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驛站

縱馬馳聘自是快意,然在馬背上顛簸幾個時辰,特別又是在烈日下,即便是騎乘再好的駿馬,那也是受罪,貞武久未騎馬,下的馬來,頓覺大腿內側的火辣辣的疼,不用看,他也知道是內側的油皮磨破了。

一見貞武走路的姿勢,胤誐不由暗笑,他在順義大營,日日不離騎乘,這點子顛簸,倒也不算的什麼,進入驛站稍事洗漱之後,他便湊上前道:“皇上,這日頭毒辣,不如乘車趕路,也慢不了多少。”

呷了幾口涼茶,貞武才笑道:“不礙事,難得有機會鍛鍊。”說着又道:“我是貝勒,你是貝子,這稱呼該改改了。”

“貝勒爺說的是。”胤誐忙笑着道。

領侍衛內大臣富爾丹這時躬身進來道:“主子,驛站裡備有西瓜,都是浸泡在井裡的,是否先用個西瓜解解暑?”

“不必了,休息後再用。”貞武說着看了富爾丹一眼道:“吩咐下去,不準喝井水,讓他們都喝涼開水,以免水土不服,叫兩名三等侍衛在跟前侍候就行,你們事多,不必在跟前站規矩,另外,把這裡的驛丞叫來。”

驛丞宋應星此時正在後院忙的不可開交,這些人雖然只在這裡打尖,但他卻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茶水、瓜果、飲食,一應都是按最好的上,馬匹的草料豆餅,以及給馬匹飲水洗刷,他都是親自張羅,生怕有絲毫不周之處。

之所以如此小心翼翼。實是因爲這位貴人的陣勢大的嚇人,他估摸着,至少也的是貝勒郡王親王一級的,那可真是拔根毫毛也比他腰身粗。一言能決他生死的主,他自然是如履薄冰。

“驛丞!誰是這裡的驛丞?”突然傳來的一聲吆喝將宋應星嚇了一跳,擡頭見是一名護衛裝束的人在問,他忙穩下心神,一溜小跑到跟前,就地紮了個千兒道:“下官宋應星,南關驛站驛丞給大人請安,大人有何吩咐?”

那侍衛上下打量他一眼。這宋應星年紀約莫在三十左右,生的一臉和氣,看着倒也機靈,微微沉吟。他才道:“你好福氣,主子要見你,跟我來吧。”

宋應星聽的卻是一愣,見我這個不入流的驛丞做什麼?難道有什麼不周之處?但這好福氣何解?他忙站起身來,套着話問道:“大人。可是有不周之處?懇請大人點撥一二。”說着,便自袖中抽出一張十兩的銀票,不動聲色的遞上前去。

那護衛卻是一手攔開,笑道:“你別害爺。如實回話便是。”

不收銀子?如今還有不收銀子的護衛?是不是嫌少?宋應星微微怔了一下,才道:“大人高潔。不知貴主子如何稱呼?下官是否換身袍服再去。”

“你稱貝勒爺便是。”那護衛含笑道:“別磨蹭,走吧。”

貝勒爺?宋應星一陣疑惑。一個貝勒爺出京能有如此大的陣勢?這是什麼貝勒爺?一路趕到正院門口,看到門口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警戒森嚴,他不由大爲緊張,在被仔細檢查了兩次之後,他才得以跨進院子。

被人引入正廳之後,他感覺整個後背都是涼颼颼的,他也不敢擡頭亂看,低着頭上前打千兒行禮,道:“下官宋應星給貝勒爺請安。”

見他頗爲緊張,貞武不由微微笑了笑,語調輕鬆的道:“我在此停留時間有限,召你來是爲了解下此地民情風俗,涿州之地,人傑地靈,聽聞亦是衝衢要道,南關驛站日常差務應相當繁瑣吧?”

見貞武語氣和藹,聲音聽着也年輕,又是問些無關癢痛之事,宋應星不由暗鬆了口氣,估摸着對方應該是身份頗爲顯要的宗室子弟,初次出京,當下,他便有心賣弄道:“回貝勒爺,由此往南,不足十里,官道便一分爲二,一條往南,一條往西。

由此往南的驛路,經鎮安寺、半壁店、南皋店、三家店、方官、衣巾店、北三里屯,進新城北門,出新城南門,經南五里屯、十里鋪、十三裡鋪、高橋、白溝折向東南到雄縣。出雄縣城經十里鋪,趙北口、棗林莊、鄚州、任丘到河間府。又從河間經阜城、景縣進山東德州、濟南府。由濟南府南下江寧府、杭州府進福建。

由此往西的驛路,經莊頭村、包子鋪、下坡店、夏辛店、松林店、義合店、高碑店、定興、安肅到保定府。又南經正定府、彰德府、邯鄲、洛陽。由洛陽往西有入潼關進陝、甘的驛路,洛陽往南經南陽到襄陽。由襄陽往西逆漢水上行至漢中,然後南下到劍閣進四川。由襄陽南下荊州、常德。由常德可南下兩廣,可西入雲、貴。

不論南來北往,皆要經過南關驛站,每日裡往返官員接連不斷,驛站的規模一是越來越大,自然差事也頗爲繁瑣。”

貞武和胤誐都未料到此人竟然是如此善談,聽的他將兩條驛道上的驛站如數家珍,不由莞爾一笑,微微沉吟,貞武才道:“一路過來,聽的驛站驛丞抱怨,往來官員常有越矩索要車馬之事,可是有的?”

聽的這話,宋應星不由警惕的覷了貞武一眼,見其身着石青色四爪蟒袍,確實是年輕,不過二十出頭,心裡不由暗自揣摩着,這貝勒爺出京,怕是負有觀風的差事,官員越矩索要車馬之事可說是家常便飯,瞞是瞞不了的,況且他們日日也被這事鬧的煩不勝煩,不如索性如實相告,一則博取好感,二則,也能剎剎那些官員的歪風,三則,此事可說是毫無風險,這一路都是驛站,誰知道是誰多嘴?

