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

除了給張居正賜字,隆慶又派了司禮監排名最後一位的秉筆太監陳矩前往高大學士府,在高務實的引薦下,與高拱作了一番懇談。

次日,又有一旨下達高大學士府:“卿輔政秉銓,以朴忠亮直、不避嫌怨,致被浮言,朕已具悉。何乃再疏求退?宜遵前旨,即出輔理,以副朕毗至意,慎毋再辭。”

高拱這一次沒有再堅持,乃出府回閣視事。

然而這次事情註定沒法如此輕易了結,因爲就在高拱出府視事的同日,高拱的門生們坐不住了。

吏科給事中塗夢桂劾奏:“尚寶司卿劉奮庸,自以供事舊臣,妄意超擢,乃假建言瀆擾,動搖國是。宜亟賜罷,仍行究治,以爲人臣假公營私之戒。”

工科左給事中程文疏言:“輔臣拱竭忠報國,方萬世永賴,不可一日而無。奮庸與曹大野潛構奸謀,頃陷元輔,有乖體罪,不可勝誅。宜示遠竄,或加罷斥。”

兩人的意思大體差不多,認爲劉奮庸、曹大埜二人如此輕貶,十分不妥,要直接罷黜,甚至繼續追責。

這個奏疏,當日執筆票擬的張居正沒有做出任何批覆,直接下發到了吏部。

高拱在吏部見了,批覆道:“奮庸嘗供事潛邸,效有勒勞。大埜少年輕銳,亦系言官,未足深咎。請宥奮庸,復大野職。”

這個說法就有意思了:劉奮庸是裕邸舊臣,過去是有功的;曹大埜年輕氣盛,又是言官,就不要深究了,請皇上免除對他們的處罰。

皇上不是希望我和張居正放棄對抗,攜手同心,一力報國麼?行,這兩個人我不僅不追究了,還請皇上給他們官復原職。

疏入,皇帝不許,再次下旨曰:“此曹朋謀誣陷,情罪可惡,宜重治如法。以卿奏,姑從寬。奮庸如前旨,大埜降一級,調外任。”

於是,仍調劉奮庸爲湖廣興國知州,曹大埜則吃了虧,再降爲正八品的乾州武功縣縣丞,差點貶出官員序列。

張居正對此毫無反應。

日過四月,皇帝病體既無好轉,也無加重,衆臣皆以爲皇帝的身子雖弱,但可能也沒有什麼大礙了,只要安心靜養,總會有好轉的時候。

但皇帝自己似乎不肯好好休息,這一日在沒有吏部奏請的情況下,下旨命太常寺卿管國子監祭酒事丁士美,以原官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充東宮侍班官。又命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協理詹事府事張四維掌詹事府事。同時升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掌院事馬自強爲詹事,仍兼侍讀學士,協理府事,同教習庶吉士。

張四維前次病休了一段時間,這纔剛剛回京,一回京就發現自己莫名其妙的被污衊給高拱送了“八百金”,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別說高閣老歷來屬意於我,我根本無需做這些蠢事,就算我真要行賄,我是何等身家,高閣老是何等身份,我要送錢是八百金打得住的?

他纔剛回吏部當班,就被皇帝小升了一官,不過這也讓他想起自己被誣告的事,於是便以曹大埜疏連污及,上章自辯,因乞解職。

皇帝答覆說,那個事情已經解決了,你不要有思想包袱,趕緊遵旨赴任。

張四維的問題是小問題,他也只是按照慣例來辦,皇帝既然這麼說了,那就不要再繼續矜持了,於是回吏部當班不提。

同日,皇帝還升吏科左給事中宋之韓爲刑科都給事中;工科左給事中程文爲工科都給事中;禮科右給事中吳文佳爲兵科左給事中;工科右給事中宗弘暹爲刑科左給事中;刑科給事中陳三謨爲吏科右給事中;吏科給事中塗夢桂爲戶科右給事中;吏科給事中周良臣爲兵科右給事中。

由於這裡面大半都是高拱的門生,外界均認爲這是皇帝爲進一步安撫高拱而做出的表示。

對於此事,高拱和張居正都沒有直接表示,但僅僅過了兩天,高拱以吏部尚書身份上疏內閣,請調整飭蘇鬆兵備湖廣按察司副使蔡國熙于山西,提督學政。然後又以內閣首輔身份票擬同意,上呈皇帝。

皇帝見疏,鬆了口氣,覺得自己調和高拱和張居正矛盾這件事,基本應該算是成功了。

隆慶之所以會這麼覺得,是因爲他一直認爲高拱和張居正矛盾的起點,應該就是從處理徐階松江退田案開始的。而這位蔡國熙蔡副使,就是在海瑞從應天巡撫任上調走之後,派往蘇鬆處理徐階“專案”的。

這位蔡副使早年任蘇州知府時曾受過徐家的侮辱【無風注:前文有述】,因此他到任之後雖然不像海瑞那麼蠻幹,但對於徹查徐家非常上心,哪怕後來高拱寫信勸他不要太過,他也不太肯聽。

但蔡國熙個人操守極佳,且不像海瑞一樣喜歡來硬的,他是慢慢蒐集徐家罪證,不到罪證確鑿不出手,所以外界雖然對他持續打壓一位致仕元老不滿,卻也找不出什麼好的理由來。如此,蔡國熙便一直在蘇鬆兵備道任上幹到現在,而徐家也因此備受打擊,包括徐階的兒子徐璠、徐琨等都被揪出,甚至被髮配充軍。

隆慶是個厚道人,雖然心底裡知道高拱打壓徐黨的用意,乃至於他自己也有意壓制“光說不練”的徐黨,但把徐階搞到這個程度,終究不是隆慶的本意。只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也不好主動出面給徐階免罪。

隆慶覺得,徐階是張居正的恩師,高拱和徐階之間陰差陽錯搞成這樣,張居正在中間肯定不好做人,他和高拱的矛盾多半就是從這裡生起的。

因此,高拱此番調離蔡國熙,就讓隆慶十分高興,認爲高先生不管怎麼說,對自己交待的事情還是上心的,這個舉動肯定是爲了緩和與張居正之間的矛盾。

看來,自己這諸多做法,終於沒有白費,現在就看張先生那邊的了。

張先生那邊有什麼舉動嗎?並沒有,他一直保持着沉默,不管皇帝和高拱如何做,他都只是默默接受,既沒有順從迎合,也沒有主動對抗。

隆慶覺得,這或許也是默認的態度,畢竟張先生平時話也不算多。

朝廷的局面終於在皇帝的強力調解下逐漸緩和了下來,火藥味似乎已經漸漸散去。

但這並非雨過天晴,而只是暴風雨之前的異常寧靜。

因爲五月乙酉,隆慶忽然病重,這一次不同與往常,皇帝全身浮腫,甚至下不得牀了。

這一日,乾清宮裡跪滿了太醫,太醫院正領頭跪在地上,語帶顫抖地請皇上召見輔臣及太子。

隆慶偏着頭躺着,似乎聽到了,又似乎沒有聽到。

他知道,他的日子近了。

“傳……內閣三輔臣和……貴妃、太子等來。”

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87章 “生意”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35章 密奏第277章 逆轉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112章 東返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73章 厚道人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11章 交接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094章 目的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268章 揭謎(下)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
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87章 “生意”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35章 密奏第277章 逆轉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112章 東返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73章 厚道人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11章 交接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094章 目的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268章 揭謎(下)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25章 可戰方和(七)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