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穩住局面

濟爾哈朗還在吃飯的時候,代善來拜訪了。

這一次,濟爾哈朗的態度完全不同了,他馬上放下了碗筷,與代善進入了書房,關上門之前,濟爾哈朗沒有忘記吩咐管家,不管誰來拜訪,都說自己需要歇息,請客人改日來拜訪,他剛剛回到瀋陽,來拜訪的人,肯定是不少的。

濟爾哈朗與代善之間的交談,就顯得直接很多了,兩人的地位都不一般,不客氣的說,牽涉到到大清國的穩定了,濟爾哈朗很清楚,代善這麼快來拜訪,說到的事情很重要,而且代善肯定也是知道,阿濟格來拜訪過了。

寒暄之後,代善很快也步入了正題。

“鄭親王,在大明京師這麼長的時間,很是辛苦啊,我一直都有些擔心,特別是皇上決定立皇太子之後,生怕消息過早的泄露,若是大明朝廷知道了這個消息,肯定對你不利的。”

“有勞禮親王掛念了,皇上安排很是妥當,其實我早知道這個消息了,也是稟報皇上,馬上要離開大明京城了,皇上早就計劃好時間了。”

“回來之後,拜見了太子殿下了吧。”

“拜見了太子殿下。”

“這就好,皇上確立了太子,總算是穩固了我大清國的根基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今日見到皇上,我都不敢相信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皇上憔悴到這個程度了,大清國的事情太多了,皇上都有些吃不消了。”

“是啊,皇上自從上次病倒,身體一直都沒有徹底恢復,加之這些年以來,大清國遇見了諸多的事宜,皇上也是過於操心了,不過話說回來,牽涉到我大清國穩定的事宜,皇上也是必須要操心的,就說這次立下皇太子,時間本不是很合適,談判很大程度上面,迷惑和牽制了大明朝廷,可惜這樣的機會,還是不能夠很好的把握啊。”

濟爾哈朗點點頭,代善說的很直接,他也是這樣的看法。

“我也是這樣考慮的,不過見到皇上之後,感覺到皇上也必須要立下皇太子了,至少太子殿下可以替皇上分憂啊,名不正則言不順,太子殿下有了名分,也就能夠理所當然署理我大清國的事宜了。”

代善看了看濟爾哈朗,眼神很是深邃。

“鄭親王能夠這樣想,乃是我大清國的福氣啊,可如今的形勢下,有些人可不是這樣的想法,他們認爲,皇上決定和大明朝廷談判,決策本來就是有問題的,我大清國憑什麼要口頭上俯首稱臣,這次的草原征伐,有些人也認爲,我大清國的勇士,應該與明軍死拼,將入侵草原的明軍,徹底剿滅,甚至有人說了,若是睿親王帶領大軍,一定能夠獲得全勝的。”

濟爾哈朗楞了一下,很快開口說話了。

“禮親王,我覺得這樣的話,可不能夠隨便說出來,其實崇德元年的戰鬥,就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了,江寧營的確是驍勇的,絲毫不亞於我滿八旗,要我說,某些方面,要強於我們滿八旗,況且蘇天成指揮江寧營,能夠做出來正確的決策,這次征伐草原,乃是蘇天成親自指揮的,就算是睿親王帶領大軍迎戰,要是不能夠詳細策劃,恐怕也是慘敗的。”

儘管濟爾哈朗說的很是委婉,代善的臉上,還是出現了苦笑。

“鄭親王說的很是客氣了,我曾經慘敗在蘇天成的手下,這次進入草原,就引發了某些人的不滿,認爲我是蘇天成的手下敗將,憑什麼再次領軍作戰,是不是想着,讓正藍旗和鑲紅旗也全軍覆滅,敗軍之將不敢言勇,人家說的也是很有道理的,這次草原的作戰,我一直都非常謹慎,回到瀋陽,也有些後悔,若不是過於的謹慎,戰局可能是不一樣的。”

“禮親王千萬不要這樣說,我在大明京師大半年時間,至少明白了一件事情,蘇天成和江寧營,在大明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也是支撐大明朝廷的軍隊,我大清國必須要高度重視江寧營,皇上早就有這樣的認識,可惜的是,有些人依舊自我滿足,不相信江寧營的驍勇,禮親王遭遇江寧營的伏擊,所有將死拼死苦戰,無一投降,雖敗猶榮,若是有人在這方面鼓譟,那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代善嘆了一口氣。

“算了,不管怎麼說,我都是遭遇慘敗了,甚至被蘇天成俘獲了,我至今還記得,與蘇天成的幾次接觸,我一直都很奇怪,蘇天成如此的年輕,爲什麼能夠有着那麼大的能力和本事,能夠親手創建江寧營,這件事情也提醒我了,大明朝廷有着不少的人才啊。”

說到這裡,代善嚴肅起來了。

“我大清國,遭遇的危機是很大的,大明地大物博,這是我大清國難以比較的,爲了能夠抵抗大明朝廷,我們唯有團結一致,積聚力量,否則,遲早是被打敗,皇上時時刻刻都想到這件事情,時間長了,自然勞累,可恨的是,朝中有些人,想到的不是我大清國的興旺,不是如何的對抗大明朝廷,想到的是自身的權勢,自身的前途。”

