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將至

既然要練兵,那麼就有三項“先期工程”需要提前辦,那就是清軍、勾軍和整軍。

所謂清軍,即指弄清現在軍隊的具體情況,包括且不限於查清人員之多寡、老弱、殘疾等,弄清軍中軍械之具體數目、養護好壞、備用庫存等各項細節。

所謂勾軍,其實就是指徵兵,鑑於遼東衛所兵的整體情況,加上遼南方面由於大戰較少,軍備方面很可能還弱於遼西甚至遼東等地,因此徵兵補充多半也是不可避免的。

至於整軍,大致就可以看做重新整編,這是高務實的一貫做派,他在安南時幾次收編降軍,都是經過簡單整編才進行下一步作戰的,如今在遼南,他也打算沿用這一成功經驗。

作爲金復海蓋兵備,高務實當然有這樣的權力來做這些事,不過高務實不是沒在基層幹過的人,深知兵備老爺一聲令下,下頭雖然肯定會動,但執行絕對不會太“給力”,尤其是清軍一項。

衛所之糜爛,那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別說指揮使以降的各級軍官都是這“糜爛體系”的一員,本身就不會具備“清軍”的主觀能動性。甚至就算指揮使吃錯了藥,真的願意去搞清軍這種極其得罪人的事,也容易被下頭的各級軍官欺瞞矇蔽,效果未必值得信賴。

所以,高務實才要調宣大將門來給遼南衛所“清軍”。

宣大將門屬於高黨嫡系,雖然他們在宣大本地照樣有一屁股的爛賬,未見得就比遼東將門乾淨到哪去,很可能也就是大哥二哥、半斤八兩的水準,但讓他們整理遼東衛所,尤其是在上頭有“嫡系大佬”壓陣的情況下,他們卻真不見得不敢!

反正老子幹完這一把之後遲早是要回宣大的,又不會在遼東落戶,得罪人就得罪人,怕什麼?得罪你遼東將門,總比得罪後臺靠山的麻煩要小得多吧?這筆賬,爺還算不明白?

這也就是高務實把馬棟、麻承恩和張萬邦調過來的主要原因,而並不是說高務實覺得遼東將領大不了仗,或者敢於在戰時不聽他的調遣。

遼東將領至少眼下還是有點戰鬥力的,至於說戰時會不會不聽調遣——你當我兵憲老爺這堂堂監軍是白做的,會不敢殺人?

再說,大明以斬首論功,原歷史上李成樑擊敗敵軍雖多,但論斬首累積也不過五千六百,就已經是“邊帥二百年未有”,可他高務實單隻這漠南一戰,前前後後殺了多少?這戰功可是都要算他這個“總指揮”一份的!

以他如今在軍界的威望,加上又是大明最得聖眷的文官,殺幾個不聽令的將領算得了什麼事?

李成樑折了李如桂一個侄兒不算,還二話不說就把孔東儒給趕緊調走,爲什麼呀?還不是生怕再折一個,所以乾脆把遼南全丟給高務實去折騰算了!

這就是所謂的老子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麼。

暫時來看,李成樑的確是躲得起的,因爲高務實很規矩,並不打算撈過界,現在一門心思都是整頓遼南。

又過了七八天,一路緊趕慢趕而來的馬棟終於到了,更厲害的是,他在開平的時候順道把他父親馬芳也給接了過來。

爺倆一到蓋州,高兵憲開城出迎,對武將而言,這算是隆重到了極點,以至於馬棟差點流下淚來。

當然,馬棟也知道,如果只是他過來,高兵憲多半就坐在兵憲衙門等他過去拜見了,之所以能開城相迎,那完全是靠着自家老爺子的面子。

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高兵憲這是給他馬家的面子啊!

馬芳自己也很激動,大明的文官們是個什麼調性,他打拼了一輩子,怎麼會不知道?當初他還在做總兵的時候,一個知府都敢在他面前大搖大擺,說起話來慢條斯理、不急不忙,甚至個別金榜進士出身的縣令,在他面前都敢平禮相見。

然而自己現在的東家高兵憲是什麼人?安南定北的六首狀元!

