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春耕時節

渠清澤顯得很是神秘,嘴上說住在蘇府,每日裡要和蘇天成探討諸多的事情,實際上,蘇天成看不見他的影子,每日裡一大早就出去了,天黑之後,纔回到府裡,有些時候甚至是沒有回來,也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了。

渠清澤是客人,蘇天成也不會刨根問底,人家總是有自己的事情,再說了,渠清澤的身份本來就不簡單。

蘇天成自己也出現了原則性的錯誤,冬小麥的收割,按照陽曆計算,是在每年的四月到五月,可按照陰曆計算,三月份就可以收割了,玉米和甘薯的種植,陰曆四月,或者陽曆的五月就必須要種下去了。穿越之後,他已經知道,大明日曆,是按照陰曆來算的,可在他的腦海裡,已經習慣了陽曆的說法,所以,在確定農作物收割和種植時間上面,將陽曆時間,當作了陰曆的時間。

好在這個錯誤問題不大,不會造成什麼損失。

進入三月,有些田地的冬小麥,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了。

蘇家的佃戶開始忙碌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就真正的進入農忙季節了。

農民季節,官府是非常重視的,每年的四月到七月,不是特別重大的案子糾紛,官府是要停止放告的,以免耽誤了農時,

所謂的放告,也就是如今的打官司。每月的初三、初六和初九三天,被確定爲放告日,府衙縣衙受理百姓的詞訟,狀子遞進去之後,承發房接下來,登記掛號,知府或者知縣,當天是不會立即審理的,升堂接受了狀子,退堂之後仔細的審閱,不準狀的令承發房退給本人,準狀的予以處理,簡單的糾紛,次日發落,重大的案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再行審理。

但到了農忙季節,官府停止放告,因爲打官司是耽誤時間的。

蘇天成已經顧不上關注渠清澤了,他的絕大部分精力,已經撲到了田地上面。

育苗這類的技術活,佃農是不可能知道的,這個時代,還沒有誰見過育苗的事情,大家種田,都是將種子直接栽進田裡,施一些農家肥,期間清理田裡的雜草,接下來就是看老天的意思了,要是風調雨順,可以獲得豐收,要是出現旱災或者是澇災,一年的辛苦付諸東流,吃飯肯定是大問題了。

連續十來天的時間,蘇天成都是在田頭。

他指導佃戶施肥,要求所有的佃戶都來觀看,一定要記住全部的程序,整理田地和施肥的事情,是不需要教的,大家都會,可做營養快的事情,就讓所有佃戶摸頭不知腦了。田間一塊塊被分割好的土塊,用篾片一道道劃開,做成一個個三公分大小的土塊,每一個土塊裡面,放進一粒玉蜀黍的種子,這些土塊,老早就糅合進去了足夠的農家肥,還有一些秸稈灰和稻草灰。接下來,在這些小塊上面,蓋上薄薄的一層秸稈稻草的碎片。

至於說甘薯,更加的奇怪,被切塊之後,種下地了,種植的密度很大,當然,這些田地,也是精心準備的,早已經施足了農家肥。

佃戶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種植技術,都有些戰戰兢兢的,跟隨着少爺的指導,親手操作的時候,非常小心,看上去有些滑稽了,都是種田人,到了這個時候,反而不會種田了。

在他們的內心,已經不僅僅將少爺當作了恩人和主人了,少爺簡直就是天上的神仙,廟裡的菩薩,要不然怎麼會知道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幾百年之後的育苗,因爲有薄膜,有現代化的機械,有複合肥料,速度快很多,產量高很多,可現在是不行的,做這樣的事情,耗時費力,好在有着足夠的勞動力。

育苗足足用去了五天的時間,所有的佃戶,不分男女,全部都參與,不熟悉的時候慢慢來,熟悉之後加快進度,都是多年種田的人,學起來是很快的。

育苗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大規模的收割冬小麥了,就連蘇天成,都是親自上陣了,這也不是什麼高端的科技,一天時間下來,他就適應了,正好通過這樣的勞作,鍛鍊一下身體。當然,蘇府的護院,除開幾個人留在府裡,其餘的都到這邊來幫忙收割了。

必須要搶時間,收割之後,還要整理田地,玉蜀黍和甘薯,半個月之後就可以移栽了,季節是不能夠耽誤的,一年之計在於春,這個時候辛苦一些,下半年就能夠豐收。

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農戶來觀看了,大都認爲,蘇府的少爺,大概是讀書讀傻了,哪裡有這樣種田的,種子直接播到地裡,就可以了,這不是找事情做嗎。

議論的農戶很多,沒有一家農戶照着做,這也是正常的,新興事物的推廣,本來就不容易,必須要有收成了,才能夠真正的鋪開。

再說了,玉蜀黍產量很低,幾乎沒有誰願意種植的,附近一些農戶曾經種過,一畝田的產量,不到半石,要是依靠玉蜀黍來養家,一年到頭都吃不飽飯的。

農戶羨慕的是貫穿整個田地的溝渠,還有堰塘和水井,缺水的時候,這些溝渠可以發揮出來巨大的作用,可惜他們沒有能力修建。

蘇家的佃戶開始收割冬小麥的時候,周圍的農戶也是看着眼饞,人家的冬小麥,因爲水量多一些,長得格外的好一些。

附近不少的農戶,已經在開始計劃,是不是將田地賣給蘇府,做蘇府的佃戶了,人家佃戶的日子好過啊,有糧食、食鹽,還有豬肉,眼看着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做農活也格外的有力氣,可看見蘇家少爺如此的折騰,大家猶豫了。

