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

東南風把艦隊往北方吹去。

風力很大,而戰列艦上設計精良的風帆愉快地吃上了風,帶動戰列艦如同一匹狂野的奔馬奔馳在無邊無際的原野上。

作爲艦長,顏常武得駕馭這匹奔馬,讓它按照他的意志而行,他通宵達旦地在甲板上指揮着這匹奔馬。

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他大聲吆喝着甲板水手們升帆和降帆,利用風的推動力,讓船奔馳得更快或者減緩速度,以此來熟悉這條大艦的性能,隨着太陽的升高,風力變大時,強勁的風力吹得迎風帆的縱椽都在顫抖,他讓水手們收縮了部分的帆篷,即便如此,大艦搶風揚帆疾馳如馬。

風力漸漸變大,是如此的強大,海上的波濤洶涌,以致於船頭不時埋入了波濤之中,然後艦首上浪,噴射的飛沫如箭!氣勢如虹地直衝到艉樓,艦甲板上的每個人都得小心別讓它沖走自己!

甲板上的菜鳥此時得到了鍛鍊,他們學到了重要的一課:如何在風浪中站穩腳跟,保住自己,這對他們是很有益處的。

海上風浪變幻莫測,剛纔明明風和日麗,轉眼間就風吼怒濤,滿海白浪,鼓浪如雷!

惡劣天氣中,咆哮的大風、滔天的巨浪,哪怕是龐大的戰列艦也給耍得團團轉。

新兵蛋子唬得臉都白了,但是他們不能脫離戰位,他們跟隨着大艦駛過大風大浪,艦上只張開了下桁大橫帆,還得把救生纜臨時從船頭拉到船尾用來給甲板上的人員在無工作時拉着以保護自己。

風暴之中,把那幫傢伙們組織起來對抗風暴,對於所有的人無異一場戰鬥,人們必須團結一致,爭取勝利。

一個巨浪從左舷猛地撲來,重重地打在了甲板上。

有如巨人的大掌一般,戰列艦整條都浸在了海水裡,甲板上所有的人都浸在了水裡!

腥味深重,暖洋洋的,象血。

“有人落水了!”風浪中隱約聽到了呼聲,在艉樓的官兵們定睛一看,只見得艦中央的兩個水兵人已經在艦身外的白浪中,大艦浮起,浪花下落時,那兩個水兵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

應該是被浪給捲走了,這陣子,誰都自顧不暇,救也救不了他們!

航海有風險,訓練都會死人!

按照常規,風暴時該艦首迎風,以免被風吹傾斜,但該死的風無定向,令人無所適從。

風浪中的戰列艦上下起伏,官兵們睜大了眼睛,努力找尋風向,避開巨浪。

到得中午的時候,風力減弱,這時加多了帆面,大艦航行得穩穩當當,新兵們才驚魂稍定,而老兵則是司空見慣,不動聲色,甚至說這不算什麼。

那兩個水兵的身份被查出來,果然是新兵,沒有經驗,結果倒黴了。

他們被記下名字,按陣亡論處,家庭發給撫卹金!

後來統計整個艦隊在這場風浪中“陣亡”了十五個人!

報來有多條戰艦受損,於是大家投入了搶修的緊張工作中。

“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軍官們告誡士兵道,話音未落,甲板大幅傾斜,好幾個水兵跌倒!

一個水兵滾落到舷牆邊,差點翻到海去,好在他身邊的一個水兵眼疾手快,把他給拉住!

俗話說,大海無風三尺浪,風送征帆,把艦身都給帶斜了,底下的龍骨離開了水面,艦幫右舷幾乎接着了水面!

