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節 大改造

一、大力種植牧草,走以草興牧的路子。

水是珍貴的,野生牧草狀況不佳,必須加以干預,人工種植營養高的牧草,施以肥料,保證牧草旺盛。

有了牧草,方能保證畜牧業的發展。

二、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發展可持續生態畜牧業

土澳大陸面積廣大,可走畜牧輪牧方式,根據地方雨量的多少,雨水最多的地方就種莊稼,可以多養點牲畜,而雨水少的地方則少養牲畜,防止過牧退化。

三、保護地下水,少提取地下水,發展採礦業,但不大力發展煤鐵冶煉業,所需的煤鐵在土澳大陸夠用就行。

……

土澳大陸,或許不用過多的移民,重點發展畜牧業和種植業、採礦業!

史可法寫好了他的報告,將派去的巴厘島兩條軍艦帶上報告,感謝了他們,打發他們回航。

然後他開始施政,反正就是按部就班,發展經濟,提升民衆福利。

根據他的想法,找雨量豐沛的地方種植小麥,種菜!

中國人骨子就是種地,不種點東西,始終心不踏實。

新堯州的水源還算不錯,對於種小麥,史可法始終採取輪耕的方式,維持維持寶貴的土壤溼度,保護土壤團粒結構少受破壞,提高小麥的產量。

然後就是養牛、羊、豬和驢!

爲什麼不養馬?

讓其它地方養馬就行了,本州養牛,耕牛幹活,奶牛產奶做奶酪、煉乳、菜牛做成風乾肉行軍糧供給軍隊。

後兩種牛類產品很方便的帶走的哦,在發展畜牧業時,史可法已經考慮到能夠順利出境,本地的市場有限,不可能消化那麼多的肉。

羊可以制羊毛,羊肉和豬肉用來吃,至於驢,活驢可以賣掉,驢皮製阿膠,市場量很大。

不知道是不是對“驢肉火燒”的愛好,史可法將養驢業當成了本地的主打產品,人們都說他是爲了吃驢而養驢,到處蒐羅種驢、母驢,讓新堯州的養驢業非常興旺,存欄數躍居兩中華地區的第一位。

養驢不容易,毛驢的繁衍慢以及生長慢,風險高,母驢需求4年後才幹見到效益。驢苗需求飼餵1年方可停止配種,配種後1年纔可產驢,所產驢苗需求飼餵2年才幹出欄,所以效益差,其它州不肯發展。

史可法來人棄我取,花了大功夫,投資大,忍得住寂寞,終究有了豐碩的收穫。

五年後,新堯州出欄的毛驢數佔了東南國二成,十年後,堯州出欄的毛驢數佔了東南國八成!

即使其它地區想發展毛驢業,新堯州毛驢已經成爲規模,不能動搖。

在新堯州,毛驢產業儼然成爲了經濟支柱,健壯的活驢賣掉,成爲軍隊、農家的重要助手,隨着東南軍和華人移民走遍世界!

驢全身都是寶,驢肉可做火燒,驢皮製阿膠,史可法選用最好的水源來制阿膠,質量上乘,深受民間歡迎,暢銷兩中華。

他所提出的土澳大陸發展策略,送到旭日城,初時誰都不敢拍板,畢竟發展是大戰略,史可法這種發展方式過於新穎,他把環境保護走到了發展經濟之前,是不是超前了?

直到顏常武自大明歸來,看到史可法的報告,讚賞道:“此乃老成謀國之策,確保土澳大陸環保,甚好!”

因此土澳大陸按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發展可持續經濟,糧食、經濟作物和畜牧業相當成功,而土地沒受污染,天空很藍,成爲華人世界的一方樂土。

……

十年後。

“哈哈哈,憲之兄,你這一身牛味兒,真可謂是牛司令啊!”爽朗的聲音道。

“牛司令算什麼,憲之兄是最大的驢司令啊!”另一把聲音道。

“歡迎兩位到來指導工作,真是蓬蓽生輝啊!”穿着藍色工人裝的史可法說道,此時他哪有什麼官威,純粹一個老倌兒。

與史可法這樣說話的人,叫做徐憲卿和陳必謙。

徐憲卿,字九亮。明太倉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授行人,擢南京工部給事中、南京光祿寺少卿太僕少卿、駐滁州。視江南北。著有《南坦奏議》,《留坦封事存略》,《仙愚館雜貼》。

