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節 新遣唐使!

遣唐使!

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264年的時間裡,倭國爲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中國的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倭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遣唐使對推動倭國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倭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終於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從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間,倭國正處於社會變革時期,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的倭倭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不斷派人到中國學習,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團多達百人以上,有時多至五百餘人。

中國的許多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以及風俗習慣等,通過他們傳入倭國,對倭國的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後來,漁陽鼙鼓動地起,驚破霓裳羽衣曲,發生了安史之亂,唐朝統治走向末期,倒讓倭人笑話了,此時他們把中華文化學得不少,自認可以出師了,遂停止了遣唐使的到來。

待到蒙古人席捲華夏,山河破碎,神州陸沉,涯山之後無中華,哪怕是洪武中興,一些倭人認爲自己纔是中華文化的正統繼承人!

阿部賢六現在親眼見到兩中華尤其是海上中華奇蹟般地崛起,他倒想問問自家的那些國人衆,他們在心理上有優勢感從何談起?

如今兩中華實力空前強大,更可怕的是,她的力量還在不斷地增強中!

領袖,是明朝的王爺,東南國的國王,但阿部賢六認爲領袖是世界之王!

他的艦隊控制了海洋,他的治理是如此的成功,國家強大,疆域遼闊無比,中國歷史上最爲龐大的疆域自他而起,甚至勝過了元朝。

或許面積不如,不同的是,中華民族是實管那裡的土地。

元朝那點點人,說是管轄地方,實際上只是控制着大城市,許多地方根本管不到,遠不如領袖的地盤實在,處處可以見到國旗飄揚。

更驚人的是東南國民衆富裕,再窮的人,臉上也有油光,也能挺起胸膛走路。

他們的孩子,扔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因爲他們可以免費入學讀書!

讓阿部賢六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在陸上中華大城市也開始了免費入學讀書,作爲一箇中華文化的愛好者,他太清楚倭國之所以從愚昧年代走過來,正是因爲吸收了中華文化的精華,他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不僅僅是個人的命運,還有國家的命運!

阿部賢六認爲倭國應該再派遣唐使,引發了山崎英夫和石原喜之郎的共鳴,他們來南京也有一段時間了,所看到的中國的一切。從百姓的吃喝穿戴、生活,到民俗民風民貌,從市井生活,到文化衛生等方面,他們發現中國人吃飯穿衣上遠比倭國要有保障,他們積極發展生產力,物資豐富得多。

將南京與江戶相比,南京遠比江戶要繁華,同階級物質上的差距十分的明顯,甚至於有一種中國人比倭人有錢得多,中國的物價卻比倭國更便宜。

三倭人都知道“經濟學”,這是中國“大學”教過的,他們去念過中國的大學,有大學文憑,知道往往越有錢時,物價越高。

中國絕對有錢,他們得到了世界將近一半的白銀,如此有錢,物價卻低,這表明中國的生產力增長的速度勝過了物價增長的速度!

與以前相比,中國人吃的肉更多,物價低,中國人又好吃,南京夫子廟前的“美食城”---別的中國城市是美食一條街,這裡是座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人山人海,相去吃一次心儀的食物,往往要打仗一般,太多人了!

三倭人比以前胖多了,本來就矮,加上胖肥,都成球了,走路時象球在滾……

不僅僅吃得好,中國社會上的保障十分有力,就三倭人看來至少在幾個方面是倭國“望塵莫及”的。

一是醫療上,倭人雖然學習過古老的中醫,但也不象中國有如此之多的藥鋪、藥店,官府還開辦了公立的廉價醫院,診療費十分便宜---這恐怖的生產力,把藥品價格拉低了許多,普羅大衆也能看得起病。

二是在教育上,東南國已經實行了“五年義務教育”,即小學讀書免費,大明則在試行,許多城市也做到了。

三是在人口政策上,兩中華鼓勵大力生育人口,婦嬰得到了良好的醫療和生活保障,免費的!

而在倭國,生得多也死得多,兩中華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官府花很大的力氣和資金投入到人口發展中,效果顯著。

四是中國街道的整潔和秩序令人羨慕……

……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廉恥。

今天的中國人,遠比歷朝歷代要自信得多。

除了物質上,中國人在精神生活上也很飽滿,娛樂很豐富。

這裡的中華文化氣息濃郁,國學、吹拉彈唱、運動項目、廟會公開演出……

學校舉行運動會,號稱“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而在大城市裡,賽馬、打馬球十分流行,可以公開賭·搏,在官辦的賽馬場給心儀的球隊押注,賭得不亦樂乎。

一種名叫做“橄欖球”的運動在兩中華方興未艾,這種傳自軍隊的運動因爲充滿對抗性,對於場地要求不高而得到了推廣,每年都舉行過“全國聯賽”,一到賽季,中國就陷入狂熱之中,也就在這時,中國人開始熱血沸騰,狂賭一氣,讓倭人們瞠目結舌!

這些官辦的比賽,所得利潤全部留給了公益事業,不入國庫,每年的賬目公開。

很新奇很刺激的運動,三倭都去看過,去賭過,不過沒怎麼賺到錢,都認爲本國的那些藝伎,她們真是遜色多了。

……

今天的中國,在各方面表現出色,有盛唐之風,當派遣唐使。

三倭合力寫了奏摺,從各個方面說明現時中華制度的優越性,指出新遣唐使的必要,但是沒有送回國內,因爲他們知道倭國閉關鎖國日久,是一項國策,這政策豈是說變就變的?

不過,到得冬天時,快船送來了一位重要的倭國客人,讓阿部賢六十分驚喜,萬萬沒想到他們兩父子居然能夠在中國南京見面。

倭國“老中”高官,相當於副總理級別的阿部忠秋晉京,向大明朝廷報哀。

江戶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光,薨!

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861節 大改造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646節 豐收年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404節 速下城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257節 下戰書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1950節 一賠十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1066節 立規矩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517節 撤退(二)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6節日程表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
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1876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四)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2節 敢A我的錢!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701節 種種手段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861節 大改造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646節 豐收年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404節 速下城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257節 下戰書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2021節 帶路黨的堅韌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1902節 血戰不止第1950節 一賠十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1066節 立規矩第804節 湊夠八個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517節 撤退(二)1684節 事情跟不上變化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6節日程表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221節 武則天第二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345節 孫元化脫身第643節 戰爭名言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874節 在華人頭上拉泡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