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

“現在雖是皇太孫殿下主持朝政,但大事最終拍板者乃監國公主殿下!”

“科道風聞奏事禍害大明,已成定論,白紙黑字寫進了前明史,豈可自掌嘴巴?他們想把天給翻過來,馬相以爲,這能成嗎?”

“不許科道風聞奏事,乃東南王所定,監國公主是他的妻子,不會逆夫!”楊天生一一分說道。

“豎儒只會放嘴炮,孰不知世界潮流,浩浩蕩蕩,現在講的是豬的屁,誰放的屁越大,誰就是有理!”楊天生揮手道:“過去那種長篇道德說教可以休矣!”

馬士英心中大定,雖說他也是被罵“豎儒”中的一員,但文人相輕的風氣猶爲嚴重。

僞君子令人討厭,相比之下,反倒是海賊楊天生這種真小人來得可親,他對楊天生拱手道:“待廷議那日,還望楊公幫襯!”

“一定,一定!馬相放心!”楊天生滿口答應,不過他預言道:“說不定都不怎麼要我們出手,自有人去搞定那幫傢伙!”

“堵胤錫?”馬士英眼前一亮道。

“對,堵胤錫!”楊天生肯定地道。

……

起初官員們要求恢復科道風聞奏事,朱和坪往往是留中不發,如今雷厲風行起來,召集朝臣廷議,乃朝臣的擴大會議,包括了內閣、九卿、詹事、科道等官員,人數達到了一百三十五人。

其中有內閣六閣老,明朝九卿則有大小之分,明以六部尚書與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爲大九卿;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詹事、翰林學士、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寺卿爲小九卿。

大小九卿均來,另有他們的副手也參加了會議。

科道官員,包括了六科給事中、監察御吏等人。

會議在華蓋殿召開,皇宮正殿是奉天殿,無論是朱真真還是朱和坪,他們從不在奉天殿議事,這是謹守禮制,只有現任皇帝朱由產才能夠名正言順地居於奉天殿議事。

當然,一旦朱和坪正位,成爲皇帝,他就可以動用奉天殿了。

羣臣彙集,大家看到了朱和坪寶座左下方另設一座,黃綾包裹,均不知其意。

很快他們就知道答案,隨朱和坪一起來的還有一位不速之客,正是東南國王太子顏琨!

顏琨造訪南京是官員們關心的一件大事,大家都在猜測他來想做什麼。

他頭頂大蓋帽,身穿東南軍軍裝,儀表威嚴。

這次大議,有他參加,無疑能夠嚇倒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傢伙,否則待他以後見着東南王,與東南王一說,那些官員就會“簡在帝心”了。

東南王非常強勢,調整官員時是直接丟名單執行,不象朱真真和朱和坪還得召集大臣,聽取大臣們的意見後再作決定。

尤其是當開會時,他身邊站了一人,給顏琨指點發言官員的名字與簡歷,情景真的有點嚇人!

不僅是他這麼着,大明現有一個職業很吃香,那就是“速記員”,把參會人員的話給記下來,如此大家不能夠大放厥詞,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了!

朱和坪身穿明黃色四爪龍袍,精神十足,讓衆臣心中嘀咕。

看來他有兄弟幫忙,確實不同!

顏琨是以東南國使節的身份出現在大殿上,除他之外,還有東南國重臣夏允彝、陳子龍和海軍上將洪煕官也列席會議。

誰都不能挑刺,因爲東南王已經規定了兩中華無分彼此,這樣的事情,東南國使節參加無妨。

所有的臣子們向朱和坪下跪行禮,山呼千歲、千歲千千歲!

而顏琨則在位置上站直,手加額頭行軍禮,朱和坪向他欠身點頭回禮。

行禮畢,朱和坪讓官員們平身,他們在地上爬起來,一個個目光灼灼,有的人已經是飢渴難捺,準備上陣了。

果不其然,當徐公公宣佈皇太孫殿下欲就科道官員如何發揮作用,請大家暢所欲言時,戶科給事中姚至言頭一個發言,他力主給予科道官員以風聞奏事的權利。

姚至言從六品官階,位置不高,但影響力很大。

因爲他是新明第二任首輔,已退休的姚明恭的孫子!

