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老辣

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

保定府的狗腿子可不是罵人,保定人習武之風濃厚,武術流派繁雜,其中自然也不乏高手,京師的王公勳貴府邸中看家護院的武師,多是出自保定,時日一久,保定的武師在京城也就闖出了名號,保定府的狗腿子跟紹興師爺一樣享譽京師。

保定府是京師的南大門,康熙初年才正式立爲直隸省首府,直隸巡撫衙門就是原保定府署,這是一棟坐北向南,規模宏敞,佈局嚴謹,氣派威武的衙門,直隸巡撫趙弘燮卻並不在撫衙,而是在天津忙着移民之事。

在撫臺衙門裡恭候貞武大駕的是‘官屠’趙申喬,達春則在撫衙四周檢查防衛佈置,撫衙的防護以及一應設施都不是驛站能夠相提並論的,他自然會安排貞武陛駐在撫衙,保定習武成風,他自是要多幾分小心。

趙申喬是趕到保定府才獲知貞武已經出京巡視晉陝,而且是微服快馬而來,他心裡不由頗爲意外,未料到貞武的反應竟然迅捷。

巳時未,貞武一行快馬進入保定府,徑直住進了巡撫衙門,洗浴更衣出來,便聞報趙申喬在外求見,他也急於從趙申喬口中瞭解事情的詳細情況,當即便吩咐道:“宣他進來。”

趙申喬這兩年一直在廣東,江南推行攤丁入畝,貞武登基,他尚是頭次覲見,一進大廳,他便恭敬的跪下道:“微臣趙申喬,恭請皇上聖安。”

貞武上下打量了趙申喬兩眼,兩年不見,這位人見人恨的‘官屠’已是大爲衰老,身形也是越發的消瘦了,不過看着精神還不錯,想到他已經是七十高齡,他不由暗歎了一聲。手頭的這批大臣都年事已高,已是不堪再用,必須得大力擢拔新人了,略一沉吟。他才和煦的道:“免禮,賜座,賞茶。”

俟其謝恩落座,貞武才接着問道:“這兩年來回奔波,身子骨可還硬朗?”

“微臣謝皇上垂詢。”趙申喬忙躬身道:“微臣這把老骨頭還撐得住。”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道:“要惜養身子,如今正是青黃不接之時。朕還指靠着你們出力,江南推行的攤丁入畝已經快一年了,有些事要放手讓年輕人去做,你坐鎮掌總便行。”

“皇上如此體恤臣屬,實乃大清臣民之福,微臣謹尊聖諭。”趙申喬躬身回道。

說到這裡,君臣相得的過場已經演完,該是切入正題了。微微沉吟,貞武便接着道:“你的密摺,朕已看過。所言甚簡,將詳細情況說一說。”

“回皇上。”趙申喬躬身道:“微臣奉旨巡視北方遭災各省,自江寧經漢口入河南,一路沿途查訪,經過開封府、懷慶府進入山西,沿澤州、潞安府、沁州至太原府,在榆次縣以及府治陽曲先後接到兩名監生投書,狀告山西巡撫蘇克濟、布政使蘇瞻貪侵、冒領朝廷下撥的安輯銀、撫卹銀、除害銀。

皇上三令五申嚴禁官員貪侵賑災錢糧,微臣先亦不信,暗中走訪兩縣八鎮之災民。確係無人曾領取到安輯銀、撫卹銀、除害銀。

此時,微臣收留的兩名監生又言,一同調查此事的另外三名監生已多日未聯繫到,無人知其下落,微臣心急如焚,即刻啓程返京。”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趙申喬雖爲人嚴苛,卻是清廉剛正,否則早不知死了多少次了,斷不敢妄言欺君,再則那兩名監生亦不敢無中生有,妄自攀告一省之大員,微微思忖,他才問道:“那兩名監生是如何發現這情形的?”

“回皇上。”趙申喬躬身回道:“微臣亦詳細詢問過,據兩名監生所言,天雨之後,旱情大爲緩解,他們亦是心生懈怠,難得到山西一趟,紛紛結伴外出遊覽,從地方鄉紳口中得知朝廷不僅未發放安輯銀、撫卹銀、除害銀等,反而加派差役,修築河堤。”

修築河堤?貞武眉頭不由微微一皺?這是山西的以工代賑?既是以工代賑,就不應該有加派差役的說法?沉吟半晌,他才問道:“山西是誰負責賑濟的?”

“回皇上,坐鎮山西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揆敘。”

揆敘?貞武點了點頭,確實是揆敘,坐鎮陝西的是刑部尚書賴都、富寧安在山東,噶敏圖在河南,揆敘乃是大學士納蘭明珠之子,八黨鐵桿,交遊廣闊,人緣頗好,山西多旗缺,一衆官員他怕是多半熟識。

“另有一事,微臣未經證實,不敢妄言。”趙申喬謹慎的道。

“說。”貞武微微一哂,道:“朕不在乎再多個壞消息。”

“此言有挑撥之嫌。”趙申喬沉聲道:“微臣走訪瞭解到,此番旱災,晉商輸捐之數不是小數。”

晉商之富天下聞名,此番賑災,舉國輸捐,晉商豈有看熱鬧之理?貞武不由瞥了趙申喬一眼,這事確有挑撥之嫌,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趙申喬所指該是地方官強行逼迫晉商輸捐,以致他們頗爲不滿,罷了,此事到的太原,自然一清二楚。

微微沉吟,他才問道:“你一路巡查,各地的災民對朝廷此番賑濟是何反應?”

