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老八孝心

歐洲的玻璃製作技術現在發展到了什麼地步,閔明我不是太清楚,但是胤禎所說的回報卻是讓他心動不已,五大海關可都是人煙稠密,經濟繁華之地,若是能放開傳教,絕對不比上海差。

這件事,對於天主教在大清的發展可謂是舉足輕重,一定要儘快向張誠會長彙報,儘早的挖掘製作玻璃的工匠來大清,想到這裡,閔明我不由瞅了神甫傅聖澤一眼,卻見傅聖澤神情頗爲激動,他不由暗自疑惑,難道傅聖澤懂的製作玻璃?

傅聖澤是法國人,康熙四十年纔來到北京,因爲傳教的原因,早就能說的一口流利的漢語,聽到胤禎要製作玻璃,而且開出的條件是如此的誘人,神情不由微顯激動,與閔明我對視了一眼,他便躬身道:“尊貴的十四王爺,歐洲的玻璃製作,以法、英兩國最爲出色,傅聖澤是法蘭西人,在我的家鄉,就有很多從事玻璃製作的作坊,王爺既然需要,傅聖澤願意親自回國去招募工匠。”

聽傅聖澤說願意親自回國跑一趟,胤禎亦是大爲高興,點頭笑道:“如此甚好,本王可以預先支付你二千兩白銀,另外,其他方面的人才,比如數學、物理、化學、機械等等方面的人才,只要是願意來我大清的,本王一概歡迎,高薪聘請。”

滿北京城誰不知道十四皇子富可敵國,閔明我、傅聖澤豈能不知,傅聖澤躬身道:“謝謝十四王爺的慷慨,我一定盡力爲王爺收羅人才。”

胤禎微笑着道:“這件事,本王希望你們能夠保守秘密。”

閔明我、傅聖澤二人忙躬身回道:“十四王爺放心,我們絕不會泄露半句出去。”

着李衛將二人送出去後,胤禎心裡頗爲的興奮,此時的歐洲,教會勢力應該還是很龐大的,由教會出面挖掘人才,估計問題不會很大,此去歐洲,在季風季節,大概三、五個月便可到達,時間估算充裕一點,在康熙五十二年,他們也應該回來了。

玻璃可是一大殺器,目前的西洋貿易商船還未意識到玻璃在大清的巨大市場,每年銷往大清的玻璃是少之又少。以至於玻璃在大清還屬於高端奢侈品,若是能夠大量生產,絕對是利潤豐厚。

不知道玻璃作坊的股份是否能夠打動老五、老七、老十二這三個中立派?特別是老十二,胤禎很想看看,他會是什麼反應?眼下,胤禎並不急於拉他們三個入十四黨,此時拉他們三個入黨,只怕康熙第一個就會跳出來打壓他的十四黨。

他現在不過是未雨綢繆,先鋪墊一下,這三兄弟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得慢慢的一點一點的下套。

廉郡王府,內院,正房。

所有的丫鬟婆子都是屏聲斂氣,小心翼翼的,能不說話就儘量不說話,即便是走路亦是不聞腳步聲,八福晉郭絡羅.琴清可是個極厲害的主子,就連八王爺也懼怕她三分,何況她們這些下人,眼下王府連逢大變,人人都清楚八福晉心裡不痛快,可不敢稍有差池,以免遭遷怒。

八阿哥胤禩瞪着一雙大眼,失神的躺在大牀上,腦子裡翻來覆去就是那一句‘鬱鬱而終’,良妃出身低微,他自小就飽受欺凌,卻從未對他額娘有半句微辭,而是發憤要讓他額娘成爲人上人,成年分府後,他更是盡極孝順。

卻未料想,在這關頭,他額娘卻撒手而去,鬱鬱而終,這四字包含了多少憐愛、悽苦、無奈,唯有他能品的出來,沒有康熙的一句,辛者庫賤婦所生,他額娘何至於鬱鬱而終?

