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陽謀!

接下來的十天,高務實沒有繼續呆在明江城,而是去了海淵城給黃芷汀站臺,每每接見前來述職的土司,都有黃芷汀在一邊作陪。

有人或許會問,高務實不擔心被人抓住把柄,遭人彈劾說他大搞權色交易之類的麼?

這還真不怕。

大明在這個問題上比較神奇,對於大明官員與異族女子之間發生什麼“故事”,無論朝廷還是官員、士林,不僅不會大加鞭笞,反而會樂見其成,甚至洋洋得意。

有一個很出名的例子,當今兵部尚書吳兌在宣府巡撫和宣大總督任上時,與俺答汗的鐘金哈屯——也就是三娘子關系極爲親密,三娘子經常借視察邊境貿易的機會看望吳兌,並且就住在吳兌處。

當然,吳兌自己說是待三娘子如女兒一般,這個嘛……也不知道高務實的這位吳師兄在家的時候會不會也讓親女兒跳舞給他看,想必是不大可能的。

然而吳兌與三娘子之間的關係絲毫沒有引起大明內部任何人的不滿,相反經常有人在私下打趣調侃,甚至敢調侃吳兌當了土默特的“假汗”。

蒙古乃是大明兩百年的宿敵,這才封貢幾年?然而大明內部對於這種事情一點都不在意,甚至還覺得賺了……

高務實自然是深知這些情況的,所以別說他和黃芷汀還沒有發生什麼更進一步的故事,即便真是有,他也毫不在意,因爲朝廷對此搞不好還挺高興。

他也曾琢磨過這些人的心態,想來想去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這就好比後世中國男人娶了洋媳婦,大家知道了都是笑嘻嘻的,覺得這賺了啊!可是反過來,如果是中國女人嫁給洋男人,那情況就大相徑庭了。

說穿了,這不過是父系社會的一種普遍思想,因爲孩子的身份是由父親決定的,娶洋媳婦生的孩子,他也得跟父親姓,等於是壯大宗族,甚至更高逼格的說,是壯大了本民族;反之,那就是壯大了別族……

黃氏土司雖然按說本來就是漢人,但畢竟現在是僮人的土司,在大明朝廷眼裡,他們這個漢族身份是存疑的,大部分時候是被歸納到僮人一起,因此就算高務實真跟黃芷汀有什麼故事,大家也只會哈哈一笑,甚至跟他關係密切的那些人搞不好還會引以爲榮。

高務實不避嫌,黃芷汀似乎也不介意別人嚼舌根,每天若無旁人地跟着高務實出面接待前來述職的桂南土司,以地主身份給高按臺一一介紹。

她很清楚這些土司的德性,他們纔不會在意她跟高務實有沒有發生什麼,他們只會在意高務實對她的態度夠不夠好、有多好,只有這一點纔是關鍵。因爲在張任病重之後,高務實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就相當於朝廷的態度。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高按臺對黃家大小姐很是滿意啊……

於是短短几天下來,黃芷汀在桂南的地位明顯提高,原本前幾年大夥兒還只是把她看做思明府無人主事時期的一個臨時過渡人物,將來不管是黃承祖重新振作,還是黃應雷“懂事”了,思明府都沒她黃大小姐什麼事,最終無非和某個土司聯姻,生兒育女去罷了。

可是現在看來,情況似乎有些變化,黃大小姐不僅代攝思明州務,她原本就實際代攝府務的身份也沒有發生變更,這不由得讓一部分目光比較長遠的土司們產生了某些聯想。

莫非朝廷要廢黜黃應雷甚至黃應聘的繼承權,轉而讓黃芷汀將來襲職?

這可不是什麼天荒夜談,朝廷是真的有這個權力的!

土司雖然是土皇帝,但除了在明初的時候之外,後來的襲職被朝廷管控得越來越嚴,比如高務實剛剛編纂完的《大明會典》中就有很多明確的規定。

如襲職年齡規定方面,永樂十五年時規定土司子弟年滿十歲可以襲職,但到了弘治二年,則改成了年滿五歲可以勘定立案、十五歲以上可以襲職,如年未及則令協同流官管事等等。

又如襲職程序,按血統論襲職固然是一個方面,早期土司襲職必須親自去京師服闕,拜見皇帝之後一切無誤,才能襲職。到了正統六年,開始“就地襲職”,成爲保勘。

其保勘程序爲族目、屬官及地方頭人聯名作保,轉呈鎮守總兵官堪合,再轉送京師批准。弘治三年時又改爲武職襲職程序,即“該各衙門報送,布政司查勘蔭敘文冊相同,別無他弊,轉行撫按官覆查,行令具奏定奪,若有爭襲不明者,許撫按官推委三司堂上官一員,親詣保勘,結報布政司,即爲具奏,若尋思阻滯,聽巡按糾奏。”【無風注:出自《孝宗實錄》。】

這段話可能有些繞,簡單一點說就是:巡撫、巡按可以決定土司襲職人選!

尤其是,如果巡按認爲襲職人選不對,他可以糾奏!

這下子情況就很明白了:假設現在黃承祖突然死了,而高務實覺得黃應雷兄弟二人不適合襲職,那麼他就完全可以直接指定黃芷汀來襲職,根本無視什麼男女問題——反正大明兩百年下來女土司多了去了,又不是什麼新鮮事。

土司固然牛逼,可是誰當這個土司,是朝廷說了算的。再確切一點講,是巡撫和巡按說了算的,尤其是巡按,哪怕巡撫跟他意見相左,他都可以上奏朝廷要求重新再定!

“八府巡按”在各類影視劇裡那麼牛逼,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個區區七品的小官,在地方上真的是啥都能管、誰都能管!

說實話,除非是那種在朝廷中樞根深樹大的總督和巡撫,一般的督撫還真不樂意隨隨便便跟巡按頂牛——你一個二品大員(這是虛指,一般在二品左右)跟七品巡按鬥得你死我活,最後搞不好還是你吃虧,這換了是你,你也不樂意幹這種蠢事啊,太不划算了。

所以通常督撫都是這麼想的:總歸人家只幹一年,且忍一忍吧,說不定忍過去就好了,下一任巡按沒準好說話一些。

所以因爲這些原因,桂南土司們現在是真把黃芷汀看做“家主”了,不光是因爲主家實際上收回了思明州,把思明州的力量全面控制在手中而實力大增,更重要的就是因爲黃芷汀背後現在看起來站着高按臺!

這可是能決定他們的祖業能不能順利承襲的真正大佬!

有些土司中的倒黴孩子,因爲遲遲不能得到歷任巡按的認可,甚至從幾歲等到幾十歲,其治地一直由土目、土舍代掌,久而久之,威望盡失,乃至還有被土目、土舍最終取代的。

大家誰也不想鬧到那個程度啊——要知道這位高按臺在朝中可是相當有背景的,要真是得罪了他,幾十年承襲不了世職的這種倒黴催,說不定就輪到自己的兒女了。

在海淵城逗留十天之後,眼瞧着黃芷汀在桂南土司之中的威望逐漸達到他心中的預期,差不多已經是“桂南女王”的模樣,高務實終於大手一揮,率衆啓程,一路向西,奔着泗城州而去了。

----------

爲女王大大賀,爲女王大大背後的高大大賀~~求訂閱,求月票,求各種票啦~~!

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90章 去遼陽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073章 厚道人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217章 臺灣島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18章 鎮暹羅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213章 交心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64章 聯名信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29章 複雜第132章 遇刺!
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90章 去遼陽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決斷第073章 厚道人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217章 臺灣島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18章 鎮暹羅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213章 交心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64章 聯名信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29章 複雜第132章 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