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1節 諸臣齊勸進

國家有倒海之力,加上國家有錢,大大地加速了開國進程。

在宮外的皇宮廣場上進行開國大典,那裡搭建起閱兵臺,規劃起地方,包括閱兵的位置、軍隊暫停的位置、民衆觀禮的位置等等都要一一規劃。

甚至於建立公廁方便軍民使用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保安最重要,如何控制廣場,萬一發生情況怎麼辦,怎麼樣保護皇帝,民衆如何疏散,都得做好預案,認真比較,不得馬虎。

苦力活由軍方督促去辦,大員們則集體上書。

勸進!

陳衷紀說道:“陛下功勳無雙,打敗了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是世間有數的強國,陛下既然能夠將之打敗,廣開土宇,則軍功無雙,令我中國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陛下德行雙馨,當爲帝,如此上合天心,下體軍心民意!”

這是從功勳蓋世無雙來勸進。

洪昇則講道:“自東南立國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東南國晉升南華帝國之象也。”

這是從天降瑞兆而論。

戴維先生上奏曰:“臣夜觀天象,紫薇帝星見於畢、胃、昴之分,煌煌如月,紫氣落於南方,爲聖人出世,應在陛下!陛下立兩中華,對中國有存亡接續之功,又行西征,滅國無數,國勢蒸蒸日上,人口增長,乃中華三百年來之聖人也!”

看到這個白皮一本正經地說中國風水,大家有種想笑的感覺。

顏常武接了勸進表,令劉孔昭作表,自稱德薄,請別求大賢以嗣天位。

這玩的是中國式的勸進把戲,諸臣勸進,顏常武“三讓”。

三讓指的是帝王即位的一種謙讓之禮,在這過程中,羣臣是要陪着一起演戲,以示謙恭。

因此羣臣踊躍上表,請顏常武即皇帝位!

陳衷紀在奏摺上表示:“……當年神州大亂,韃虜肆虐,國家危亡的慘痛情景,我們不忍再提。當時,是您奮不顧身力挽狂瀾,穩定神州大局,掃除韃靼人,是您平定逆賊,掃除污穢,二十餘年讓國家逐步走上正軌,德政連連,碩果累累,國家強盛,民間富裕,自從有了文字記載以來,從沒有人有如此功勞。

……高祖提劍入咸陽,炎炎紅日升扶桑;光武龍興成大統,金烏飛上天中央,無論是漢高祖與光武帝,乃是天下大勢助之,接受的是已成的大業,他們的政策實施並沒有太大難度。明太祖北伐與成祖靖難的軍事行動,不過只用了兩年時間,最終爲帝。

而您自臺灣崛起,勢孤力單,白手起家,最終克成大業,如果說苦勞方面,您比漢高祖與光武帝還要辛勞。功績方面,您比明太祖與成祖功勞還大,所得的疆土,與您相比,無法相提並論!

況且,如今所有列侯諸將,有幸跟您一起東征西討治理國家,只要有點功勞就已經享受到了紫色印綬和黃金官印,這樣的大臣已經數百人了,他們的功績也可以傳至萬世。但唯獨您只是爲王,這讓我們坐立難安。”

陳衷紀強調,您如不爲帝,上逆天意,下讓我們羣臣失望。您這就是忘記了大業,而拘泥於小節,這是我陳衷紀等人所懼怕的。

他的一篇奏摺,洋洋灑灑,長篇大論,於是士議洶涌,包括陳德、洪昇、陳和彬、陳子龍、戴維先生、張家玉、劉孔昭及八個軍的軍頭們一致附議勸進。

這封奏摺十分有力,顏常武受之,勉爲其難地稱他即皇帝位!

在衆臣輔佐下,他接連下詔,定國號爲“南華帝國”,他爲帝國皇帝!

冊立皇后楊氏,皇太子顏琨。

然後規定了國體與政體,乃是君主制國家,最高行政機構是內閣,首席是內閣總理大臣,有副總理大臣數位輔佐,其下是各部,共十六個部。

之前東南國有十二個部,大明還是六部尚書,而南華帝國則擴張到十六個部,各部長官爲大臣,有外交大臣、國防大臣、財政大臣、人力資源大臣、政法大臣、科教大臣、建設大臣、農務大臣、工商大臣、公安大臣(實際叫做公共安全大臣,管公安及救災)、宗教事務大臣、福利衛生大臣、國土資源與生態環境大臣、金融事務大臣、審計大臣與國家發展事務大臣。

各部不是隨便組建,而是隨着經濟發展與形勢變化而組建,比如金融事務大臣,與以前相比,南華帝國的金融業極當發達,包括了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和租賃業,比如保險業,背景是在東南國船運業超級發達,爲了更好地規避運營風險而辦的保險公司,所有的船隻都要交納,叫做交強險。

如果沒有大量的船隻交納保險金,這保險公司也開不成。

國家發展事務部則因爲經濟發展錯綜複雜而成立的專門部門,主要是綜合研究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政策,指導經濟體制運行的宏觀調控部門。

顏常武規定了國家要發展,經濟要進步,民衆要得實利,政策不可能胡亂實施,先期的研究工作必不可少,這個重任就由國家發展事務部承擔。

頒佈各部大臣名字,位置更多了,這也是對官員們勸進的回贈,讓官員們更加地擁護他。

規定了南華帝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是帝國最高軍事決策和指揮機關,領導全國的武裝力量,皇帝任委員長,爲最高指揮官,常務副委員長,正是皇后,其餘的都是委員,包括柳如是、洪昇、陳子龍、陳德、斯托姆、甘輝、戴維先生和張家玉。

皇帝掌握槍,兵部管兵政,一樣屬於軍委管轄,軍委有出兵權。

定下國旗、國徽與國歌,都用了諸臣公議。

年號爲“元狩”,是中規中矩,漢武帝曾經用過,元表示開始,因戰亂未停,用了狩字。

忙忙碌碌,不知不覺中,到了12月的18號,這天,正是南華帝國的開國大典日!

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724節 順利攻頂第1280節 回南京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98節女婿強撐!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651節 窮B沙皇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743節 攻徐州第1393節 你引爆了火山!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950節 一賠十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904節 開心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781節 回南京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53節造船(二)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980節 大汗之心第332節 摸營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625節 領悟玄機
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464節 馬打籃人知錯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724節 順利攻頂第1280節 回南京第270節此戰最大利是得人心第622節 三進士見孫承宗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673節 世事難料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1421節 蘇雷什之心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98節女婿強撐!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651節 窮B沙皇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834節 寧做關公,莫做于禁!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743節 攻徐州第1393節 你引爆了火山!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748節 在昌都過冬第1866節 殺雞用牛刀第1950節 一賠十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81節大海戰(三)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904節 開心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1279節 海黛在臺灣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015節 向蘇伊士城前進第2068節 杜亨·哈提婕·蘇丹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92節爲什麼不是他坐龍庭呢?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673節 楊展好的不學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1533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781節 回南京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1251節 我是柿子?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1281節 回來就好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783節 喝勝利酒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958節 王子體驗人生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53節造船(二)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1980節 大汗之心第332節 摸營第632節 黃臺吉不傻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625節 領悟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