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初建軍(一)

諸事務安排就緒,由管家張伯安排家中熟練的買手坐船往澳門購買二千杆西洋燧發槍及購買鍾,再有延請制槍、造炮、鍊鐵的技師等,覺得合適的就連炮都買了。

燧發槍,由1547年(16世紀中葉)出生在槍炮工匠、鎖匠和鐘錶匠家庭的法國人馬漢發明,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17世紀中葉,很多歐洲軍隊普遍裝備燧發槍,一直1848年,足足裝備了200多年。

當其時,顏常武只能現買。

好在有澳門!

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進入澳門開始經營,這是東西方文化、經濟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葡萄牙人把火炮火槍鍾等物資運到澳門販賣,再組織運回茶葉絲綢瓷器以牟利,很歡迎貿易。

“你才五百人,卻要準備兩千枝槍?”張伯提出疑問道。

“槍是用的,會用壞的,多多益善!”顏常武含糊地道。

開局有錢就是好,顏常武很清楚要想士兵開槍打得準,就要多練!多開槍!

二千支槍,多哉呼?

不多也!

況且以後擴軍要用,今天五百人,顏常武雄心勃勃,明年就是五千人,爭取!

……

招兵的貼子發出去了,貼子上聲明待遇是普通士兵待遇爲月入二兩銀子,年底發雙糧,兵營裡吃飯不用錢,每十天休息一天!

這價碼可不低!

明代的物價(銀兩)是地每畝二兩,肉每斤一錢五分(肉價不低,所以民衆難吃到肉),教私塾的先生每月束脩爲一兩,普通民衆三口之家用度爲一兩,而那時期收入如皁隸的工食銀子年不過12兩,鋪兵10兩,翰林院門子收入也是10兩。

還有一個隱性收入,那就是吃飯不要錢。

按照顏常武的決定,至少補貼八兩銀子進去,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

加上其他支出,這位顏大少養一個兵要五十兩銀子打上。

朱元璋爲了省錢,要衛所兵一邊耕田一邊服役,支出確實低,也是社會風氣。

有明一朝,看不起軍隊士兵,收入低是必須的。

陳衷紀和洪昇反對,張伯反對,其他人看笑話:“顏大少果然有錢!”

不過這位顏大少不改初衷,說:“看我的名字!”

常武!

得,大家無話可說,銀子是你的,愛怎麼花就怎麼花唄!

招募身家清白、無不良癖好的健壯之士,進行跑步、舉重的測試,五百人一天成軍,皆強壯的棒小夥子,曰爲“北港兵”。

名字有點惡俗,但沒辦法,格局低嘛!

你不能來什麼虎豹營、陷陣營、飛虎隊,一個化外之地,官府都不承認你的,敢這麼高的13格,徒惹人笑。

統領就是顏常武,設五個百夫長,乃鄧天彥、顏樂、顏典還有陳喬、洪熙官。

洪熙官是洪昇的兒子,叫做洪官。。。瞧父子倆名字一個叫“升”,另一個叫“官”,聽得顏常武和其他人呵呵了。

又見到洪官體格健壯,是個練家子,不由地道:“不如叫做洪熙官,別那麼直接了!”

洪官翻翻白眼,洪昇在旁邊道:“改得好,我早就琢磨着這名字太俗,大龍頭改的名最好,以後官兒就叫做洪熙官!”

於是洪官以後叫做洪熙官。

陳喬是陳衷紀的人,而顏樂、顏典則是顏常武老家的叔伯兄弟,所以說,鄉黨、親戚很重要。

但即便是他們,也經過了測試,且是優良。

畢竟顏常武的部隊可不是吃乾飯的,決心上場打仗的。

隊伍中還是找了個寶,鄧天彥,前關寧軍官,因打仗壞了事,被罷了職位,他不服氣逃到江南,輾轉到了泉州,因爲體壯,被招婿入門,在鄉下守着幾畝薄田過活,接着臺灣來人招募民衆墾荒,鄧天彥心動,因是逃戶,他不在官府民冊上,遂到臺灣。

顏常武招兵,他立即報名,在寫履歷時有“特長”一欄,他寫出自己前職,立即受到重視,顏常武親自接見他!

鄧天彥生得可稱爲虎背熊腰,黑黑的面膛,潤中透光,濃眉大眼,很是有神,鼻直口方,一臉的好勇鬥狠,但又不失有正氣。

“該當如何制軍?”顏常武問。

回答曰:“主將獎罰分明,兵不畏死,服從命令!”

史書記載那一次的會見寫道:“上悅,遂委以重任。”

初建軍的五個百夫長就派了一個不是有關係的,自然是委以重任。

上任後不負期望,是最早把軍隊練得進入角色的,也在會操中排名第一!

事實上北港軍是七百人有多,另有一百人是親衛隊,隊長是張守雲,他們專攻特種作戰、要人保護,特別講究拳腳、器械的使用,槍炮也會使用。

另有一百多人,結構複雜:有三十人的工兵連、三十人的輜重兵、三十人的軍樂隊、三十人的衛生兵、三十人的通信兵還有三十人的憲兵。

“賢侄,你錢多也不是這樣耍法吧?”陳衷紀苦笑不得地問。

“咋地?”

“三十人的軍樂隊?”陳衷紀手指其中一項道。

雖是自己的錢,但顏常武不獨裁,約定支出都由三人團(陳衷紀、洪昇和他)審定後才實行。

“軍樂隊是西人用兵必備,西人聞鼓點進軍,很是得法,不可不備!”

“還有憲兵?”

“我得養狗護身,防兵造反啊!”

“好吧!好吧!”陳衷紀無可奈何,發現每次反對時,顏大少總有一套大道理來說服他。

……

總而言之,顏常武養軍很特別,軍隊工資高,居住得好,吃得也好!

軍營設在鎮西(防着東邊海岸),寬敞整潔,燒了青磚建起圍牆,頭一年軍官住大瓦房,士兵住木棚,每人單牀而不是大通鋪,第二年就盡數住起了水泥樓,有獨立的衛生間和洗漱間!

嗯嗯,所有的官兵都發給青鹽潔牙,免費的!

你得知道,那時鹽商最有錢,特別的暴利,也可想而知鹽價的高企,這顏大少居然發鹽不是爲了吃,而是爲了刷牙!

支出當然是嘩嘩的,令陳衷紀瞠目結舌!

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462節 女射手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872節 反轉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548節 在天津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699節 測試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61節追殺敵船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1577節 越南省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275節 不殺人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461節 老傢伙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2節城下之盟第3節火併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229節無功而還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867節 死星科技的巨炮入城嘍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336節 賀勝利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724節 順利攻頂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2184章 直落(二)
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462節 女射手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059節 麥斯歐德的悲喜劇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872節 反轉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548節 在天津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2048節 什一格殺令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1909節 包頭佬進攻不利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293節 往北途中(求訂閱)第1699節 測試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375節 海盜上門第1016節 BS三鍋的倭人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388節 驚天消息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352節 原來大家都是烏龜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61節追殺敵船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59節天下哪有攻不破的關隘!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1615節 如果他們沒有火槍該多好啊!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1928節 求援之交換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1577節 越南省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1453節 王子的覺悟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1275節 不殺人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491節 馬打籃戰定第1461節 老傢伙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2節城下之盟第3節火併第776節 瀛臺會議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229節無功而還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867節 死星科技的巨炮入城嘍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827節 在菩薩的眼中,衆生平等!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588節 老熊論清流濁流第336節 賀勝利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1724節 順利攻頂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2018節 奇葩的包頭佬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2184章 直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