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密謀

一衆旗主和王公勳貴對禁衛新軍可謂是相當的反感,因爲禁衛新軍取代了八旗兵丁的地位,破壞了八旗的統屬,隨着禁衛新軍的迅速崛起,八旗各旗主和王公勳貴將永無可能再收回各旗的兵權,這無疑是徹底廢除了八旗兵制,胤禩話一落音,多羅順承郡王布穆巴便悶聲道:“海軍尚且不說,禁衛新軍實無必要如此大規模擴展,這純粹是靡費國帑。”

“此言甚是。”鄂倫岱亦緊跟着道:“我大清能有今日這番局面,依仗的全是八旗兵制,如今天下太平不過二十餘載,便將八旗兵丁置於從屬地位,此舉實令八旗功勳、八旗子弟齒冷心寒,長此以往,大清必然國將不國,咱們不能花錢供養禁衛新軍,這實屬是自掘墳墓。”

一見鄂倫岱口無遮攔,連自掘墳墓的話也敢說出口,胤禩不由盯了他一眼,又掃了衆人一眼,忙喝止道:“休得胡言,禁衛新軍皆是八旗子弟。”

“不過是欲蓋彌彰罷了。”鄂倫岱毫不畏懼的說道:“禁衛新軍擴招的民人全部擡入漢軍旗籍,海軍必然也會如法炮製,以海軍和禁衛新軍的擴招速度,不消幾年時間,大清八旗將是漢軍旗的天下,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皆將落到從屬地位,屆時,大清或許仍是八旗的天下,卻非是滿州的天下。”

聽得鄂倫岱這話,衆人神情亦都凝重起來,民人擡籍,依照慣例都是先擡入漢軍旗,滿漢聯姻,禁衛新軍的民人擡入漢軍旗,這本是無可厚非之事,衆人對此亦未上心,經此一說,都才意識到如此下去漢軍旗的勢力將迅速膨脹。形成本末倒置的情形。

微微沉吟,信郡王德昭才遲疑着道:“民人擡籍,皆是先入漢軍旗,難不成要力阻擴充八旗?”

“自然要阻止大力擴充八旗。”鄂倫岱淡淡的道:“諸位想過沒有?如此擴充八旗。朝廷如何保證旗人生計?不能保證旗人生計,又將是何結局?”

“旗人入軍工作坊不是已經很好的解決了旗人的生計問題?”德昭不解的問道:“況且如今八旗的兵額遠甚於之前,根本就不存在旗人生計的問題。”

鄂倫岱不屑的道:“如今兵額雖多,但是八旗子弟能夠通過考覈披甲領餉的卻並不多,再則,軍工作坊的擴張速度也遠遠不及八旗的擴充,旗人的生計很快就會是大問題。”

胤禩聽的心裡不由一跳。以八旗如此大規模的擴充速度,旗人生計艱難的情形必然又將重演,老十四是如何考慮的?

“不僅是旗人生計的問題。”布穆巴接着開口道:“諸位仔細思量過沒有,按照新的兵制,海軍和禁衛新軍是主對外擴張,大清素來最重軍功,特別是開疆拓土的戰功,幾戰下來。滿朝皆是漢軍旗的軍功新貴,屆時,滿蒙勳貴如何自處?”

這話一出。在座的一衆王公勳貴心裡都是一沉,胤禩聽的也是一愣,難道老十四真是打的這個主意?以漢軍旗的新貴來制衡壓制宗室滿蒙勳貴?不是沒這個可能,老十四雖然已經盡攬八旗兵權,但對他而言,由他一手創建的海軍和禁衛新軍纔是他最爲信賴和倚重的力量,扶持海軍和禁衛新軍中的新貴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真要如此,等待着宗室滿蒙勳貴的下場是什麼?想到這裡,胤禩腦中不由自主的閃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至理名言。