陳必謙,字益吾,海虞鎮福山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殿試金榜三甲第四十九賜同進士出身。歷任萬曆朝輝縣知縣、天啓朝南京江西道御史、崇禎朝河南巡撫、工部尚書。

但現在史可法是新堯州州長,他歷任新堯州州長,新炎州州長,新禹州州長,如今又調任新堯州州長。

而徐憲卿爲東南國人事部就業促進司司長,陳必謙則是新禹州副州長,兩人奉命巡視土澳大陸各州經濟就業工作,同時給史可法傳遞一項重要的任命通知。

史可法晉京,另有重用!

三人歡笑暢談,看他們的樣子非常熟絡,是的,他們以前的身份相同,都是前東林黨!

但如今三人已無前明文官風範,而是實務官的精明幹練。

對東林黨的改造大獲成功!

顏常武入主南京,打倒東林黨,將東林黨連同家人流放東南亞,但一個不殺,個個都不虐待,不行肉刑,而是在勞動中改造他們。

他們到達東南亞,見到的盡是華人戰天鬥地,誓將日月換新天的戰鬥精神,見識了土地在他們的雙手中變樣,日新月異,還看到了東南亞地區的繁華,深受觸動!

尤其是史可法再開政壇第二春,成爲典範,大樹特樹,讓前東林黨人看到了希望!

他們積極配合改造,到東南亞三年後,幾乎所有的東林黨都改頭換面,由嘴炮專家變成了實幹家。

不要小看他們的能力,他們雖然是八股文出身,但能在千軍萬馬的讀書人中間殺出來成爲文官,素質是槓槓的。

一旦轉換門庭,大部分的人幹起工作來同樣出色。

他們肯幹,就爲東南亞開發大業注入了新的力量,他們都被“落實政策”,成爲了鄉長、縣長、州長和其他職位的官員,滿嘴的之乎者也變成了經濟、GDP。

能幹的成爲實務官,不能幹的則入學校教國學,給出路,給待遇。

何止是他們!

到達東南亞的罪人包括漢奸、晉商、造反的勳貴和文官,還有韃靼人,絕大部分都被轉變過來了,在發展的大潮中出汗出力,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勞動是艱苦的,一些人死了,活下來的都被赦免,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

後來有一本書叫做《大改造》,記載了對那些人的改造歷程,東林黨變成東南亞人,罪人變功臣,魔鬼變成人!

這是一次前所未見的大改造,時人評價曰:古來失敗者命運輕則流放,在窮鄉僻壤中過一生,重則抄家滅族,統治者對於敵對分子的措施嚴厲!

唯有領袖,能夠把敵對分子轉變成爲自己的力量,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表現了領袖的寬仁與睿智!

提升了東南亞發展速度,讓中華增強了開發的力量,社會祥和,功莫大焉!

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362節 兄弟同臺看戲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656節 行途中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5節初議事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087節 填溝壑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332節 摸營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63節風向改了?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171節落子(完)第1697節 分錢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967節 新的力量2072節 開國大典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1461節 老傢伙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651節 窮B沙皇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2099節 偷水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9節初建軍(二)第123節刺客(一)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48節過春節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52節造船!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344節 有炮了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1994節 花錢,消災!
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362節 兄弟同臺看戲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656節 行途中第1211節 王的欣悅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5節初議事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426節 崇禎皇帝的念頭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087節 填溝壑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412節 二王子的表現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332節 摸營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63節風向改了?第1603節 打了漠南再打漠北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1241節 至暗時期(二)第710節 心有萬匹泥馬過境的顏大少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540節 怪夢之我不殺東林黨第171節落子(完)第1697節 分錢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967節 新的力量2072節 開國大典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356節 烈火焚城!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1442節 我們都是剎帝利!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1461節 老傢伙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42節女神養成第1651節 窮B沙皇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47節會唔熊巡撫(一)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2099節 偷水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775節 你知道土澳大陸嗎?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531節 熊文燦升官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9節初建軍(二)第123節刺客(一)第352節 夫人簽署義務教育法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48節過春節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074節 發動機大撤退(二)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52節造船!第218節大艦上炮擊訓練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344節 有炮了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405節 周全斌的傳奇(一)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1994節 花錢,消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