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2節 叄蹶帕夏

那個中尉委實會指揮,他手指敵人,命令裝甲擲彈兵向衝來的敵人稍後處投擲炸彈!

命令火槍手開槍,讓火槍手扛筒子照迎面撲來的敵人開火。

雙管齊下,既打倒了衝前的敵人,又讓他們缺乏支援,以致於東南軍戰士們順利地到達了那個方纔異常囂張的敵人身邊,不由分說,將倒臥的他給拖走,拖回已陣中!

不好,哈木宰帕夏落入敵手!

奧斯曼人騷動起來,炸了營!

他們血貫瞳仁,奮不顧身地向前衝,無論是有無裝甲,統統衝來,前仆後繼,彷彿突然引燃了導火索,戰鬥立即如暴風驟雨般迅速展開,狂野般地吶喊聲中,他們突然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狂涌而來,他們眼裡有噬人的目光,加上凶神惡煞的,一時間令人只感覺無數惡鬼撲來一樣。

哪怕東南軍士兵們狠狠地打擊他們,但很快就與他們同歸於盡,他們要是想死的話,你有槍膛,他有胸膛不是蓋的,

燧發槍裝填畢竟太慢,中尉手上的兵力以飛快的速度消失,看到自己的兵統統倒下了,他那年輕的臉蛋一片煞白,爲自己的衝動而後悔莫及。

“可不可以把那個人還給你們,讓我的士兵起死回生?”

就在這時,數枚炸彈飛過來,砸進了奧斯曼人羣中,接着一大票人馬旋風般地趕到,槍刺、槍擊、筒子上,輪番來,火力威猛,奧斯曼人的進攻態勢即時被遏制了!

一位肩扛兩星的將級軍官來到年輕中尉的身邊,拍拍他的肩膀道:“你立下大功了!”

年輕中尉呆若木雞,久久不能回答。

將級軍官乃於大海,他及時趕到,見中尉楞楞的,就拉他去看戰果。

搶回來的敵酋被打開了面甲,發現他已經七竅流血地死去,竟然是硬生生地被衝擊波轟死的!

他身上無傷,炸彈沒能破防,但如此多的炸彈在他身邊爆炸,

卸下裝甲,經檢查後,確定是一位帕夏。

開戰以來我軍打死的第一位奧斯曼帕夏!

於大海就吩咐將死帕夏的頭給砍下來,掛在高高的竹竿上示衆,同時附贈二條馬尾,以示對方的身份。

奧斯曼人的氣焰爲之一挫!

年輕中尉因功得到了戰地火線擢升,連升三級,成爲中校,年齡不過二十歲!

幸運小子叫做蔡翼,閩省福州人,從軍僅一年,就直升中校,起點高得不得了,最後官升上將,在他領兵打仗,勝利後對待敵頗爲仁義,對自己人更是關懷備至,人稱“蔡婆”,時人說他不夠狠,他卻說起當年他指揮的百來人瞬間戰死在他面前,生命有如朝露,太令他感觸了!

……

對於奧斯曼軍隊來說這場戰爭是多災多難,先是法哈德帕夏陣亡,再就是哈木宰帕夏死了,又有壞消息報來是軍中著名的騎兵指揮官馬庫庫·帖木爾帕夏也死了!

對付他的是祖可法,大家是騎兵對騎兵,馬庫庫·帖木爾能夠戰死在敵人騎兵手裡,也算得上是幸運至極!

馬庫庫·帖木爾受令襲擾敵人的側後方,這場戰役,老科普律魯因對方槍炮的厲害,沒派騎兵衝陣,他也是打老仗的出身,知道騎兵對付嚴陣以待的步兵方陣那是送死的份兒,讓騎兵肝他們拿手活兒更好。

