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覆滅

按照高務實原本的行程計劃,他是打算去天津港乘船到營口登陸,然後直奔蓋州赴任的。然而朱翊鈞聽說之後極力反對,認爲乘船不夠安全,“今春江南、遼東風洪二災並起,倘使此行於海上驟起颶風,豈非失我臂膀?”

朱翊鈞態度十分堅決,他不怕高務實去打仗,是因爲高務實已經證明過自己的能力,但他作爲大明頭號宅男,對於大海的莫測卻只是從文字得來。

在他眼中,昔年漕運改海運時,諸如“遇颶風毀船數十”這樣的記載,簡直不勝枚舉,他自然記憶猶新,不敢讓高務實去走這種危險路。

既然皇帝堅持,高務實也只好遵旨,於是改走陸路。

但走陸路就有些拜訪躲不掉了,譬如薊遼總督樑夢龍那裡,本來走海路可以不去,但走陸路就必須要去了。

薊遼總督駐地離京師很近,就在密雲,高務實去一趟倒也只耽誤大概一天工夫,於是帶着五百騎丁先往密雲去了,由於一行全部乘馬,半日便至。

密雲雖然是堂堂薊遼總督的駐地,但卻只是個縣城,城池不算大,但卻肉眼可見的堅固——不僅城高牆厚,由清一色的大青磚建築而成,而且青磚的中縫裡頭居然還能看見水泥,顯然是近幾年京華水泥出名之後再次加固的成果。

樑夢龍身爲薊遼總督,轄區有三巡撫之地:順天巡撫、保定巡撫、遼東巡撫,論地位高了高務實幾個層次,但他作爲張居正的門生能夠得到高拱的留用和提拔,早已算得上實學派的重臣,甚至需要叫高拱一聲“恩相”,對於高務實的拜訪,當然就不能等閒視之。

密雲縣縣城南門大開,薊遼總督樑夢龍親自率人在大門口迎接高務實一行。

說是迎接,畢竟既是科場前輩,又是上官,自是坐在馬上等高務實下馬先來參見。

“遼東苑馬寺卿高務實參見制軍。”高務實自報家門沒有提“山東按察使”,是因爲這個職務理論上不歸樑夢龍管轄,大明經常有這種交叉重疊的設置,以防地方權力過於集中,尾大不掉。

其實高務實是不喜歡這樣的設置的,因爲這也可能造成權責不清,一旦吏治腐敗,很多事容易出現扯皮——而事實也證明,原歷史上萬曆後期的吏治就已經不行了。

樑夢龍等高務實拱手說完這句話,立刻哈哈一笑,從馬背上翻身下來,上前虛扶了一把高務實的手臂,朗聲笑道:“夢龍盼與高龍文一晤久矣,今日一見,正要好好說話,何須這些虛禮?高龍文便稱我乾吉可矣,夢龍癡長几歲,便託大稱高龍文一聲求真,可好?”

乾吉,是樑夢龍的字,互相稱字,那是平輩論交的意思。

高務實略微遲疑,道:“鳴泉公乃科場前輩,又是務實上官,如此恐怕世人要說務實驕狂了。”

“誒,話不是這麼說的,輩也不是這麼論的。”樑夢龍笑容可掬地上前把臂,對高務實道:“昔日江陵張公爲我恩師,新鄭高公爲我恩相,二公本是志同道合的故友。如此算來,求真不僅與我同輩,而且近乎同門……你我平輩論交乃是至正之理,怎能說你驕狂?”

高務實心中一動,略微猜出樑夢龍的用意,便笑着點了點頭,微微欠身:“小弟見過師兄。”

樑夢龍哈哈一笑:“這纔對嘛……氣候炎熱,來,世兄且與愚兄督院說話。”

好傢伙,這下子你一句“師兄”,我一句“世兄”,兩人就算同門師兄弟了。

督院,不是都察院,而是指總督衙門。

有明一朝喜歡用“院”字來稱呼某些衙門,比如高務實在廣西時的巡按御史衙門,就叫察院;而此時的薊遼總督衙門,就叫督院;同理,如果是巡撫衙門,便叫撫院。

大概是礙於密雲僅爲縣城,城池相對逼仄之故,薊遼總督的督院談不上多麼氣派,甚至還比不上高務實在廣西時的桂林察院(察院在一省之中的各府均設,方便巡按巡視,桂林因是省會,乃主駐地),不過相比於桂林察院,這督院的戒備倒是森嚴了許多,崗哨密集,軍容也稱齊整,看得出樑夢龍雖是文官,但其治軍倒也算是有一套。

樑夢龍雖然走在高務實身前半步,但眼角餘光一直關注着高務實的一舉一動,見他仔細打量了督院的守衛士卒,不禁笑道:“這批士卒雖是本地衛所之兵,但經過戚元敬調教三年,總算有些模樣了,不過世兄見慣了精銳,‘安南定北’無一不勝,想必不大瞧得上眼,愚兄慚愧得很。”

高務實“安南定北”的宸翰,還是今天早上剛剛獲賜的,想不到樑夢龍這邊就已經得知了消息,聯想一下戚繼光在京師也安排了“情報員”,看來這些邊臣大佬手裡恐怕都有“駐京辦”。

