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遇匪

其實閆子章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如果在路上耽誤了太多的時間,肯定不合適,這就好比是打游擊,沒有固定的根據地,戰果肯定是不大的,頗有些臨時應付的滋味。必須儘早趕到孟津,讓老百姓知道,朝廷的救濟,已經到了。

簡單的思索之後,蘇天成做出來了決定,閆子章帶着一百軍士,還有十萬兩白銀,四天時間,趕到孟津,現場開始賑災工作,自己帶着剩下的軍士,沿路救濟的同時,儘早趕到開封府,採購糧食物資之後,直接到孟津。

朝廷救濟河南的消息,迅速傳開了。

這也是蘇天成一路救濟災民,大力宣傳的結果,朝廷已經知道河南的災情,專門派人來了,要求諸多的流民,迅速回到家鄉去,等候救濟。

消息傳開的同時,也引起了河南各地土匪的注意。

這些土匪,佔山爲王,習慣了燒殺搶掠的生活,恰逢河南這幾年,遭遇諸多的災害,好多的農民,沒有飯吃,爲了活命,索性落草,土匪的隊伍,迅速發展壯大了,有幾股的土匪,號稱超過萬人了。

崇禎四年的時候,有幾股流寇進入了河南,雖然遭遇官兵剿殺,但有些軍士,僥倖活下來了,也加入了土匪隊伍裡面,有些流寇,以前就是大明的官兵,熟知官軍的作戰習慣和經驗,經過他們的訓練,土匪隱隱有了戰鬥力了。

按說這次朝廷賑災,本來是大快人心的事情。而且有一千多的軍士護衛,土匪是不應該動歪主意的。但還是有不怕死的土匪。

杜老三就是其中的一個。

杜老三是衛輝府琪縣人,祖輩都是農民,崇禎二年,杜老三與鄰居發生口角,失手將人打死,爲了逃避官府的處罰,離開家鄉,躲進了大山裡面。他身體強健。有着一股子的蠻力,爲了活命,慢慢開始打家劫舍的勾當,一年多時間之後,慢慢糾集不少人,佔山爲王了。

崇禎四年,杜老三的隊伍。迅速的發展壯大,這得益於他的隊伍裡面,有了一個軍師,軍師是個秀才,名字叫做鄧輝,好像是遭受了什麼冤屈。迫不得已,落草爲寇。

這個落魄的鄧輝不簡單,熟悉行軍作戰的事宜,能掐會算,每次行動。計劃都是周密的,按照鄧輝的佈置。好幾次的搶劫,都是滿載而歸,還搶到了幾個女人,這下杜老三的名氣大了,投奔的人,也多了,短短時間,山寨裡面,集聚了近萬人了。

杜老三的自信心急劇膨脹,他已經不認爲自己是土匪了。

朝廷賑災,派出軍隊護衛,杜老三想着,如果剿滅了這一股的官兵,得到大量的銀子,自己豈不是能夠朝着更高的目標發展了。他是粗人,聽過水滸傳的故事,以爲自己發展壯大了,朝廷招安了,就可以做官了,可以光宗耀祖了。

杜老三找來鄧輝,商議打劫朝廷賑災隊伍的時候,誰知道,鄧輝激烈反對,認爲這樣的事情,是不能夠做的,還說了一大通的聖人君子的道理,杜老三很是反感。

他派出了土匪,打扮成爲流民,暗中觀察,得到的消息,官兵只有一千餘人,有一百來人,帶着少量的銀子,已經朝着懷慶府去了,餘下的賑災隊伍,帶着大量的白銀,估計有百萬兩,一路上要不斷的接濟流民和災民,行軍的速度很慢。

聽到這個消息,杜老三的眼睛都綠了,不管有什麼危險,他都執意要打劫了,要是成功了,有了這麼多的銀子,可以做任何事情了。

爲了防止鄧輝壞事,杜老三嚴格保密,暗暗佈置。

杜老三還是不笨,他想到的辦法,是讓山寨裡面的弟兄,裝扮成流民,趁着救濟的時候,突然發難,只不過一千來人的官兵,每人吐口唾沫,就淹死他們了。

鄧輝還是知道了杜老三的安排。

他感覺到後怕,這一年多時間,山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那是遵循了一個原則,絕不和官府對着幹,侵襲的都是商賈和富戶,包括一些老百姓,河南一地,也遭遇了流寇的侵襲,官府重點對付流寇,沒有精力剿滅土匪。如果說真的想着和官府對着幹,引起了注意,今後的日子,肯定是不好過的。

連續兩次苦口婆心的勸阻,沒有絲毫的效果,杜老三已經在加緊籌劃。

鄧輝感覺到危險臨頭了,朝廷賑災的銀子,要是被土匪搶了,朝廷還不派出大軍進剿,別說你幾千土匪,就是上萬人,也禁不住這樣的陣勢的。

他的話,比不上以前了,土匪隊伍裡面,進來了一些所謂的義軍,這些人,膽子很大,就是想着和官府對着幹,他以前制定的策略,慢慢被扔到一邊去了。

委身爲土匪,對於讀書人來說,是莫大的恥辱。鄧輝這樣的選擇,本來就是權宜之計,到了這種時候,他的心思,迅速發生了變化,計劃離開杜老三了。

一路救濟災民和流民的同時,蘇天成也沒有閒着。

河南境內,有不少的土匪,他早就知道了,所以,進入河南之後,驍騎營內緊外鬆,時刻做好戒備,他不斷的告誡諸多的將士,千萬不要小看土匪,土匪雖然沒有什麼組織能力,但大都是亡命之徒,做事情不計較後果。

