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制火器

張廷玉的復職使得清廷中樞職能得到了良好運轉,同樣也讓八阿哥放鬆了許多。

作爲上書房首席大臣,張廷玉可以說是一個標杆,他不僅是朝中重臣,同樣也是漢臣眼中的領袖。

而且和馬齊相比,張廷玉雖沒有馬齊的耿直,但無論從政治手段還是能力來講,張廷玉都是首屈一指的,這也是他脫穎而出,最終能後來居上替代馬齊成爲首席大臣的原因。

張廷玉是個聰明人,也是一個識實務的人。他的復職同八阿哥說的那些話有些原因,而最終促使他做出這個決定的還是這天下大勢。

畢竟,康熙的皇帝之位還在,八阿哥也沒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取而代之。再加上大清和大明的局勢改變,如今大清的確需要一個更精力充沛,頭腦清醒,而且有能力的人來領導。

八阿哥作爲太子,國家的儲君,從法理來講監國沒有絲毫問題。這也是張廷玉最終選擇和八阿哥合作的原因,而且因爲康熙的皇位未廢,張廷玉同樣又不需要顧及背叛的惡名。

有了張廷玉的協助,在西安的朝廷運行比之前暢通許多,一些政令也得到了較好的實施。不過,擺在八阿哥面前的大事依舊是大清的敵手——大明!眼下最重要的是遏制住大明繼續進軍的步伐,調集全國軍力積蓄力量,然後反攻,從而奪回京師。

這些事,自逃出北京城前,八阿哥就在做了,而到了西安之後也一直沒有絲毫放鬆。

目前,除非直隸、山東、江北、河南、山西等地的各部清軍外,清廷還掌握着陝甘、廣西、雲貴、四川甚至包括關外的各部。

這些力量加起來並不小,可以說清軍依舊擁有極強大的軍事實力。不過對於明軍,尤其是攻佔北京城的大明新軍來講,八阿哥心中並沒有什麼底。明軍強大的火器,已經打破了大清爲之驕傲的騎射,要想改變局面,不僅需要調集兵力,同時在火器上也要多想辦法。

相比其他目光短期的滿清貴族而言,八阿哥這個太子還是很有眼光的,其實在許久前他就注意到了大明軍隊的改變。從福建之戰開始,明軍就開始大量裝備火器,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明軍的火器裝備比例越高,同樣也越先進。

直到後來,那支新軍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原來的戰爭方式,全火器部隊,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但明軍恰恰就做到了這點,而且這支部隊所擁有的戰鬥力更令天下人目瞪口呆。

一直以來,清廷對於火器就不是很重視,或者說清廷以滿人入關統治神州,而火器作爲一種殺傷力強大卻又不需要太多訓練的武器,這對於滿人統治數倍於自己的漢人從先天來講就是一種威脅。

這也是清廷除了在萬不得已的情況儘量不使用或者少使用火器的原因。遠的有當年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代,在遼東之戰,吃了明軍火器苦頭的滿清(後金),開始學習製造和使用這種武器,然後依靠仿造的大炮和火銃再加運氣最終得到了天下。

但取得天下之後,火器這些東西就被封存起來了,整個滿清又開始以騎射爲榮。到了三藩之亂時,爲了和三藩作戰,康熙那時候又一次開始推廣火器運用,而在平定了三藩後,火器又一次受到了冷落。

之後還有幾次大漠遠征和雅克薩之戰及臺灣之戰等等,火器的使用都在這些戰場上發揮了極大作用,可每戰之後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將領,全都不約而同地把火器打入冷宮,除了一些八旗精銳擁有一定數量的火器外,普通的綠營充其量就幾門老爺炮而已。

這也是爲什麼大清從一開始佔據上風,而後來和明軍的作戰中卻越來越力不從心的原因。裝備的差距導致雙方的作戰方式和戰鬥力發生了改變,而現在,如果還是抱着騎射無敵的想法同明軍作戰,那麼後果可想而知。

