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海軍部

康熙聽的微微頜首,海軍以宗親皇族、王公大臣、八旗勳貴、世家豪族、縉紳富戶子弟爲中堅,便無須擔心海軍會失去掌控,這法子倒是不錯,讚賞的瞅了胤禎一眼,他才踱過去接過摺子。

翻開一看,康熙便不由一楞,請功名單上,列在第一位的赫然竟是戴梓,後面標註的是火炮研究大家,隨後的人員也都有標註,俱是各軍工廠、坊的研究人員或者是主官。

第二部分纔是海軍將士,排在最前的便是武格、衍德,接着是德爾諢、劉志生、林衛,康熙粗粗看了看,便大爲奇怪的道:“何以將戴梓列爲首功?”

胤禎料知康熙會有此一問,忙從容回道:“回皇阿瑪,海軍澎湖一戰,能以最小傷亡取得如此戰績,全仗改良火炮之功,戴梓身爲改良火炮的主要研究人員,此戰首功非他莫屬,其他諸如從事鑄造、鍊鐵、彈藥研究的人員亦是功不可沒,沒有他們,就沒有質量上佳的改良火炮,就沒有海軍的澎湖大捷。

皇阿瑪,西洋諸國的航海、造艦技術日新月異,對火炮、火銃的改良研究,他們也是緊密鑼鼓,雖然目前我大清走在了前面,卻不能就此裹足不前,否則很容易被西洋諸國反超。

火炮落後,便要被動挨打,西班牙艦隊便是前車之鑑,大清若欲在火炮等武器方面一直遙遙領先,就必須重視對火炮的研究,改良,就必須重視這些從事火炮相關研究的人員,唯有武器的先進,才足以保障大清立於不敗之地。

火炮的相關研究,在初期,可以通過這些工匠出身的研究的人員取的進展,越往後改良,越是艱難,需要大量的有相關係數學知識的讀書人蔘與進來,纔能有所進步。目前海軍的火炮,就遇上了膛線纏角、彈藥一體,損耗過快等難題無法解決。

兒臣此舉,便是希望通過皇阿瑪對這些人的封賞以激勵他們,以吸引更多的有相關知識、愛好、特長、興趣的讀書人蔘與進來,加快,加大對火炮的改良進展。

這些人重名氣、聲望,他們擅長的是各自行業內的研究,做官是不行的,兒臣竊以爲皇阿瑪賞以虛職爵位,提高他們的地位便可。如此一來,必然能吸引越來越多的讀書人蔘與到改良火器的研究中來。”

聽完胤禎的長篇奏對,康熙緩緩的在殿內踱了起來,這可不是簡單的封賞,老十四口中的所謂研究人員,實際就是工匠,這一封賞,必然引起軒然大波,士、農、工、商,工匠的社會地位低,尚排在農民之下,這一封賞,在士林、官場都會引發極大的震動與反響,別說是讀書人,就是文官能封爵的都寥寥無幾。

不封賞,老十四說的又有道理,火炮的先進與否,直接關係到戰爭的勝敗,封賞,又可能導致禮崩樂壞,康熙踱了半天,也沒能拿定主意,不由苦笑道:“研究人員封賞一事,待天津獻俘時,看過軍演再說,倒是海軍將士的封賞,你有何建議?”

見康熙將研究人員的封賞暫緩,胤禎不由微微失望,只能以後再機會再進言了,他打起精神說道:“海軍初建,驟然高位,有拔苗助長之嫌,而且也要爲日後的封賞留下空間,不過,目前情況特殊,要以此爲風標,吸引衆多勳貴、大家子弟來投,低了亦不行,兒臣竊以爲定在三、四品爲好。”

“那也太小家子氣了,此乃國戰大勝,武格、衍德授予副將,德爾諢、劉志生、林衛三人爲參將,餘下類推。”康熙含笑道:“爵位,暫不授於,大戰完了再行敘功。”

