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1章 在閩南

屋脊燕尾高翹。大廳屋脊中央塑有一座九層小塔,兩邊雕有二條飛龍;塔兩旁屋脊前沿左雕龍右雕鳳,意謂“龍鳳呈祥”。中廳屋脊、下廳廊頂分別飾以雙龍戲珠、葫蘆飄帶、鯉魚躍龍門、飛鳳麒麟、八仙過海等雕塑。

祠宇內部多用楠木柱支撐。其中18對木柱皆紅漆,上鐫金字楹聯。上方雕樑畫棟,彩飾祥鳥瑞獸。

在中央大廳的後一進,則供奉有一大塊緬甸進上的翡翠原石,它長得像一個梨,故取名爲“大地之心”。

“大地之心”高2.79米,寬1.78米,厚1.38米,重超過10噸。

“大地之心”的種水錶現非常好,不加琢磨,就能看到透明度高,玻璃光澤,給人的整體感覺就像一大塊玻璃一樣清澈透明,其質地純淨、細膩、無雜質,

聽音:敲擊翠體音質清脆,頗符合玉質金聲的傳統說法。

辨色:絢麗有光輝,色會呈現鮮亮和通透的靈動。

正是翡翠種類中最上等的“玻璃種”。一般情況下,玻璃種均出自老坑,所以行業中也常稱其爲“老坑玻璃種”。

老坑玻璃種是山川大地億萬年之精華,所謂的“帝王綠翡翠”就大多屬於老坑玻璃種。

中國人愛玉石,以玉爲美,國中有玉,是爲國,可見中國人對玉石的追求。

這麼大一塊的“玻璃種”被緬甸人發現後,當作貢品送到旭日城,顏常武則派人將它送回海澄老家的顏氏宗祠,以之來鎮壓顏家氣運!

顏家雖然晉升爲中華第一世家,但顏常武沒有將宗祠改觀,依舊沿用當地傳統的紅磚古厝。

他認爲這樣的建築濃縮了閩南人堅韌、開朗、沉着、豁達的性格,從中體現了閩南人對生活的美好祈願,也醞釀了紅磚厝豐富多彩的建築表達,形成了紅磚文化深沉而獨特的底蘊。

在中國封建社會典型的農村生活中,必定包含了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通過紅磚古厝完成了這樣嚴謹精巧的佈局構思,巧妙地結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統、宗廟祠堂三位一體的生活模式,以深遠的睿智思考着如何繁衍家族,和諧共存。

大祭拜過祖先,一連三天都熱鬧非凡。

在街道上開流水宴,人來就可以吃。

吃的東西都是上好的海鮮加上新宰的雞鴨豬羊等,製成菜餚,豐盛無比!

爲了籌備這場大宴,鄰近的家禽牲畜都被買個精光,得緊急從臺灣調運。

話說回來,顏常武按照禮法而行,但他始終覺得自己很機械,終究不如對臺灣的感情深,畢竟他穿來時正在臺灣,發家也在臺灣,在海澄呆的時間不長。

召見父老鄉親,朱真真一直用當家主婦的身份陪伴在側,居於正房,她穿上了閩南婦女服飾去待人接物。

顏常武不能將她封后,她也比不上顏常武另一位正妻,南華帝國皇后楊鶯兒那樣威風八面,但她在顏家祖屋一站,於是大家就明白顏家祖屋女主人是她!

在外面的,都不是正牌女主人。

此事後來被楊鶯兒得知,有人特進讒言,楊鶯兒並不惱怒,而是說本宮虧欠顏家的,虧欠公主娘娘的,她纔是當家主婦!

是的,公主娘娘何等的身份,以楊鶯兒的出身不過是個海賊之女,卻執掌大權,朱真真反倒呆在鄉下。

不僅是她內疚,顏常武對朱真真很憐惜,因爲局勢變化,只怕對她有礙!