“八爺。不能讓皇上爲所欲爲。”阿爾鬆阿高聲道:“咱們不僅要反對擴充八旗,亦要反對擴充禁衛新軍,更要極力抵制新政,這不僅是爲了維護咱們眼前的利益,也是爲了維護咱大清的利益,大清不能成爲漢軍旗的大清。更不能成爲漢人的大清。”

“說的好,大清不能成爲漢人的大清。”布穆巴沉聲道:“支持新政,擴充禁衛新軍,無異於是養虎爲患。”

見胤禩沉吟不語,鄂倫岱沉聲道:“八爺,眼下在江南推行攤丁入畝,在山西試行新政可謂是盡失人心......”

聽得這話,胤禩心裡猛的一跳,不由狠狠的盯了他一眼,立刻開口呵斥道:“昏聵。”說着他一一掃了在座的衆人一眼,才沉聲道:“前明的‘一條鞭法’爲何難以推行,爲何很快便被廢除?就是因爲朝中大臣,官員士紳與朝廷離心離德,只在意自身利益,罔顧朝廷死活。

皇上爲何御極登基才一年就敢在江南這個賦稅重地推行攤丁入畝?並且同時在山西清理虧空,試行新政?皇上難道不知如此做會引起天下官員士紳的強烈發對?難道不擔心會重蹈前明‘一條鞭法’覆轍?”

微微一頓,他才加重語氣說道:“皇族宗親、八旗勳貴纔是皇上推行攤丁入畝,推行新政的最大依仗,咱們滿州本就是以少馭多,豈能再內鬥不休?我奉勸諸位識大體,顧大局,時時事事處處皆以朝廷爲重,否則,眼前的繁盛,只能是曇花一現。”

說完,他站起身來,掃了衆人一眼,淡淡的道:“我稍有不適,恕不奉陪了。”說完,便快步出了銀安殿。

待的胤禩離開,殿中衆人不由面面相覷,識大體,顧大局,時時事事處處皆以朝廷爲重,這話誰不會說,可要從腰包往外大把大把的掏銀子,而且是年年都要掏,這樣的識大體,顧大局,可沒幾個人願意做,胤禩既已離開,他們再呆在這裡也沒意思,紛紛起身離開。

布穆巴、鄂倫岱、滿都護、阿爾鬆阿幾人皆是一臉的失望,有意的落在後面,微微沉吟,布穆巴才低聲道:“去青松樓喝一杯吧。”

回到書房,胤禩便沉聲吩咐道:“所有來訪者,不論是誰,一律回絕。”隨後就關上了房門,點了一枝檀香,一個人靜靜的思忖着,他之所以匆匆離開,便是察覺出了布穆巴、鄂倫岱、阿爾鬆阿等人的心思,生怕他們再說出什麼出格的言論。

大清有史以來還沒有謀逆篡位成功的先例,老十四乃是堂堂正正上位的,即便是推行新政不得人心,也不是輕易能夠扳倒的,新政雖然得罪所有的王公勳貴、官員士紳,但卻是對平民百姓大爲有利。

即便能夠爭取到所有的旗主、王公勳貴和朝中大臣支持,哪又如何?沒有兵權,什麼都是空談,老十三坐鎮豐臺大營,掌着駐京八旗,九門提督隆科多是老十四的心腹,年羹堯和嶽鍾琪掌着順義大營的禁衛新軍,武格則掌着天津的海軍,篡位?根本就沒有絲毫可能!

再說了,康熙也還健在,康熙不僅威望猶存,而且手裡還掌着關外和察哈爾的精銳旗兵,篡位?那無異於找死,胤禩暗歎了一聲,真不知道布穆巴、鄂倫岱、阿爾鬆阿幾人是怎麼想的?

