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近憂

回到巡撫衙門,蒲開強、左孝虎早就等候在這裡了,至於說都指揮使譚宗亮,已經調集衛所軍士,趕赴指定地點了,譚宗亮不會想到,衛所軍士,這次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作戰的所有安排,幾乎都沒有牽涉到西安衛的軍士。

蒲開強和左孝虎是滿懷希望的,他們對於江寧營,有着很大的期望,認爲江寧營剿滅流寇,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不會有多大的困難,不僅僅是他們,陝西省各級的官吏,也是這樣的看法。

蘇天成和蒲開強、左孝虎坐在了二堂。

明朝和幾百年之後的情況,也有相似之處,就從這做官來說,知縣和知府,大都是要親自斷案,而且需要關心錢糧的事宜,可上升到巡撫,具體的事情反而少了很多了,不需要親自審理案件了,也不需要過多關心錢糧的事宜了,相關的政策由朝廷發出來,從省裡官吏的情況來說,布政使主要打理民生事宜,按察使主要操心刑名事宜,都指揮使主要管理軍事上的事情,這樣看來,巡撫沒有多少具體的事情。

千百年來的情況都是一樣,官場上的官員,主要管好兩件事情,錢和人,這兩件事情是權力的體現,至於說到辦實事等等,那都是需要手裡有權力了,才能夠做好的事情,否則你就是有着天大的能力,也沒有施展的地方。

所以說,巡撫重點是管好官員,通過官員來做事情,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決斷的事情,都需要稟報巡撫,得到同意之後,纔可以實施的。

蘇天成是懷揣聖旨來到陝西省的。他有着直接罷黜和任命四品以下官員的權力,只需要上報朝廷備案,或者是等候朝廷的聖旨就可以了,這樣的權力,在大明朝來說,還是第一遭。就算是欽差大臣,也難以有如此大的權力。

蘇天成要求有這樣的權力,一方面是想着能夠實實在在的做事情,另外的一個方面,也是避免陷入到官員的爭鬥中間,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雖然歸巡撫領導和節制,但人家資格老了,若是有着不一般的關係。與巡撫對着幹,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其實這都是很簡單的道理,官場上的鬥爭,歷來如此,眼裡看到的都是權力,蘇天成過於的年輕,難以有什麼威信,如果花費精力與三司的主官爭取權力。必然影響到施政。

“大人,下官與左大人想着能夠早日得到捷報啊。”

“是啊。大人,江寧營驍勇善戰,一定能夠剿滅流寇的。”

蘇天成笑了笑,沒有說話,蒲開強和左孝虎恐怕不僅僅是想着說這些話,江寧營剿滅流寇。或許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但自己要治理好陝西,令流寇不再出現,那纔是最爲重要的任務,而且自己需要考慮的重點事宜。也不僅僅是剿滅流寇。

果然,蒲開強很快說到了其他的想法,也是蘇天成根本就沒有想到的事情。

“大人,陝西遭遇流寇多年的侵襲,這個地方民風刁悍,官府一直都是很頭疼的,因爲流寇的騷擾,這裡成爲了官員談虎色變的地方了,很多的刁民,都是擁護流寇的,時時刻刻都想到了造反,所以說,官府每年都要對流民進行管制,下官認爲,還是要採取果斷措施,徹底的剿滅流寇,嚴懲支持流寇的刁民和暴民。”

蘇天成看了看蒲開強,還是沒有說話。

這些天以來,蒲開強和左孝虎也彙報了陝西的若干情況,說出來的全部都是困難,都是陝西無法治理等等話語,似乎陝西的老百姓,已經成爲了洪水猛獸,時時刻刻都與官府和官吏做對的,沒有一個好人。

蒲開強等人的認識,也令蘇天成明白了,爲什麼官府會那樣的對待流民,或許多年的騷亂之後,陝西各地官府,早已經沒有爲老百姓做事情的認識了,官府和百姓已經完全對立起來,成爲了敵我之間的關係。

爲什麼農民起義大都出現在陝西,除開這個地方環境惡劣,或者說民風刁悍,難道沒有其他的原因嗎,一個巴掌拍不響,蒲開強等人的認識,很好的說明了道理。

看見蘇天成沒有說話,蒲開強終於提出來了建議。

“大人,下官建議,對陝西省老百姓,要嚴加管控,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連坐的辦法,凡家裡有人加入到流寇的隊伍裡面了,全家問罪,狠狠殺殺刁民和暴民的囂張氣焰,大人是不知道啊,流寇有些時候進攻城鎮,甚至有人打開城門,導致官吏慘遭殺害的,流寇的目標都是對準士紳富戶和官吏的,這就導致了陝西好多的士紳富戶,不得不離開啊。”

