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當務之急

重新組建薊遼督師府,成爲了最爲重要的任務。

遼東一帶的情況有所不同,以前戰事緊張的時候,機構人員重疊,比如說這遼東巡撫和遼東經略,兩人都可以調動軍隊,若是兩人的意見不合,互爲掣肘,很是誤事,這種情況,在天啓年間的時候,達到了高潮,天啓元年,遼東巡撫王化貞與遼東經略熊廷弼兩人的意見不合,各自爲戰,結果導致明軍在遼東大敗,退守山海關,關外千里之地,悉數丟失。

後來,朝廷還設立了薊遼總督,職能與遼東經略差不多。

至於說遼東督師,是指揮遼東戰事、管理遼東民生的最高領導了。

這些職位,因爲出任的官員,幾乎都倒黴了,朝廷也就沒有繼續任命了,張鳳翼和盧象升都曾經短時間擔任遼東經略,蘇天成就任薊遼督師之後,曾經提出來了要求,不要任命什麼薊遼總督、遼東經略和遼東巡撫等職務了,薊遼的事務,盡歸薊遼督師統領。

政出一門才能夠令行禁止,下面才知道怎麼做。

可這樣一來,蘇天成需要的人手就多了。

薊遼督師可不僅僅是管着軍事上面的事情,還有民生,而且民生是很重要的一塊,所以說薊遼督師府,需要大量的官吏。

朝廷之中,願意到遼東的官吏,少得可憐,可以忽略不計了,蘇天成也沒有想着用京城的官吏,那些人,大都是一些官油子,八面玲瓏,這樣的風氣,帶到了遼東來了,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督師府的官吏設置,也完全體現了軍事與民生結合的特點。

督師以下設置有都督同知,都督僉事。斷事官,經歷,知事和典史等等,名義上,督師府主官薊遼軍事,其實民生也一併管理,所以說。督師府的官吏,還要負責民生事宜。

督師府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受兵部的節制,可以決定管轄範圍內軍官的升遷和罷黜事宜。

督師府的官吏配備,一直都是蘇天成頭疼的問題。

有幾個人已經確定下來了,那就是蘇俊、蘇二童、藍橋正、鄧輝等。這些人,都在陝西做事情,這一次,蘇天成已經上了奏摺,調他們到遼東來做事,這些人都是以都察院僉都御使的身份,出任正五品的斷事官。這些人工作的重點,也就是在民生方面的。

至於說都督同知,就是洪承疇了。

至於說都督僉事,有兩個人選,分別是榆林營都指揮使盧象升和大同總兵官張鳳翼,這兩人都是負責邊防的,也是在蘇天成的直接領導之下的。

蘇天成還需要一個最爲重要的助手。

這個助手,必須能夠主持督師府的日常工作。蘇天成不一定時時刻刻都呆在督師府的,他需要到山海關、錦州、大淩河城等地方去巡視,甚至會到大同、寧夏以及登州、萊州等地方去,離開寧遠的時候,必須有人主持事務,這個人非常關鍵。

有了這個助手,蘇天成能夠擺脫繁雜的日常事務。專心與戰略方面的思考。

督師府的具體事情很多,自己沒有那麼多的精力。

這個人必須是文官,而且熟悉軍事的,能力不能夠欠缺。遼東的事情非常複雜,需要能力來協調指揮。

思來想去,蘇天成想到的最好人選,就是自己的恩師,兵部左侍郎徐爾一。

崇禎十二年正月十六。

聖旨下來了。

洪承疇以兵部尚書、江寧營都指揮使的身份,兼任都督同知,徐爾一以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的身份,出任都督同知,盧象升以兵部右侍郎、榆林營都指揮使的身份,兼任都督僉事,張鳳翼以兵部尚書、大同總兵官的身份,兼任都督僉事。

蘇俊、蘇二童、藍橋正、鄧輝以都察院僉都御使的身份,兼任斷事官。

柳敬亭出任經歷,徐繼禮出任知事,顧興鬆出任典史,俱爲正七品的官員。

徐繼禮是柳如是的堂哥,顧興鬆是顧橫波的哥哥,這也是因爲柳如是的家人和顧橫波的家人聯繫到兩人了,想想柳如是和顧橫波都嫁給了蘇天成,身份顯赫,身居京城,誰敢說她們過去的事情,所以家人找上門來了,還是朱審馨做主,在兩家人之中,分別推舉出來一個能幹的年輕人,跟着蘇天成做事情。

朱審馨做主的事情,蘇天成也不能夠反對,只好將兩人安排在自己的身邊,看看兩人的能力如何,考慮今後是不是推薦到其他的地方去做官,好在這兩人都是貢生,也算是讀書人,如此的安排不會引發多大的爭議。