閒適的踱了幾步,康熙才接着道:“海軍的建制,朕思慮了下,沿襲水師的建制,格局小了點,就在兵部下新設海軍部,仍由你負責,天津的艦隊改爲北洋艦隊,上海的改爲南洋艦隊,一應人員任命,你自斟酌,天津水師、崇明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全部歸在海軍部名下,由你統一指揮調動,也方便日後裁撤。”

胤禎先前聽的還挺興奮,聽到後面,就變成了苦笑,天津水師、崇明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那是七萬餘官兵,康熙竟然一股腦都推到海軍來了,他忙問道:“皇阿瑪,那水師的軍餉。”

“自然是你這個海軍部長負責。”康熙一轉身上了炕,盤腿坐下,微笑着道:“你打一仗,就足夠海軍吃十年了,少給朕哭窮。”說着,他呷了口茶,淡淡的笑道:“好好打這一仗,打敗西班牙,便可安心回京,你也該歷練一下朝務了。”

歷練朝務!胤禎登時一楞,康熙是什麼意思?難道打算立自己做太子?不玩秘密立儲了?他不敢多想,趕緊的起身離座,跪下道:“謝皇阿瑪隆恩,兒臣定然全力以赴,揚我大清軍威!”。

廉郡王府。

八阿哥胤禩聽完老九胤禟詳細的彙報後,不由蹙着眉頭自語道:“十四弟既是說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便是要與我們聯手對付四哥,他爲何又要在朝堂上力挺四哥的攤丁入畝呢?”

老十撇了撇嘴道:“昨日,老十四就在宮裡,肯定是清楚皇阿瑪支持攤丁入畝嘛。他這是投皇阿瑪所好,有什麼好奇怪的?”

“哪有十弟想的如此簡單。”胤禩微微笑道:“推行攤丁入畝,困難重重,卻又意義重大,一旦成功推行開來,四哥這份功勞可就太大了,足以讓皇阿瑪刮目相看,十四弟不會看不出這點,卻反而推波助瀾,這其中定有蹊蹺。”

“八哥也別費神想了。”老九胤禟輕嘆道:“老十四做事向來喜歡劍走偏鋒,咱們也猜不透他心裡的想法,只看他如何給咱們出主意就可判斷其是否言行如一。”

胤禩點了點頭,沉吟着道:“九弟說的有理,先靜心等候。十四真若伸手,咱們日後與十四黨的關係就得慎重考慮了。

第88章 廢了他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29章 抽絲剝繭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717 章 女工第494章 徵日(三)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559章 年號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566章 收服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545章 奪權第178章 摘桃子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567章 不解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670章 驛站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200章 機會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118章 上尊號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595章 嚴懲第360章 分田地第589章 動手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191章 大喜第518章 蹊蹺第663章 出巡陝甘?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54章 帝王心術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313章 合流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330章 龍虎鬥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118章 上尊號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190章 老十三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212章 不甘心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283章 下馬威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62章 狠師爺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後記一算是續集第702章 密謀第53章 遭彈劾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164章 方苞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75章 各自算計第528章 不賣帳後記一算是續集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75章 各自算計第730章 皇見皇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296章 密謀第515章 跋扈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225 章賞第695 章 反應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459章 千叟宴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348章 終日惕惕-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632章 攪局第212章 不甘心
第88章 廢了他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29章 抽絲剝繭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717 章 女工第494章 徵日(三)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559章 年號第134章 各有盤算第566章 收服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545章 奪權第178章 摘桃子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567章 不解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670章 驛站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200章 機會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118章 上尊號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595章 嚴懲第360章 分田地第589章 動手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191章 大喜第518章 蹊蹺第663章 出巡陝甘?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54章 帝王心術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313章 合流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330章 龍虎鬥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118章 上尊號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190章 老十三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212章 不甘心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283章 下馬威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62章 狠師爺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後記一算是續集第702章 密謀第53章 遭彈劾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164章 方苞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75章 各自算計第528章 不賣帳後記一算是續集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75章 各自算計第730章 皇見皇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296章 密謀第515章 跋扈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225 章賞第695 章 反應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459章 千叟宴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348章 終日惕惕-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632章 攪局第212章 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