思忖一定,他便躬身道:“回貝勒爺,確有此事,往返官員多有不自覺者,不填注票牌,於定例外多用車馬數倍甚至十數倍,還有夾帶客貨者,私徵民車,其家眷幕僚亦擅用官驛夫馬,下官們位卑職低,唯有順從,驛站有時週轉不及,不得不求助地方百姓,以致地方對驛站頗有微詞。”

聽的這話,貞武不由收斂了臉上的笑容,神情亦凝重起來,驛站不僅是隻負責爲官員往來提供各種交通工具和住宿飲食,它也是朝廷辦理通信事務的機構,朝廷公文的傳遞都是通過驛站一站一站傳遞的,官員如此恣意妄爲,不僅是加重驛站的負擔和禍害地方百姓,更可能影響到公文的傳遞,這可不是小事。

微微沉吟,貞武才問道:“南關驛站有多少人?有多少驛馬?驛夫工銀幾何?”

聽的這話,宋應星不由頗覺詫異,打聽弊端也就罷了,怎的還問起這些細瑣的事情?這些事自然沒什麼說不得的,微一沉吟,他便道:“南關驛是大站,原額定驛馬二百匹,逐年加至三百二十匹,另有驢五十頭。按朝廷定例,每兩匹馬設一驛夫,另外其他如升輿、挑槓、傳遞公文、獸醫’執事等,總計二百二十餘人,每日工食銀二三分至七八分不等,按月則是五錢至二兩五錢銀子不等。”

“驛夫一般是多少?”貞武直接問道,因爲驛夫的數量是最大的。

宋應星微微遲疑了下,才道:“皆在一兩上下。”

驛夫的工錢才一兩?這可是有些低了,看這驛丞神情遲疑,內中怕是還有剋扣,默然半晌,貞武才微微點了點頭,道:“你且退下吧。”

見貞武興致不高,胤誐知他是爲了驛站之事,等了半晌,他才試探着道:“十四弟何必煩惱,慢慢整治便是,驛站之事,也並非是積重難返,着兵部嚴加整頓便是。”

貞武微微頜首道:“是該嚴加整頓了,驛夫的工食銀也該漲漲了,一兩銀子還不夠買一石稻米,四、五口之家尚能餬口,七八口之家怕是難解決溫飽。”

“驛夫確實最爲辛苦。”胤誐沉吟着道:“奔疲面目黑,負背形神枯,水深泥沒踝,衣破肩無膚,苦情不敢說,欲語先嗚嗚。”

貞武頗爲詫異的瞅了他一眼,老十什麼時候也會附庸風雅了?想了想,他終是忍不住道:“十哥這是從何處剽竊來的?”

“十四弟明鑑。”胤誐嬉笑道:“這首詩就寫在這驛站的外牆上,是個叫秦鬆齡的人寫的,我不過是現炒現賣罷了。”

“你倒是有心。”貞武微微笑了笑,又側首對身旁的侍衛道:“待咱們啓程了,遣人去私下打聽一下,看看驛夫的工食銀到底是多少?這一兩銀子怕還是虛的。”

“喳。”那侍衛趕緊的躬身道。

用餐之後又足足歇息了一個時辰,申時初刻,貞武一行纔再次上路,於黃昏時分抵達定興縣城。

與此同時,上書房大臣馬齊、王掞以及詹事府左贊善方苞等人乘坐馬車一路緊趕,也才趕到南關驛站,他們都是貞武指名隨駕的,方苞不會騎馬,馬齊、王掞皆年事已高,經不起馬上顛簸,不過,乘馬車一日奔行百四十里,幾人同樣是感覺渾身骨頭都快散架了。(未完待續)

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64章 失算了第251章 亂了第271章 海軍部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589章 動手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後記四第316章 兵油子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620章 下血本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492章 徵日(一)第148章 建軍港第27章 小朝會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9章 票號(上)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127章 不賣帳第57章 戰功封爵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717 章 女工第556章 心結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508章 出手第37章 滿漢之爭?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545章 奪權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558章 傳位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633章 揚威第651章 選秀女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455章 宴請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578章 蠲免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118章 上尊號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448章 倭子國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47章 順勢而爲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363章 打秋風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370章 嚴打?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271章 海軍部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731章 貞武元寶第685章 狗咬狗第263章 當面陷害第603章 出紅差第37章 滿漢之爭?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673章 滿城第365章 抱火鍋第164章 方苞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704章 錢法第446章 叩關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54章 帝王心術後記九第64章 失算了第509章 突破點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581章 返京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628章 困境第187章 王頊齡
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64章 失算了第251章 亂了第271章 海軍部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589章 動手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後記四第316章 兵油子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620章 下血本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492章 徵日(一)第148章 建軍港第27章 小朝會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9章 票號(上)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127章 不賣帳第57章 戰功封爵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717 章 女工第556章 心結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508章 出手第37章 滿漢之爭?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545章 奪權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558章 傳位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633章 揚威第651章 選秀女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455章 宴請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578章 蠲免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118章 上尊號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448章 倭子國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47章 順勢而爲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363章 打秋風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370章 嚴打?第482章 海軍反應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271章 海軍部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731章 貞武元寶第685章 狗咬狗第263章 當面陷害第603章 出紅差第37章 滿漢之爭?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673章 滿城第365章 抱火鍋第164章 方苞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704章 錢法第446章 叩關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54章 帝王心術後記九第64章 失算了第509章 突破點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581章 返京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628章 困境第187章 王頊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