至於說督師府其餘的官吏配備,蘇天成不會考慮那麼多了,這些具體的事情,都要交給即將上任的徐爾一去考慮了。

正月二十,徐爾一等人走馬上任。

蘇平陽也順利致仕,回到了京城,開始安安心心的做蘇府的管家了。

徐爾一等人到了寧遠,蘇天成專門安排酒宴,爲他們接風,同時也大大舒了一口氣。

徐爾一很是注重規矩,雖說是蘇天成的老師,但現在是蘇天成的直接下屬了,禮儀還是很到位的,徐爾一就是這個脾氣,蘇天成也沒有辦法,只能夠是接受了。

蘇天成很是爽快,吃飯的時候,宣佈督師府一切的大小事宜,都請徐爾一負責,也就是說,日常的事情,都是徐爾一說了算。

飯後,驚愕的徐爾一還沒有明白過來,蘇天成坦言相告,自己是不會關係督師府裡面的具體事宜的,包括諸多官吏的配備,這些方面,請恩師多多考慮,兩天之後,自己就要離開寧遠,到錦州和山海關去看看情況了。

蘇天成也沒有忘記,重點說到了民生方面的問題,遼東各地荒蕪的情況,令人揪心,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改變,其實這裡的土地還是肥沃的,但因爲多年的戰事,無人敢於耕種,這種情況令人痛心,可要改變這樣的情況,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徐爾一有着同樣的感受,認爲不能夠解決民生的問題,遼東難以穩固下來。

蘇天成最後說出來了實話,如果不能夠解決遼東民生的問題,解決後金的問題,就無從說起,必須要讓遼東富裕起來了,有了足夠的底氣,才能夠最終考慮剿滅後金政權的事宜,當然,要讓遼東一帶的老百姓安心種地,平靜生活,大淩河城的問題必須要解決,這樣關寧錦防線纔算是完備了,後金輕易不敢覬覦這裡。

聽了蘇天成的話語,徐爾一很是激動,拍着胸脯說了,一切的事情,他都會辦理妥當的。

蘇天成重點還是關心徐繼禮和顧興鬆的情況。

這兩人的身份不同了,若是不知道自制,佔着特殊的身份,胡作非爲,衆人也是不好說的,包括徐爾一,都會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最多就是訓斥一下,至於是蘇俊、蘇二童等人,蘇天成一點都不擔心,這些人做事情勤勉,頭腦都是不錯的,服從指揮方面,肯定是模範。

蘇天成在後花園見了徐繼禮和顧興鬆兩人。

考慮到柳如是和顧橫波兩人的感受,蘇天成說話還是很注意的。

柳如是幼年就被賣給名妓徐弗爲養女,真正的身世,自己也不清楚了,徐繼禮是徐弗的侄子,也算是柳如是的堂哥,至於說顧興鬆,是顧橫波的親哥哥。

兩人入朝爲官,肯定是柳如是和顧橫波同意的,而且也是有着這樣的想法的,女人都是有虛榮心的,自己的情況好了,能夠幫助到家人了,周圍人絕對是羨慕的,徐繼禮和顧興鬆兩人進入朝廷,就是七品官員了,這樣的事情,很快就會傳開的,有朝一日,柳如是和顧橫波回孃家去,不知道受到多高規格的接待。

一番簡單的交談之後,蘇天成算是滿意的。

兩人都比較拘謹,他們是第一次見到蘇天成,這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妹夫,在家鄉早就是如日中天了,要不是周圍的鄰居時常叨嘮,他們也不好意思到京城去找的,想不到找到了京城,進入找到了一頂官帽子和一身的官服了。

兩人的性格都屬於比較謹慎的,屬於那種不愛惹是生非的人,這也是讀書養成的習慣,但兩人也不熟悉官場上的事情,更不要說做事情了,在督師府做知事和典史,事情是不少的,而且很具體,需要和方方面面的人物打交道,甚至沒有休息的時間。

考慮到這些,蘇天成說的比較多,主要就是叮囑兩人,做事情勤勉,不懂的地方,儘管請示上面,若是覺得不方便,可以直接找到徐大人詢問,不要擅自做主,更不要接受本地軍官的饋贈,萬萬不能夠貪圖錢財,銀兩不夠用了,儘管給自己說。

準備好了一切之後,蘇天成要離開寧遠了。

祖大壽的話,他記住了,其實他的想法,也是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收回大淩河城,大淩河城作爲第一道防線,有着異常重要的作用,那裡的地形特殊,易守難攻,當初的大淩河之戰,後金無法攻打下來,採取圍城的戰術,令守城的明軍崩潰,這才取得勝利的。

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405章 募捐(1)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67章 血戰(1)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186章 行動(3)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60章 震動第92章 會試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844章 慘敗(2)第66章 鄉試第248章 協調會(2)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117章 硬骨頭(2)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034章 聖旨第112章 善後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8章 交易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191章 稱帝(3)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054章 遼東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820章 面對面第88章 拜訪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398章 燧發槍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490章 近憂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676章 分析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00章 殿試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752章 大度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2章 善後
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405章 募捐(1)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67章 血戰(1)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186章 行動(3)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60章 震動第92章 會試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844章 慘敗(2)第66章 鄉試第248章 協調會(2)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117章 硬骨頭(2)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034章 聖旨第112章 善後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8章 交易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191章 稱帝(3)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054章 遼東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820章 面對面第88章 拜訪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398章 燧發槍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490章 近憂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676章 分析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00章 殿試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752章 大度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2章 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