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

(感謝快樂山豬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盧象升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他無法想象,駐紮在州城外的四萬明軍,居然在一萬五千江寧營將士的進攻之下,沒有能夠堅持到半天的時間,就全面崩潰了,本來他帶着三萬將士,迅速趕來,就是爲了配合李定國,完全剿滅明軍的。

作爲曾經的大明的著名將領,要說不想在戰場上立功,不想揚名立萬,那是假話,可盧象升的運氣一直都不是很好,曾經跟隨蘇天成,打了幾個勝仗,特別是在崇禎九年的時候,在京畿一帶狠狠的打擊了後金韃子,那是他值得永遠回憶和驕傲的戰鬥,之後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儘管成爲了遼東巡撫,但總是屬於從屬的地位,重要的戰鬥,都是被江寧營承擔了,盧象升一直還有些奇怪,按說蘇天成應該是要保存實力的,一些關鍵性的戰鬥,會讓其他的明軍衝殺在前方,可惜蘇天成不是這樣的做法,關鍵性的戰鬥,幾乎被江寧營全部都承包了,其餘的軍隊不過是打打下手,包括盧象升領導的遼東邊軍。

加入了江寧營,盧象升總是覺得有些憋屈,這是一種說不清楚的心思,眼看着蘇天成帶領江寧營,縱橫馳騁,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福建和浙江,剿滅了劉澤清帶領的十萬大軍,逼得劉澤清自殺身亡,接着又開始整治福建和浙江兩地,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這些成績,好像與他盧象升沒有任何的關係。

這次出征。盧象升是憋了一口氣的,只不過內心隱隱擔憂,畢竟不久之前,他還是明軍的將領,不知道會不會得到蘇天成真正的信任,儘管每次商議作戰部署的時候。他都是會參加的,這次蘇天成撥出了三王大軍,包括李定國帶領的一萬五千精銳親兵,總兵力達到了四萬五千人了,讓他來指揮,這是巨大的信任。

盧象升總算是出氣了,內心不再憋屈,但想着立功的想法,愈發的強烈。

想不到帶領大軍趕到了州城之外。看到的是這樣的場景,投降的明軍密密麻麻的站在一起,等候發落,一部分投降的明軍正在收拾戰場,李定國帶着一部分的將士,守在城牆外面,州城的城門是打開的,沒有關上。知州身穿官服,帶着諸多的官吏。站在城門口。

這一切說明了什麼,笨蛋都明白了。

看見盧象升過來了,李定國趕忙迎上去了。

“大人,末將守候在這裡,等候大人的指令。”

盧象升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李將軍,你立下了奇功啊。如此短的時間之內,連續打了兩個大勝仗,亙古未有啊,帶領兩萬的將士,徹底剿滅了五萬明軍。本官真的是佩服啊。”

“大人言重了,末將都是依靠兄弟們的英勇,更離不開德王殿下的睿智。”

盧象升很快嚴肅了,他想起來蘇天成的安排了。

“好了,李將軍,勝利固然可喜,不過還不是慶賀的時候,殿下有命令,令我等迅速做好部署,殲滅前來增援的明軍,本官估計,廣德州城被圍困的消息,一定傳出去了,這裡緊靠着順天府,秦三德和朱由菘絕對不敢掉以輕心的,你我迅速進入州城,商議一下,看看增援的明軍究竟會從什麼地方前來增援。”

州衙的廂房。

盧象升看着鋪開的地圖,好半天沒有開口,李定國站在一邊,也不敢輕易開口,增援的明軍,很有可能來自於兩個地方,常州府或者是寧國府,這方面的判斷必須要準確,若是出現了錯誤,很有可能失去戰機,令增援的明軍逃走,儘管說廣德州的地盤不大,但方向出現了錯誤,除非是飛過去,否則不可能剿滅增援的明軍。

駐守在廣德州的五萬明軍被全部殲滅的消息,不可能保密很長的時間,一旦增援的明軍得知了這個消息,會用最快的速度撤退的,那個時候,就是想着打戰,也難以抓住機會了。

做出來準確的判斷,需要睿智,需要對戰局準確的判斷,更需要決心。

盧象升很明白,自己大可不必冒險做出來判斷,將這裡的情況稟報給蘇天成,蘇天成一定會做出來分析的,決定大軍設伏的方向,但蘇天成的囑託,令盧象升徹底明白,這是蘇天成要求他做出來決斷,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決斷。

蘇天成的這種信任,絕非一般,這是對他盧象升能力的完全肯定。

這樣的關鍵時刻,盧象升做出來決定,的確是需要勇氣的,他也是不會隨便做出來判斷的,一切都要有着充分的依據,必須要能夠說服自己,說服身邊的李定國。

沉吟了很長時間之後,盧象升開口了。

“李將軍,依照你的直接,認爲常州和寧國府的明軍,哪一路會來救援。”

李定國認真的看了看盧象升,用力的搖頭。

“大人,這等重大的事情,末將還真的沒有想過,不敢亂說的。”

盧象升笑了笑,低下頭繼續看着地圖,不過他的眼神有些遊離,顯然沒有專心的看地圖。

一刻鐘之後,盧象升擡起頭來了。

“李將軍,命令大軍就地休整半日的時間,半夜出發,前往廣安方向設伏。”