在出逃北京城的路上,八阿哥就以康熙的名義下旨各地不僅加緊練兵,同時重視和發展火器。而現在,偏都西安後,大規模製造和裝備火器也提上了日程。

當然了,要想同明軍的新軍那樣,清軍暫時是不可能做到的,這點八阿哥也清楚,所以在這方面他的着重點還是多鑄大炮,同時儘量仿製明軍目前使用的各類火器,以減少雙方差距。

原本,負責這件事的人是四阿哥,但自出了北京城後,四阿哥就再也沒了兼工部的差事。而現在負責這件事的人不是別人,是大阿哥。

大阿哥知兵善戰,這點朝中衆人都清楚。在之前,負責防守北京城的人就是大阿哥,而且大阿哥能夠被康熙放出來委以重任,其中八阿哥花了不少力氣。

雖說大阿哥現在已徹底失去了爭奪儲君的希望,但畢竟現在的皇帝還是康熙,就算八阿哥之前對大阿哥有恩,可別忘記他們原來依舊還是對手。如果繼續把部隊放在大阿哥手裡,八阿哥是絕對不會放心的,所以北京政變之後,八阿哥第一步就收回了大阿哥手中的兵權,同時爲了安撫又把工部交給了他。

只要沒了兵權,讓大阿哥掌管一部,八阿哥還是放心的。畢竟大阿哥的能力擺在這裡,再加上他曾經多次領兵,非常清楚火器的重要性,用他來負責這件事正是合適人選。

“這炮好雖好,可惜就是太重了。”這一日,八阿哥特意去工部視察,大阿哥帶着八阿哥看了剛剛鑄造出來的幾門大炮,這幾門大炮都是依造以前的紅衣大炮所鑄,最輕的一門也超過了一千三百斤,而且打的炮子卻沒明軍的重,僅僅只有三斤左右。

“太子,這門炮是工匠好不容易鑄出來的,最遠可打四里以上,而且還加了炮車,以便移動。”大阿哥在一旁解釋道。

八阿哥搖搖頭,反問道:“明軍有一種六斤炮,可發射六斤重的炮子,再加上炮車也僅僅七百多斤,最遠同樣可打四五里地。另外還有一種十二斤大炮,總重也就千斤左右,威力更是強大,你可知道?”

大阿哥如何不知,當初在北京城,大明新軍用的三種主力火炮除了弗朗機外另外兩種就是它們。面對這兩種炮,防禦的清軍可是吃了不少苦頭,這些炮不僅火力兇狠,發射速度快,而且重量輕,又便於移動,清軍的紅衣大炮根本就不是對手。

見到大阿哥臉上的尷尬,八阿哥放緩語氣道:“大哥不必灰心,這鑄炮也不是一日之功,眼下能鑄出這等炮來已很不錯了。不過目前局勢大哥你也清楚,明軍的火器實在兇狠,其威力非尋常刀劍可比,如此利器,如我大清不早儘快裝備的話,別說打回北京城了,恐怕這天下都要易手。”

“太子教訓的是,臣一定讓工匠多想辦法,儘快造出好炮來。”

八阿哥點點頭道:“想辦法是一定的,另外還需在民間多招能工巧匠,我大清國土遼闊,人口衆多,能工巧匠更是數不勝數。他明軍能造出來,我大清一樣能造!只要能造出同明軍媲美的利器,無論其出身如何,我大清定重重有賞!”

八阿哥不是腐儒,他很清楚孰輕孰重。假如真有人能拿出和大明同樣的精銳火器製造辦法,就算對方是乞丐他也會毫不遲疑地給他一個榮華富貴。相比一個官位,一點錢財,大清的天下,祖宗的基業纔是根本。

在大阿哥那邊,八阿哥讓他抓緊想辦法,同時八阿哥也沒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工部。

作爲當初的管事阿哥之一,而今的太子,八阿哥對於工部這些人是太瞭解了。之前四阿哥如何?工部在四阿哥手上同樣沒發揮出太多作用,要知道在各皇子中,四阿哥可是被稱爲難得能辦實事的阿哥了。

所以,除了工部之外,八阿哥還需要從其他地方想辦法。缺少能工巧匠,缺少製造的方法等等,八阿哥就把目光放到了仿造上面,可如果是一般的仿造還能馬馬虎虎成,但要想直接仿造大明新軍的武器就難了,要知道大明新軍和清軍作戰從來沒有輸過,清軍也更沒繳獲過大明新軍的武器,別說大炮了,就連火銃都沒撈着一杆,如何能夠仿造?