“太子殿下的能力,或許不是最爲出衆的,戰功也不是最大的,但皇上一旦確立了皇太子,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就是要無條件的維護皇上做出來的決定,我們都是皇室中人,若是不能夠從全局來考慮,卻比較什麼戰功、什麼資歷,甚至是想着皇上應該立誰爲皇太子,那我大清國就危險了。”

濟爾哈朗點點頭。

“禮親王說的是啊,正是多事之秋,我們必須要擁護皇上做出的決定,擁護太子殿下。”

“鄭親王,你若是這樣的認識,我就放心了,我年紀大了,因爲被明軍打敗,甚至是生擒了,影響力不行了,有些人,認爲我沒有說話的資格了,不過我還是要帶頭擁護皇上,擁護太子殿下。皇上確立了皇太子,最近一點時間,瀋陽城內,不是很平靜,我覺得,你我有必要站出來了,讓瀋陽平靜下來,讓大清國平靜下來。”

“禮親王儘管吩咐就是了,我剛剛回到瀋陽,對情況不是很清楚,該做什麼事情,我聽從禮親王的安排。”

“那好,我就不客氣了,你我這就去覲見皇上,有些話,應該要說清楚了。”

代善和濟爾哈朗一同趕赴皇宮。

從皇宮出來,天已經黑了,兩人的行動,沒有隱瞞任何人,甚至擺起了排場,用八擡大轎進入皇宮,這是很少見的情況。

翌日早朝,代善和濟爾哈朗兩人都明確表態了,支持豪格統領對抗大明軍隊的戰鬥,兩人同時還從與大明朝廷的談判、草原征伐兩個方面,大力讚譽了皇上的英明睿智,認爲皇上做出來這樣的決定,是爲了大清國能夠更加的強盛。

兩人的核心意思,是支持豪格出任皇太子。

兩人的表態,很快在瀋陽引發了一陣的小波瀾。

滿八旗之中,代善和濟爾哈朗都是旗主,皇上統領正黃旗和鑲黃旗,豪格統領正藍旗,如此的情況下,等於是有六旗擁護皇上和豪格了,力量的對比是不用說了。

多爾袞和多鐸表示了沉默,沒有表態,但支持多爾袞的聲音,也在這個時候,慢慢消失了,僅僅憑着正白旗和鑲白旗的力量,不可能與六旗抗衡,何況還有皇太極的睿智。

因爲兩人的表態,瀋陽很快安靜下來了。

豪格的態度也開始出現變化了,按照衆人的認爲,豪格應該是對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等人,有着很大的意見的,因爲這些人不服他成爲了皇太子,可豪格的做法,恰恰相反,他很是照顧多爾袞和多鐸,多爾袞駐紮在廣寧,多爾袞駐紮在海州,沒有皇上的旨意,輕易是不能夠回到瀋陽的,但豪格向皇太極提出來了建議,多爾袞和多鐸平時就在瀋陽,若是遇見明軍的進攻,兩人趕赴廣寧和海州指揮,至於說阿濟格,豪格也提出來了建議,可以在征伐開始的時候,跟隨多鐸作戰。

豪格的這個舉措,贏得了讚譽。

同時,豪格對漢人的態度,也開始出現了轉變,很是信任范文程了,不少的事情,都徵求范文程的意見。

自從代善和濟爾哈朗表態之後,皇太極上朝的時間就少了很多了,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豪格主持討論,做出來決定,之後稟報皇太極,最終執行。

最爲重要的決定,就是抗擊明軍可能進攻的事宜,豪格與衆人商議之後,建議廣寧和海州的駐軍都要加強,滿八旗和漢八旗集中在三個地方,廣寧、海州和瀋陽,其餘地方的守衛,可以弱化一些,另外隨時準備徵召蒙八旗,一同與明軍作戰。

豪格與衆人商議的這個意見,得到了皇太極的贊同。

其中有一個微妙的變化,是衆人注意的,寧遠方面的防禦,代善與多爾袞共同負責,海州方面的防禦,濟爾哈朗與多鐸共同負責,瀋陽的防禦,豪格親自負責。

這實際上是限制了多爾袞與多鐸的權力,可多爾袞與多鐸是服從的,沒有提出異議,這也說明了,豪格的地位基本穩固了,大清國穩定下來了。rs

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75章 小王爺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669章 心結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268章 敵情第448章 誓師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034章 聖旨第705章 放心了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481章 準備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23章 唐海泰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34章 證據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231章 大婚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735章 青州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54章 遇險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767章 波動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414章 傷情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231章 大婚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90章 先手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705章 放心了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03章 遠見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201章 軍心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116章 硬骨頭(1)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159章 剿匪(1)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28章 上任第682章 屠城第1186章 行動(3)第93章 新科會元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969章 非凡一戰(3)
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75章 小王爺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669章 心結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268章 敵情第448章 誓師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034章 聖旨第705章 放心了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481章 準備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23章 唐海泰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34章 證據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231章 大婚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735章 青州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54章 遇險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767章 波動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414章 傷情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231章 大婚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90章 先手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705章 放心了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03章 遠見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201章 軍心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116章 硬骨頭(1)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159章 剿匪(1)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28章 上任第682章 屠城第1186章 行動(3)第93章 新科會元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969章 非凡一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