青松樓在外城中城區,坐落於觀音寺街,門臉並不大,外面看着毫不顯眼,但內裡卻是庭院深深,別有天地,實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好所在。

布穆巴、鄂倫岱、滿都護、阿爾鬆阿幾人皆是便服小轎而來,直入後院一處幽靜的院子,待的布好酒席,布穆巴便屏退了一衆小廝,含笑道:“這處所在內外都是可靠的人,大可放心。”

“這地方倒是鬧中取靜,只是可惜了。”阿爾鬆阿說着端起酒盅,一飲而盡。

“沒有外人,大家也別藏着掖着。”鄂倫岱也端起酒盅一口飲了,放下酒盅便沉聲道:“這一年來,我一直賦閒在家,正所謂旁觀者清,冷眼旁觀了一年,我發覺皇上根本就是想徹底的廢除掉八旗制度,將咱們滿洲與漢人徹底融合。”

布穆巴微微笑着道:“你可是想請出太上皇這尊大神?”

“正是。”鄂倫岱脫口道:“太上皇勵精圖治數十載,豈會眼睜睜看着皇上胡作非爲,糟蹋大清江山?”

“如今就是能夠請出太上皇,怕是也難以撼動皇上。”阿爾鬆阿輕聲道:“如今八旗兵權盡在皇上之手,另外海軍和禁衛新軍也是死心蹋地的忠於皇上。”

“海軍是死心蹋地的忠於皇上,但禁衛新軍卻是未必。”布穆巴幽幽的說道:“禁衛新軍多是八旗子弟,雖然在禁衛新軍內是不分八旗統屬,但其家屬親眷卻仍在各旗名下,論起在八旗中的威望,皇上與太上皇可謂是雲泥之別。”

“誰知道太上皇是如何想的?”滿都護沉聲道:“別忘了,攤丁入畝便是太上皇允准在廣東試行的,爲這事還訓了咱們一頓,新政與攤丁入畝一脈相承,太上皇未必就對新政不滿,再說了,滿漢一體,也是太上皇常常掛在嘴邊上的,融合滿漢不過是滿漢一體的延續而已,如何能夠保證太上皇對此會大爲不滿?

若是判斷有誤,一個離間天家骨肉的罪名,就足以讓咱們永世不得翻身,八爺想來也是清楚這點,才嚴詞警告。”未完待續)

第516章 小議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600章 有雨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644章 暢春園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729章 去熱河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582章 倉鼠第313章 合流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644章 暢春園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579章 捐納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174章 回京第178章 摘桃子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622章 棘手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129章 刺殺(上)第337章 撂挑子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129章 刺殺(上)第554章 自保第233章 掃盲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394章 黃帶子後記二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561章 入營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563章 放縱第377章 徵歐主將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96章 密謀第127章 不賣帳第499章 徵日(八)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578章 蠲免第556章 心結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564章 發作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504章 和談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102章 發飆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590章 徹查第2章 恩威並施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613章 拿捏第51章 海關制度第125章 十三行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431章 唱白臉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29章 抽絲剝繭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4章 初露崢嶸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98章 白費勁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128章 公行第129章 刺殺(上)第660章 對比第539章 誤猜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672章 應對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
第516章 小議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600章 有雨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644章 暢春園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729章 去熱河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582章 倉鼠第313章 合流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644章 暢春園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第345章 十四賊狠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579章 捐納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174章 回京第178章 摘桃子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622章 棘手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129章 刺殺(上)第337章 撂挑子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129章 刺殺(上)第554章 自保第233章 掃盲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394章 黃帶子後記二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561章 入營第257章 振聾發聵第563章 放縱第377章 徵歐主將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96章 密謀第127章 不賣帳第499章 徵日(八)第35章 呵呵 女主出場了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578章 蠲免第556章 心結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564章 發作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504章 和談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102章 發飆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590章 徹查第2章 恩威並施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613章 拿捏第51章 海關制度第125章 十三行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431章 唱白臉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29章 抽絲剝繭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4章 初露崢嶸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98章 白費勁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128章 公行第129章 刺殺(上)第660章 對比第539章 誤猜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672章 應對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