不過對於樑夢龍這句話,高務實可不敢當,他雖然的確有“安南定北”之功,但他平時又不自己練兵,對於練兵一道基本還停留在紙面高手層次,他觀察這些士兵,也就頂多看看軍紀、精神,指望他像劉綎那樣看一眼就知道這人有幾分實力,擅長什麼兵器,甚至打起來是什麼風格,那是純屬做夢。

再說,戚繼光練兵之能,堪稱大明第一,絕無分號,他練出來的兵,高務實哪有信心質疑?他自家的家丁都是拜託戚繼光帶着練出來的呢——馬芳雖然教騎兵,但不負責軍容軍紀,這些全是戚繼光的首尾。而“安南定北”兩場實戰下來,高務實覺得效果相當不賴。

高務實連忙客氣了一番,話裡話外無非是自謙,順帶誇了戚繼光一波。

樑夢龍是仔細研究過高務實這個人的,早知到高務實肯定這麼說,也沒什麼意外,笑着拉他進了書房說事。

不在衙門正堂,也不在會客花廳,而是直接去書房,這說明樑夢龍是在刻意拉近關係,高務實神色不變,心裡卻明白了樑夢龍的用意。

看來,樑制軍是打算徹底和高黨綁在一塊兒了。

果然,兩人在書房中分賓主坐好之後,樑夢龍根本沒有虛頭巴腦的試探,直接進入正題,面色一肅,認真地問道:“世兄此番外任遼東,莫不是朝廷在遼東有大舉動?不知愚兄這邊該如何配合?”

呃……

高務實一時還真有些不習慣樑夢龍這樣的文官大佬如此直白,竟然滯了一滯,這才幹咳一聲,下意識四處看了看。

樑夢龍擺手笑道:“早就打發走了,此處就愚兄一人,世兄只要信得過愚兄,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高務實郝然笑道:“小弟謹慎過頭了……師兄,朝廷在北邊,這十幾年來一直都是講究‘西懷東制’,如今西懷業已達成,剩下的自然便是東制了。”

樑夢龍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接着又有些遲疑,道:“趁他病要他命,這道理愚兄自然是懂的,只是朝廷如今的府庫真能支持接二連三的大戰麼?須知今年江南、遼東都受災嚴重,皇上前前後後又免掉差不多七十萬兩的貢賦,而遼東方面此前也剛剛大戰一場,不僅賞賜還沒發放到位,各項物資的補充也都要時間,如今想要再次發動,恐怕不太容易啊。”

他說的這些,都是事實,高務實也心知肚明,不過高務實更清楚的一點是,遼東方面除了因爲今年遭災而肯定會有些缺糧之外,軍需物資其實基本還算充足。

真正導致遼東現在實際上出兵困難的,其實剛纔樑夢龍也說了——賞賜還沒發放到位。

誰的賞賜?李成樑所部。

有一件衆所周知的事,李成樑所部的戰鬥力跟賞賜那是直接掛鉤的,而今年這次漠南之戰,李成樑的功勞也很大,陣斬一名蒙古大部落首領不是開玩笑的,所以賞賜的問題就顯得更嚴重。

實際上包括戚繼光部在內,大明的軍隊對賞賜都是盼之又盼,畢竟平時的軍餉實在寒酸得很,只不過李成樑所部把這一點放大到了極致而已。

可以這麼說,李成樑部的特點,就是那種只要錢到位,敢上九天殺玉帝,能下黃泉斬閻羅的風格。

然而現在的麻煩就是,錢……有點難到位。

之前內閣議事的時候,就因爲高務實這一戰花錢太多,差點出了問題,現在如果高務實一到遼東,又莫名其妙的掀起一場大戰,只怕不僅內閣要再打口水戰,甚至這場口水戰極有可能還要波及整個朝野上下。

到了樑夢龍這個層次,對於朝廷大概還有多少錢,當然是有所瞭解的,就算不精確,也能知道得七七八八。

朝廷府庫之前幾年的確有所盈餘,可是一來朱翊鈞爲了突出仁政,不斷地減稅(農稅),二來各項邊防建設和換裝的開銷也越來越大,三來就是這次漠南大戰,預計得花掉上百萬兩,遠超戰前的估計——戰前他們只知道高務實要調動的國內兵馬不多,戰爭可能的持續時間也不長,所以按照平時的開銷水平算,大概只要二十多萬兩,頂破天三十萬兩。

一下子多了七十萬兩的大窟窿,朝廷還能支持跟圖們再打一場的可能性實在不大。

而且,指望皇上從內帑掏錢也不現實,明年潞王大婚呢,這可是皇上唯一的親兄弟,就算爲了作秀,也一定會辦得風風光光,哪裡還有錢拿來給遼東打仗去?

能把李成樑那裡該拿的賞賜補齊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

感謝書友“書友20190223180428135”、“書友20170131231943114”的打賞,謝謝!

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225章 三策(中)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00章 忽悠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47章 有詔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238章 暗流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33章 癱倒當場
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225章 三策(中)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00章 忽悠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185章 安南規劃!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97章 奪城殺兄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47章 有詔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238章 暗流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33章 癱倒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