想辦法。

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11章 交接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15章 切蛋糕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68章 幕後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94章 目的第100章 忽悠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85章 議定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277章 逆轉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005章 升官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50章 擔當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208章 剿殺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212章 誤解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05章 禁衛軍!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219章 汝契兄,別來無恙?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
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11章 交接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15章 切蛋糕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68章 幕後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94章 目的第100章 忽悠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85章 議定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277章 逆轉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005章 升官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50章 擔當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208章 剿殺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212章 誤解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05章 禁衛軍!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219章 汝契兄,別來無恙?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