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節劉之鳳赴臺

被派去當臺灣知府的是劉之鳳。

劉之鳳出身官宦世家,自幼聰明好學,14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44歲中進士,出任淮安府(安徽省)司理(司法職官),執法嚴明,吏民悅服。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任湖廣(湖南、湖北)同考官(副主考)。天啓三年(1923年)升南京淮西道監察使。先後上疏爲邊關守將孫承宗等辯冤,上疏參劾奸宦魏忠賢,請求停止內操,遭朝廷斥責,被宦黨驅逐出朝。天啓六年指令他巡視江防,期滿回京,又被宦黨藉故奪職。

崇禎二年(1629年),魏忠賢勢敗被殺,朝廷鑑於劉之鳳忠直可嘉,讓其出任江西御史。

劉之鳳一生忠直,生活非常儉樸,平日總是清茶淡飯,穿着更忌奢華,一件衣服洗了再洗,直至破舊發白爲止。他對人非常熱心,有求必應,毫不吝嗇。時人甚感其德。

他敢於直諫,搏擊大臣不遺餘力,這等人才,就送去臺灣去搏賊吧!

至於縣官這等芝麻官,大員們纔不會傷腦筋呢,交由閩撫熊文燦決定得了。

……

聽聞朝廷決定在臺灣設立臺灣府(府治位於臺南)和高雄、臺南及嘉義三縣,再就是派來了知府和知縣,官船往臺南而來,顏常武和陳衷紀都非常地重視,兩人聯袂到達臺南迎接朝廷官員。

兩人先去舊督軍府裡坐着吃茶點,自望遠鏡裡看到外海的官船(就是福船)開來,自有東南府的兩條巡航艦爲它護航。

兩條巡航艦都呈戰鬥模式,大炮自艦壁炮門裡凸出,顯示威風,不知道那些大明官員嚇到沒有!

官船泊上碼頭,顏常武命人鳴炮歡迎,又令陸戰隊官兵一千擺隊相迎,着實是“給足”了朝廷的面子。

待肅靜迴避等牌、棍先導下船上岸,至船上只走下一位身着官袍之人,打頭的頭戴烏鈔,身着四品文官補服,應該是劉之鳳。

他因營養不良而顯得人高瘦,但很有精神,雙眸可以看到是“精光四射”!

見着顏常武擺出的上千陸戰隊員,他們全副武裝,肩扛碩大火槍,槍刺尖閃閃發出寒光,頭頂水盆頭盔,他們沒穿明軍軍服!

身穿與明軍不相同的軍裝,幹練颯爽,人人披有結實的鹿皮馬甲,而且他們人人要不強壯,要不精壯,與明軍大不一樣。

見到劉之鳳神情如常,沒給嚇住,顏常武暗暗佩服,向劉之鳳拱手道:“劉知府,有失遠迎,請恕顏某無禮。”

“不敢當,顏將軍實在是太客氣了,下官擔當不起。”劉之鳳回禮道。

有明一朝,文尊武卑,一個四品文官對上二品的總兵都可分庭抗禮,劉之鳳按品階之比自稱下官(顏常武是二品將軍),也是他不算迂腐的表現。

閩撫熊文燦知道劉之鳳擔任臺灣府知府,知道劉之鳳梗直,怕他與顏常武對上,有失朝廷體面,顏常武動輒滅殺千軍萬人,殺個把人簡直不在話下,殺個知府算什麼!

他將顏常武的所有資料都給劉之鳳看過,劉之鳳深深地被觸動了!

年方十五的少年,親手斬殺仇人,之後經營臺灣,組建艦隊,二敗荷蘭人,二敗官軍,其中大破福建水師和大海戰,打得都是蕩氣迴腸!

熊文燦的資料比起朝廷更詳盡,說顏常武東南府收入利潤達四百萬兩銀子以上!

劉之鳳再高傲,也被這些資料給震撼了!

以他劉之鳳爲例,14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44歲中進士,可人家顏大少不到二十歲已經是雄霸一方,可以說整個大明在海上無人敵得過他。

好在熊文燦將他招安,他真要作反,誰可制他?