跟隨賑災隊伍的災民和流民,慢慢的增多,這是很大的難題,災民和流民行進的速度,不可能很快,要是帶着這些災民和流民,大大影響了速度,可拋下這些人,也是不合適的,經過考慮之後,蘇天成開始和沿路的縣衙官吏商議,就地安置這些災民和流民。

安置是需要銀子的,這方面,蘇天成一點都不吝嗇。

驍騎營的將士,按照蘇天成的要求,不去麻煩地方官府,不增加地方負擔,自備乾糧和帳篷,謝絕地方的宴請。

進入了河南境內,蘇天成的名氣慢慢的傳開,和他接觸的地方官吏發現,這位賑災的巡按御史,根本就無法糊弄,不吃請,對相關的救濟事宜,很是熟悉。

經過新鄉的時候,跟隨賑災隊伍的流民和災民,已經安置的差不多了。

隊伍加快了行進的速度,按照這樣的速度計算,兩天之後,可以到達開封府轄下的陽武縣,八月初八,可以到達開封府。

錦衣衛送來的消息,令稍微輕鬆一些的蘇天成,迅速緊張起來。

他召集驍騎營的軍官,商議情況,原來,錦衣衛經過偵查得知,衛輝府境內的土匪杜老三,注意到了賑災隊伍,可能會有所動作了,至於怎麼行動,錦衣衛沒有具體的情況。

杜老三號稱有萬人的隊伍,面對這樣的亡命之徒,肯定是不能夠輕視的。

商議的具體辦法,一是加強戒備,二是加快行進的速度,一千人的驍騎營,不可能去剿匪,重要的任務,是賑災。

八月初五,賑災隊伍,遇見一股流民,大約有一百多人。

這些流民的情況,有些奇怪,絕大部分都是青壯,以往遇見的流民,大都是老弱病殘,老人、小孩和女人居多。

這些流民,臉上沒有菜色,雖然穿的破破爛爛,盡力表現出來頹廢的摸樣。

看見這些流民,蘇天成很快想到了錦衣衛送來的情報,他隱隱明白了什麼,真的是要感謝董昌,一直都關心他,命令河南境內的錦衣衛暗線,給自己送來諸多的情報。要不然,忽略了這些情況,可能造成大的災難。

驍騎營的軍官,同樣發現了這個問題。

一番密議之後,蘇天成拿出了巡按御史文書和符牌,密令五名軍士,帶着這些東西,迅速到新鄉縣,調集巡檢司軍士,包括縣衙部分的衙役,速來增援。

同時,他命令軍士,嚴密關注這一百來人,找出裡面的頭領。

鄧輝就在這一股的流民裡面。

杜老三下定決心之後,鄧輝不再反對,也沒有提出什麼建議,只不過提出來一個要求,要跟隨行動。

鄧輝出現轉變,杜老三當然高興了。

所以,在安排第一批喬裝的土匪的時候,要求鄧輝負責。

跟隨賑災隊伍半天時間,鄧輝就被請到了臨時搭建的帳篷裡面。

他一直在觀察這支賑災隊伍,感覺到這支隊伍,有着非同一般的氣勢,預料到杜老三的行動,將遭受到重大的挫折,可自己這麼快,就被請到帳篷裡面,這是出乎預料的。

進入帳篷,他看見一個年輕人,背對着他。

帳篷裡面,陳設非常簡陋,幾乎看不見什麼東西,看來是準備隨時拔寨起營的。

“說說吧,你是什麼身份,僞裝成爲流民,究竟想幹什麼。”

年輕人的話語,讓鄧輝的身體顫抖了一下,有些反應不過來了,自己沒有絲毫的特殊地方,一直都僞裝的很好,怎麼會暴露啊。

年輕人轉過身。

“我是負責河南賑災的蘇天成,看你的樣子,好像是讀書人,你最好直接說出來目的,究竟想幹什麼,這是你的機會,要是不想說,就爽快點,我不想耽誤時間。”

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189章 稱帝(1)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2章 破局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9章 廟會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490章 近憂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483章 抉擇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082章 暗戰(3)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013章 誤判?(2)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236章 擴軍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034章 聖旨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509章 刺激(1)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448章 誓師第847章 慘敗(5)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821章 廷議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792章 偶遇(3)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165章 苦嶺關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60章 震動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43章 慘敗(1)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081章 暗戰(2)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
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189章 稱帝(1)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2章 破局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9章 廟會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490章 近憂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483章 抉擇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082章 暗戰(3)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013章 誤判?(2)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236章 擴軍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034章 聖旨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509章 刺激(1)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448章 誓師第847章 慘敗(5)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821章 廷議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792章 偶遇(3)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165章 苦嶺關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60章 震動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43章 慘敗(1)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081章 暗戰(2)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