所以馬庫庫的騎兵就象可惡的蒼蠅一般嗡嗡打轉地去騷擾東南軍,他們在東南軍的右側邊邊上急速掠過,只顧放箭。

戰術不錯,火槍子彈出膛慢,打不準,而火槍打提前量的話,打得也是不準。

騎兵隊形散開,讓東南軍的大炮也打不準。

一炮射出去,實心彈的話是經常放空,而霰彈的話,人家散開來,命中率很低。

“胡胡胡!!!……”弓弦響聲響成一片,奧斯曼的騎兵們展示了高超的箭術,他們紛紛踏鞍立身擎弓在手,射出漫天箭雨。

長箭如烏雲襲地,在空中交錯而過,落下來射得東南軍的官兵們慘叫不已。

方纔在空中,箭頭是異乎尋常地閃亮,那是奧斯曼人爲了對付東方異教徒而特意加重加磨利的破甲箭頭,比普通箭頭殺傷力提升二成以上,因此東南軍的裝甲有不少人被射穿!

武器無所謂的落後,用得好一樣能夠殺人。

奧斯曼人紛紛拉弓放箭,空中箭矢飛舞。箭矢彷彿點燃油桶的火星一般,前方立刻沸騰起來,東南軍的滑膛槍打不着,線膛槍紛紛開火。

也打得奧斯曼騎兵隊中不斷地有人掉地,他們卻也只得叫得半聲,便立即被戰友踐踏得屍骨無存。

“衝!衝!衝!”馬庫庫不顧騎兵傷亡,領着騎兵不停地攻擊,儘自己的力量去牽制東南軍的攻勢,收到了一些效果,引得東南軍的右翼陣形受到衝擊,發生波動,陣勢不穩。

東南軍自然不會讓敵人生猛,於是祖可法來了。

祖可法,前明至新明的騎兵泰斗祖大壽之子,擅長騎兵作戰,來對付馬庫庫最恰當不過。

他的上萬騎兵沒有放在陣外,而是放在步兵方陣之內。

騎兵寶貴,東南軍捨不得放手讓他們去肝,策略是伺機出擊而不是主動出擊。

眼下祖可法就在步兵方陣內觀察敵情,見到奧斯曼騎兵來回奔馳數次後,覺得時機成熟,待敵騎再來時,他認準了對方的二撮馬尾的帕夏旗,毫不猶豫地揮軍猛攻。

步兵方陣裂開,放出如欄猛虎的東南軍騎兵。

他們養精蓄銳,席捲而來,盔甲鏗鏘蹄聲如雷,衝着敵人加速飛奔。

馬庫庫經驗豐富,一看對方架勢就知道自己馬疲已是跑不掉,那就乾脆不跑了,乃引領已軍迎戰。

在奧斯曼人射過一批箭之後,雙方加速衝鋒,然後奧斯曼人吃上了東南軍的單打單,他們的火槍裝上子彈,打過一槍就沒用了,大家直接拼馬刀。

雙方都拼命打馬,很快地,最前列的鐵騎迎頭相撞,肢體馬屍漫天飛舞,在半空中綻出漫天血花,長長的騎槍如穿糖葫蘆一般捅了一串屍體,被狂奔的戰馬沿路猛拖,在大地上拉出一條長長的血路。

戰況一下子飆升到無比慘烈!

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859節 吃得好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2199章 西洋人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1066節 立規矩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872節 反轉第1268節 路難行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66節戰後之事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467節 談及殖民地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851節 超級巨炮發力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240節 蒙古之事
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762節 千古奇功!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592節 帝國殤始之天哭第1802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二)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1523節 巨炮轟擊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1859節 吃得好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2199章 西洋人第1531節 鎮壓奧斯曼騎兵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1066節 立規矩第1732節 爲何收藏?第417節 珍珠鏈戰略第1728節 普布邊巴的感動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872節 反轉第1268節 路難行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66節戰後之事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870節 林加島之戰(二)第1255節 難逃一劫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640節 四大植物助陣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467節 談及殖民地第1159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595節 朱慈烥的憤怒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971節 泡金髮妹紙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851節 超級巨炮發力第1698節 難打之城第890節 紅毛番土法上陣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87節定鼎之戰(二)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1573節 普通人陳蝦普通的一天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717節 狗頭軍師戴維先生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960節 戰鬥中難免意外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508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完)第1642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三)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720節 幹掉復社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240節 蒙古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