朱真真現在南京皇宮居住,一旦朱和坪登位,則朱真真的地位很尷尬,她不是太后,只有太后與皇帝才能居住於內宮,成年公主不合適在皇宮住着。

之前朱和坪出生不久就入皇宮居住,朱真真以監國公主的身份居住在皇宮還行,但現在就不合適了,爲避免物議,得搬走。

一個好的安置位置是海澄,她居於祖屋,倒也適宜。

只是地方狹小,對不起她的身份。

▪ ⓣⓣⓚⓐⓝ▪ ¢ Ο 顏常武與戴維先生商量此事,示意戴維先生找個好地方安置朱真真。

“陛下,可請公主娘娘在臺灣居住。”戴維先生認爲道:“臺灣風景優美,區域廣大,且地位超然,雖是南華帝國的龍興之地,但陛下在此接受了大明冊封,東南王的封地正在臺灣,可讓公主娘娘以大明東南王王妃的身份在此居住,非常恰當。”

顏常武慮將來楊鶯兒來臺灣視察時,則兩個平妻,一個是皇后,另一個是王妃,委屈了朱真真。

戴維先生笑稱:“陛下過慮了,皇后娘娘深諳人情,必不爲難公主娘娘!”

顏常武點頭,他知道他的皇后非常大氣,胸襟氣概勝過鬚眉,不會做出令人難堪的事情。

他想的一點沒錯,楊鶯兒與朱真真是兩鳳不相見,但彼此手信和禮物不斷,楊鶯兒喚朱真真爲妹,朱真真稱楊鶯兒爲姐,以姐妹相稱,相敬如賓!

……

晏海樓上,看月港今何在?

海澄鎮,古稱“月港”,福建歷史上四大商港之一。

是我國對外貿易的著名港口、閩南一大都會,素有“小蘇杭”之美譽。

“市鎮繁華甲一方,港口千帆競相發”是其生動的歷史寫照。

晏海樓位於海澄鎮近海處,建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晾望海防及演武操練之用,爲二層磚木結構,安八大柱,狀似八卦,又名八卦樓。

站在晏海樓二樓上,但見得海水滔滔,“海舶鱗集、商賈鹹聚”的勝景不復存在!

1567年,隆慶帝登基決定推行新政。福建巡撫涂澤民希望“除販夷之律”,爲海上的貿易活動開啓綠燈,允許當時船商巨賈“準販東西二洋”貨物。最初選擇詔安梅嶺作爲開放大明海關,後改於海澄。從此月港成爲明朝唯一合法的海上貿易始發港。

現在大明早就廢除了海禁,實行全面開放,月港所在的九龍江港汊曲折、島嶼棋佈而易於違禁通番。

如今海上貿易不必走-私,各地歡迎海船的到來,月港合適躲貓貓的環境就不合適正式通商,島嶼棋佈反倒易於觸礁。

因此福建港口有福州、泉州、廈門等大港興起,月港就急劇衰落,以往密集的艟艨船隊早就無影無蹤,只剩下漁船與不多且不大的商船往來。

時代變遷,商業興衰,哪怕帝王也不能阻止,顏常武以前來過月港,對比今昔,不勝唏噓!

第63節風向改了?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872節 反轉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19節碼頭上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365節 血崗!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48節過春節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77節天命在我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34節販奴船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239節文趙氏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882節 死狗太多準備撤退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
第63節風向改了?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394節 噁心的鏈彈攻擊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672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一)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872節 反轉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2175章 許二牛回鄉第1472節 不是我不幫助他們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19節碼頭上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365節 血崗!第353節 夫人理政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549節 在南京之東南學堂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1282節 福王見駕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382節 不費吹灰之力第1694節 今後不可再議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48節過春節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177節天命在我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370節 曹操五十萬大軍來也!第1096節 攻城戰五之白熱化第134節販奴船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208節婦女頂上半邊天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946節 來到失敗之地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239節文趙氏第1115節 不喝與喝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249節到呂宋之時代不同了!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888節 對阿達納城的勸降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395節 殺海盜祭旗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1108節 騎兵無用第95節豐收的季節第1675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二)第857節 史可法的志向第1882節 死狗太多準備撤退第512節 又來搶灘登陸第1427節 雄城難下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584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二)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190節 領袖光環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