左孝虎也是頻頻點頭,等到蒲開強說完之後,開口補充了。

“大人,下官主官刑名事宜,對蒲大人所言的情況,深有感觸啊,流民和暴民,他們痛恨士紳富戶,想到的就是搶劫、劫掠,有些刁民,甚至和流寇暗地裡勾結,致使城池被攻破,官府被燒、官吏被斬殺,下官曾經複覈不少的案子,深感憤怒啊。”

蘇天成的神情漸漸的嚴肅起來了。

不能說蒲開強和左孝虎說的沒有道理,但兩人忽略了一個最爲基本的情況,那就是官府和官吏到底做了一些什麼事情,也就是爲老百姓做了一些什麼事情,知府、知州和知縣,都被稱作一個地方的父母官,他們被老百姓視爲父母,說他們是老百姓的公僕,那是笑話,不過身爲父母官,如果什麼事情都不做,相反還要老百姓來養着你,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官吏不聞不問,就知道養尊處優,甚至是盤剝百姓,這樣的情況下,老百姓不造反,那纔是怪事了。

流寇造反作亂,給陝西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商賈流失,大片的土地無人耕種,加之旱災等形成的影響,已經讓陝西變成了僅次於遼東的蕭條之地,這種情況還在繼續蔓延,前段時間,因爲孫承宗的限制流寇的政策,絕大部分的流寇,都集中在陝西境內,令陝西的情況更加的糟糕,一路走來,蘇天成已經發現了,到處都是流民,官道旁邊的村鎮,幾乎看不到多少百姓。

不要說府州縣,就算是咸陽縣,這裡應該是陝西最爲熱鬧和繁華的地方了,但蘇天成沒有感受到,這裡遠遠比不上江寧縣,也比不上洛陽縣。

大街上的行人不多,諸多的商鋪、客棧、酒樓,生意都不算是很好的。

宋思軍是很注意這些情況的,他觀察了兩天的時間,和蘇天成交談的時候,很明確的說了,陝西這個地方,若是想着治理好,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也需要更多的時間。

這一切,蘇天成都不是很着急,既然到陝西來了,就要面對這樣的情況,到這裡來也不是享福的,面對的困難,他也是有着很充分的思想準備的。

可蒲開強和左孝虎等人的看法,令他感覺到,自己面臨的壓力,非同一般。

所有的政策,所有的措施,都需要官府和官吏去執行,去推廣,但各級的官吏,認識早就已經固定了,他們認爲老百姓是刁民、是暴民,對官府和官吏沒有好的看法,這種看法延續了好多年,官民之間,早就是水火不容的關係,說的不客氣一些,某些過激的官吏,恨不得殺光了所有的百姓。

這是蘇天成面臨的巨大障礙。

改變思想,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短時間之內,官吏的看法是不可能改變的,自己如果要推行親民愛民的政策,唯有使用強制手段,也就是說,自己首先面對的階層,是各級的官府和官吏。

這聽起來太過於荒唐了,卻是蘇天成面對的實實在在的境況。

官本位的思想,非常濃厚,穿越這麼多年,蘇天成完全感受到了,想要說讓官民一體,不要說官吏不會接受這樣的觀點,老百姓同樣不會接受,特別是各級的官員,科班出身,都是科舉之後的讀書人,被視作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老百姓普遍是敬畏的,嚴格的等級制度,是官民普遍都接受的。

所以說,採取幾百年之後的那一套管理辦法,很多的事情是行不通的。

這就需要蘇天成付出更多的努力。

陝西省還有着不一般的代表意義,如果將這個地方管理好了,無疑爲大明朝做了一個榜樣,若是陝西這樣的地方都可以建設好,就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了。

看着眼前的蒲開強和左孝虎,蘇天成終於開口說話了。

“蒲大人,左大人,本官的想法,和你們有些不一樣,雖說陝西形成如今的局面,與流寇作亂,有着直接的關係,甚至與某些作亂的老百姓,也有着關係,但我們還是需要考慮一下,官吏究竟該如何的做事情,是將老百姓是做洪水猛獸,還是真正的關心老白的疾苦,唐太宗都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是官府官吏,完全和老百姓對立起來,不知道我們能夠做什麼事情,不知道我們這些父母官,算是誰的父母官。”(未完待續。。)

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496章 內訌(1)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48章 誓師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015章 誤判?(4)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29章 忠告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64章 太原府城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078章 補償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74章 奧妙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444章 想不到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54章 遇險第481章 準備第418章 造勢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623章 行刺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16章 大比武(1)第406章 募捐(2)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07章 授官第698章 大遷移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69章 發榜(1)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63章 不爲所動
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496章 內訌(1)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48章 誓師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015章 誤判?(4)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29章 忠告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64章 太原府城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078章 補償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74章 奧妙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444章 想不到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54章 遇險第481章 準備第418章 造勢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623章 行刺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16章 大比武(1)第406章 募捐(2)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07章 授官第698章 大遷移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69章 發榜(1)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63章 不爲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