蘇天成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幾乎沒有關心其他的事情,收割的冬小麥,自然有蘇平陽負責收租,府裡已經重新騰出來了好幾件的房屋,作爲庫房,蘇天成還要求了,在後花園,挖幾個大的井窖,準備儲存甘薯的。

這樣的事情,蘇家的護院能夠做的很好,都是農村裡面的孩子,這樣的事情,做起來駕輕就熟。

三月下旬,冬小麥全部收割了,田地也整理的差不多了,這一個月的時間,蘇天成安排府裡,準備了不少的肥肉,煮熟之後,隔三岔五的提供給佃戶,勞動量太大了,需要補充體力,否則是吃不消的。不要說佃戶,就是蘇府的護院,飯量都是大幅度的增加,俗話說得好,半大的孩子吃死老爹,這些護院,絕大部分都是十三歲到十五歲的男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蘇平陽是叫苦不迭,這些護院的飯量太大了,少爺的意思,是敞開供應,必須要吃飽吃好,眼看着廚房裡的人,忙的腳不沾地,每天消耗了大量的糧食,他總算是明白了,少爺爲什麼要準備那麼多的糧食。

效果也是明顯的,這些護院,剛剛到蘇府的時候,面黃肌瘦,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個個都是生龍活虎的,使不完的力氣,按說挖井這樣的重體力勞動,他們是吃不消的,可三口大井窖,一個月左右,就全部挖完了,而且不耽誤每天的訓練。

移栽的時間到了。

蘇天成再次守在了田頭,玉蜀黍每畝栽種一千零五十株,也就是一千零五十個營養塊,當然,營養塊發芽不好的,扔到一邊,本來就準備有多餘的營養塊,甘薯每畝栽種苗子四千五百株。

移栽之前,田地裡要施足農家肥,保持土地的溼潤,爲了保證移栽的順利,蘇天成親自在一塊田地裡面示範,計算好了玉蜀黍的間距,要求所有的移栽操作,都按照這樣的規矩來,寧可開始辛苦一些。

至於是甘薯,不存在什麼間距的問題,甘薯移栽是苗子,按照每畝四千五百株進行移栽。

移栽的時節,看熱鬧的農戶明顯的增多了,大家都是帶着嘲笑的神情,但有些經驗豐富的農戶,看見了種到地裡的玉蜀黍苗子,長勢很是不錯,禁不住有些驚奇了。

甘薯大家沒有見過,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聽說這東西是從福建福州過來的,大家都非常的好奇。

有些和佃戶關乎不錯的農戶,特別是和里長、甲首等關係不錯的,看見玉蜀黍的苗子還有多的,也討要一些,種到了自家的田裡,至於說甘薯苗子,他們是不敢隨意開口的,從萬里之遙的福州運過來的東西,不知道多麼的金貴,再說了,他們沒有見過甘薯,不知道這東西是做什麼用的,萬一是蘇家少爺有特殊用途的,自家種了,能夠有什麼作用啊。

總之,從三月到四月初,蘇家少爺和蘇家的佃戶,成爲了附近農戶關注的重點。

一直忙活到了四月初十,所有的移栽工作完成,至於說田地的管理,都是差不多的,生長的初期是不能夠缺水的,要辛苦一些。

就這樣,蘇家的七千五百畝土地,全部都種上了玉蜀黍和甘薯,其中玉蜀黍四千五百畝,甘薯三千畝。

從四月初十到四月十五,一般的佃戶開始餵豬了。

饒是這些佃戶,都是身強體壯的漢子,經過了這一個多月,也是累的直不起來腰了。

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767章 波動第58章 後續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698章 大遷移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45章 租子第23章 些須情況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882章 對決(4)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章 殺良冒功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92章 會試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754章 造船廠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73章 歹毒第844章 慘敗(2)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419章 賀瘋子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95章 問責第7章 馬市驚魂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6章 如願以償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775章 海戰(5)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33章 準備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273章 驚奇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646章 夜襲(1)第1079章 明志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682章 屠城第495章 宿命論(4)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419章 賀瘋子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252章 北平第596章 怪異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29章 從容應對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
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767章 波動第58章 後續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698章 大遷移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45章 租子第23章 些須情況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882章 對決(4)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章 殺良冒功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92章 會試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754章 造船廠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73章 歹毒第844章 慘敗(2)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419章 賀瘋子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95章 問責第7章 馬市驚魂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6章 如願以償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775章 海戰(5)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33章 準備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273章 驚奇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646章 夜襲(1)第1079章 明志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682章 屠城第495章 宿命論(4)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419章 賀瘋子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252章 北平第596章 怪異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29章 從容應對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