你敢高傲,他殺你就象宰雞,死了也是白搭。

劉之鳳擺正態度,剛毅沉穩,顏常武是人敬我我也敬他的爲人,也不倨傲。

此時船上下來一人,卻是認識的閩撫幕友鍾先生,他向顏常武行禮道:“顏將軍好!”

“呵呵呵,鍾先生好!”顏常武並不守俗禮,也回過一禮道:“鍾先生,你是負責將劉知府送過海峽嗎?”

“正是,鍾某奉巡撫大人的命送劉知府過來!”鍾先生答道。

“哦,其他的三位知縣大人呢?”顏常武見就他們兩人,不由得好奇。

劉之鳳和鍾先生都臉露尷尬,很可笑地,福建官場聽聞要派人到臺灣作官,結果無人敢往!

顏常武聰明,眼珠一轉,哪還不知道怎麼一回事,遂自嘲道:“俺沒有三頭六臂,可也不是巨口獠牙吃人不吐骨頭的妖魔,怕什麼呢!”

“顏將軍是真正的大善人,東南諸省多少人因您而活!”鍾先生應了一句。

當下顏常武向劉之鳳介紹了陳衷紀,大家寒喧幾句,然後顏常武說道:“請兩位去我府中,本將軍略備薄酒,爲兩位接風洗塵,請務必賞光。那府衙正在修建,一時片刻也完成不了,在此之前,還得請劉知府在我府中暫住。”

得,原來人家還沒修好府衙啊!

劉之鳳要不是之前看過資料,只怕就會與顏常武頂牛,可哪能頂得起,只能應允。

但一看交通工具,不由得楞了,四馬駕御的四輪馬車,前設御者,車廂寬敞,鑲金嵌玉,雖然沒有過多豪華裝飾,但是尺寸規格非同小可,類似於皇帝用的大輅。

(大輅:輅車在殷周時期稱大輅,此時的輅車屬單轅雙輪,中間的車廂稱輿,呈左右長方形。帝王所乘坐的車,如玉輅,以玉裝飾,金輅以金飾而得名,還有象輅、革輅、木輅等各有特色,稱爲“天子五輅”,代表了皇帝氣派,十分豪華。)

劉之鳳臉上微微變色,對顏常武道:“顏將軍,這車僭越了,請恕劉某不敢搭乘!”

“劉知府,你有所不知,我臺灣衛地方廣闊,來往皆乘馬搭車,民間早就使用這樣的馬車,要說到僭越,這裡的百姓早就僭越不知道多少次了!”顏常武嘿然道。

鍾先生打圓場道:“劉知府,上回熊巡撫到臺灣來,亦坐過這樣的馬車,你坐上去就知道必須馬車的了!”

巡撫坐得,知府當然坐得,劉之鳳與顏常武一起上了馬車,加上陳衷紀和鍾先生,四人坐進馬車廂裡也不覺得擁擠。

御者打一下馬鞭,馬匹就跑起來。

透過馬車的車玻璃望出去,見到的景象讓劉之鳳大爲動容!

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273節 虜帝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854節 展會中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781節 回南京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1851節 超級巨炮發力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0節修路風波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3節月港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859節 吃得好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2052節 壯行酒第1839節 剃鬚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739節 亂亂亂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24節爾虞我詐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85節暗流洶涌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
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669節 東西方貴族的決鬥第1811節 偷雞不成蝕多一倍米的西班牙人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288節 李倧放心了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1969節 運氣盡在我手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542節 做個合格的反派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1760節 海戰其實就是混混打架第1273節 虜帝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815節 打什麼主意的上將?第854節 展會中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746節 統一戰線的形成第152節越來越強大的東南府第781節 回南京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1851節 超級巨炮發力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586節 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遺招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10節修路風波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3節月港第382節 陳玉雪勇破海盜船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859節 吃得好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2052節 壯行酒第1839節 剃鬚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135節火炮上刺刀第620節 黃金海岸第1185節 這仗不好打啊!第739節 亂亂亂第28節急襲奧倫治城(二)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658節 斯克新城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205節榮辱雙重天第2177章 許二牛度假(二)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1068節 奧斯曼帝國宮廷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2106節 拿下阿拉伯半島第24節爾虞我詐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848節 與黃道周的爭論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1614節 磚家?專家!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85節暗流洶涌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