不過,八阿哥自然有他的辦法。早在離開北京城,西狩進入山西的時候,八阿哥就已經打着這個主意了,而破局的關鍵人物就是號稱滿清八大皇商中最顯赫的一家——範家。

範家早在明初之時就在張家口爲商,歷盡七代傳至範永鬥,當年範永鬥爲了獲利,私下和當時的女真部眉來眼去,大肆向關外走私糧草鐵器並代女真銷售劫掠財物,爲後金立國立下功勞。

之後,也是因爲以範永鬥爲首的八家晉商不斷私通後金,導致大明對後金封鎖政策的徹底失敗。

後金改清入關後得了天下,這八家晉商一越就成了大清皇商,不僅受了重封,而且還在整個中國商界中佔了極重要的地位。

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六百八十八章 老薑第七百九十七章 土人搶掠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八百四十八章 亂成一團第二百七十章 驅逐第五百一十五章 善後第四百零六章 幻想第二十章 走風第九百四十七章 態度第五百三十八章 巴拉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六百四十六章 盛京第一百三十二章 咬住第八百三十六章 官邸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和地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二百九十章 心好痛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決心第二百零二章 放餌(求票)第四百九十八章 前車之鑑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公主的決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佔據第八百零三章 道高一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李衛述職3第二百零二章 放餌(求票)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疑惑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家鄉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進千里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慘案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望川遠赴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二合一第九百五十三章 黑臉第三百二十一章 將相不合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老北京第五十九章 伏擊第三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陳的智慧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一千三十三章 竊喜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八百四十八章 亂成一團第七百零九章 發狂的建興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七百零五章 上位者的煩惱第一千三十四章 上陣第一千五十九章 策略第五百四十三章 嚴斥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八百二十二章 驚雷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子多少錢一斤?第六百零八章 善後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兩虎相爭還是驅虎吞狼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一千五十五章 稀裡糊塗的會晤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借花獻佛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殊榮第五百六十九章 棋子和棄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從新明到南海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六十六章 狗頭軍師第七百一十三章 西域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總督閣下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第八百零四章 魔高一丈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
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六百八十八章 老薑第七百九十七章 土人搶掠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八百四十八章 亂成一團第二百七十章 驅逐第五百一十五章 善後第四百零六章 幻想第二十章 走風第九百四十七章 態度第五百三十八章 巴拉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六百四十六章 盛京第一百三十二章 咬住第八百三十六章 官邸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和地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忽略第二百九十章 心好痛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決心第二百零二章 放餌(求票)第四百九十八章 前車之鑑第七百五十一章 條約重要還是協議重要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公主的決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佔據第八百零三章 道高一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李衛述職3第二百零二章 放餌(求票)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疑惑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家鄉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進千里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慘案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望川遠赴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停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二合一第九百五十三章 黑臉第三百二十一章 將相不合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老北京第五十九章 伏擊第三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陳的智慧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一千三十三章 竊喜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連橫第八百四十八章 亂成一團第七百零九章 發狂的建興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七百零五章 上位者的煩惱第一千三十四章 上陣第一千五十九章 策略第五百四十三章 嚴斥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八百二十二章 驚雷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子多少錢一斤?第六百零八章 善後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兩虎相爭還是驅虎吞狼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一千五十五章 稀裡糊塗的會晤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借花獻佛第九百五十九章 急信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殊榮第五百六十九章 棋子和棄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六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的侯爺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從新明到南海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六十六章 狗頭軍師第七百一十三章 西域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總督閣下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三百四十八章 汪大部長第八百零四章 魔高一丈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說造反就造反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