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1節 深得重用的徐總督

從蘇丹港到喀士穆早建立了一條康莊大道,修得非常好的道路,沿途建立驛站,交通十分方便。

因此御使長驅直入,中途不斷換馬,以致於徐總督都不知曉御使到來,人家就入城了。

一般地,御使到來,都要先行通知,方便讓人接駕,以示隆重。

不過來的是軍人,行動迅速。

這是一位少將高參,姓劉,能力不算出衆,雖然軍銜很高,但只是個高級參謀。

參謀不帶長,放P也不響,所以只是充當御使而已。

他帶來了聖旨,還有一份重要的文件盒。

參拜過聖旨,朝廷指示由酇伯爵、蘇丹總督徐孚遠擔任欽差大臣,負責阿拉伯半島和平安居事務,可調動軍隊,上馬管軍,下馬管民,。

聖旨中有一條,徐孚遠在處置阿拉伯半島和平安居事務時擁有全權,爲此,特賜尚方寶劍一把!

聽着聖旨,徐孚遠臉色微變。

先不論欽差大臣的權限,尚方寶劍非同小可!

一般地,兩中華朝廷對類似總督、巡撫及統兵大將往往賜有“王命旗牌”,作爲其便宜行事的憑證。

“王命旗牌”的旗與牌各四件,旗用藍繒製作,牌用椴木塗以金漆,正反面皆寫有“令”字,加蓋兵部印信,如有緊急要務,如處決重囚時,不及請旨,即以此旗牌傳令,也稱請王命殺之。

兩中華的刑法對依法殺人是謹慎的,一般地方判決某人死刑,都必須報刑部複覈,再由至尊勾決,而且也不是隨時開斬,一般到了秋天纔會勾決,是爲“秋決”。

“王命旗牌”就省了這個過程,事後報刑部(對民)和兵部(對軍人)複覈。

而尚方寶劍則更進一步,除了可以先斬後奏的殺人之外,還有一個意義就是“如朕親臨”,權力極大,因此又叫做“天子劍”。

前明時期,“天子劍”氾濫,皇帝爲了表示對大臣或者大臣的恩寵而隨意派發天子劍,甚至出現了持天子劍的袁崇煥斬了同持天子劍的毛文龍的咄咄怪事。

天子劍代表了皇權,皇權自己搞掉自己?!

荒謬至極,前明不掛掉纔怪。

新朝建立,顏常武回收了天子劍,僅發給皇家親貴或者是負有重大責任的大臣,比方說現在的徐孚遠。

其他的重臣或者大將,頂多是“王命旗牌”,這王命旗牌在使用時有很多的限制的。

徐孚遠按劉高參的指示,到了密室裡打開文件盒。

裡面有一份阿拉伯半島的攻略圖與相關的計劃文件說明,看到他臉色大變!

陛下要他,佔領阿拉伯半島全部土地,就象蘇丹行省那樣,把那裡變成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

反正是盡力而爲,尤其是阿拉伯半島東西兩翼,一是紅海邊,二是波斯灣邊,是攻略的重點。

爲了實現這個目標,皇帝給了徐孚遠極大的權限。

在阿拉伯半島的文臣官員悉聽調遣,他有最高的權限去完成他的任務。

啓動資金二百萬銀元,不夠繼續加!

調動軍隊八萬人協助他完成這項工作,其中有中國人三萬,一萬倭兵,一萬倭兵之外的中華七國小跟班的皇協軍,還有三萬阿三。

這兵馬不少,阿拉伯半島的面積很大,但多是部族,部族的力量不強,徐孚遠有八萬人,足以發動滅族之戰。

一旦功成,徐孚遠就是世襲罔替的侯爵了!

“處決地計劃!”

徐孚遠抓緊了計劃書,倒抽了一口冷氣。

剎那間,哪怕他居移氣,養移體,修爲到家,鎮定自如,也感到自己已把阿拉伯半島握在了手上,諾大面積半島的命運,無數人的生命,將隨着他的意願而改變!那種把握世界的未來感覺,令他的心跳加速,一股熱血直衝腦門。

他原先站着,現在坐了下來,激動得渾身顫抖,心情難捺!

徐孚遠反覆地看過攻略圖與計劃書,還有聖旨。

覺得有點搞笑,他將要去做的工作是那種殺人如麻的事情,聖旨上卻寫得冠冕堂皇,叫做阿拉伯半島和平安居事務。

“陛下還真的是英明啊!”徐孚遠喃喃地道。

顏常武這邊找人做着壞事,那邊起了很動聽的名字給自己臉上貼金,自我標榜是仁義無雙,極具迷惑性。

他的臣民們對他奉若神靈,只有身邊的重臣們才知道

……

南華帝國亞丁港口,邊上的扎雷村,男村民哈立德·古邦的家中,他的妻子正與一大羣的孩子等着他回來。

家壁四空,沒什麼值錢的東西。

但是哈立德·古邦卻讓他的一大家子活了下來,他的能耐就是去偷水!

去隔壁的中國人家裡偷水,他們家的水可真多,多到用來洗腳、洗澡,尤其是中國人中的廣東人,一天不洗澡不舒服,結果他們在亞丁港的公寓裡一天至少洗二次澡,中午一次,睡前一次。

嚇,一天洗二次澡!

沙漠中,洗澡是奢侈品,這裡很多的部族人,幾年沒洗過一次痛快的澡了,甚至幾天不擦臉,喝的是臭水!

中國人,真是太過分了!

更過分的是他們居然不分水給部族人,冷酷無情!

中國人到達亞丁地區之後,起初與部族人關係還是不錯的,給予不少好處給部族,但後來發現不行了。

你給得他們再多,他們也不會感謝你,只說是他們神的恩賜!

再下來,他們覺得這是他們的土地,你拿了他們的土地,應該交稅給他們!

要求免費給他們送水,不送就偷!

比如哈立德·古邦,綽號“快腿”,這傢伙有能耐,背了個裝水的羊皮袋子跑得飛快,別人追都追不上。

也不是追不上,往往是他跑得比同村的一起去偷水的人快,大家都知道的,我不需要跑得快,我只需要跑得比你快,倒黴的就會是你!

把偷來的水賣掉,發不了財,但能夠讓家人活下去!

日上三竿了,往時哈立德·古邦應該回來了,卻不見回來,家人們不禁擔心起來。

村子外突然一陣喧譁,接着是陣陣地雞飛狗跳。

“砰!”的一聲槍響,扎雷村的村民們驚呆了!

哈立德·古邦的妻子到達村口一看,看到了丈夫被打得滿臉是血,和幾個同村人被一羣軍人押着過來!

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351節 殺,不殺!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351節 殺,不殺!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1482節 真功夫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768節 破堅城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2052節 壯行酒第1689節 求佛保佑
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351節 殺,不殺!第1986節 受傷也開心第1699節 世上只有兩個國家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351節 殺,不殺!第1156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三)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1374節 歸化之路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1482節 真功夫第2078節 與馬耳他醫院騎士團不死不休第184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二)第1095節 攻城戰四之捅了馬蜂窩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148節會唔熊巡撫(二)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1312節 滅虜會議(一)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560節 黃臺吉的憂慮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780節 大維齊爾力挫三帕夏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264節荷蘭人的備戰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756節 糧寨被焚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378節 我們將沒收你的武器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867節 北方勝利鼓士氣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1649節 匪首末日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473節 南洋香料總公司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870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一)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768節 破堅城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718節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2052節 壯行酒第1689節 求佛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