廣安緊靠着寧國府,盧象升這樣的安排,說明增援的明軍,是從寧國府前來的,這是盧象升最終做出來的判斷和決定。

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分,何況江寧營的軍紀是特別嚴明的,李定國什麼都沒有說,也沒有問,轉身準備出去佈置了。

這個時候,盧象升再次開口了。

“李將軍,稍等,聽聽本官的判斷。”

李定國再次轉身,看着盧象升,還是沒有開口。

盧象升不以爲意,誰都會產生懷疑的,爲什麼增援的明軍不是從常州府趕過來的。

“殿下做出來了決定,首先攻打廣德州,現在看來這一手的部署是非常英明的,廣德州的地盤雖然不大,但好比是一根扁擔的中間,如今我們攻佔了廣德州,這根扁擔從中間斷了,非雄才大略是難以做出來這樣的決定的,本官是深深的佩服殿下,越想越覺得正確啊。”

“左邊的寧國府和徽州府,駐紮有十萬明軍,右邊的常州府、蘇州府和松江府同樣駐紮十萬明軍,這二十萬大軍的聯繫,因爲廣德州的失守,無法相互聯繫了,我軍自此佔據了絕對的主動,朝着常州府進軍,很快能夠與洪大人率領的大軍會合,佔領常州、蘇州、松江和鎮江等地方,包圍應天府,朝着寧國府進攻,直接威脅到駐紮在寧國府和徽州府的明軍,鞏固浙江的安全,繼而與洪大人一道,分兵突進,逐步包圍應天府。”

“本官做出來明軍從寧國府方向進行增援,是有着很多考慮的,相信洪大人率領大軍進攻蘇州府的消息,秦三德與朱由菘也會很快知曉的,只不過殿下做出來進攻廣德州的決定,秦三德等人是萬萬不會想到的,若是大軍從徽州府方向發動進攻,依照次序來逐一剿滅明軍,相信秦三德一定會有相應的準備,寧國府的明軍,可以增援,亦可以就地防禦抵抗,廣德州和常州府駐紮的明軍,就可以朝着浙江進攻,大亂殿下的部署了。”

“秦三德不敢調集常州府的明軍,蘇州府和松江府駐紮的明軍不多,而且地位非常重要,乃是南直隸最爲富庶的地方之一,必須要盡最大的力量保護和守衛的,故而常州府駐紮的明軍,就算是要增援,也是增援蘇州,不會增援廣德州,這裡的位置比不上蘇州。”

“駐紮在寧國府的明軍,完全可以增援廣德州,至於說徽州府的明軍,也可以趁機進攻浙江,本官真的期盼這樣的情況出現啊,若是秦三德等人做出來這樣的決定,就是這二十萬大軍全面崩潰的時間了,朱大人和楊大人率領的兩萬將士,完全可以剿滅進犯的明軍的。”

“寧國府駐紮的明軍,肯定會增援廣德州的,秦三德不敢冒險,置廣德州於不顧,那樣就等於準備拋棄應天府了,這樣的責任秦三德是無法承擔的,本官的判斷,徽州府的明軍暫時不會動,靜觀局勢的變化,若是增援的明軍也遭遇失敗了,駐紮在徽州府的明軍,很有可能迅速撤往應天府,重點保護南京城了。”

“李將軍,你我是在與時間賭博,剿滅廣德州的明軍,做的非常好,走在了時間的前面,南京的秦三德,不可能很快得到消息,若是本官預料不錯,駐紮寧國府的明軍,很快就會按照預定的計劃出發,前來增援了,故而我們要再次迅速動作,爲了儘量的保密,白天休整,夜晚出發,趕赴廣寧設伏。”

李定國開口了。

“大人分析透徹,末將佩服,末將這就去準備,還要封鎖廣德州的消息,能夠封鎖多長的時間,就是多長的時間。”

盧象升點點頭,再次開口了。

“的確需要封鎖消息,只不過本官的這些判斷,都是得益於殿下的教誨,若不是殿下做出來了進攻廣德州的命令,本官現在還想不到那麼多的。”(未完待續。。)

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995章 整合(3)第126章 眼藥水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188章 行動(5)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13章 離去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84章 說情團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88章 拜訪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496章 內訌(1)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99章 聖眷難測第993章 整合(1)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251章 崩潰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129章 忠告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92章 會試第106章 禮儀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58章 後續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034章 聖旨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771章 海戰(1)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882章 對決(4)第23章 些須情況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238章 變故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013章 誤判?(2)第247章 協調會(1)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653章 預判第1012章 誤判?(1)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700章 提醒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494章 宿命論(3)第316章 大比武(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077章 應對辦法(3)
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995章 整合(3)第126章 眼藥水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188章 行動(5)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13章 離去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25章 原來如此第384章 說情團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88章 拜訪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496章 內訌(1)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99章 聖眷難測第993章 整合(1)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251章 崩潰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129章 忠告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92章 會試第106章 禮儀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58章 後續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034章 聖旨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771章 海戰(1)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882章 對決(4)第23章 些須情況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238章 變故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013章 誤判?(2)第247章 協調會(1)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653章 預判第1012章 誤判?(1)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700章 提醒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494章 宿命論(3)第316章 大比武(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1077章 應對辦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