出神了半晌,胤禩收回心神,掙扎着欲坐起來,琴清一直就守在他身邊,忙說道:“王爺,太醫可是囑咐要臥牀靜養,你還是多躺一會兒。”

“我要去給額娘守靈。”胤禩語氣少有的生硬。

琴清見胤禩一臉的堅毅之色,心裡頓覺慌亂,一邊小心的攙扶着他,一邊吩咐道:“馬上去叫九爺、十爺進來陪着王爺。”

“我沒事,別這麼緊張兮兮的。”胤禩緩緩的說道:“不去給額娘守靈,我這病好不了。”

見胤禩語氣稍有和緩,態度卻甚是堅定,琴清也不再多話,只是招手讓丫鬟們過來侍侯,望了望窗外的大雪,眼圈卻是一下就紅了。

待的幾個丫鬟幫胤禩收拾利落,老九、老十已經趕了過來,十阿哥一進門就道:“八哥,您這是要去哪裡?”

“你們八哥要去守靈。”琴清在旁說道:“讓他去,你們兩兄弟多照看着點。”說着又對何柱兒道:“多帶幾個暖爐,另叫人多熬點薑湯,這大雪的天,都別凍着了。”

九阿哥胤禟進屋就未說話,只是投給胤禩一個鼓勵的眼神。不管胤禩是母子情深,還是出於別的目的,強撐着病體前去拜祭都能博取純孝的名聲,也能在康熙的心中留下一個孝順的印象。

漫天大雪下,廉郡王府府門洞開,四頂大轎連貫而出,浩浩蕩蕩的直奔皇宮而去,頓時就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聽聞是八王爺強撐着病體前去給良妃娘娘守靈,不少官員都是暗讚一聲,不愧是‘八賢王’。

養心殿,康熙批閱完奏摺,起身下炕走了幾圈,方纔拿起案几上太醫呈上來的老八胤禩的醫案,翻看了看,便即放下,眉頭微皺着又走了幾圈,

半晌,他才輕嘆了口氣,坐回炕上,李德全抱着幾個密摺匣子躡手躡腳的走了進來,將密摺匣子小心的放在案几上,才輕聲道:“皇上,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在外遞牌子覲見。”

康熙微微一怔,才道:“朕不是早有吩咐?”

李德全身子微微一縮,陪着小心道:“回皇上,奴才聽九阿哥說,八阿哥要爲良妃娘娘守靈。”

康熙低聲咕噥了一句,稍稍沉吟才道:“着太醫院派人侍侯着。”

德全應了一聲,便退着準備出去。

康熙瞬間卻又改了主意,說道:“待他拜祭之後,令其回府休養五日,再來守靈。”

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203章 埋刺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78章 投桃報李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125章 十三行第493章 徵日(二)第94章 陳鵬年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9章 票號(上)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504章 和談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186章 述職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68章 潑天大案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611章 棘手第115章 施世驃第572章 紫竹林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446章 叩關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245章 朝堂激辯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233章 掃盲第324章 攻心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515章 跋扈第509章 突破點第180章 朝會(一)第57章 戰功封爵第322章 強勢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後記6第714章 大局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94章 陳鵬年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717 章 女工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60章 下馬威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382章 康熙的憂慮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397章 誘導第98章 白費勁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180章 朝會(一)第645章 內務府第508章 出手第98章 白費勁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83章 酸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354章 羣封第65章 戴梓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89章 眼紅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630章 無意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691章 拆除滿城
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203章 埋刺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78章 投桃報李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125章 十三行第493章 徵日(二)第94章 陳鵬年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9章 票號(上)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504章 和談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186章 述職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68章 潑天大案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611章 棘手第115章 施世驃第572章 紫竹林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446章 叩關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245章 朝堂激辯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233章 掃盲第324章 攻心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515章 跋扈第509章 突破點第180章 朝會(一)第57章 戰功封爵第322章 強勢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後記6第714章 大局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94章 陳鵬年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717 章 女工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60章 下馬威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382章 康熙的憂慮第519章 朝會遇險第397章 誘導第98章 白費勁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648章 又起波瀾第180章 朝會(一)第645章 內務府第508章 出手第98章 白費勁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83章 酸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354章 羣封第65章 戴梓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89章 眼紅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71章 清官張伯行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630章 無意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691章 拆除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