“感恩戴德,稱頌之聲不絕於耳,即便是山西未領到安輯銀、撫卹銀、除害銀的災民亦對此次賑濟讚不絕口。”趙申喬一張核桃般滿是皺紋的老臉,難得的露一個笑容,神情也頗爲興奮的說道:“此番賑濟,不僅是錢糧充足,最值的稱頌的是‘四大恆’的無息借貸,災民無須借高利貸。

每逢災荒饑饉,百姓鮮有不借貸者,之前皆是向地主、鄉紳、商人借貸,利滾利的息錢遠甚於繳納給朝廷的賦稅,有些甚至是永世難以清償。

微臣竊以爲,百姓之所以窮困,很大一部分是遭受高利貸盤剝,微臣久在地方,雖是深知高利貸之害之猖獗,然卻是苦無良法,高利貸雖是極爲殘酷,卻是無法禁止,概因百姓離不開高利貸,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納租納稅俱都離不開高利貸,因爲高利貸的存在,他們尚能苟活,若是貿然禁止,很多百姓根本無法生存。

‘四大恆’的無息借貸避免了百姓遭受高利貸盤剝,這不僅是有助於百姓恢復生產,亦有助於遏制土地兼併,利於爲百姓救危解急,更是極大的刺激了百姓對朝廷的擁戴。

一路行來,微臣能夠深切的感受到百姓對無息借貸的盛讚,此舉可謂是亙古未聞之善政,微臣不懂經濟之道,但如此大數額的無息借貸,微臣實是擔憂不能長久推行。

爲長久計,微臣懇祈皇上大力推行低息借貸,即便是兩三分的息錢,亦是遠甚於百姓去借高利貸。”

雖是意料之中,但聽的番話,貞武還是綻出滿臉的笑容,無息借貸確實是收攬民心的一大法寶,微微沉吟,他才道:“無息放貸僅僅只是針對受災地區,朕御極登基,總的給百姓一些實惠,低息放貸如今已經開始在推行,放貸數額,朕會逐年增加,百姓困苦,息錢不能高,最多一分便可,‘四大恆’朕日後還要革新。”

‘四大恆’還要革新?趙申喬不由微微一怔,如今這樣子難道還不行?這主子可真是心比天高,他忙躬身道:“皇上寬厚仁愛,體恤子民,實乃大清之福。”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卻是慢慢收斂了臉上的笑容,略微沉吟,他才緩聲道:“你到太原,可曾見過太原知府趙鳳詔?”

趙申喬不由微微一怔,忙躬身道:“微臣爲防瓜田李下之嫌,未知會犬子。”

瞥了他一眼,貞武才沉聲道:“朕收到山西巡撫蘇克濟摺子,參劾太原知府趙鳳詔向屬下強索訴訟、理訟逼取之銀,貪贓三十餘萬兩,你可知情?”

趙申喬聽的不由一呆,對方竟然如此無恥,而且動作如此迅捷!他也是爲官數十年,深知賊咬一口,入骨三分的道理,對方既然敢公然參劾,必然是做了手腳,買通幾個官員,對山西巡撫蘇克濟等人而言,實是輕而易舉之事。

想到這裡,他臉色登時變的一片蒼白,他雖是爲人嚴苛,但舐犢之情還是有的,對少年就中進士的這個老二,他是寄予厚望的,這一下,可算是將趙鳳詔害死了,此事只怕是百口莫辯。

愣了一陣,他才起身跪下,摘下頭上的頂戴,叩首道:“微臣一家,三世進士,世受皇恩,素以清正不阿、刻苦自律爲家訓,犬子貪賄,微臣不敢徇私,懇祈皇上嚴查,若是屬實,懇祈皇上將微臣一家盡數革職,以正朝廷綱紀。”

貞武頗爲讚賞的瞅了他一眼,趙申喬的父兄子,三代六進士,在大清享有極高的聲譽,‘三世進士’那可不是一般的榮耀,趙申喬不爲兒子辯解,卻願意以趙家一門榮辱爲兒子擔保,不僅氣魄過人,而且老辣無比。

微微沉吟,他才道:“趙鳳詔擔任太原知府十四載,若是貪賄三十餘萬兩,常州老家必然富足,朕已命人大張旗鼓前往常州清查。”(未完待續。。)

第669章 啓程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9章 票號(上)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51章 海關制度第578章 蠲免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32章 牛B總督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91章 工商雜稅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729章 去熱河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397章 誘導第504章 和談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492章 徵日(一)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622章 棘手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674章 泄露第2章 恩威並施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95章 軍民械鬥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6章 都是精英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495章 徵日(四)第292章 大變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187章 王頊齡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627章 擔憂歐洲後記七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8章 傳教士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313章 合流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53章 遭彈劾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678章 敲打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307章 朝陽門第660章 對比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169章 會審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606章 接見第14章 調教舉子後記七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57章 戰功封爵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691章 拆除滿城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8章 傳教士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13章 敲打老九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362章 什麼香?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486章 沙俄貿易
第669章 啓程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9章 票號(上)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51章 海關制度第578章 蠲免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32章 牛B總督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91章 工商雜稅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729章 去熱河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397章 誘導第504章 和談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492章 徵日(一)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622章 棘手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674章 泄露第2章 恩威並施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95章 軍民械鬥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6章 都是精英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495章 徵日(四)第292章 大變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187章 王頊齡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627章 擔憂歐洲後記七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8章 傳教士第398章 微服私訪(一)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313章 合流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53章 遭彈劾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678章 敲打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307章 朝陽門第660章 對比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169章 會審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606章 接見第14章 調教舉子後記七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57章 戰功封爵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295章 海軍出路第691章 拆除滿城第30章 釜底抽薪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8章 傳教士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122章 二級戰列艦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384章 請立儲君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13章 敲打老九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362章 什麼香?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486章 沙俄貿易