這樣的人竟然能親自開城相迎,光是這份面子,就夠他一個“南逃回回”剖肝瀝膽、盡心相助了!

所以當高務實笑呵呵地上前打算拱手之時,馬芳、馬棟父子已經齊刷刷翻身下馬,二話不說拜倒路中,口中連稱:“兵憲禮重了,老朽(末將)愧不敢當,愧不敢當!”

高務實大笑着上前,雙手用力扶起馬芳,拍了拍老將軍的肩膀,誠懇地道:“本想請老帥在開平頤養天年,閒暇時幫我指點家丁們幾句就好,豈料皇上天恩實重,以我弱冠書生主政遼南這偌大地方,委實戰戰兢兢,縱然夙興夜寐亦恐處置不周……尤其是遼東素多戰事,更怕遼南將驕兵惰,誤了皇上大事,不得已才請崇齋兄出面,將老帥請來。”

說罷又立刻轉向馬棟,彎腰伸手,虛扶一把:“崇齋兄,你我過去雖未謀面,卻不是外人,快快請起吧。”

高務實雖是虛扶,但馬棟卻也不敢讓他扶實了,順勢起身,微微躬身一禮:“棟久仰兵憲威名,如今能在兵憲麾下效命,實在三生有幸。棟素來口拙,別無他話,就四個字而已:萬死不辭!”

他說是口拙,之前馬芳也曾在高務實面前提到過這一點,不過今天這番話倒是說得很順,估計是這一路上就已經把這段話琢磨、練習過無數遍了。

高務實哈哈一笑:“死什麼死?我要是把你馬崇齋都能用死了,今後誰還敢在我麾下做事?再說,老帥縱橫邊地數十載,威震天下,你是老帥之子,自也英雄了得,區區遼南何人能置你於死地?”

誰料馬棟聽完慚愧道:“兵憲過譽了,家父常說我兄弟二人不肖,學不得他一半能耐,如今兵憲又如此說,棟實在越發惶恐,生怕壞了家父名聲。”

高務實笑着朝馬芳看過去,只見馬芳輕哼一聲,板着臉道:“你道我罵你們二人只是隨口說說?”

然後朝高務實道:“東……兵憲,實不相瞞,若論武藝,犬子兩兄弟如今其實倒也不輸老朽,論行軍佈陣,也有七八成模樣,但就是這性子,實在不成器。”

他嘆了口氣,又道:“就說今日這情形,換了老朽當年,只怕二話不說就會向你提個一二三四,把遼南軍務上的事情先說道一番,可你瞧瞧他,就只知道什麼萬死不辭!哈,萬死不辭?你一個當兵吃糧的,萬死不辭本就是你應該做的,有個屁好說!”

馬棟被老爹當着高務實的面一頓好罵,但卻只是面紅耳赤,根本不敢表露出半點不滿,更別說反駁了。

高務實見他也是可憐,開口對馬芳道:“老帥息怒,任誰有您這樣的父親,性子只怕都只能這樣。這件事吧,您可別怪晚生多嘴——您的責任其實反而更大一些。”

馬芳倒是沒料到高務實會這樣說,不過他也不生氣,只是詫異道:“老朽的責任還要更大一些?憑什麼?”

你瞧瞧,您老都一個退休老幹部了,開口說話都是“憑什麼”而不是“爲什麼”,這還不明白?您這脾氣擺在這裡,當兒子的又一直在您的威名下戰戰兢兢,那膽量、氣魄能上得來嗎?

----------

有老書友問“大人”這個詞的歷史演變,這題其實挺有意思,我看後續什麼時候如果劇情合適的情況下就簡述幾句吧,不過如果三言兩語說不清,也可能我會直接給個論文名,讓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看。捱罵多了,見諒。

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273章 倒臺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090章 降服第184章 變色龍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99章 借刀
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273章 倒臺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090章 降服第184章 變色龍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99章 借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