這種情況下得再減帆面,顏常武把手頭沒有任務的水兵們都叫到甲板上來,他把他們,連同兩班崗哨的全體水兵一起,沿着迎風面的欄杆排開,利用他們身體的重量好讓軍艦更加穩定,

照常開飯,因爲風暴,沒有熱食,大家只好吃餅乾。

和歐羅巴不同的是東南艦隊喜歡用果醬送餅乾,味道比干嚼好很多。

當中的一些新兵,在風暴中搜腸刮肚,把黃膽水都給吐出來,可是軍官們讓他們吃餅乾,再吐出來,繼續吃!

“必須吃東西!人是鐵飯是鋼,吃飽了纔有力氣幹活和打仗!”

“你吐啊吐啊就會好了!”

“吃!在海上,你吃飯的態度就是你的作風!大口地吃下去,彆扭扭捏捏的!”

可憐的新兵們只能夠把餅乾強嚥下肚,說也奇怪,吐着吐着就好了。

……

他們一路航行,白天裡不斷地演練着船帆打開和收起的科目訓練,當強風狀態時,前主後三桅杆的上桅帆收起來,下桅帆則收一半;又或者是前桅杆大帆張開;張開支索帆,使用大三角帆轉向;明朗天氣時上桅杆升至帆頂;當微風時所有的船帆打開……

白天的訓練暫告一段落,到得晚上,卻風平浪靜,顏常武在甲板上,望着月下的海面,一彎月芽映到海里,拉出了無數道金光燦爛的帶子,隨着一重重海浪的運動,忽而破碎、忽而凝聚,象變魔術似的變幻不定。

風暴過後景緻很美,顏常武不禁呆呆地出神。

想說的是,特M的真辛苦!

一天的訓練下來,別看他發號施令的,其實精神高度緊張,他帶的是一條大艦,幾百號人,再遠一些,就是一支艦隊幾千人,他要對他們負責!

沒辦法,只有不斷地訓練。

海上訓練不停,回到陸地上又得拼命地琢磨發展,不進則退,偉人說過“發展是硬道理”!

發展是爲了拳頭,最終還是要比誰拳頭,誰拳頭硬,說明誰的道理就是正確的,強權即公理,一點都不錯!

在平行空間過去的歷史上,滿/清拳頭最硬,證明崇禎魏忠賢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李自成張獻忠統統都錯了,皇太極是對的。

過些年八國聯軍拳頭最硬,於是又證明滿/清也錯了,袁世凱是對的,接着花生米認爲他自己是對的,後來太祖爺說:你們都錯了,呵呵!

等到山姆大叔拳頭最硬,所以人家可以說,你們的理論都有問題。

到了天朝的拳頭越來越硬時,也有資格說歐美:貌似你們也有問題。

……

爲了自己的拳頭硬,證明今世皇太極也錯了,好吧,那就練吧!

他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艙室,勉強洗漱了一下後,挨着牀鋪就睡着了!

做老大不容易!

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1210節 兄弟倆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55節三足·鼎立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404節 速下城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2190章 從《三國演義》學到謀朝篡位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2184章 直落(二)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79節大海戰(一)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59節搶上風口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295節 得手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67節 好漢來投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854節 展會中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261節這是神戰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33節倭奴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713節 爭地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332節 摸營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
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319節 尚算順利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099節 攻城戰七之三鍋參戰記第1210節 兄弟倆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55節三足·鼎立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404節 速下城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2190章 從《三國演義》學到謀朝篡位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2184章 直落(二)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944節 爲伙食而拼命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402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自殺式攻擊旗艦第1997節 大明封刀十年第2005節 戰地溫情第624節 孫承宗的教誨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79節大海戰(一)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59節搶上風口第1785節 火槍手痛揍彎刀客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2019節 郝搖旗對羅季姆·貝伊的禮遇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295節 得手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67節 好漢來投第808節 秦淮遇刺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854節 展會中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023節 不能據險而戰第261節這是神戰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133節倭奴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367節 倭人的下場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607節 共議歸順朝廷第1713節 爭地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332節 摸營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828節 三天內破城第553節 在南京之小宛之心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