衆所周知,姚明恭原爲前明的內閣高官,作過文華殿大學士和戶部尚書,被稱爲姚閣老,之後他過檔到東南國任職,照做高官,待顏常武另立新明,首任首輔是孫承宗,接任者正是姚明恭。

姚明恭爲人宅心仁厚,操守良好,曾致信告誡其弟居恭(任劍州牧)“潔已愛民,虛心聽獄,嚴胥役,禁家奴。”

他在位期間,主持朝政,維繫新舊官員,做出良好的貢獻,衆人皆服。

不象馬士英,別人對他的看法是兩極分化,一是他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經濟貢獻,大明經濟高企,人口增長,年年上一個臺階,以致國力增強,軍隊茁壯、民衆漸漸富裕,還拓地千里;第二是他爲人極力諂媚逢迎東南王,軟骨頭一個,對顏氏言聽計從,甘爲顏氏狗,連帶對着朱真真這個婦人與朱和坪這小屁孩子都是滿心地爲他們打算了,哪有我大明明仕大夫的錚錚鐵骨,令人不齒!

詆譭馬士英的人說他不過是蕭規曹隨而已,顏常武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而且發展經濟是得到了楊天生的幫襯,沒有楊天生負責經濟事務,馬士英根本無甚能耐勞,這種說法與譏笑楊天生是個海賊,白丁一枚,只會吃喝,根本不會管理經濟,要不是馬士英幫他,楊天生都坐不穩次輔位置的說法相牴觸。

馬士英的名聲不好,相傳他包庇門人與家人,收受賄賂,朝廷派員查過他,查無實據,但無法禁止別人照樣說他。

新明到此,共有孫承宗、姚明恭和馬士英三任首輔,孫承宗和姚明恭的名聲遠比馬士英要好,如今姚明恭的孫子姚至言都出頭爲科道風聞奏事,幫理不幫親,可謂反戈一擊,大振贊成派軍心。

姚至言首先出班發言,他高屋建瓴,首先從科道風聞奏事的歷史說起,他簡要回顧歷史,指出南北朝的御史風聞奏事,源於漢代的“三公謠言奏事“,東漢三公府掾及公卿均可以根據傳聞劾奏刺史二千石官僚,稱爲“謠言奏事“,至南北朝乃成爲御史的特殊權力。

接着是宋朝行臺諫制度,到了大明朝則有科道制度,乃是一脈相承,有利國家,尤其是有利於皇帝!

如無科道制度,不行風聞奏事,只怕唐朝藩鎮之亂,禍不遠矣。

姚至言的口才很好,抑揚頓挫,娓娓而談,富有感染力,擺出了一副爲國家、爲皇帝着想的態度,讓人聽得頻頻點頭。

而旁聽的客人顏琨則聽得想打呵欠,他有人介紹,知道姚至言是什麼貨色,心忖你小子得感謝今朝,否則你發言被你祖父姚明恭聽到了,他可是不同意風聞奏事的,逆了他的意思,只怕他可用忤逆的罪名,將你活活打死了事!

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904節 開心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461節 老傢伙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351節 殺,不殺!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66節戰後之事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63節風向改了?第454節 慢一拍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3節火併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1072節 三個奇蹟
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1274節 心靈炸彈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1896節 大維齊爾的對策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094節 攻城戰三之可怕的戰鬥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136節江戶,我們來了!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945節 海盜,快到我的碗裡來!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904節 開心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1570節 運河之阻滯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840節 大明明的發展(三)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269節 臨危照樣窩裡鬥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1199節 剩女要加稅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146節 他們肯定沒讀過歷史書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1461節 老傢伙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813節 我是主角第1864節 民工馬寶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351節 殺,不殺!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1186節 小白皮戲老將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66節戰後之事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63節風向改了?第454節 慢一拍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1694節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1128節 深宮鉅變(一)第1783節 蘇丹不見了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764節 危機解決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770節 不得硬拼!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3節火併第1628節 進攻伊爾庫茨克城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333節 倭人一貫之心第1072節 三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